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星期六

2009总结:忍受和张扬 -----萧秋水

这是全年感悟之二。

改变你能够改变的,忍受你所不能改变的。

我承认我在上半年是一个苛刻的人,甚至连食堂的饭也不愿意忍受,但是,下半年我做到了,我可以把一顿不算好吃的饭吃得一点不剩,也可以虽然吃不下去但是不说一句话。当我被激烈地训得狗血淋头的时候,我唯唯称是,不争执不辩驳,而且,不把压力传递下去,到我,就中止了。

忍受与否,其实要看结果。我愿意忍受坏脾气的员工、同事、领导,只要是能力上有独到之处,只要能够带领我们到光明之地,就可以,风物长宜放眼量,不
要在一时、一地,就一事下结论,有些事情,在当时看可能不好,但是,时过境迁后,可能变成好事,所以,不要急躁,不要冲动,该忍受的时候,一定要忍,大局
为重。而且,也要从中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对?怎么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感谢责备我、给我指出不足点的同事和朋友,我
深深相信,别人愿意腾出宝贵时间来责备你,这也是因为看重,因为,别人完全可以不管不顾,只看笑话。

每个人的立场、角度、要求不同,所以摩擦可能会有、误会可能会发生,不忍,就有可能把事情扩大,忍,息事宁人,在互相理解后,协作更好。

不过不是所有都忍受,有时候也很张扬,这主要表现在个人空间里,因为,工作学习等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有必要忍受的,往往是因为情境限制,在个人事
项方面,并不需要一味忍受。事实上,在2009年,因为个人思维模式的改变,我承认,我要比往年张扬,在职场上,我注意提升自己的大局观,而在自我上,我
更注重个性的发挥。

所以,我不是所有别人的要求都会答应,我可以去帮同事下载一个畅享网的资料,因为我有金币而同事没有;我可以拒绝一个希望我借出某网站账号的要求,
因为我觉得交情根本不够,这是挺荒诞的事情;我可以在已经借出了不少金额金钱的情况下,拒绝再次的请求;我也可以拒绝别人向我索要ERP中文资料的要求,
因为我已经一再声明过ERP是我在2005年前从事的领域,而我离开该领域已经达4年之久。

我曾经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遵照父母的要求生活,因为我爱他们,我没觉得不好,现在,因为父母对我的要求不同,我可能在兼顾他们要求的同时发展个
性,至于无关紧要的人的期望,我不注重,因为他们不是我的责任。在需要注意公众形象的公开场合,我以专业形象出现,但是,我不会把这个形象延伸进我的生
活,我可以穿平底鞋运动服走在路上,可以席地而坐,可以把头发随意地扎起,可以戴夸张的耳环,我不觉得两种形象反差极大非常突兀,我有我的生活,也有张扬
的权利。

Paul Graham谈创业

注意:美国国情并不一定适合中国。

在校大学生到底应不应该创业?什么是创业的最佳年龄?这个年龄段有哪些优势和缺陷?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一一分析了这些问题。按照他的说法,
25岁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最适合创业的了。他们精力充沛,一无所有,无牵无挂,志同道合者众,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说实话,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掩卷长叹:我已经属于作者眼中垂垂老矣的那种人了,错过了创业的黄金时期。不过,我也不甘心:老则老矣,拖家带口也是真的,但迟暮就未必。更何况内有一腔抱负,外有良师益友,多少也算扳回一局吧。所以,本着自我批评的精神,仍然具有的优势要发扬光大,已经失去的优势要想办法在其它方面弥补。主观上,事在人为;客观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样,总算开卷有益,皆大欢喜,阿弥陀佛。……原文较长,分两次贴出。)

(本文根据在 MIT 的讲演整理而成。)

直到不久之前,本科生们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有两种选择:找份工作或是读研。我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考虑第三种选择:开创自己的事业。这种情况到底有多普遍呢?

我相信找工作将一直是毕业生们的首选,而创业有可能成为与读研平起平坐的选项。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的一些教授朋友们经常抱怨招不到研究生,因为所有的本科毕业生们都去那些创业公司工作了。如果这种情形在今天重现(译者:由于网络泡沫的破灭,毕业生们选择读研的趋势在前几年有所回升),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惊奇。不过这次有一点不同:毕业生们将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去别人的创业公司打工。

那些最有雄心壮志的学生们则会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毕业?为什么不能在大学里就开始自己的创业?到底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不能直接创业?

一年半以前,我在一次演讲中提到,Yahoo、Google
和微软的创业者们的平均年龄是24岁,如果毕业生们能够开始创业,那些在校的学生们为什么不能呢?我很庆幸当时我是用了问句,这样我就可以假装当时并不是要表达一种肯定的意思。在那时候,我还想不出为什么创业者的年龄不能低于某个下限。毕业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肯定有许多在校生在技术上是能够与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一较高下的。那么,凭什么在校生不能像毕业生一样创业呢?

现在我认识到,有一件事情在毕业后还是改变了:你再也不能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很好的借口了。不管你的生活有多么复杂,你会发现,周围所有的人,包括你的家人和朋友,都会忽略其它的细枝末节而在任何时候把你看作是一个具有唯一身份象征的人。如果你是在学校的暑期当中从事软件编写工作,人们还是把你当作学生来看。但如果你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编程工作,人们立即就会把你看成是一名程序员。

在校期间创业的问题是,你有一个很自然的退路。如果你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中间的暑期尝试创业,人们会把这看成是你的暑期实习。即使你的创业之路走不通,大不了秋季开学回到学校继续读你的四年级好了。没有人会把你看成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你的身份是学生,而作为一个学生,你并没有什么失败之处。但如果你晚一年,即毕业后再开始创业,只要你没有在秋季学期开始前被哪所学校录取为研究生,那么在每一个人看来,你的身份就是一个创业者,你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对每一个人来说,周围的人的看法才是最强大的动力,甚至比创业者们表面上的目标——致富更有推动力[1]。在每个投资周期(译者:作者是一个风险基金组织的一员,该基金定期举办创业项目的审核活动,以决定投资对象)开始后的一个月左右,我们会举办一个叫做"丑小鸭日"(Prototype
Day)的活动。每个创业公司都要向别人展示他们做到了什么程度。你也许会以为他们的动力已经足够了。他们在为自己的既新且酷的想法而努力工作;他们拿到了资金来支持近期的发展;而他们在玩的游戏只有两种结局:富有或失败。你也许会认为这些动力已经足够了。事实是,为了对付这个展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更加玩儿命地转了起来。

就算你创业的动机纯粹是为了致富,但是在大多数时候,那些你可能得到的钱对你来说只是一种空中楼阁。真正促使你日复一日努力工作的,是你不想让自己看上去太糟糕。

你恐怕无法改变这一点。即使有可能,我想你也不会去那样做;一个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的人很可能是一个精神病。所以,你所能做的,就是把这种外力看作是一种风,并顺应它来操控你的小船。既然你知道你周围的人会影响你的方向,那么谨慎地选择你所交往的圈子,并调整好自己,以使他们能够把你向你喜欢的方向推。

毕业改变了你的盛行风(prevailing
winds),也会对你的创业过程产生影响。创业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即使对于那些成功者来说,也往往是千钧一发。不论一个创业公司现在飞得有多么高,它的起落架上很可能还挂着几片树叶,是它在跑道尽头险险拉起的时候,从那些擦过的树梢上带下来的。在这样一个成功与失败非常接近的游戏里,任何一点点反力的增加,都足以使你滑落到失败的深渊。

在我们刚刚开始Y Combinator
(译者:作者所参与的风险基金组织)的时候,我们曾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部分原因是因为
Y Combinator
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一种暑期项目。我们仍将保留这个项目的形式——所有的人每周共进一次晚餐——但是我们决定劝说在校大学生们等到毕业再开始创业。

那么是不是说在校大学生就不能创业了呢?完全不。Sam Altman,Loopt
的创始人之一,在我们投资他们的公司时刚刚完成二年级的学业,而 Loopt
大概是我们投资的所有创业公司里最具前景的一个了。但是,Sam Altman
是一个非常不一般的人。在跟他见面的三分钟里,我就想:"啊!比尔
盖茨在他19岁的时候一定就是这样的。"

如果在大学里创业是有可能的话,为什么我们要劝说人们不要那样做呢?一个滥竽充数的小提琴师,在被问到对别人的演出有什么评价时,总是说,他们没有足够的天分使自己的演奏流芳百世。这也是我们的说辞。做一个成功的音乐家不仅仅需要坚定的意志,也需要天分。这句话对任何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那些不很坚定的人,听信了这句话就放弃了;那些意志非常坚定的人则会想:"去它的吧。我无论如何都要成功。"

所以,目前我们的政策是只支持那些无法劝服的在校生。坦率地说,如果你自己并不是很有把握,那么你应该等待。你现在不做并不等于所有的机会就都错过了。也许你现在的某些想法未能得到尝试,但这绝不会是你最后的想法。旧的想法过时了,新的想法又会冒出来。从历史上看,创业的机会是随着时间而增加的。

那么,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不等上更长的时间?为什么不先工作一段时间,或者读个研究生,然后再创业?确实,这有可能是个好主意。如果一定要我为创业者们定一个最佳点,我会说大概是在25岁的样子吧,这一年龄段的申请者最让我们感到兴奋。为什么呢?25岁的人比21岁的人有哪些优势呢?为什么不更年长一些呢?25岁的人能做哪些32岁的人不能做的事?这些问题值得深入分析。

优势

如果你在毕业后立即开始创业,按照现在的标准,你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你应该知道年轻的创业者们有哪些优势。它们可能并不像你想的那样。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你的优势在于:精力充沛(stamina),一无所有(poverty),无牵无挂(rootlessness),志同道合者众(colleagues),以及无知者无畏(ignorance)。

精力充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只要你听说过创业公司,你就会听说过超时工作。这是一条普遍规律。我无法想象哪个成功的创业公司的发起人是按照朝九晚五工作的。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超时工作就更加必须了,因为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有效率。

你的第二条优势,一无所有,听起来不像一回事,但事实上它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贫穷就意味着你能够过俭朴的生活,这对创业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所有创业公司的失败,都是因为钱花光了。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言过其实,通常上还会有其它的一些原因导致失败。但是不管你的问题的根源在哪儿,钱烧得慢的话你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解决问题。由于大多数的创业公司在初期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足够的时间去修复错误就变得非常有价值了。

大多数的创业公司最终所做的与最初设想的都不尽相同。成功的创业公司都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才找出了可行的道路。一个创业公司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莫过于有一个严格的、无法变更的计划,然后花大把的钞票在上面。明智的做法是花很少的钱在运营上面,以给你的想法足够的时间去改进。

刚从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即使一无所有也能生存,这给了他们那些年长的创业者无法具备的优势,因为在软件创业公司里,最主要的成本就是人。一个有孩子、要付房屋贷款的人,是绝对处于劣势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更愿意把宝押在25岁而不是32岁的人上面。32岁的人可能是一个更优秀的程序员,但同时可能需要更高的生活开支。而25岁的人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随着时间还会增长),又能够像在校生一样过最俭朴的生活。

而比生活俭朴更重要的是要在想法上精打细算。苹果II之所以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便宜。不但机器本身便宜,它所用的外设也很便宜,像是用磁带记录数据,用电视机当显示器等等。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
Woz 是为他自己设计这台机器的,而他用不起更贵的东西。

我们同样从一无所有中获益匪浅。当时我们的价格简直低得不能再低。顶级的服务是三百美金一个月,比正常价低了一个数量级。现在看来,这是非常聪明的一步棋,不过当时,我们可不是因为什么聪明才这样做的。三百美金一个月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多钱了。跟苹果一样,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一种廉价的东西,并进而受到欢迎,仅仅是因为我们贫穷而已。

