2009年8月27日星期四

升级ubuntu8.10内核至2.6.31,并安装ATI新驱动

最近升级了系统内核,我使用的是hiweed,基于Ubuntu8.10,原打算编译内核安装,但ubuntu网站上http://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提供了打包好的deb文件,so下载安装就即可。最新的版本是2.6.32。
总共4个deb文件:
linux-headers-2.6.31-020631rc7_2.6.31-020631rc7_all.deb
linux-headers-2.6.31-020631rc7-generic_2.6.31-020631rc7_i386.deb
linux-source-2.6.31_2.6.31-020631rc7_all.deb
linux-image-2.6.31-020631rc7-generic_2.6.31-020631rc7_i386.deb
次序安装。

安装内核镜像的时候,会提示找不到wireless-crda,下载wireless-crda包安装即可:
wget http://mirrors.kernel.org/ubuntu/pool/main/w/wireless-crda/wireless-crda_1.10_i386.deb
然后即可完全安装kernel的全部安装包。

如果安装过程中,有错误提示:
 * fglrx (8.593)...
fglrx: Multiple versions in DKMS. Unsure what to do. Resolve manually. fail

那么表示现有的显卡驱动在新的内核中可能无法正常使用,需要更新显卡驱动。我用的是IBM T60,显卡是ATI Radeon  X1300,去ati官网上下载最新驱动:
地址:http://support.amd.com/us/gpudownload/Pages/index.aspx
x1300最新驱动是:https://a248.e.akamai.net/f/674/9206/0/www2.ati.com/drivers/linux/ati-driver-installer-9-3-x86.x86_64.run

先删除当前fglrx驱动:
sudo rm -f /var/lib/dkms/fglrx/*
sudo apt-get remove fglrx*
执行/usr/shar/ati/fglrx-uninstall.sh

然后安装下载的最新的ati驱动:
chmod +x ati-driver-installer-9-3-x86.x86_64.run
sudo ./ati-driver-installer-9-3-x86.x86_64.run
重新生效。
如果重新不能进入图形界面,
在命令行下,执行:
sudo aticonfig --initial -f
重新配置生成xorg.conf文件。

一个问题

 假如,你没有车;
  假如,你想买车;
  假如,你只有2万元;
  假如,你想要10万元的车。
  于是,你买不了车。
  怎么办?
  假如,有1万个你,1000万个你,
  大家又怎么办?
  
  假如,你是汽车厂老板;
  假如,你想卖车;
  假如,你想卖10万/辆;
  假如,你的成本是8万;
  假如,有1万个潜在用户,1000万个潜在用户,都只能用2万元钱来买车,
  怎么办?
  假如,10个车厂,100个车厂都如你一般,
  大家又怎么办?
  
  先看想买车的你。
  你的最初思路是——我努力挣钱,早日赚足10万元。
  再看想卖车的你。
  你的最初思路是——需求不足,要么保持品质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潜在客户,或者降低车辆档次,生产更便宜的车,以争取市场;要么,你撤资转产,在需求更大,更有利可图的行业,以求牟利。
  
  上述过程,基本反映了市场的调节功能——价格太高,需求不足,产品必须降价,产业必须收缩。
  然而,这样的思路已经"老套"了,这样的市场也只能算"原始"市场了。
  
  一切,缘自银行的作用。
  银行对想买车的你说,你可以首付2万,剩下的由我替你垫付,你可以先拿到车,然后分10年,或20年逐月还款。
  于是,买车的你愉快地拿到了车。
  于是,卖车的你兴奋地数着真金白银。
  
  分析一下。
  想卖车的你,是高兴的。原本需求不足,原本大量的潜在用户没有购买力,原本你准备撤资,原本你准备转行。现在,你卖出了车,拿到了真金白银,实现了可观的利润。你是大赢家。
  银行,是高兴的。原本一大堆闲钱放在金库里,还要向储户支付利息。现在,轻松套住一个努力挣钱的车奴,每个月可以稳赚相当数额的利息。银行是也大赢家。
  想买车的你,同样是高兴的。原本要几年之后才能开上汽车,在银行的帮助下,转眼就实现了。然而,你却是最大的输家。何以如此,理由有二——
  ——第一,此后10年,20年,你将努力为银行挣钱;
  ——第二,你付出了更多的钱。
  一、可怕的奴役
  你也许对上述说法不以为意:"笑话,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有啥好说?逐月还款,那是再人性不过,轻松自在;至于'付出了更多的钱',好象也没有什么,即使多了一点,好像也不足为虑吧。"
  
  我们先看第一点——努力为银行挣钱。
  假如每个月银行因为你的借款产生100元收益,1万个你,1000万个你,银行的收益是多少?而且,银行是在10年,20年里,长期拥有数量宏大的"你"为他们挣钱。
  再看第二点——付出了更多的钱。
 
 车厂以10万元价格卖车,市场难以接受,不能实现规模和赢利的情况下,出路有二,要么是压低成本,要么转产。从行业来说,车辆的单价必然下跌。这种情况
下,你可能只花8万、或9万,就能拿到你心目中的车。正是银行的介入,使购车的潜在需求一下被放大,于是,车厂没有理由降价,所以,你付出了更多的钱。
  也许,你对上面的说法还不以为意——"呵呵,你嫌亏得慌,你不借款买车,不就得了?"没那么简单,你不借款还不行。
  注意,当大多越来越多的人借款买车,车的价格被推高之后,无论你是自有资金买车还是借款买车,你都得多付钱。你能不亏吗?
  当然,亏的又何止你一人。
  
  车如是,楼如是,身边还有什么不是这样?买家电,可以分期付款;旅游,可以分期付款;装修,同样可以分期付款……
  还有什么不可以分期付款?
  信用卡,是最普遍、最灵活的分期付款手段,它可以被充分地应用到任何消费领域。
  贷款消费如此广泛地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社会商品的价格推高同样是普遍的。
  也许,你会认为有些小题大做。
  不妨看看房贷吧。笔者大胆假设,国家停止房贷,或者把贷款比例调整为"首付八成",房价立刻降至目前价位的三成。
  可是,国家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国家经济已经完全建立在"贷"的基础上了,一旦收紧,中国经济将硬着陆。首当其冲的是大量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失业、接着是钢铁业、建材业,当然还有贷款给地产业的金融机构。
  可以说,仅以房地产业为切入点,调整信贷政策对中国经济就是一场灾难。更不要说在全社会、各行业普遍压缩信贷泡沫。
  既然收紧信贷,可以让房价"现形",那么高出的部分是不是大家多付的?
  