许多创业公司都有类似的情况:某个人做出了某个东西,成本只是通常花费的十分之一,结果现有的那些对手们无法跟进,因为他们想都没想过这种可能性。举例来说,传统的长话运营商们根本就未曾想过
VoIP(结果VoIP来了,并且通话效果都一样)。在这个游戏里,贫穷是有帮助的,因为你个人的取向与技术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无牵无挂的优点与一无所有的优点是类似的。当你年轻的时候,你随时都可以挪个地方——不仅仅是因为你没有房子和太多的东西,更因为你不太有可能会跟某人有很认真的关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创业公司都要搬来搬去。

例如 Kiko
的创始人们现在搬到了湾区来开始他们的下一个创业公司。对于他们想做的事情,湾区是一个更好的地方。他们很容易就做出了搬家的决定,因为就我所知,他们中还没有谁有很认真地谈女朋友,而他们所拥有的所有东西,一辆车就装走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既可以装在一辆车里面运走,也可以丢下不管。

在此之前他们至少是在波士顿。如果他们是像 Evan Williams 一样呆在 Nebraska
州会怎样呢? 最近有人撰文说,Y Combinator
的缺点是,如果你想要参与,就必须搬家。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必须同创业者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我们同时投资十几家创业公司,但我们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十几个地方。就算我们有如此神通,我们也不愿这样做。我们不会为创业者们提供方便以使他们能够呆在
Nebraska
州。一个地方,如果不是创业公司的聚集地,那么对创业公司来说是有害的。这么说是有间接的证据的。像在休斯敦,或是芝加哥,或是迈阿密这样的地方创业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从这些城市中少得可怜的成功创业公司的数目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不知道这些城市里的哪些因素制约了创业公司——也许是很多很多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肯定是有原因的。[2]

也许这点在将来会发生改变。随着创业的成本越来越低,也许创业公司可以在任何地方扎根,而不仅仅限于那些土壤和气候最合适的地区。也许
37signals (译者:37signals 位于芝加哥,主要业务为 Web
设计和应用)会成为未来的一种模式。不过也许不会。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种工业,都有其特定的中心城市,如果你不在这些中心城市里,那么你就处于不利的地位。我猜
37signals 只是一个特例。我们现在谈的是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模式。

在湾区比在迈阿密有更多的创业公司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有更多创业类型的人聚集在湾区。成功的创业公司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拉扯起来的。它们通常都是这样开始的:某人在某天谈起了某件事,并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创业主意,而他的朋友则在旁边应和道:"是呀,这个主意的确不错,让我们来试试吧。"假如没有这个在旁边说"让我们来试试"的人,也就不会有什么创业公司。而这是在校生们的另一个优势。他们周围不乏愿意这样说的人。在一所好的学校里,有许多雄心勃勃并有技术头脑的人和你在一起——恐怕你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环境了。你的激情,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响应。

在 Y Combinator
里,我们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哪里去找一个创业伙伴呢?对于一个30岁才创业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在学校里的时候,他们认识很多优秀的创业伙伴,但是等到了30岁,他们或者失去了同这些人的联系,或者这些人已经被绑在了某个职位上动弹不得。

Viaweb
在这方面也是一个特例。虽然那时我们年岁都比较大了,但我们并没有被任何工作束缚住。我当时想成为一名艺术家;而
Robert,尽管已经29岁了,仍然在研究生院里读书——他的学业在1988曾有过短暂的中断。可以说,他在学业上的进度缓慢反而成就了
Viaweb。否则的话,他在那时应该是一名年轻的教授了。

对于人们向 Y Combinator
提出的问题,我们基本上是有问必答,但是创业伙伴的问题是个例外。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创业伙伴应该是你了解的人。到目前为止,学校是你发掘创业伙伴的最佳场所。你有一大群很聪明的人;你可以比较他们在同一件事上的不同表现;并且每个人的生活都还是不安定的。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因此从学校里破土而出的。这里面有Google,雅虎,以及微软。它们都是由一群在学校里的人创办的(微软的创业者们更是在高中就彼此认识了)。

许多学生觉得他们应该在创业之前取得一些工作经验。如果其它各方面条件都相等的话,这样做也许是对的。但问题是,有些条件并不相等。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创业伙伴是多么的稀缺。如果你等得时间太长,你会发现你的朋友们都已经投入到了某个项目中,谁都不情愿另起炉灶。你的朋友们越出色,这种情况就越可能会发生。

也许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在你获取所谓 n
年工作经验的同时,积极地策划你的创业。你尽可以去工作、去读研或是随便去干什么别的,但是要经常同朋友们碰头、计划,这样,创业的想法会一直活跃在每个人的头脑里。我不知道这个办法灵不灵,但试试总是没有坏处的。

了解作为一个学生时所具备的优势是非常有帮助的。你的同班同学中的某些人很可能会成为非常成功的创业家;在一所技术顶尖的院校里,这几乎是肯定的事情。那么,会是哪些人呢?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寻找那些不光是聪明更善于动手的人。注意那些不停地发起项目,并至少完成其中一些的人。这些人就是我们要找的。比学习成绩甚至是想法更重要的,是动手的能力。

工作中你也可以找到创业伙伴。尽管比学校里少,但你可以通过在其它方面下功夫来弥补。最重要的,是要在一个汇聚了聪明的年轻人的地方工作。另外就是要在创业公司的聚集地工作。当周围到处都是创业公司的时候,你更容易说服你的同事跟你一起辞去目前的工作。

在你签约被雇佣的时候,要注意阅读那份雇佣协议。大多数的协议会说,你在工作期间的一切设想都归公司所有。实际上,很难证明你的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因此这一条实际是针对代码来说的。如果你准备要启动一个创业公司,不要在你还处于被雇佣关系的时候写任何代码。就算写了,也要放弃它们,从头开始。这么做并不是怕你的雇主将来会发现什么并起诉你。用不着到那一步;投资者,或者购买者,或者入股方(如果你足够运气的话),就会首先紧盯这个问题。在你发财之前,就会有人问你是否还有其他人在法律上对你的代码具有拥有权,而你必须准备好说"没有"。[3]

到目前为止我所见过的最狡诈的雇佣协议要算是亚马逊的。除了通常的这条对你的主意有拥有权外,你的创业公司还不能包含任何曾在亚马逊工作过的创业伙伴——哪怕你在此之前并不认识他们,或者根本就没有在同一时间共事过。我怀疑亚马逊在执行这条上会很困难,但他们这种尝试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的标志。这个世界上可以工作的地方还有很多,你完全可以挑选一个自由度更大的地方。

说到工作的好地方,Google
是当然之选。不过我注意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没有一家创业公司出自
Google。从这点来说,Google 是一个黑洞。人们似乎太喜欢在 Google
工作了,以至于没有谁愿意离开。所以,如果你希望某天有自己的创业公司的话,到目前为止的证据表明,还是不要在
Google 工作的好。

我知道这个建议比较奇怪。如果 Google
能够让你的生活好到你不愿意离开的地步,为什么不在那儿工作呢?因为事实上,你达到的可能是一个局部的最大化。创业是需要一定的动力的。一个让你感到工作非常愉快的雇主会使你麻痹放松,永远地呆下去,即使你的离开有可能为你带来更大的利益。[4]

如果你想创业,最好的工作环境可能还是一个创业公司。除去获得最相似的经验外,这段经历通常都会很快结束。或者,你会发财,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或者,那家公司会被收购,那么继续呆下去就会变得很无聊,而你正可以轻松离开;或者,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那么你也就重新获得了自由。

最后一条优势,无知者无畏。听起来好像并不怎么有用。我特意选了这个有争议的词。事实上,无知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我在
Y Combinator 的共同创始人 Jessica Livingston
很快就要出版一本记录了同许多创业者的面试的书,其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创业者们纷纷表示,如果在当初就知道创业会如此艰难,他们也许就被吓住了。

同其它形式的愚蠢相比,无知算是有用的一种。当你在创业的时候,无知一点儿是有好处的,因为你的潜力超出了你的认识。创业要比你想象的更艰难,但同时你所能做的也会超出你的想象,这样彼此就算扯平了。

很多人看到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时都会想:我怎么可能做到这种程度呢?苹果是一个庞大的机构,而我只是一个渺小的个人。但是别忘了,每个大公司当初都是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围在一个房间里讨论到底做什么。大公司也是由跟你没什么两样的人组建起来的。

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够创业。事实上,我确信大多数人并不适合。对于大范围的人群来说,我不是十分了解。如果你能够具体到我熟悉的人群,比如说,骇客,那么我想我能够谈得更准确些。在那些顶尖的学校里,我猜,大概会有四分之一左右学计算机科学的人,只要他们想的话,就有可能成为创业者。

"只要他们想的话"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重要到已经不是一个条件,而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了——因为只要你的智力超过了一定的阈值(顶尖学校中绝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会超过这个阈值),决定你能否成为一个成功创业者的因素就是你的愿望到底有多强烈。你不需要有多聪明。如果你不是一个天才,选一个竞争少一些的领域开始创业好了,比如说人力资源部的管理软件。这个例子我是随便举的,不过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不管这一领域目前做到什么程度,想要做得更好的话并不一定需要天才。有无数的人整天在那里埋头于繁琐而无聊的业务,这些人想要一个好点儿的软件都快想疯了。尽管你觉得你比
Larry和 Sergey (译者:Google
的两个创始人)要差远了,你可以降低你的目标来弥补你同他们的差距。

在防止你被过分吓到的同时,无知有时候还能帮助你发现新的想法。Steve Wozniak
对这点十分强调:

我在苹果所做过的最漂亮的活儿,都是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条件下完成的。凡是这种情况下出的活儿,都漂亮极了,是我在其它时候无法做出来的。

当你一无所知的时候,你必须自己去独立创造;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你的创造很可能会超过那些已经存在的东西。尤其在某些领域里,当规则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一条就更加是至理名言了。我们所有关于软件的概念都是在处理器的速度还很慢、内存和硬盘容量还很小的时候建立起来的。谁清楚在那些延承下来的智慧里隐含了什么过时的假设?而修正这些假设的方法并不是有目的地去消除它们,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垃圾回收的办法。某个对此问题没有什么了解但很聪明的人某天从头发明了一切,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旧的概念自然就被淘汰了。

注:

[1]
就算保护自己孩子的欲望似乎也不如这个强烈,这从对比历史上人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以及如何小心地保护自己在社会中的声誉就可以看出来。(我想我们现在所作的事情也会被后人看成是野蛮的行径,事情就是这样,人们总是对历史上的过错看得更清楚。)

[2] 对 Y Combinator
可能迫使创业者们花三个月的时间搬家的担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通常对创业的艰难都估计不足。事实上,你可能面对的不便要远远超过这个。

[3]
大多数的雇佣协议都写明,任何同公司目前或将来潜在业务有关的设想都属于公司所有。"将来潜在业务"这一条款有可能包括任何可能的创业,而投资者或收购者通常会做最坏的假定。
出于安全起见,或者不要使用你在以前工作中所写的任何代码,或者让你的雇主书面上放弃对你的业余项目的拥有权。许多雇主为了避免失去有价值的雇员,有可能会做出妥协。不过麻烦的是,你得明确告知他们你的项目到底是在做什么。

[4] Geshke 和 Warnock 之所以创办 Adobe 是因为 Xerox 没有理睬他们。假如
Xerox 采用了他们做的东西,他们可能会在 PARC 一直呆下去。

创业失败的10个教训(上)

三天前,playcafe.com在停止更新3个月后,正式宣布关闭。
网站创始人Mark
Goldenson写了一封很长的公开信,总结了自己从失败中得到的10个教训。他这样说:
我下面要写的是一份"验尸报告",总结了我们做对的和做错的事,以及我们下一次会如何改进。我感到,很多创业者不愿意谈论自己的失败,也不愿意反思。我希望,你能从我的失败中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
在展示这份"验尸报告"之前,我先简单说一下,playcafe.com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网站。
实际上,与其说playcafe.com像网站,不如说它更像一档实时的网络电视节目。从2007年4月网站创立,一直到2008年5月,在每天晚上的6点和7点,它准时播放二次游戏节目。访问者通过网络,一边收看直播,一边回答节目中提出的问题,优胜者可以获得奖金。
尽管playcafe.com的效果不算很差,实际上是相当好:每个访问者的平均停留时间是87分钟,一星期之内,40%的初次访问者会选择再次访问。但是,由于访问者的数量始终不够多,加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最终导致了网站的关门。
下面就是Mark的10点教训,以及我对每一点的感想。

1. 尽快拿到风险投资

Find quick money first.