  消费领域如此,生产领域也如此。
  于是,车贷如此,房贷如此,家电如此,旅游如此……水果、蔬菜,也概莫能外。不妨想想,我们到底多付了多少钱?——没有人能回答!
  
  于是,我们的眼前是不是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所有的,走在车间、写字楼、田间地头的每一个人——大家身上都插着一根细细的管子,那根管子不断抽吸着每个人身上的鲜血。有的管子是直接插上去的,有的是间接插上去的;有的粗一些,有的细一些;有的对个体严重一些,有的对个体轻微一些。
  所有人,都被奴役了。
  没有人逼迫,自愿就范,自然地被奴役了。
  
  二、罪恶的源头
  于是,你要问,通过数以万计、100万计、千万计、亿计的管子抽走的血流到哪里去了?
  显而易见,一个直接"那头"是银行。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各行业收入调查中,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总是最高,而且是普通行业的数倍(而这,只是一个佐证,不是笔者想要强调的要点),这也是为什么华尔街金融高管们收入高得吓人,伦敦金融城寸土万金的原因。
  更能说明问题还有,通用汽车不赚钱,而负责汽车金融的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却大赚其钱。
  那么银行之上呢?
  中国的银行绝大多数是国有银行,银行收益的大部份,理论上为"全民所有",事实上也不为私人所有。而美国银行,全为金融寡头和家族所有,血管顶端,就是他们,他们是美国真正的统治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政府总是显得有钱,而美国政府总是最穷。
 
 你也许会问中国银行的钱都交给国家了吗?或者说都给了"全国人民"吗?给了——在30年间,中国四大银行为国企改制、地方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买单不少,
大量呆帐坏帐可以算是改革的成本,这算是方式之一吧(当然,也有很多,流向了一些特定的人群,这些人群通过合理"呆帐坏帐"实现了快速暴富)。金融系统全
国抽血,为改革成本买单,这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中重要环节之一。中国国民经济的建设方式在世界其他地方无以复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世界绝大多数国
家,银行都是私有,政府是没钱的,无从调动资源为改革买单。世界各国无从学起,要学必先"社会主义"之。
  注意,笔者不是要论述"社会主义"银行抽血的合理性,而是要说明全球(无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银行抽血"的恐怖。
  正是由于银行、金融对于全社会的抽血(在中国还有利益再分配的功能),美国历年与中国谈判的焦点之一,就在于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中国历年坚守不退的,也在金融。一定程度上说,失金融,则失天下。
  
  银行抽血之余,还有更迫不及待地做法,把所有待还房贷打包,成了可以在市场上发售的债券,还有债券这债券……如此,高端之上,还有高端;抽血之上,还有抽血。
  
  那么,我们能怪谁?怪银行?怪金融寡头?
  事实上,是他们坐地吸血,是他们奴役了所有人。可是,他们逼迫你了吗?他们强制你了吗?他们不过是提供一个诱人的可能。就像香烟,皆知其害,能离之者,少矣。
  抛出一个诱因,即操纵了世界。
  那罪恶的源头,在哪里?
  
  你也许会问,难道(中国)政府对这种抽血和推高价格的魔法就没有办法,或者,没有作为吗?
  不,政府做了。最简单的手段包括——提高房贷首付比例,这一点总能在房间高企的时候看到;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自有资金比例,这一点很多人不会接触到。但,笔者认为,可能做得不够,或认识不够。
  那么美国政府呢?
  美国政府没有做。这也就是后来,西方讨论"政府监管"的根本原因,监管不是要去管理具体的金融创新,而是卡住关键因素(何以美国政府不监管,或者不监管呢?)。这也是奥巴马提出的监管机构提案一再受到各方的刁难的原因。接受公众的监管,无异于给金融寡头们套上笼头。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经济得以持续30年的基本正常地发展,而危机最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之一。
  三、失效的市场
  市场"无形的手"的调节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直起着资源配置、供需调节的作用。
  当某行业的产能过剩时,市场上相关产品供应量过大,市场需求不足时,商品价格会自动下降,相关产业会自动收缩;当某行业供应不足,市场需求旺盛时,商品价格会自动上升,相关产业的投入自然增加,满足市场的需要。
 
 在"信贷"的魔力下,市场之"无形的手"失去作用了。家电不好卖时,家电企业不是降价,不是收缩产能,而是和银行一起推出家电分期付款;汽车不好卖时,
汽车生产行业不是降价,不是转产,而是和银行推出汽车分期付款;房子不好卖时,大家不是降价,不是限制投入,而是寻求信贷支持,"六层首付"变成"二成首
付",再变成"零首付"。
  消费行业如此,生产资料分配也是如此。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追求利润,人们不是去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去满足人们的需求,去向产品本身要收益,而是转而向金融信贷要效益,拉消费者入银行的套,而自己呢,从银行拿到真金白银。
  市场早已失效,市场早已进入金融的魔咒。
  本末倒置,大家一起在洗钱的游戏中争坐高端,仅此而已。
  所有的价格被推高,所有的需求被放大。普通消费者辛苦积攒的财富,轻松而巧妙地被拿走了。
 