Mark说,他们很幸运,认识一些硅谷中实力最雄厚的风险投资家。但是后来发现,这并不有利。因为这样的风险投资家,手里有一大堆项目可供选择,所以他们通常不愿意过早介入,而宁愿等到风险最小化的时候再投钱。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资金比建议和人脉更有价值。

Mark认为,如果有机会重新开始,他们会将重点放在那些不那么知名的风险投资家身上,争取在项目的最早期阶段就拿到投资。

他说,你要记住一点,如果见面三次以后,还是定不下来,那么不是你的项目不行,就是你找错了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你的项目势头良好,你不用去找大牌的风险投资家,他们自己就会找上门。

(【感想】我觉得这一条只适合那些市场前景良好、但是短期内不会盈利的项目。如果你的项目可以产生现金流,那么毫无疑问,你的第一件事绝不是去找风险投资家,而是确保项目能够自给自足,因为风险投资家最后拿走的,总比给你的多得多。)

2. 不要做内容

Content businesses suck.

每天为访问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同时做到优秀的内容和优秀的网站性能,看上去似乎可行,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以美国三大电视网为例,它们只负责节目的传播,大部分播放的节目都是外购的。原因就在于"制作内容"和"传播内容"是两件不同的事,而且难度都很大,所以最好还是进行分工。

Mark说,我们知道自己在内容制作上是新手,但是我们觉得,找个漂亮姑娘在摄像机前一站,给观众出出题目就够了。事实证明我们错了,制作高质量的内容,超出了我们的财力可以承受的范围。

请回想一下《美国偶像》这个电视节目,它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几乎可以动用无限的资源。但是尽管如此,这个节目在直播中还是会不断地出错。这就足以说明内容制作的难度了。更何况除了内容以外,我们还要为服务器宕机、受攻击、网站升级、客户投诉等等这些事情操心。

我建议任何创业者或投资者,在选择内容制作这个方向之前,都要三思。走内容这条路,比走技术这条路,难度要大一个数量级。Youtube的创始人将网站卖给Google,价格是16.5亿美元,但是Youtube上的内容提供者,想通过节目赚到哪怕这个数字的百分之一,恐怕都是不可能的。而且,数字录像技术DVR和网络分享下载,都会使得你的收入减少,赶跑任何广告客户。

也许,走"生产内容"这条路,最主要的和唯一的原因,就是你真正喜欢做这件事,而不是为了赚钱。

(【感想】我完全同意这一点,所以我不看好任何将网志作为"内容平台"的项目。)

3. 速度 vs. 稳定性

Know when to value speed vs. stability.

要一个性能良好、开发缓慢的网站,还是要一个性能不佳、但是开发快速的网站?

你会怎么选择?

在我们的原始设想中,PlayCafe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网站。内容和技术两方面的复杂性,占用了大量的开发时间,最终伤害到了我们。网站的每一个方面,我们都想把它做得又好又稳定。(这并不奇怪,人的天性就是这样。)但是不幸的是,我们的行动步伐因此变得缓慢,而在这个以新颖性和娱乐性为基础的行业中,这是致命的。

有一个隐喻,我很喜欢:如果允许一个新手一次走两步,那么他就可以击败象棋大师。(A
chess novice can defeat a master if moving twice each round.)

快速的开发通常会增加软件的错误和不稳定性,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你会感到被冒犯了。但是,我同意Reid
Hoffman的说法,那就是当网站的第一个版本发布的时候,如果你看着它不感到难为情,那就说明你用来开发的时间太多了。(If
you review your first site version and don't feel embarrassment, you spent
too much time on it.)

有一个例外,如果你的产品是用来完成某项特定任务的,那么上面的说法就不成立了。比如,ebay的购物功能和twitter的发消息功能,必须保持稳定易用。这种功能的开发缓慢,恰恰是因为有大量用户使用它,所以不能急于求成。你必须把这个功能做对。

(【感想】这就是Paul
Graham说的,创业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拿出产品原型,不管它有多蹩脚,只要能用就行,然后让市场决定未来的开发方向。)

4. 珍惜每一分钟

Set a dollar value on your time.

我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找便宜货,因此经常同别人砍价。为了把无线上网的账单降低100美元,我可以花上3个小时去谈判。我的错误在于忽略了时间的价值。相对于我们获得的投资,这样使用时间简直太不值得了。

时间比钱重要,因为你没法挣来更多的时间。(Time is arguably more valuable
than money because you can't raise more time.)

(【感谢】我太喜欢上面这句话了。很多人的失败,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无法有效地管理时间。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一定要时刻鞭策自己提高效率啊。)

5. 营销很重要

Marketing requires constant expertise.

PlayCafe最主要的失败原因,在于销售。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其实做得都不差,就是销售不行,始终无法吸引到足够的访问者。我后来意识到,营销不是一个新手在业余时间,自己就能琢磨出来的,而是需要资深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

互联网是一个超级饱和的领域,成功的营销能够创造和吸引"差别性的需求",这对于业余人员,实在是有点太难了。下一次,我们会多募集一些资金,尽早雇佣一个营销专家。

例外的情况是产品本身非常打动人心,用户从内心里认同你、拥护你。这时不用你去做营销,用户就会主动帮你宣传,拉来新的访问者。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产品,营销也能加速它的成长。

(【感想】我觉得这一条少了一个前提,Mark没有明确指出,产品是第一位的,营销是第二位的。因为如果你的产品不行,再高明的营销也没用的。)

6. 精确估计发展用户的成本

Control and calculate your user acquisition costs.

网站开张的初期,我们的想法很天真,觉得就是拍摄一些好玩的视频,组织有趣的游戏,搞一些吸引人的奖品,这样就能把网站推广出去。

这种想法不能算错,但是最佳的营销策略必须是精确的和可控的,而不能是如此粗糙和充满变数的。如果你知道发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你就知道了你需要多少资金和收入,你就能控制整个流程,就能用数学公式代替猜测和臆断。

Google的AdWords关键词工具,是一个很不错的起点。它会告诉你,每一个搜索的次数和流量估计。你可以针对某个特定的搜索投放广告。理想的投放对象,是每月搜索次数10000次以上,已售出的竞价广告位不超过3个,并且与你的网站有很强相关性的搜索词。

比如,"game TV shows"每月有12000次搜索,已售出的竞价广告位是7个,而"2008
game
show"每月有14800次搜索,售出的广告位仅有1个。这两种搜索的相关性,差不多是相等的,因此后者是更好的选择,使你可以更便宜地获得访问者。你的第一批访问者通常是最昂贵的,每个需要10-20美元的发展成本,以后随着网站品牌的成长和口碑效应,发展用户的成本就会降下来。

我们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太多的钱投在公关公司、网页广告和传统媒体的广告之上。有一次,我们花了5000美元,请了一个推广专家,到头来却没有什么效果,此人声称还需要5000美元才会见效。……以后,我会尽量只把钱投在有精确数据作为依据的营销方式上。

7. 尽早结成伙伴关系

Form partner relationships early, even if informal.

与其他公司结成伙伴关系,通常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效果,而且这种关系也不受你控制。但是从长期看,这种做法确实有一些潜在的优点。每一个合作伙伴,都会给你带来更多与外界的联系渠道、更丰富的营销手段、帮你发现潜在的竞争者,甚至最终可能成为收购你的人。

由于我们过于自信,没有将发展合作伙伴放到优先地位,导致错过了与CBS、FremantleMedia和GSN这样的电视网发展更紧密关系的机会。它们后来表示,如果有更多的合作、更了解我们的价值的话,可能会出钱收购我们。

我学到的一点,就是非正式的关系有时也很有用,而且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能建立。单纯地拜访一下其他公司的决策者,都有助于发展双方之间的关系和善意。

8. 你总是会低估支出

Plan costs conservatively and err on the side of raising too much.

我真的觉得,如果有更多的资金,我们的结局可能会不一样,因为我们就能尝试更多的策略了。虽然我们做了一个很详细的预算,但是还是大大低估了支出。下一次,我们一定会多了解一些成本的真实情况后,再做预算,并且在筹集资金的时候,金额一定要超过预算的金额。这也有助于节约你的时间,不必急着进行下一轮融资。

虽然预算的第一稿一定错得离谱,但它还是有用的,你并没有浪费时间。它能帮助你对经营活动的每一个方面,有一个大致的估计,判断你的商业模式是理智多于疯狂,还是疯狂多于理智。

9. 不做没有其他选择的谈判

The key to negotiating is having options.

我听到的最有用的单个建议,是这样一句话:"永远保持多种选择。"(Always have
options.)

作为创始人和CEO,我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谈判。选择风险投资者是谈判,雇佣员工是谈判,签署商业协议是谈判,支付供应商是谈判,甚至公司内部谈论技术问题也是谈判。最好的让对方服从的方法,就是明示或暗示,你有多种选择,不一定非同他谈不可。选择不用多,两个就够了。如果你只有一条路可走,非跟对方谈成不可,你就等着被修理吧。(Being
at the mercy of a lone option is a recipe for getting screwed.)

对于谈判,我的经验是:

* 参与谈判的决策人越多,整件事情就越值得谈判。

*
如果你听到有人说"这是不可谈判的",却又说不出理由,这就表明你应该找他的上司谈判。

* 礼貌地向对方暗示,你比他们有更多的耐心。

* 销售人员通常更容易被说服,因为他们更善于社交,而且收入与销售额挂钩。

10. 知易行难

Knowing isn't enough.

你知道我最丧气的是什么事吗?

那就是以上九点,大部分我在创业之前就知道,可是最终还是在它们上面栽跟头了。在创立PlayCafe之前,我已经在创业公司中工作了10年(虽然作为CEO这是第一次)。要是二年前看到上面这些文字,我的想法一定同你们中很多人现在的想法相同:"又是老一套,毫无新意。"

对于我来说,真正崭新的体验,就是我非常痛苦地体验到了"知"与"行"之间的鸿沟。在硅谷这个地方,到处都会有人给你忠告,但是就像外科医生一样,不亲自去开刀,是不会学会做手术的。我觉得,一定要有很多第一手经历,你才发现现实是那么复杂,充满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人提忠告的时候,都会说:"只有等到你有麻烦了,才会明白我说的意思。"是的,知识来自于积累,经验是用高昂代价换来的。

天底下有各种互相矛盾的建议,比如一些人说"要多了解客户的需求",另一些人却说"首先立足于你自己的需求";一些人说"不要融资太多",另一些人却说"不要融资太少"。哪一种看法是正确的?也许这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并没有统一的答案。

他人的建议不像软件的代码那样,保证能够运行。它们更像地图上的坐标,你必须受过训练,而且在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才能帮到你。我希望,我的这次失败能够使得我(还有你)离成功更近一些。

公司与员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以前,公司都愿意找能力强、资格老的人来做研发,有点个人英雄主义在里面。一个优秀能干的员工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利益。

但是,凡事都有双面性。

现在这个社会,人才流动很快。能力强的、聪明的人,虽说给公司带来过不少利益,但也经常给公司带来很大的伤害,做几年就远走高飞的人太多了。他们的离开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缺口,很多地方都要好久才能补上。总之,元气大伤。

这种情况见得多了,这些大公司就精了。他们发现,不能让公司太依赖人才,而应该让人才依赖公司才对头。管理层的最终作用,就是让谁离开了都无所谓,公司都能正常运作。所以,他们把各个部门划分得很细很细,每个人负责的东西很单一。这样一来,"术业有专攻",效率上去了,经验积累了,工作都流程化了。渐渐地,公司的运作流程化了

结果就是,员工的工作就变得很单调了,没有太多的创作性在里面。什么创意、可靠性、稳定性等都有专人做了,你就只需要拿个小手册,按规矩做好你那一份子事情就可以了。到最后,对公司来说,就是谁都不重要了。

总得来说,现在规模越大的公司,分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就越低。反倒是小公司需要多面手,但是很多人不屑于去,所以大家都开始抱怨。

因此,大家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不要以为进大公司了你就前途一片光明了。在大公司里学做人,小公司里学做事。如果想技术上有造诣,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只是一方面,想要有突破,要靠自己业余深造!!!不然,路会越走越窄的。

为什么在经济危机中创业?

Why to Start a Startup in a Bad Economy?
为什么在经济危机中创业?
作者:Paul Graham
原文网址:http://www.paulgraham.com/badeconomy.html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s apparently so grim that some experts fear we may be in for a stretch as bad as the mid seventies.

现在的经济状况,明显很糟糕。一些专家担忧,我们大概免不了会有一段像70年代中期那样的苦日子了。

When Microsoft and Apple were founded.

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就是在70年代中期成立的。

As those examples suggest, a recession may not be such a bad time to start a startup. I'm not claiming it's a particularly good time either. The truth is more boring: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doesn't matter much either way.

这个事实表明,对于创业者来说,经济衰退也许并不是那么糟。当然,我不是说,经济衰退有利于创业。真相说出来,可能会让人失望:宏观经济的变化,对创业能否成功影响不大。

If we've learned one thing from funding so many startups, it's that they succeed or fail based on the qualities of the founders. The economy has some effect, certainly, but as a predictor of success it's rounding error compared to the founders.

在过去的日子中,我们对许多创业公司进行了投资。我们发现这些公司能否成功,取决于创业者的素质。宏观经济肯定有一些影响,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创业者。

Which means that what matters is who you are, not when you do it. If you're the right sort of person, you'll win even in a bad economy. And if you're not, a good economy won't save you. Someone who thinks "I better not start a startup now, because the economy is so bad" is making the same mistake as the people who thought during the Bubble "all I have to do is start a startup, and I'll be rich."

这就是说,真正重要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何时动手。如果你本人的素质过硬,在经济危机中你也能成功。如果你本人的素质不行,即使经济一片繁荣,也救不了你。有些人的想法是"经济状况这么糟,我最好避免在这个时候创业"。这种想法的误导性,不亚于在经济泡沫时期某些人的想法,"我只要赶上这个时候创业,就能发财"。

So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chances, you should think far more about who you can recruit as a cofounder than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And if you're worried about threats to the survival of your company, don't look for them in the news. Look in the mirror.

所以,如果你想增加成功的机会,你不应该去想经济状况的好坏,而应该花大量时候考虑,你能找到谁跟你一起创业。如果你担心你的公司会因为某种原因倒闭,请不要去看电视新闻,你只要照照镜子就够了。

But for any given team of founders, would it not pay to wait till the economy is better before taking the leap? If you're starting a restaurant, maybe, but not if you're working on technology. Technology progresses more or less independently of the stock market. So for any given idea, the payoff for acting fast in a bad economy will be higher than for waiting. Microsoft's first product was a Basic interpreter for the Altair. That was exactly what the world needed in 1975, but if Gates and Allen had decided to wait a few years, it would have been too late.

但是,对于任何创业团队来说,等到经济状况好转时再动手,难道不是一个合理的建议吗?如果你开的是一家餐馆,那么有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如果在技术领域,答案就不是这样。技术进步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不大。如果你有好的想法,早动手比晚动手的回报更大。微软公司的第一个产品,是供Altair计算机使用的Basic语言解释器。这正是市场在1975年需要的产品。假如比尔盖茨和艾伦(注释:微软的另一个创立者)决定等几年再动手,那就会太迟了。

Of course, the idea you have now won't be the last you have. There are always new ideas. But if you have a specific idea you want to act on, act now.

当然,你现在的想法不等于你将来的想法。但是如果你很确定,现在就想做一件事,那么就不要等。

That doesn't mean you can ignore the economy. Both customers and investors will be feeling pinched. It's not necessarily a problem if customers feel pinched: you may even be able to benefit from it, by making things that save money. Startups often make things cheaper, so in that respect they're better positioned to prosper in a recession than big companies.

我不是说,你可以完全不管宏观经济。衰退会使得你的投资者和你的顾客,都感到手头拮据。但是,顾客感到手头拮据,其实不是问题,反而你可以从中获利,因为顾客需要更便宜的商品。一般来说,创业公司的产品,总是比原有产品更便宜。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经济危机中,小的创业公司比大公司更容易成功。

Investors are more of a problem. Startups generally need to raise some amount of external funding, and investors tend to be less willing to invest in bad times. They shouldn't be. Everyone knows you're supposed to buy when times are bad and sell when times are good. But of course what makes investing so counterintuitive is that in equity markets, good times are defined as everyone thinking it's time to buy. You have to be a contrarian to be correct, and by definition only a minority of investors can be.

投资者不愿投资,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创业公司通常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外部融资。在经济危机中,投资者倾向于不投资。但是,他们其实是错的。所有人都知道,成功投资的秘诀是,危机时买入,泡沫时卖出。但是,这就使得投资不能依靠直觉。因为在股票市场中,牛市的定义就是每个人都认为现在应该买入。如果你想正确投资,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反向投资者。但是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

So just as investors in 1999 were tripping over one another trying to buy into lousy startups, investors in 2009 will presumably be reluctant to invest even in good ones.

所以,毫不奇怪,1999年互联网泡沫,大多数投资者会竞相买入不可靠的互联网公司。那么在2009年,投资者也会对优秀的互联网公司犹豫不前。

You'll have to adapt to this. But that's nothing new: startups always have to adapt to the whims of investors. Ask any founder in any economy if they'd describe investors as fickle, and watch the face they make. Last year you had to be prepared to explain how your startup was viral. Next year you'll have to explain how it's recession-proof.

你得习惯这一点。不过,这不算新鲜事,创业公司永远都必须去习惯那些变化无常的投资者。你随便找一个创业者去问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抱怨投资者,有没有面露难色。前一年,你还不得不跟投资者解释,你的公司如何具备快速发展的潜力。转眼第二年,你又不得不跟他们解释,你的公司如何能够抵抗衰退。

(Those are both good things to be. The mistake investors make is not the criteria they use but that they always tend to focus on one to the exclusion of the rest.)

(这些都不能算错。投资者的错误,并不是他们选择投资的标准,而是他们总是只看到一种可能,而忽略了其他可能。)

Fortunately the way to make a startup recession-proof is to do exactly what you should do anyway: run it as cheaply as possible. For years I've been telling founders that the surest route to success is to be the cockroaches of the corporate world. The immediate cause of death in a startup is always running out of money. The cheaper your company is to operate, the harder it is to kill. Fortunately it has gotten very cheap to run a startup, and a recession will if anything make it cheaper still.

幸运的是,不管宏观经济的好坏,防止衰退是你总归要做的事情。你总归必须尽量减少公司运营的成本。多年来,我一直告诉创业者,最可靠的成功途径,就是在公司丛林中,做一只最低等的蟑螂。一旦现金告罄,创业公司就会立即死亡。你的公司运营成本越低,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小。幸运的是,创立一家公司其实花费不多,而且经济危机会使得,公司的运行成本变得更低。

If nuclear winter really is here, it may be safer to be a cockroach even than to keep your job. Customers may drop off individually if they can no longer afford you, but you're not going to lose them all at once; markets don't "reduce headcount."

就算发生真正的经济寒冬,做一只开着小公司的蟑螂,可能也比为别人打工更安全。你的客户可能因为付不出钱,而放弃你,但是你不会一会子失去全部的客户。但是如果你为别人打工,就可能被"一次性裁员"。

What if you quit your job to start a startup that fails, and you can't find another? That could be a problem if you work in sales or marketing. In those fields it can take months to find a new job in a bad economy. But hackers seem to be more liquid. Good hackers can always get some kind of job. It might not be your dream job, but you're not going to starve.

要是你辞职创业,结果创业失败,你找不到工作,那可怎么办?如果你是销售或者市场人员,这可能是一个问题。在经济危机时,找到一份新的销售工作,会花掉几个月。但是,技术人员的流动性看上去更高一些。好的工程师总是能找到工作的。你也许对新工作感到不满意,但是至少你不会饿死。

Another advantage of bad times is that there's less competition. Technology trains leave the station at regular intervals. If everyone else is cowering in a corner, you may have a whole car to yourself.

经济危机还有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竞争变小了。技术革新的列车,总是定时从车站发出。如果有人蜷缩在墙角,不肯上车,那么整节车厢可能只有你一人搭乘。

You're an investor too. As a founder, you're buying stock with work: the reason Larry and Sergey are so rich is not so much that they've done work worth ten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but that they were the first investors in Google. And like any investor you should buy when times are bad.

你本人也是一个投资者。作为创始人,你就是用工作在买入你自己的股票。为什么Google的创始人Larry和Sergey那么富有?原因并非他们的工作创造出了几百亿美元,而是他们是Google的第一批投资者。同其他投资者应该做的一样,你也应该在经济不景气时买入股票。

Were you nodding in agreement, thinking "stupid investors" a few paragraphs ago when I was talking about how investors are reluctant to put money into startups in bad markets, even though that's the time they should rationally be most willing to buy? Well, founders aren't much better. When times get bad, hackers go to grad school. And no doubt that will happen this time too. In fact, what makes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true is that most readers won't believe it—at least to the extent of acting on it.

前几段我提到,有些"愚蠢的投资者"一看到经济不景气,就不愿意投资,即使那正是他们最应该买的时候。你有没有点头表示同意?不过,创业者也好不到哪里去。经济衰退来临时,黑客们会去读研究生。这次无疑也是这样。事实上,上一段能够成立的理由,正是在于大多数读者不相信这一点,至少不会在行动上实践。

So maybe a recession is a good time to start a startup. It's hard to say whether advantages like lack of competition outweigh disadvantages like reluctant investors. But it doesn't matter much either way. It's the people that matter. And for a given set of people working on a given technology, the time to act is always now.

所以,经济衰退可能正是创业的大好时机。缺少竞争是有利因素,犹豫的投资者是不利因素,很难说哪个因素份量更重一点。但是说实话,它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于那些已经掌握技术的人来说,行动的时间永远是现在。

Paul Graham:未来的互联网创业(下)

(接上半部分)
(译者按:此文比我想象的难度大,所以拖了好几天。加之最近我的状态不好,因此译文质量可能不太高。如果译文中有费解之处,请自行参照英语原文。)

4. Riskier Strategies are Possible

4. 必须使用风险更大的策略

Risk is always proportionate to reward. The way to get really big returns is to do things that seem crazy, like starting a new search engine in 1998, or turning down a billion dollar acquisition offer.

风险总是与回报成正比。得到大笔回报的方法,就是去做那些看上去很疯狂的事情,比如1998年的时候开办一家新的搜索引擎,或者拒绝一笔10亿美元的并购报价。

This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 problem in venture funding. Founders and investor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 risk. Knowing that risk is on average proportionate to reward, investors like risky strategies, while founders, who don't have a big enough sample size to care what's true on average, tend to be more conservative.