 当价格疯狂高涨,抽血不断加码,逐步超过消费者的收入增长的极限(大多数消费者是劳动所得,收入在加法增长,"集腋成裘",哪里跟得上金融推高商品价格
的速度)?于是这根链条断了,断掉的结果是大良产能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同时大多数消费者却感觉手头拮据,生活艰难。危机,想不发生都不可能。
  
  四、梳理一下思路
  我们再梳理一下思路。
  银行放贷,推动消费个体早日实现了生活中的梦想。于个体,这是好事。
  银行放贷,推动生产厂商扩大产能、不断满足社会"物资文化"生产的需要,人们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投资者牟利,还扩大了就业,可谓皆大欢喜。这也是好事。
  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第一,
当这种放贷变为普遍、并无所节制的时候,它对商品价格的推高是恐怖的。
  第二,
这种放贷常态货、普遍化之后。实际上是使市场的"无形的手"去功能化。需求下降,商品价格本应下降,相关行业应当收缩,进行自我消化。在信贷的推动下,人们的思维变成了"注入流动性"、"提高社会保障"、"鼓励消费",努力制造需求。市场调节由此失效。
  第三,
当人们发现"被抽血",人们有得选择吗?没有选择。如果,你不上赶着在价格相对价位较低时及时消费,你可能会被"价格"抛得更远,在将来某个时候,你享受相同的服务或商品,你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第四,
更为无辜的是农民和大量低收入者,他们想贷款也难,因为本身生计就艰难。他们,只能被不断上涨的价格抛得更远,压得更加喘不过气来,"勤劳"已经不能帮他们致富了。
   第五,
产业老板、投资人,也不是赢家。乍一看,消费者贷款买了产业老板、投资人的商品,赚到了真金白银,他们是赢家才对。是的,短期看,确是如此。但长期来看,
他们一样受到不断推高的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土地价格、经营费用的拖累,并且无从真实把握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早已经为信贷和金融扭曲),以极大的成本,
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市场中博弈。于是,他们往往在一场系统风暴、或政策风暴中,倒下。他们也是受害者。
  第六,
银行也不是赢家。风暴袭来,大量的人无力还贷,市场调节能力无以恢复,过剩产能难以消化,银行大量帐面利润消息。一场痛苦的调整正等待着银行和银行家们。
  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帝国主义时,他们已经开始自己杀死自己了。
  
  抽血无时不在,奴役无所不在。
  可血管的那头的那头,甚至还有N多的那头,到底是谁?无人能说得明白,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极少数的人坐在血管的最高端,看着由无数毛细血管汇总而来的、汹涌不息的、鲜红的血,无声地冷笑。
  又是谁在奴役呢?同样无人知晓。被奴役者无所痛痒,唯叹生活多艰,技不如人。同时,大家还以仰望和尊敬的眼光,崇拜着一个又一个可见或不可见的,那些站在血管高端的神人们。
  
 
 风暴来了,前面说银行及背后操纵控制银行的人也不是赢家,但他们绝不是输家。看一看美国政府及欧洲各国是如何向各大银行输血,就知道了。小银行,或小银
行家呢?他们太低端了,图叹奈何。即便银行家和金融寡头们在风暴中受伤,但并无改于他们坐在血管高端的地位,这是最重要的。
  除非,全球真正开始限制、监管金融。
  这也许超出了资本主义自身的能力。
  
  五、结束语
  有人也许会说,金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引来风险是无从避免的。
  是吗?
  为企业提供了资金,带给企业发展机遇,是相对于无从借贷的其他企业而言,当所有的企业都借贷进,资金还能给你带来机遇吗?它与大家都不借贷,相互竞争有区别吗?
  就像,一个孩子接受课后培训,他可能考上名牌大学,当所有孩子都接受课后培训时,他还能考上名牌大学吗?唯一的区别在于,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银行就是在这样的游戏中,大小通吃,输赢通吃。
  
  有人还会说,金融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个人生活天翻地覆。
  也许是的,但所有这一切,是为了解放人类,还是为了奴役人类?
  人类,会永远被奴役吗?
  
  中国和美国,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银行的全民所有。
  中国的抽血系统,或可理解为资源再分配,调动社会资源,推动国家快速进步的重要基础。
  但,必须有所节制。美国鼓励中国刺激内需,其实是要中国放宽金融限制,继续放大泡沫。
  笔者想说的是,真正的王道,在于还"需求"以本来面目,还"市场"以本来面目,逐步限制金融的作用。
  只有当普通感觉到自己有钱时,才是真正盛世,才是真正中华时代。
  普通人有钱,最重要的途径是减少抽血,没有掠夺。
  
  美国由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其难于施行监管,难于禁绝抽血。中国,以其全民所有,银行非私人控制的根本体制之胜,或能于金融有所作为。
  笔者提醒,我们绝不能恋上金融,恋上金融推动的虚假繁荣。
  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或是全球的希望,人类的希望。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言行不一