在风险投资业,这是一个传统的矛盾。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对待风险有不同的态度。因为知道风险大回报大,所以投资家喜欢风险高的策略,而创业者不像投资家有那么多投资,从而可以得到平均回报,创业者通常会更保守。

If startups are easy to start, this conflict goes away, because founders can start them younger, when it's rational to take more risk, and can start more startups total in their careers. When founders can do lots of startups, they can start to look at the world in the same portfolio-optimizing way as investors. And that means the overall amount of wealth created can be greater, because strategies can be riskier.

如果创业变得很容易,这个矛盾就会消失。因为创业者会在更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创业,所以他可以承受更大的风险,在他们的一生中可以创办更多的企业。当创业者能够创办多个企业,他们就会像看待证券组合那样,看待整个世界,他们就会向投资家那样优化他们的行为方式。这意味被创造出来的总财富将变得更多,因为创业策略变得风险更大了。

5. Younger, Nerdier Founders

5. 更年轻、更技术化的创业者

If startups become a cheap commodity, more people will be able to have them, just as more people could have computers once microprocessors made them cheap. And in particular, younger and more technical founders will be able to start startups than could before.

如果创业的成本降低,那么更多的人将会去创业。这就好像芯片成本降低以后,更多的人会购买计算机一样。尤其是,更年轻和更技术化的创业者,将能够更早地开始创业。

Back when it cost a lot to start a startup, you had to convince investors to let you do it. And that required very different skills from actually doing the startup. If investors were perfect judges, the two would require exactly the same skills. But unfortunately most investors are terrible judges. I know because I see behind the scenes what an enormous amount of work it takes to raise money, and the amount of selling required in an industry is alway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judgement of the buyers.

过去,创业成本很高,你不得不说服投资家资助你创业。这和创业本身要求的技巧大不相同。如果投资家很懂行,那么创业和说服投资家就是一回事。但是很不幸,大多数投资家不懂行。我知道这一点,因为我一直在幕后,我很清楚融资所要求的大量准备工作,投资家越不懂行,你的准备工作就越多。

Fortunately, if startups get cheaper to start, there's another way to convince investors. Instead of going to venture capitalists with a business plan and trying to convince them to fund it, you can get a product launched on a few ten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of seed money from us or your uncle, and approach them with a working company instead of a plan for one. Then instead of having to seem smooth and confident, you can just point them to Alexa.

幸运的是,如果创业成本降低,就有另外一种方法说服投资者。你可以不带着商业报告书就去见风险资本家,你也不用说服他出钱,你只需用从我们这里得到的或从你叔叔那里得到的几万美金作为启动资金,先做出一个样品。你给投资家展示的是一个正在运作的公司,而不是一份报告书。你也不用装得很有信心,你只需给他看Alexa上的网站排名就行了。

This way of convincing investors is better suited to hackers, who often went into technology in part because they felt uncomfortable with the amount of fakeness required in other fields.

这种说服投资家的方式,更适合于黑客们。因为他们喜欢技术的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对其他领域的虚情假意感到不自在。

6. Startup Hubs Will Persist

6. 创业园区将继续存在

It might seem that if startups get cheap to start, it will mean the end of startup hubs like Silicon Valley. If all you need to start a startup is rent money, you should be able to do it anywhere.

如果创业成本降低,表面上,硅谷那样的创业园区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要是创业的启动成本只是一点租金,那么你应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创业。

This is kind of true and kind of false. It's true that you can now start a startup anywhere. But you have to do more with a startup than just start it. You have to make it succeed. And that is more likely to happen in a startup hub.

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你确实能够在任何地方创业。但是,你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开始干活。你必须让你的项目获得成功。在创业园区,你更可能获得成功。

I've thought a lot about this question, and it seems to me the increasing cheapness of web startups will if anything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startup hubs. The value of startup hubs, like centers for any kind of business, lies in something very old-fashioned: face to face meetings. No technology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will replace walking down University Ave and running into a friend who tells you how to fix a bug that's been bothering you all weekend, or visiting a friend's startup down the street and ending up in a conversation with one of their investors.

我曾经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我似乎觉得,创业成本的降低反而使得创业园区变得更重要了。创业园区就像其他任何产业的中心一样,它的核心作用非常老式:就是可以面对面的聚会。你在马路上散步,碰巧遇到了一个朋友,他告诉你如何解决困扰你整个周末的一个程序问题,或者你走到马路对面朋友的公司做客,与他们的一个投资者随便聊聊,这些事情在近期是没有任何技术可以取代的。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o be in a startup hub is lik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o take outside investment. The question is not whether you need it, but whether it brings any advantage at all. Because anything that brings an advantage will give your competitors an advantage over you if they do it and you don't. So if you hear someone saying "we don't need to be in Silicon Valley," that use of the word "need" is a sign they're not even thinking about the question right.

是否要加入创业园区,这个问题就好像是否要接受投资一样。问题的关键不是你需不需要它,而是它是否有用。如果一样东西是有用的,你的竞争对手采用了它,而你没有,这就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将比你有优势。所以,当你听到有人说:"我们不用待在硅谷","用"这个词就是一个信号,表明他们还没有正确地思考这个问题。

And while startup hubs are as powerful magnets as ever, the increasing cheapness of starting a startup means the particles they're attracting are getting lighter. A startup now can be just a pair of 22 year old guys. A company like that can move much more easily than one with 10 people, half of whom have kids.

创业园区还是像以前一样是一块强有力的磁石,随着创业成本的降低,它所能吸引的粒子变得越来越轻了。现在一个22岁的年轻人就能创业。这样的小公司行动起来,比那些10个人、且半数员工有孩子的公司,快捷多了。

We know because we make people move for Y Combinator, and it doesn't seem to be a problem. The advantage of being able to work together face to face for three months outweighs the inconvenience of moving. Ask anyone who's done it.

我们知道这一点,因为我们让创业者搬入我们自己的创业基地,所以我们有亲身体验,创业园区对我们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坏处。能够面对面一起工作三个月,有很多好处,这超过了搬家带来的不方便。你随便问一个参与者就知道了。

The mobility of seed-stage startups means that seed funding is a national busines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mails we get is from people asking if we can help them set up a local clone of Y Combinator. But this just wouldn't work. Seed funding isn't regional, just as big research universities aren't.

种子期的初创公司有很高的流动性,这意味着为他们提供启动资金,是一项全国性的业务。我们收到的一种最常见的Email,就是人们询问我们是否帮助他们在当地建立一个类似的创业园区。但是,这是做不到的。种子期的融资不可能是地域性的,这就像大型研究性大学不可能是地域性的一样。

Is seed funding not merely national, but international? Interesting question. There are signs it may be. We've had an ongoing stream of founders from outside the US, and they tend to do particularly well, because they're all people who were so determined to succeed that they were willing to move to another country to do it.

如果种子期融资是全国性的,那么它会不会是全球性的呢?这是有趣的问题。有迹象表明,它可能是全球性的。我们一直不断地有来自美国之外的创业者,他们往往表现得非常好,因为他们全部都是那种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的人,所以他们愿意到另外一个国家来创业。

The more mobile startups get, the harder it would be to start new silicon valleys. If startups are mobile, the best local talent will go to the real Silicon Valley, and all they'll get at the local one will be the people who didn't have the energy to move.

初创公司的流动性越高,再建一个新的硅谷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初创公司可以自由流动,那么最好的一些人才就会前往硅谷。因为如果这些公司不搬家,那么它们在当地只能雇到那些没有动力前往硅谷的人。

This is not a nationalistic idea, incidentally. It's cities that compete, not countries. Atlanta is just as hosed as Munich.

顺便说一句,这个问题与国家无关。它只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美国的亚特兰大和德国的慕尼黑一样让人精疲力竭。

7. Better Judgement Needed

7. 需要更好的判断力

If the number of startup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then the people whose job is to judge them are going to have to get better at it. I'm thinking particularly of investors and acquirers. We now get on the order of 1000 applications a year.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if we get 10,000?

如果初创企业的数目急剧增长,那么那些负责判断它们的人,不得不改进自己的工作。我特别对投资家和收购家进行了思考。我们现在每年收到的申请在1000份左右。那么当这个数目变成10000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That's actually an alarming idea. But we'll figure out some kind of answer. We'll have to. It will probably involve writing some software, but fortunately we can do that.

这实际上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但是我们将会找到某种形式的答案。我们必须找到答案。这可能会涉及编写一些软件,很幸运的是,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Acquirers will also have to get better at picking winners. They generally do better than investors, because they pick later, when there's more performance to measure. But even at the most advanced acquirers, identifying companies to buy is extremely ad hoc, and completing the acquisition often involves a great deal of unneccessary friction.

收购家也必须改进自己挑选赢家的本领。他们通常比投资家做得好,因为他们根据公司后期的表现进行挑选,那时有更多的证据可以衡量表现。但是即使是那些最高级的收购家,找到收购目标也是极端没有规律,完成收购通常包括大量不必要的摩擦。

I think acquirers may eventually have chief acquisition officers who will both identify good acquisitions and make the deals happen. At the moment those two functions are separate. Promising new startups are often discovered by developers. If someone powerful enough wants to buy them, the deal is handed over to corp dev guys to negotiate. It would be better if both were combined in one group, headed by someone with a technical background and some vision of what they wanted to accomplish. Maybe in the future big companies will have both a VP of Engineering responsible for technology developed in-house, and a CAO responsible for bringing technology in from outside.

我想大公司会逐渐设置首席收购官(chief acquisition officers)这个职务,由他们负责挑选收购方和发生交易。目前,这两个只能基本上是分开的。通常,有希望的初创企业是由程序员发现的。如果一家大公司决定要收购这些企业,那么交易会移交给公司的管理层去谈判。这两个职能由一个团队来完成,效果会好得多。团队的领导人应该具有技术背景,了解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也许在未来,大公司会同时有两个高级管理职员,一个是负责内部技术发展的副总裁,另一个是负责将外部技术带入公司的首席收购官。

At the moment, there is no one within big companies who gets in trouble when they buy a startup for $200 million that they could have bought earlier for $20 million. There should start to be someone who gets in trouble for that.

目前,在那些大公司里,还没有人为一些决策失误负责。当他们可以在2000万美元收购的时候,他们没有同意收购,反而等到2亿美元时才去收购。从现在起,应该有人对这样的决策失误负责。

8. College Will Change

8. 大学将发生变化

If the best hackers start their own companies after college instead of getting jobs, that will change what happens in college. Most of these changes will be for the better. I think the experience of college is warped in a bad way by the expectation that afterward you'll be judged by potential employers.

如果最好的技术人才在上完大学后,没去找工作,而是去创业,那么大学也将因此发生变化。大多数变化是好的。我想,大学教育被一种假设大大地扭曲了,这种假设是毕业后你的能力将由未来的雇主判断。

One change will be in the meaning of "after college," which will switch from when one graduates from college to when one leaves it. If you're starting your own company, why do you need a degree? We don't encourage people to start startups during college, but the best founders are certainly capable of it. Som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ompanies we've funded were started by undergrads.

一个变化是"离校"的涵义,这个词将从指"毕业",改为指"离开学校"。如果你正在创业,学位有什么用呢?我们不鼓励人们在校期间创业,但是最好的创业者肯定在校期间就有这个能力了。我们资助过的一些最成功的公司,是由肆业生创办的。

I grew up in a time where college degrees seemed really important, so I'm alarmed to be saying things like this, but there's nothing magical about a degree. There's nothing that magically changes after you take that last exam. The importance of degrees is due solely to the administrative needs of large organizations. These can certainly affect your life—it's hard to get into grad school, or to get a work visa in the US, without an undergraduate degree—but tests like this will matter less and less.