中国收紧银根的方式:一步一步、不知不觉
现在,仅听其言,你会以为听到了鸽群的振翅声。但观其行,那分明是老鹰在集结。

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惊险一年

过去这一年,他驾着尚德电力这艘太阳能巨轮一直行驶在一片风雨飘摇、波谲云诡的海域:海面上处处是金融风暴过后留下的暗礁、险滩;海底下更不时涌动着惊心动魄的潜流、涡旋。尽管航行在这片海域上的人都知道,只要到达彼岸就会迎来希望,但谁也没有十足把握自己可以在整个航程中毫发无伤。而对他来说,这次危险的航行更关系到他身为中国光伏业领军人物的行业声望以及尚德公司的荣辱存亡。
  自去年四季度起,施正荣和尚德电力便深陷于"变相裁员"、"零利润"、"高价硅料库存"等一连串舆论泥潭之中。尚德股价也从2008年年初的90美元以上大幅跳水,至2008年年底时仅报10.69美元,今年2月份更跌出6元"地价"。
  也是从那时开始,尚德这艘巨轮和无数其他大小"船只"一道驶入了这片危机四伏的海域。一时间,整个市场内外一片萧瑟,订单流失、裁员、半停产,连番打击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了全球光伏行业。
  但转机接踵而至:先是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并高擎新能源大旗,紧接着中国也出台了光伏补贴新政。这给了光伏业复苏带来极大信心。上月,尚德电力一连签下6份战略合作大单。至此,施正荣和他的同事们才轻轻舒了口气。而为了表达对奥巴马新能源革命的支持,施正荣甚至写了《致奥巴马总统的一封信》,其中在信末写道:
  "阳光是人类最原始的能源,即使我们能通过现代科技将它捕捉、利用,它也没有改变最初的特质:清洁、纯净,公平的洒满全球,超越国界、种族的藩篱。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它能成为我们与未来沟通的另一种语言。"
  这应该出自施正荣的心声。在这位澳大利亚"海归"博士的心目中,一个长期以来的愿望就是为人类在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彻底解决方案。他自称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个人时间用于参加社会活动,宣讲光伏产业的未来。而实现太阳发电成本与传统能源持平,让家家户户用上太阳能光伏,则是他的绿色梦想。
  但更为重要的是,施正荣深知,只有政府介入才能推动光伏产业的大船真正从那片艰险无比的海域中驶出。如今,在度过了创业以来又一段岁月后,他也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而在这犹如过山车般的一年中,施正荣更平添了不少新的感悟。7月10日下午四点,在无锡尚德新办公楼的会议室里,他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的采访,道出个中详情。
  危急时刻
  今年2月18日,尚德电力发布了一份截至12月31日的200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份令业界大跌眼镜的财报显示:公司在全年实现净利润1.11亿美元的情况下,第四季度单季净亏损6590万美元,每股净亏0.42美元。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全年毛利润率为17.8%,而第四季度毛利润率仅为0.6%。不过,这也和施正荣此前预计的四季度"零毛利"若相吻合。
  在此期间,尚德股价在2008年已经大幅跳水的背景下进一步下跌,从2月12日的9.70美元/股,跌至2月27日的6.09美元/股,跌幅约为37.22%。
  风暴袭来,即便盛名之下的施正荣和尚德也难免恶语缠身。一时间,高价硅料库存、汇率损失、客户延缓订单、股价暴跌、变相裁员、险遭收购……质疑和非议如潮如涌,甚至有人向本报记者宣称,尚德已是破产在即。
  对于四季度的业绩滑坡,施正荣的解释是,公司的多晶硅原材料库存较多,在四季度多晶硅价格暴跌50%的前提之下,形成了大量计提。
  他此前也对媒体承认,自己购买多晶硅的价格可能"不恰当"。据年报显示,公司库存在去年年底仍高达2.319亿美元,而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价格却逐月降低。
  另有报道称,当时公司以350~400美元/公斤的价格,在现货市场上购买了占四季度计划产能需求量约三分之一的多晶硅,而后价格大跌造成计提。
  但施正荣始终不愿承认这是自己的战略失误,而更愿意将之归结为金融危机的不可预测。
  "对于金融危机的感觉,第一是不可预测,第二是感觉来得特别迅速。"施正荣告诉本报记者,金融危机其实早在2007年下半年就开始发生了,但从2008年一开始,整个光伏行业并未感觉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反,当时的市场还特别好。
  但没想到,金融危机说来便来。用施正荣的话说,是"在一夜之间来到的"。
  "当然,对我们公司来说,我们也并非全无准备。在去年日子很好过的时候,我就预测,到年底时光伏组件价格可以降到每瓦2美元。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金融危机中并没有不知所措,也不是束手无策。倒是2008年的泡沫让我们感觉很意外。"施正荣说。
  在他看来,2008年的市场机遇那么好,不去抓住当时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任何企业都不会做这种傻事"。也正是这个原因,造成这些库存的计提和一些投资损失。
  "事实上,金融危机对大家也都是一次锻炼。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关心公司的财务报表,同时对自己的现金流要有清醒的认识。"施正荣不无感慨地说。

  转机来临
  施正荣是幸运的。与当年他在无锡创业之初的那段坎坷经历一样,虽然也曾屡遭凶险,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候被债主找上门要搬东西抵债,但最终都一步步化险为夷。这次,尚德电力在度过四季度最困难的岁月后,很快就迎来奥巴马新能源大战略的推出。
? ? 紧接着,3月26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与《太阳能光电建设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瓦的补贴。这一政策来得十分突然,却在一瞬间开启了中国补贴光伏应用的历史大门。
  7月21日,财政部再度宣布,与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对施正荣和国内其他光伏业老板来说,这两项政策无疑是两次意外的"惊喜"。谁也没想到,中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主动加入新能源阵营,且补贴力度还在不断加大。在此期间,赴美上市的中国新能源股股价早已节节攀升,而更令施正荣充满憧憬的是,对光伏产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上网电价政策也在酝酿之中。
  对国内光伏业来说,能否实现上网发电将是决定国内光伏市场是否真正启动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光伏上网发电的首要瓶颈在于上网电价。如果电价过高,则光伏发电相比火电没有竞争力;过低的话则光伏企业无力承受。同时,技术因素也阻碍了光伏上网的实现。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刘琦副局长还到我们公司调研。应该说政策的出台已经指日可待。"施正荣向本报记者说,自己最希望看到就是上网电价政策,而且最好政府不设上限,可以给一个递减的补贴。这样,光伏发电成本逐步下来的过程中,光伏产业可实现快速发展。
  "两年前我就提出光伏上网发电未来要实现每度电1元。目前,我们已越来越接近这一水平。如果即将出台的上网电价管理办法能把光伏上网电价定在每度电1.2元或1.3元,那已经很不错了。"施正荣说,"虽然在这一电价水平下,光伏企业的利润目前仍比较稀薄甚至仅仅只能打平,但至少这是对光伏产业的积极支持。"
  "业内认为,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到2011年至少可以达到2000兆瓦。而如果加上各地自己的规划,例如江苏未来三年要将光伏装机容量提高到400兆瓦,无锡市要提高到100兆瓦,那么国内光伏总的装机容量达到3000兆瓦也不足为奇。但中央政府怕一拥而上,地方政府要大力扶持当地企业,这是一对矛盾。"施正荣对此颇为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对今年多项重大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进行总结时说,接下来将研究制定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这似乎暗示了施正荣的期待或许很快将化为现实。

  四方结缘
  就在国内光伏市场渐渐启动的同时,施正荣也随之改变了自己的日程安排。
  以往,他可能有一大半时间需要飞行在世界各地洽谈业务,被尚德员工戏称为"空中飞人"。但现在,他将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国内,与地方各级政府及央企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密集会晤。
  在他看来,国内市场启动后,阳光充足的西部将率先成为第一批安装光伏电站的地区。为此,他最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西部各省,而这番努力很快结出果实。
  7月14日,尚德宣布已分别与陕西省政府、青海省政府、宁夏石嘴山市政府和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上述四省(区)、市分别开发300兆瓦及各500兆瓦的光伏并网太阳能项目。这几个项目的总量达1800兆瓦,预计将分期投入开发建设。这一容量已经创下中国光伏并网项目的新纪录。
  而在此次采访中,施正荣还透露说,公司有望近期和五大电力集团中的多家签订协议,"签了之后会发公告"。
  话音刚落,尚德在7月22日宣布与中国华电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未来三年内在中国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省份和江苏、上海地区投资建设若干个装机容量为10-50M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总量达500兆瓦。
  紧接着,尚德在7月27日又宣布与中国节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五年内合作开发200兆瓦太阳能项目。至此,在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尚德电力竟连签6份战略合作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尚德与国家电网公司也存在合作可能。
  施正荣透露,他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此前进行了三个小时的会谈。"主要谈了太阳能发电技术上的问题,但暂时还没有战略合作,将来会有。"这一表态再度给外界引来浮想联翩。
  据施正荣介绍,双方此次谈的范围很广,比如太阳能所发的电上网后,会不会对原有电网带来噪音等。据他了解,国家电网正准备投入十几个亿研究改进新能源上网发电相关技术,未来还会制定标准。
  "我们还一起讨论了太阳能应用的几个阶段,达成的共识是目前仍处于示范阶段。未来第二阶段是混合应用阶段,像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可以将煤和太阳能相结合,白天用太阳能,晚上用煤电。"施正荣说,"第三阶段是大型储能技术实现后,光伏电站可以独立运行。刘振亚认为,如果这一技术实现突破,光伏电价降到八九毛钱,混合型的电站就完全可以建了。"
  不过,外界始终对大型国企介入光伏领域的举动心怀芥蒂。有人担心,这些央企的进入会影响到国内现有光伏企业的利益甚至威胁后者的生存。
  但施正荣似乎对此十分泰然。"这是一件好事。在过去,如果不能说阻力的话,也是一种不积极。但现在看来,传统公司的进入应该是一件好事。"
  在他看来,电力公司擅长的是电力运转,而不是制造。"甚至像BP这样的企业,搞了三十年新能源,也在最近放弃了制造方面的工程,外包给了其他企业,自己则专注于电站建设。"
  此前,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本报记者,从目前开始的半年多时间内,光伏企业的举动可能会决定其在未来十年国内光伏产业格局中的位置。
  显然,施正荣深谙此理,而四方结缘正是他祭出的另一项绝技。或许,从最近这一连串举动中,我们已可窥见尚德电力这艘太阳能巨轮在未来数年中的航行轨迹。

新能源:平等的起跑线
  记者:太阳能市场这两年非常火爆,但外界也有人认为光伏发电成本过高,市场容量有限,您怎么看?
  施正荣:这个市场肯定是无限大的。首先,在需求方面,今天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在抓紧解决,因此政治上有这个需求是毫无疑问的。另外,我们自己也在创造市场。我曾经提出要尽快让我们的太阳能发电和火力发电成本持平,如果实现了,人们没理由不造太阳能电站。到那时,我想这个市场就会变得无限大。
  记者:您曾经提过,在过去七八年中,尚德电力的成功是因为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而现在企业的发展则是历史的使命。您觉得未来该如何保持这种优势?尚德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施正荣:首先是技术先导。这对企业非常重要。政府也强调要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看一下日本,现在的中国就像是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再比较具体的企业,像通用和丰田,一个已经破产,一个生命力顽强、潜力巨大,就因为后者一直在研发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新一代产品,且紧扣可持续和环保的主题。
  对光伏产业来说,只有依靠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才能为人类提供最终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在研发一种大型储能技术,这个技术解决了,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其次,企业需要产业链的健全。有了产业链上的发展,就有了我们源源不断的产品。第三,需要一种好的商业模式。企业要不断审视自己,使我们的模式最好做到超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记者:目前,在利用新能源这一问题上,中国和欧美是否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政府在支持新能源方面看似都跟随欧美的脚步,这其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施正荣:至少在光伏领域,中国和欧美的起跑线是平等的。而在太阳能组件制造方面,中国还可能抢占世界市场——因为中国的制造成本肯定国际领先,而太阳能技术也在同一起跑线上。投资者就对我们说:你们的技术是领先的,制造成本又是全球最低,你们如果再没竞争力,那就肯定犯了极大的错误。我认为,新能源的确应该被当做一个国家战略来做。但在制定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个经验积累的问题。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经验,了解国外的做法,借鉴政策,当然也不能照搬。