在我的成长年代,大学学位看上去真的很重要,所以我经常会潜意识地说出类似的观点,但是学位并没有魔力。学位的重要性仅仅在于大公司行政管理上的需要。它们肯定能够影响你的人生——没有本科学位,你很难申请研究生院入学,或者得到一张美国的工作签证——但是这种衡量标准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

As well as mattering less whether students get degrees, it will also start to matter less where they go to college. In a startup you're judged by users, and they don't care where you went to college. So in a world of startups, elite universities will play less of a role as gatekeepers. In the US it's a national scandal how easily children of rich parents game college admissions. But the way this problem ultimately gets solved may not be by reforming the universities but by going around them. We in the technology world are used to that sort of solution: you don't beat the incumbents; you redefine the problem to make them irrelevant.

除了学位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低,你上的是哪一所大学也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创业时,判决你的是你的客户,他们不关心你在哪里上大学。所以在一个初创企业的世界里,名牌大学将越来越不再被视为是一个门槛。在美国,富人子弟可以轻易进入名牌大学,这是国家的丑闻。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许不是改革大学的入学制度,而是名牌大学将会变得不重要。我们这些技术领域的人,都很习惯这种类型的解决方法:不是要求负责者改变,而是重新定义问题,使得跟他们脱离关系。

The greatest value of universities is not the brand name or perhaps even the classes so much as the people you meet. If it becomes common to start a startup after college, students may start trying to maximize this. Instead of focusing on getting internships at companies they want to work for, they may start to focus on working with other students they want as cofounders.

大学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学校的名字,或者你所在的系所,而是你遇到的那些人。

如果离校创业很普遍,那么学生可能应该尽早适应这一点,不再只关心到那些他们想工作的公司里找到实习岗位,而是关心到那些其他同学创办的公司中工作,并成为共同创办者。

What students do in their classes will change too. Instead of trying to get good grades to impress future employers, students will try to learn things. We're talking about some pretty dramatic changes here.

学生在班级里的行为也可能发生变化。学生将不再关心获得高分,来打动未来的雇主,而将开始学习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一些真正巨大的变化。

9. Lots of Competitors

9. 许许多多的竞争者

If it gets easier to start a startup, it's easier for competitors too. That doesn't erase the advantage of increased cheapness, however. You're not all playing a zero-sum game. There's not some fixed number of startups that can succeed, regardless of how many are started.

如果创业变得很容易,那么你也很容易遇到竞争。但是,这改变不了成本下降带来的趋势。你参与的并非一个零和游戏。成功者的数量并没有上限,不管有多少人创业。

In fact, I don't think there's any limit to the number of startups that could succeed. Startups succeed by creating wealth, which is the satisfaction of people's desires. And people's desires seem to be effectively infinite, at least in the short term.

事实上,我认为成功者的数量是没有任何极限的。初创公司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为社会创造出财富,来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人类的欲望实际上是无限的,至少在短期中看来如此。

What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tartups does mean is that you won't be able to sit on a good idea. Other people have your idea, and they'll be increasingly likely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创业者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你不能抱着一个想法不动。其他人也会想到你的创意的,并将其投入实践的可能性会变得越来越大。

10. Faster Advances

10. 更快地前进

There's a good side to that, at least for consumers of technology. If people get right to work implementing ideas instead of sitting on them, technology will evolve faster.

上面这些变化会带来一个好的结果,至少对技术的消费者来说是这样的。如果人们正确地实践了创意,而不是仅仅坐着描述创意,那么技术就会更快地进步。

Some kinds of innovations happen a company at a time, like the 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 of evolution. There are some kinds of ideas that are so threatening that it's hard for big companies even to think of them. Look at what a hard time Microsoft is having discovering web apps. They're like a character in a movie that everyone in the audience can see something bad is about to happen to, but who can't see it himself. The big innovations that happen a company at a time will obviously happen faster if the rate of new companies increases.

某些革新只是一段时间内在一个公司的内部产生,就好像进化论中的"间断平衡说"(punctuated equilibrium,指短时期内骤变,然后在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一样。有些创意太具有颠覆性,所以大公司根本连想都不会想到。比如一旦网络应用程序变得流行,微软公司的日子会变得非常难过。这种情形就像所有观众都意识到,电影中的某个角色将会遭到不幸的事件,但是人物本身却对此一无所知。如果新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那么那些发生在一个公司内部的革新,其出现的速率将明显变得更快。

But in fact there will be a double speed increase. People won't wait as long to act on new ideas, but also those ideas will increasingly be developed within startups rather than big companies. Which means technology will evolve faster per company as well.

但是,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双重的速度增加。一方面,人们不会再坐等,会更快地将创意投入实践,另一方面,初创公司比大公司有更多的创意。这意味着,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技术的发展都变得更快了。

Big companies are just not a good place to make things happen fast. I talked recently to a founder whose startup had been acquired by a big company. He was a precise sort of guy, so he'd measured their productivity before and after. He counted lines of code, which can be a dubious measure, but in this case was meaningful because it was the same group of programmers. He found they were one thirteenth as productive after the acquisition.

大公司真的不是一个能够快速做事的地方
。我最近遇到一个创业者,他的初创公司刚刚被一家大公司收购。他是一个数字感觉很强的人,所以他衡量了在收购前后公司的效率。他计算了代码的行数,这个指标不能算很准确,但是在这个案例中是有意义的,因为都是同一组程序员写出来的代码。他发现,收购后写出的代码只是收购前的十三分之一。

The company that bought them was not a particularly stupid one. I think what he was measuring was mostly the cost of bigness. I experienced this myself, and his number sounds about right. There's something about big companies that just sucks the energy out of you.

那家收购他们的公司并不是一家特别差的大公司。我想他衡量出来的,主要就是大型化的成本。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他的数字听上去和我的感觉差不多。大公司里有一些东西,会让你根本没办法发挥自己的能量。

Imagine what all that energy could do if it were put to use. There is an enormous latent capacity in the world's hackers that most people don't even realize is there. That's the main reason we do Y Combinator: to let loose all this energy by making it easy for hackers to start their own startups.

想象一下,如果人们的能量能够全部发挥出来,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全世界所有技术人才的极大一部分潜在能量,没有得到发挥,大多数人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创办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原因:解开束缚能量的重重限制,使技术人才能够更容易地去创业。

A Series of Tubes

一系列的管道

The process of starting startups is currently like the plumbing in an old house. The pipes are narrow and twisty, and there are leaks in every joint. In the future this mess will gradually be replaced by a single, huge pipe. The water will still have to get from A to B, but it will get there faster and without the risk of spraying out through some random leak.

现在的创业有点像在老房子里修水管。这些水管狭窄弯曲,每个结点上都有漏洞。在未来,这堆乱七八糟的水管将逐渐被一整根暂新的水管取代。水流依然将从A点流到B点,但是速度将变得更快,并且也不会在每个漏洞上喷出水花。

This will change a lot of things for the better. In a big, straight pipe like that, the force of being measured by one's performance will propagate back through the whole system. Performance is always the ultimate test, but there are so many kinks in the plumbing now that most people are insulated from it most of the time. So you end up with a world in which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nk they need to get good grades to get into elite colleges, and college students think they need to get good grades to impress employers, within which the employees waste most of their time in political battles, and from which consumers have to buy anyway because there are so few choices. Imagine if that sequence became a big, straight pipe. Then the effects of being measured by performance would propagate all the way back to high school, flushing out all the arbitrary stuff people are measured by now. That is the future of web startups.

这将改善许多事情。如果有一根又大又直的管子,那么就很容易评估一个人的表现,这种力量将会反馈影响到整个系统。表现永远是最终的衡量标准,但是在现在的这种老式水管系统中,衡量人们的标准大多数时候都与表现无关。所以我们现在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高中生们认为必须得到好的成绩,然后进名牌大学;大学生们认为必须得到好的成绩,然后打动雇主;雇员们在公司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办公室政治中;消费者们不得不购买他们能够得到的商品,因为很少有其他选择。想象一下,如果世界变了,变成一整根的大水管。可以根据人们做出的成绩,来判断他的价值,这种效果就会一路反馈,直到高中,一路上将现在那些老一套不合理的评价人们的标准都冲刷得干干净净。这就是未来的互联网创业。

Michael Moritz谈创业

Michael Moritz是美国风险投资家,著名的风投公司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的合伙人。"他在Yahoo!投资400万美元,取得约40亿美元回报。在Google投资1250万美元,获利约50亿美元。"目前,他的个人财产据估计超过10亿美元。

我觉得,他的访谈中有很多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指明了创业的方向。

下面就是摘录。

=================

这次经济危机是空前的

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这一次的危机是全球性的,你无处可躲,没人知道不景气还要持续多久。

想想看,如果2007年的时候,有人跟你说,明年贝尔斯登、美林、房利美、房地美、雷曼兄弟等公司将不复存在,通用汽车、AIG、花旗银行很可能会破产。你大概会觉得他在说胡话。但是这一切真的发生了。这太可怕了。

未来依然有巨大的机会

10年后的市场将远远超过今天的规模,因为我们有手机。

危机时创业的好处

首先,只有那些真心想创建公司的人,而不是只想尽快致富的人,才会选择这个时刻创业。所以,你会相对少一些竞争对手。很多人对你说他们希望创业,其实他们真正想的只是一夜暴富。

其次,你需要的资金也少了。以前能用一年的资金,现在能用上18个月到两年。

最后,危机其实是个好时机,因为任何东西都便宜了,包括你想雇佣的人才。

给创业者的建议

第一,你要创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Google的口号是Act differently,苹果公司的口号叫Think Different,这是极富智慧的总结。

第二,创业的核心问题是你能为你的客户做什么。你的产品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第三,不要好高骛远。如果你正在开创一家公司,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保今天能生存下来,然后生存一个月,接下来一个季度,然后全年,然后担心来年的事情。

第四,你要注重细节,这是所有成功者的特质。许多成功的创业者,都对各自行业的技术和生意具有巨大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他们往往都是沉浸在这个领域的细节之中的人。对于那些只想"捞一把"的人,细节看起来太琐碎了,很难令他们产生兴趣,或者感到兴奋。

第五,如果你的公司不能产生利润,就不要去借钱。过去,太多的企业采用投资驱动的模式,借钱运作,赚取差价,比如那些杠杆收购。它们只有尽可能多地借钱,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这种方式最终必然会发生崩溃。

第六,你要保持热情。创业将是一次困难的历险,所以最好是你自己真的想去做它。但是也不要头脑发热,冲动行事,那很危险。

什么样的创业者值得合作?

判断一个人是很难的。你只能揣度他是哪类人?他究竟懂什么?他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他不擅长的又是什么?跟他紧密合作5到7年究竟会怎样?有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他作为管理者素质如何?他在招聘方面会表现的如何?他是否擅长表述自己的观点?他会怎么与人沟通?他是否有非常清晰的目标感?他能否确立正确的榜样?……

你所要回答的,是与一个人共同生活几年会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

当比尔·盖茨和乔布斯18岁的时候

那时,盖茨只有一个叫BASIC的语言,而乔布斯只有一台单板计算机。这是1975年时,他们能够出售的仅有的东西。他们不可能想到会有今天。

他们真正的本领,是他们开发新产品快得惊人,而且比别人更透彻理解脚下的道路通往何方。

未来的互联网创业

未来的互联网创业
作者:Paul Graham
原文网址:http://www.paulgraham.com/webstartups.html
(This essay is derived from a keynote at FOWA in October 2007.)

(本文根据作者在2007年10月Future of Web Apps 会议上的主题演讲改编而成)

There's something interesting happening right now. Startups are undergoing the same transformation that technology does when it becomes cheaper.

眼下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正在发生。初创公司正在经历着一种转变,它很像发生在成本降低时期的技术转变。

It's a pattern we see over and over in technology. Initially there's some device that's very expensive and made in small quantities. Then someone discovers how to make them cheaply; many more get built; and as a result they can be used in new ways.

这种转变,我们在技术领域已经一再见到。一开始,新设备非常昂贵,只能小批量生产。然后,有人发现了降低成本的方法,生产数量开始增加。最终,这种设备找到新的用途。

Computers are a familiar example. When I was a kid, computers were big, expensive machines built one at a time. Now they're a commodity. Now we can stick computers in everything.

电脑是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电脑体积巨大,价格昂贵,一次只能生产一台。现在,电脑只是一种普通商品,我们可以把电脑附加在所有东西上。

This pattern is very old. Most of the turning points in economic history are instances of it. It happened to steel in the 1850s, and to power in the 1780s. It happened to cloth manufacture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generating the wealth that later brought about the Renaissance. Agriculture itself was an instance of this pattern.

这种模式已经有很长历史了。在经济史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关于技术变迁的转折点。比如,19世纪50年代的钢铁,18世纪80年代的发电。13世纪的纺织业,正是纺织业产生的财富,带来了文艺复兴。农业本身也是一个例子。

Now as well as being produced by startups, this pattern is happening to startups. It's so cheap to start web startups that orders of magnitudes more will be started. If the pattern holds true, that should cause dramatic changes.

现在,初创企业也在经历这种模式,或者说这种模式正在影响初创企业。因为互联网创业的成本如此之低,所以初创企业的数目将呈指数式增长。

1. Lots of Startups

1. 无数的创业者

So my first prediction about the future of web startups is pretty straightforward: there will be a lot of them. When starting a startup was expensive, you had to get the permission of investors to do it. Now the only threshold is courage.

关于未来的互联网创业,我的第一个预言很简单:无数人将会创业。以前创业很昂贵,你不得不找到投资人才能创业。而现在,唯一的门槛就是勇气。

Even that threshold is getting lower, as people watch others take the plunge and survive. In the last batch of startups we funded, we had several founders who said they'd thought of applying before, but weren't sure and got jobs instead. It was only after hearing reports of friends who'd done it that they decided to try it themselves.

甚至就连这个门槛也正在变得更低,因为人们不断看到周围其他人创业成功。在上一批我们资助的初创企业中,有几个创始人说,他们以前就想创业,但是下不了决心,不敢放弃现在的工作。只有当他们看到朋友们创业成功,他们才下决心亲自创业。

Starting a startup is hard, but having a 9 to 5 job is hard too, and in some ways a worse kind of hard. In a startup you have lots of worries, but you don't have that feeling that your life is flying by like you do in a big company. Plus in a startup you could make much more money.

创业是艰难的,但是一份早9晚5的工作也是艰难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创业还艰难。你自己开公司,你会因为很多事情担惊受怕,但是你不会感到虚度生命,在一家大公司里打工,常常会有这种感觉。而且,创业可能会使得你挣来多得多的钱。

As word spreads that startups work, the number may grow to a point that would now seem surprising.

当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创业是可行的,初创企业的数目就将增长到一个现在的人们会感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We now think of it as normal to have a job at a company, but this is the thinnest of historical veneers. Just two or three lifetimes ago, most people in what are now calle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lived by farming. So while it may seem surprising to propose that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will change the way they make a living, it would be more surprising if they didn't.

眼下,我们觉得有一份工作是正常的生活模式,但是这是最不可靠的历史假象。在现在所谓的工业化国家里,仅仅二三代人之前,大多数人都是靠务农为生。如果将来许许多多人改变谋生的方式,这也许会令人感到惊讶,但是如果没有发生这种改变,会令人感到更惊讶。

2. Standardization

2. 标准化

When technology makes something dramatically cheaper, standardization always follows. When you make things in large volumes you tend to standardize everything that doesn't need to change.

当技术极大地降低一件东西的成本之后,标准化就会接踵而至。当你大批量生产某种东西,你就会将那些固定不变的部分标准化。

At Y Combinator we still only have four people, so we try to standardize everything. We could hire employees, but we want to be forced to figure out how to scale investing.

在我的风险投资公司中,我们现在还是只有4个人。所以,我们试着将一切都标准化。我们可以雇用更多的人,但是我们想强迫自己,找到有效投资的方法。

We often tell startups to release a minimal version one quickly, then let the needs of the users determine what to do next. In essense, let the market design the product. We've done the same thing ourselves. We think of the techniques we're developing for dealing with large numbers of startups as like software. Sometimes it literally is software, like Hacker News and our application system.

我们经常告诉创业者,尽快地发布一个最简版本,然后让用户的需求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从根本上,让市场设计产品。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想象自己,正在开发一种处理大量创业者的技术,就像开发软件一样。有时,它确实就是软件,比如Hacker News和我们的风险投资申请系统。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we've been working on standardizing are investment terms. Till now investment terms have been individually negotiated. This is a problem for founders, because it makes raising money take longer and cost more in legal fees. So as well as using the same paperwork for every deal we do, we've commissioned generic angel paperwork that all the startups we fund can use for future rounds.

我们正在着手标准化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投资条款。到目前为止,投资条款都是一对一商定的。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麻烦,因为它使得融资周期更长,法律费用也更多。我们对每一个交易都使用同样的文件,我们还授权让我们资助的创业公司,将通用的融资文件用于以后的融资。

Some investors will still want to cook up their own deal terms. Series A rounds, where you raise a million dollars or more, will be custom deals for the forseeable future. But I think angel rounds will start to be done mostly with standardized agreements. An angel who wants to insert a bunch of complicated terms into the agreement is probably not one you want anyway.

一些投资人依然坚持制定个性化的投资条款。在可预见的未来,成熟期的企业在融资100万以上美元时,仍然需要个性化的合同。但是我想,早期的天使投资合同,大部分都将使用标准化合同。一个想在协议中插入一大堆复杂条款的天使投资人,可能根本不是你需要的那种投资人。

3. New Attitude to Acquisition

3. 对待并购的新态度

Another thing I see starting to get standardized is acquisitions. As the volume of startups increases, big companies will start to develop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that make acquisitions little more work than hiring someone.

另一件我看到正在标准化的是并购交易。当大量的初创企业出现后,大公司开始发展一套标准化程序,使得并购就好像雇用一个人那样简单。

Google is the leader here, as in so many areas of technology. They buy a lot of startups— more than most people realize, because they only announce a fraction of them. And being Google, they're figuring out how to do it efficiently.

Google是这方面的领导者,正如它是很多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一样。它买进了许多初创公司——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还要多,因为google只公开了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站在Google管理者的角度,他们会考虑如何使并购更有效。

One problem they've solved is how to think about acquisitions. For most companies, acquisitions still carry some stigma of inadequacy. Companies do them because they have to, but there's usually some feeling they shouldn't have to—that their own programmers should be able to build everything they need.

他们已经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看待并购。对于大多数公司,并购意味着自身有缺陷。那些进行并购的公司,往往是因为不得不如此。他们会有一种感觉,觉得本来可以避免并购的,觉得内部的程序员应该能够开发出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

Google's example should cure the rest of the world of this idea. Google has by far the best programmers of any public technology company. If they don't have a problem doing acquisitions, the others should have even less problem. However many Google does, Microsoft should do ten times as many.

Google的例子对整个有这种想法的世界,是一帖解药。Google有着比任何上市公司多得多的优秀程序员。如果连Google都觉得并购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那么其他人就更不应该感到不好意思了。说实话,同Google的并购数量相比,微软的并购数量本应该多十倍的。

One reason Google doesn't have a problem with acquisitions is that they know first-hand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they can get that way. Larry and Sergey only started Google after making the rounds of the search engines trying to sell their idea and finding no takers. They've been the guys coming in to visit the big company, so they know who might be sitting across that conference table from them.

Google没有对并购感到不好意思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很清楚地知道,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得到的人才的质量。Google的创始人Larry和Sergey,之所以会创立Google,是因为他们向其他搜索引擎兜售他们的想法,结果都遭到拒绝。他们的这种拜访大公司的经历,使得他们知道坐在会议桌另一头的人,可能有着什么样的质量。

(未完待续)

侯捷对进入IT行业的年轻人的建议

一、以兴趣为要。
侯捷先生认为虽然很多人在选择职业时受到家庭、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从事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工作,但是如果可能的话,一定要以兴趣为要,这样在工作时会很开心,在个人发展方面也会取得很好的成就。因为只有兴趣才能使你乐在其中,乐在其中你才会产生热情,充满热情才能使你做到卓越。

二、正确的认知。
侯捷先生将认知的重要性归纳为"认知影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他认为一个人在选择发展道路时尤其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每个人的兴趣可能会变,有些人看到某个行业有发展,有前途,因此对这个行业、这条路产生很大兴趣,这是非常可能的。但是每个人的本质基本不变,你是否甘于寂寞,是否能够与寂寞为伍?你的抗压性怎样?你的毅力强不强?你的心理素质如何?这些特质都是不易改变的,而且只有你自己才能给出这些问题的准确答案。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知后才能决定往哪个方向发展。
他认为做IT产业非常寂寞,也非常辛苦,大家可能在周末的晚上都要加班,这就要求从事该产业的人必须甘于寂寞,具备一定的忍耐力。侯捷先生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努力,曾被称为部门的"门神",通常都是最早来,最晚走!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喜欢交际应酬,喜欢公关,就应该尽早离开这个行业,因为选择道路一定要忠实于你的本质、你的兴趣。

三、EQ比IQ更重要。
侯捷先生认为有能力读完大学的人,聪明才智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没有人可以凭借聪明就可以取得成功。尤其是在进入社会后聪明才智已经退为次要位置,人们更重视EQ方面的东西,包括你的人际关系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抗压性、处理危机的能力等等。

四、学技术要掌握本质。
侯捷先生认为我们在学习技术时应该注意掌握技术的本质性、不变性和可复用性。本质的东西不易变,不易变就可复用,这三者是一体的。侯捷先生结合其个人经验告诉我们,在接触先进的技术时,如果我们能将它的底层结构
、本质性的东西搞清楚,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本质性、结构性的东西属于基础建设方面的问题,它对我们做项目可能不会带来直接的帮助,但在无形中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无形的通常是最宝贵的!世界上没有万变不变的手法,只有万变不变的宗旨。

五、刻苦修炼内功。
学武的人都必须从最基本的马步、吐纳等内功方面学起,招术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内功方面的基础,招术也只能停留在基本的层面,不会到达很高的成就。侯捷先生认为在技术追求方面也一样,我们有时候会太热心于学习业界的新技术,每一样都想沾一点。其实不必太急,基本功的东西更重要,研究得扎实一些,招术就比较容易创作了。

六、唯坚持得成功。
坚持、毅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话说:在大树底下站久了,树阴就是你的。侯捷先生自认才能平庸,但很能坚持。他的这个个性在朋友之间是被称道的。虽然有时坚持并不代表一定成功,但只有坚持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年轻时尽量刻苦一些,使肉体承受最大的痛苦,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享受成果。有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侯捷先生更希望大家"撑一下海阔天空",一试再试做不成,再试一下。

朱敏谈互联网创业

朱敏是"赛伯乐投资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是一个传奇人物,我以前贴过他的故事,非常佩服。
我没有想到的是,今年60岁的他依然在思考最新技术问题,思考世界的将来。他的思路非常活跃,具有前瞻性。读来非常具有启发。
下面就是我的摘录。黑体是他的原话(为了清晰表达,我有所改动),后面是我的感想。

1. 最终,互联网会跟通信完全融合在一起,这会比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大100倍、1000倍。
我完全同意,下个十年,电视、通信、互联网,将"三网合一",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空前庞大的信息产业。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机会所在。

2. 过去几十年,硬件时代已经结束了,软件时代也快结束了。未来的趋势是:软件、服务、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这个很多人都说过了,未来可能不存在个人软件的概念,所有软件都是企业软件,卖软件就是卖服务。微软这样的软件公司,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3. 你先把本土市场拿下来,第二步是把第三世界拿下,第三步你再把创造加进去,最后你再渗透到第一世界去。
这不就是华为的模式吗?首先模仿他人,实现低成本的量产,占领低端市场,最后才向高端市场进军。

4. 你看马云和任正非有非常大的不同,任正非是那个时代艰苦创业出来的,他和李东升理解的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到全世界去打败别人,最后做出一个老大出来。但将来,更多的企业需要靠融合外面的资源,逐渐变成一家世界级的公司。下一代的国际化观念又会不一样,这就是中国前进的过程。
这就是说,上一代中国企业家是用低成本去和人家拼,用成本打天下。下一代中国企业家不会再有成本优势了,必须和世界融合在一起,用创新占领市场。

5. 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比美国学生要延迟5、6年,美国学生学生22岁可以创业,中国学生27、28岁比较合适。如果你拿两个斯坦福大学二年级的人,再拿浙江大学最好的两个二年级学生比一下,会觉得后者太嫩了。他们的演讲能力、思考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都差了很多档次。
我真是太有同感了。中国的教育太失败了。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脑袋里简直像被洗劫过一样,一片空白,根本没有任何想法。后来,我不得不又花了四五年,重新自我教育,大概直到28、29的时候,我才渐渐有点明白,人生应该怎么度过了。换了欧美学生,估计在大学一二年级,这个阶段就已经完成了。

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美国著名出版家Tim O'Reilly最近写了一篇好文章,谈到了如何选择人生道路。
他说:
I spent a lot of last year urging people to work on stuff that matters.
This led to many questions about what that "stuff" might be.
去年,我花了很多时间,鼓动大家去做重要的事情。很多人问我:"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I've been a bit reluctant to answer those questions, because the list is
different for everyone.
我不太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同。
I thought I'd do better to start the new year with some ideas about how to
think about this for yourself.