  科学家与企业家
  记者:您在创办尚德之前一直在澳洲搞科研工作。很多人对知识分子下海不太看好,但你却成功了。在你看来,做科学家和做企业家有什么异同?
  施正荣:
首先就是思维都必须开放,绝对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吸收新东西,吸取他人意见。其次,都要求不断创新。我最反对"me too"的模式,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拷贝。如果我的竞争对手形成一个新的想法,取得了成功,我一定会另辟蹊径,不会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还有,我不是那种因循守旧的保守派,我会时时否定自己,时刻愿意倾听他人意见。
  记者:在从一个科学家向企业家转型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施正荣:从一个科技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有市场观念。作为科学家,他往往认为技术是万能的。但做企业就完全不一样:技术的确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这个技术要为市场所接受,要能将技术转换成产品,这个产品还要能卖得出去、还能赚钱,这才是好的技术。尤其是一家白手起家的公司,必须马上让它能赚钱,先生存然后才能发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作为技术出身的管理者,往往太自以为是,什么事都自己做,或看不起别人,不懂得整合资源。但这在一个团队里就不合适了。要能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要让比你强的人充分发挥他的强项,这样才能把这个队伍建立起来,才能揽到高素质的人才。

  想做教授
  记者:现在业余时间您会做些什么?
  施正荣:基本已没有业余时间了,唯一一点时间就回家陪陪儿子。有时间的话也想看看书,安静安静。我比较喜欢看哲学方面的书,特别是老子、庄子的书,看了能让人变得更成熟。有些道理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悟得出。
  记者:您怎么概括自己?
  施正荣:可能天生有一种创造型思维,在我看来好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乐趣——一定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同时,我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做企业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面子,也不是为了地位。总之,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就没有压力了。
  记者:那您未来想做什么?
  施正荣:将来更多想做个教授(笑)。

本土微电子走向成功策略分析

即使遭遇全球经济危机,并没有阻挡本土微电子公司的迅猛成长,虽然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09年上半年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增长率只有不到7%,但根据老杳了解2009年许多本土微电子公司相比2008年都有了大幅度增长,总结这些即使称不上成功依然非常优秀公司的策略,主要应当包括四种类型:

1、产业带动型,典型公司:海思、国民技术、比亚迪

所谓产业带动型主要指那些依赖母公司强大的产业背景带动或政府垄断带动,典型公司应当还包括中电华大、大唐微、同方、复旦微这些智能卡类公司,虽然这些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行业垄断,不可否认同样代表了中国本土微电子公司走向成功的典型模式。

海思半导体2009年推出面向消费领域的K3处理器引人注目,其实2008年已经以33亿人民币的营业额位居中国IC设计类公司榜首,折算美元已经超过5亿美金,以海思的市场规模,即使在台湾也应当已经位居IC设计类公司前五名,不低于联发科之外的任何公司,2009年海思营业收入将突破40亿人民币,真的如此,海思应当是大中华区仅次于联发科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同样刚刚从中兴集成电路改名国民技术公司2009年预计营业收入相对2009年将成倍增长达到5000万美元。

依赖强大的产业资源,保证了这些公司更容易在市场中取得成功,虽然海思目前对外销售规模尚小,有了技术和市场的积累,相信这些公司会在未来中国本土集成电路设计业扮演重要角色。

2、低成本打拼型,典型公司:锐迪科、格科微

有朋友将这种类型形象的比喻为死拼烂打型,虽然不太好听,但很形象,与其他类型不同,依赖成本优势占据市场,不仅需要不错的技术,同样需要良好的公司文化,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要保证与竞争对手相比更低的成本,2009年锐迪科营业额将突破一亿美元,员工总数只有不到200人说明做到了这一点,虽然与欧美公司每名员工100万美元的营业额相比还有差距,不过相对欧美员工的高公司,相信大陆公司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

格科微的成功则是另一个榜样,当许多公司都在不断完善扩充产品功能时,格科微却通过做减法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手机传感器产品,预计2009年营业额将突破6000万美元,相对其他类型,可能低成本打拼型公司的毛利率要低一些,不过只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一样可以成为本土微电子公司走向成功的捷径,由于背靠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这种公司存活、做大的概率可能很大。

3、应用带动型,典型公司:瑞芯微

很多人认为瑞芯微在集成电路设计上技术实力不够,因为瑞芯微将某些设计外包,不过老杳倒认为瑞芯微为本土微电子公司创出了一条新路,励民曾经说过自己更愿意把瑞芯微办成一家软件公司,无论之前的MP3、MP3和现在的MID、智能手机,瑞芯微在不同产品上成熟的应用方案及正确的市场策略保证了公司的良好运营。

4、技术促进型,典型公司:上海展讯、无锡美新、北京君正、上海泰景

相对欧美国家,本土集成电路设计人员技术水平依然差距较大,与美新老板赵阳见面时,赵总特别强调这一点,正因为如此美新这些年一直在美国保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保证了美新在技术上领先竞争对手,作为全球第一家上市并盈利的MEMS公司,美新凭的是技术上的领先,按照赵阳的说法,美新不会参与那些低利润率的产品,要靠技术取胜,2008年以来美新的股价已经上涨两倍以上说明了华尔街对其策略的认可。

与美新相似的是上海展讯,虽然有人对武平前几年以高价购买美国Qurom公司抱有怀疑,2009年与三星大规模合作已经说明了决策的合理,同样现在令联发科感到担心的MTK
Killer 6600也是依赖了展讯强大的技术实力。

虽然整体技术水平与欧美差距较大,并不能阻挡本土微电子在某些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领先也保证了这些公司相对更高的毛利率。

四种不同的公司策略并没有优劣之分,条条道路通罗马,中国微电子目前最缺的不是总体营业额的提高,而是尽快出现几家营业额超过5亿美金或者按照台湾的说法达到100亿台币的大型公司,因为只要公司营收突破5亿美元,才能真正在运营、技术甚至人才上让中国半导体产业上一个台阶,相信这一点不会太远。

CCIR 656

CCIR 656
CCIR
Comite Consultatif International des Radiocommunications. The agency
responsible for the international use of the radio spectrum. Effective in
1993, the CCIR is now known as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 Radio. ITU-R and ITU-T form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CCIR
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这家委员会负责管理国际无线电频谱。成立于1993年。CCIR
目前的名称是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部门。ITU-R 与
ITU-T一起共同组成国际电信联盟。
CCIR 601
An internationally agreed-upon standard for the digital encoding of
component color television that was derived from the SMPTE RP125 and the
EBU 324E standards. It uses the 4:2:2 sampling scheme for Y, U and V with
luminance sampled at 13.5 MHz and chrominance (U and V components) sampled
at 6.75 MHz. After sampling, 8-bit digitizing is used for each channel.
These frequencies are used because they work for both 525/60 (NTSC) and
625/50 (SECAM and PAL) television systems. The system specifies that 720
pixels be displayed on each line of video. The D1 digital videotape format
conforms to CCIR 601. See CCIR 656. The CCIR is now known as the ITU-R.
See ITU-R.
CCIR 601
一种国际公认的组成色电视机数字译码标准,标准源于 SMPTE RP125 和 EBU
324E 标准。标准采用 4:2:2 采样方案代表 Y、U 和 V
分量,其中亮度的采样频率为 13.5 MHz,色度(U和 V 分量)采用频率为 6.75
MHz。采样后,每一个信道使用 8 比特数字化方案。之所以采用这些频率是因为
525/60 (NTSC) 和 625/50 (SECAM 和
PAL)电视系统都使用这些频率。该电视系统规定视频每一行需要显示 720
个像素。D1 数字录像带格式也遵从 CCIR 601 标准。参见 CCIR 656。CCIR 又称为
ITU-R。参见 ITU-R。
CCIR 656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efining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interfaces for digital TV operating under the CCIR 601 standard. It
defines the serial and parallel interfaces in terms of connector pinouts
as well as synchronization, blanking and multiplexing schemes used in
these interfaces. The CCIR is now known as the ITU-R. See ITU-R.
CCIR 656
该国际标准定义了采用 CCIR 601
标准的数字电视机电子和机械接口。该标准定义了串行和平行接口中有关这些接口的连接器接脚分布以及同步、消隐以及复用方案方面的标准。CCIR
又称为 ITU-R。参见 ITU-R。
656输出的是串行数据,行场同步信号嵌入在数据流中;
601是并行数据,行场同步有单独输出;
656只是数据传输接口而已,可以说是作为601的一个传输方式。
简单的说ITU-R BT.601是"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标准,而ITU-R BT.656则是ITU-R
BT.601附件A中的数字接口标准,用于主要数字视频设备(包括芯片)之间采用27Mhz/s并口或243Mb/s串行接口的数字传输接口标准.
CCIR601号建议的制定,是向着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参数统一化、标准化迈出的第一步。在该建议中,规定了625和525行系统电视中心演播室数字编码的基本参数值。
601号建议单独规定了电视演播室的编码标准。它对彩色电视信号的编码方式、取样频率、取样结构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它规定彩色电视信号采用分量编码。所谓分量编码就是彩色全电视信号在转换成数字形式之前,先被分离成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然后对它们分别进行编码。分量信号(Y、B
-- Y、R -- Y)被分别编码后,再合成数字信号。
它规定了取样频率与取样结构。例如:在4:2:2等级的编码中,规定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分别为13.5MHZ和6.75MHZ
,取样结构为正交结构,即按行、场、帧重复,每行中的R-Y和B-Y取样与奇次(1,3,5……)Y的取样同位置,即取样结构是固定的,取样点在电视屏幕上的相对位置不变。
它规定了编码方式。对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进行线性PCM编码,每个取样点取8比特量化。同时,规定在数字编码时,不使用A/D转换的整个动态范围,只给亮度信号分配220个量化级,黑电平对应于量化级16,白电平对应于量化级235。为每个色差信号分配224个量化级,色差信号的零电平对应于量化级128。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分量信号的编码数据流是很高的。以4:2:2编码标准为例,其比特流为:13.5×8+6.75×8×2=216Mb/S。若采用4:4:4编码方式,即对复合信号直接编码,其抽样频率取为13.3×8=106.4
Mb/S。
关于这两种信号的区别:
ITU-R BT 601(CCIR601旧称):16位数据传输;21芯;Y、U、V信号同时传输。
ITU-R BT
656(CCIR656旧称):9芯,不需要同步信号;8位数据传输;串行视频传输;传输速率是601的2倍;先传Y,后传UV。
CCIR601要通过行、场同步两根信号线来传递行、场同步信息;
而CCIR656不需要这两根信号线,它只通过8位数据线实现"软"同步。
CCIR656=CCIR601+HSYNC+VSYNC
ITU-R BT 601:
16位数据传输;21芯;Y、U、V信号同时传输。
ITU-R BT 656:
9芯,不需要同步信号;8位数据传输;串行视频传输;传输速率是601的2倍;先传Y,后传UV。
CCIR 601号建议
为了便于国际间的节目交换,为消除数字设备之间的制式差别,和为
625行电视系统与 525行电视系统之间兼容,在 1982年
2月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第 15次全会上,通过了
601号建议,确定以分量编码为基础, 即以亮度分量Y、和两个色差分量R-Y、
B-Y为基础进行编码,作为电视演播室数字编码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规定: (1).不管是PAL制,还是
NTSC制电视,Y、R-Y、B-Y三分量的抽样频率分别为13.5MHz、6.75MHz、6.75MHz。(2).
抽样后采用线性量化,每个样点的量化比特数用于演播室为10bit,
用于传输为8bit。(3). Y、R-Y、B-Y三分量样点之间比例为4:2: 2。
在 1983年
9月召开的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中期会议上,又作了三点补充:(l)明确规定编码信号是经过γ预校正的
Y、(R-Y)、B-Y)信号;(2)相应于量化级 0和 255的码字专用于同步, l到
254的量化级用于视频信号;;
(3)进一步明确了模拟与数字行的对应关系,并规定从数字有效行末尾至基准时间样点的间隔,对
525行、 60场/秒制式来说为 1 6个样点,对 625行、 50场/秒制式则为 12
个样点。不论 625行/50场或 525行/60场,其数字有效行的亮度样点数都是
720,色差信号的样点数均是 360,这是为了便于制式转换。若亮度样点数被
2除,就得到色差信号的数据。

ubuntu删除内核后

这周二,新血来潮,我从网上去搜了一些删除系统垃圾的方法
sudo apt-get autoclean
sudo apt-get clean
sudo apt-get autoremove
这三个命令主要清理升级缓存以及无用包的。
还有卸载tracker,据说它能产生大量的cache和影响系统开机速度,完了之后重头戏来了
打开终端敲命令:dpkg --get-selections|grep linux
有image的就是内核文件
先看看当前内核:uname -a,千万不要删除当前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删除老的内核文件:
sudo apt-get remove 内核文件名(例如:linux-image-2.6.27-2-generic)
内核删除,释放空间了,应该能释放130-140M空间。

我看到人家那个例如:linux-image-2.6.27-2-generic,然后我也把我的linux-image-2.6.27.7-generic给删了,然后我用uname -a一看,刚才删的就是我使用的内核,当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因为正好装了一个中文输入法scim-pinyin,需要重启系统,等重启之后,发现grub没有ubuntu8.10的选项,我脑袋瞬时如灌了北极的冰水一样,空白三分钟,等反应过来,立马晕了过去

去网上搜了相关帖子,就发现一个人跟我一样,人家立马重装了系统,但是我不行呀,做了这么久的毕设,搭了那么郁闷的毕设环境岂不是毁于一旦,噢不,毁于一瞬间,于是找了一毕业的学长倒苦水,起初人家还没明白,于是捱过两晚上(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只能通过邮件联系,所以只能隔一天才有消息),才知道,然后告诉我开机到grub界面的时候,按c进入命令行,我一进去,看到就是grup>的命令行,然后我用help看看有什么命令,find linux-image-2.6.27-7-generic,没有找到,我就能确定铁定删除了内核,于是我又用live CD试用而不改变计算机中的任何内容,去ubuntu系统所在盘的/boot下对比live CD的/boot看了一下,的确没有任何内核的信息,于是我打开终端,想要安装内核,但是这是live CD的终端,没法进入我这个用户,所以肯定不能安装了
昨天很冷,我都不知道进行到那一步了,今天早上来又弄了半天,才彻底的解决了,方法如下
利用live CD或者别人的相同系统拷贝/usr/src下的两个文件到安装ubuntu系统所在盘的/usr/src/下,但是拷贝的时候出了一些不知道什么问题,我就跳过去了,但是好奇怪,我在U盘里明明看到是60多M,拷贝到电脑上还是20多M,我也就没管了,所以应该没拷贝成功吧,但是我修改了menu.lst,如下:
title Ubuntu 8.10, kernel 2.6.27-7-generic
uuid 0437eece-99c3-4846-91bf-d526b591081e
kernel /boot/vmlinuz-2.6.27-7-generic root=UUID=0437eece-99c3-4846-91bf-d526b591081e ro locale=zh_CN quiet splash
initrd /boot/initrd.img-2.6.27-7-generic
quiet
title Ubuntu 8.10, kernel 2.6.27-7-generic (recovery mode)
uuid 0437eece-99c3-4846-91bf-d526b591081e
kernel /boot/vmlinuz-2.6.27-7-generic root=UUID=0437eece-99c3-4846-91bf-d526b591081e ro locale=zh_CN single
initrd /boot/initrd.img-2.6.27-7-generic
(注意了,这里的uuid我是根据下面menu.lst里面的memtest86+那一项的uuid写的,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可能是计算机的id吧或者其它吧)
并且把menu.lst中提到的initrd.img-2.6.27-7-generic和vmlinuz-2.6.27-7-generic拷贝到/boot下,然后把我在网上下的linux-image-2.6.27-7-generic.deb拷贝到/boot下,以便重新安装内核,这样重启的时候在grub的选项就有并且能进入到系统的登录界面了,但是键盘和鼠标都不能动,可能在删内核的时候把驱动也删了吧,所以我按ctrl+alt+F2进入字符界面,通过sudo su进入root权限,然后到/boot使用
dpkg -i /boot/linux-image-2.6.27-7-generic.deb
又将内核装上了,然后重启就可以了
历经了五天的折磨,终于看到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