不过,新的一年来到了,我想最好还是说一下我的看法,供你们参考。
接下来,他举出了三大标准。如果你做的事情,符合这三条,那就属于重要的事情,值得做下去。否则,你最好思考一下,是否应该就此罢手。
下面就是他的三大标准,以及我的理解。

1. 不仅仅为了赚钱

青年人容易犯的一个大错误,就是太关注钱,将金钱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实际上,钱的作用在于,你能用它来干自己想干的事。钱本身并不是生活的目的,你自己想干的事才是。钱就好比汽油,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汽油,而是为了让汽车加满油之后,去那些你想去的地方。

不要去想你怎样才能赚到钱,而要去想你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在哪里。你要相信,如果你对社会是有价值的,你就一定能够赚到钱,虽然未必很多。

不要让自己变得太现实。很多中国年轻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早日买到一套自己的房子。你应该有一些更远大的追求,天下的房子有无数套,但是你的人生只有一次。就像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所说的,"Make
big dreams, because if you don't, you will end up in small places; Take
small steps, otherwise you will end up with big troubles。"

不要害怕失败。有一句西方谚语说得好,"杀不死你的东西,让你变得更强大。"(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德国诗人里尔克说过:"同渺小的对手战斗,胜利只能使我们变得同样渺小。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英勇地被更强大的对手击败。"(What
we fight with is so small, and when we win, it makes us small. What we
want is to be defeated, decisively, by successively greater things.)

当你干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更关心什么时候你才能获得回报,而不是什么时候你能做出更大的成果,这通常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你的人生可能走错了路,你正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2. 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如果你干的事情,不能为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不能抵消成本,那就别去干它。典型的例子就是彩票和博弈。如果你把博彩当作自己的事业,那就太危险了。因为彩票业作为一个整体,不创造任何社会财富,反而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只有行将崩溃的乱世,彩票业才会有大发展;任何欣欣向荣的社会,都不会鼓励发展这种浪费社会资源的事情。此外,很大程度上,证券业同博彩业是类似的。许多青年人迷恋炒股,无异于将人生投入赌场,最终只能是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而一无所获。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你要回避"零和游戏",绝不参加像彩票那样的"负和游戏",而要去做那些为双方带来共赢的事情。

任何真正成功的人生,都是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人生;任何真正成功的企业,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如果一个朋友不能为我们带来任何正面的反馈,交往就无法维持;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不值客户支付的价钱,客户就会流失,企业就会关门。我们的人生通过不断与他人进行双赢的价值交换,达到壮大自己和发展自己的目的;整个社会通过这样的交换,实现了繁荣和进步。

第一条原则同这一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用来判断你选择怎样的事业;后者用来判断你的事业能否成功。以微软公司为例,它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让每个家庭的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a
computer on every desk and in every
home.)这符合原则一。然后,微软公司制造了Windows操作系统,大大增加了电脑的易用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符合原则二。就是因为微软做到了这二点,所以它成了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这并非偶然。

当然,这并不意味盈利是不重要的。相反,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赚不到钱,我们就无法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这里面存在一个平衡问题。我们必须经常自省: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又创造了什么?

3. 符合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

人类的生命只有几十年,这注定了人类是一种短视的动物。我们无法跳脱局部的和短期的视角,来判断自己的利益,尤其不愿意用短期的牺牲,来换取长期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事,都是由非营利性组织来推动的原因。

但是,这样做是不对的,是用现在换取将来。规划人生的时候,必须有长期观点,考虑5年后、10年后、甚至20年后的发展。现在有一种论调,提倡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这本来只是无路可走时的应急方法,倘若作为找工作的指导思想,就大错特错了。正是因为人生太短暂,一旦走错路,将来再想回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当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发生冲突时,你必须非常小心,必须多考虑将来的需要。

另一方面,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还必须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甚至是子孙的利益。(政府庞大的财政赤字就是在花子孙的钱。)所有人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你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你对集体的价值之上的,所以对你来说重要的事,往往对其他人也是重要的。除了你自己的立场,你还必须站在其他人的立场,判断某件事是否重要。

Don't be in-house programmer!

原因有三个。

首先,你永远没有办法正确地编写软件,你不得不用最方便的方法编写软件。因为软件支出非常高昂,所以公司会要求尽可能节省成本,你不可能试用新技术,只能使用现有的最成熟、最保守的技术。

其次,你没有办法将一个项目做到尽善尽美。一旦程序可以正常运行,你的工作也就结束了,可以接下去干公司的下一个项目了。你的作用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软件写得尽可能好。如果你是在一个专业的技术性公司,比如Google或Facebook,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你的软件写得越好,公司就会越成功,所以公司会支持你在一个项目上不断做下去。

最后,传统公司IT部门里的程序员,只属于公司内部的维护人员,而不是直接从事核心业务的人员。因此,你永远没办法进入管理层。但是,在技术性公司,程序员会变成CEO。

基于上述三个原因,in-house
programmer不是一个好的职业,不幸的是,80%的程序员属于这一类,年复一年,很多人的生命就是这样被耗干的。

学历是否重要?

台湾的Mr.6在Blog(http://mr6.cc/?p=1106)上讨论,学历是否重要?
他说:
学历不可谓不重要,但是它在人生不同的时段就有不同的意义。学历可以让你轻松入社会、轻松抢得比别人优几千倍的好位置,但以"一生只要大成功一次"的角度来看,高学历可能误导了年轻人,让他卡在某个地方,不上不下,一辈子背着一个没什么实质帮助的形象龟壳。

他的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

我在大学里已经待了很久了,越待越觉得学历不重要。我见过的博士数以千计,可是其中真有学问的博士寥寥无几。即使名牌大学的教授、博导和院士,相当一部分人,学术水平之低令人震惊。国内的高等院校现在培养博士,就像养鸡场一样,都是批量生产,根本谈不上质量。这种情况下,我对学历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有了博士学位,只能说明你读过博士课程,写过博士论文,此外什么也说明不了,你的能力依然没有得到证明。

但是,就像Mr.6所说的,学历也不能说不重要。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学位,确实有助于找到好工作,在社会中轻松占据一个好位置,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学历的作用恐怕仅限于此了,我都想不出第二条。

问题是"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一次大的成功",高学历只能帮助你踏入社会,并不能对你人生的成败起到决定性意义。用数学语言说,学历既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它也许可以帮助你得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如果你为了学历付出了过大的代价,或者你的工作只能为你提供一份较好的工资,而不能为你提供一种真正的成功,那么追求学位就是不值得的。

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人,拿到了学位,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他们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只是因为看上去别人都认为这是一条不错的道路,普遍的心态是"先拿到了再说"或者"多一个学位没有坏处"。这样盲目地追求学位,到头来只能是浪费了自己的人生。

我现在的想法是:应该先找到自己喜欢并且愿意终生从事的事业,然后如果需要补充相关的知识,那么可以考虑读个学位。

还是用Mr.6的话作为结束:

对于一个19岁的小男生来说,学历很重要,因为它让他养成"完成"的能力。然而,对于一个已经错过时间的25岁大男孩来说,学历反而变得不重要,因为盲目追求它,表示你又得"放弃"现在生命中的某个东西,你又无法"完成"了。建议还是先学会"完成"一生中第一件大事再说。

创业的十个原则

盖伊·川崎是一个日裔美国人,1954年生于夏威夷。他的名字很独特,Guy在英语里是"家伙"的意思,Kawasaki则是日语里的"川崎",直译过来就是"川崎佬",有点"不东(方)不西(方)"的感觉。和他的名字一样,他本人的经历也非常独特,无法用寻常的模式归类。他本科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后来到加大洛杉矶分校读了MBA。最早的时候,他做珠宝生意,后来转行,加入了苹果公司。他是苹果公司的第一批雇员,1984年的时候就在推销苹果电脑。他说话非常具有感染力,苹果公司任命他为"布道师"(evangelist),专门负责推广苹果的品牌和产品。——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布道师"这个职位,难怪有人说苹果公司其实是个宗教组织。——他离职后,成立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帮助那些创业的人们。盖伊·川崎有一个个人网站,guykawasaki.com

他的个人网志的题目叫做"如何改变世界"(how to change the
world),在他看来,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就是要去改变世界,他将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标。不知为何,他的网志在中国大陆被屏蔽了。不过,你在译言上可以看到他的几篇重要文章的中译。

==========================

下面就是他总结的创业十大原则,我从南桥那里拷贝过来。

1. 做有意义的事情(make meaning)

创业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去做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为了赚钱。如果你只是为了寻找金钱,你就会遇到不该遇到的人,比如咨询公司和MBA。

2. 响亮的口号(make mantra)

最好找一些大家都能记住的话。(顺便说一句,我觉得"Creating & Sharing"
这句话很不错。)

3. 超前的思维(jump to the next curve)

4. 优秀的产品(Roll the DICEE)

所谓DICEE就是深邃(deep),智能(intelligence),完整(complete),优雅(elegant),用情(emotive)。

5. 百花齐放(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尽量把自己的产品做成开放式的,允许人们随意使用它。

6. 不要害怕出错(don't worry, be crappy)

7. 不要企图满足所有人,不要四平八稳,以让少数极端化的用户满意为自己的出发点
(polarize people)

8. 不断改进产品(Churn baby churn)

9. 清楚自己的定位(niche yourself)

请看下面这张图。

第I象限表示你的产品很独特,对用户也很有用,这样的产品最容易成功。

第II象限表示你的产品很独特,但是对用户没什么用,这样的产品应该放弃。

第III象限表示你的产品不仅对用户没用,而且毫无创意,与他人雷同,这就像现在的许多互联网公司。

第IV象限表示你的产品对用户有用,但是没有独到之处,这种情况下,你只有跟其他人拼价格了。

10. 10/20/30原则(follow the 10/20/30 rule)

PPT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东西之一。记住,一次presentation,幻灯片不要超过10张,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字体不要小于30号。

11. 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 don't let the bozos grind you down)

这一条是10+1附送的。

创业的好处与坏处


天我看到,译言上有人贴出 Marc Andreessen 是否应该创业的翻译。

对互联网历史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Marc
Andreessen这个名字。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广泛使用的浏览器Netscape的创造者。想当年,我第一次上网的时候,大家用的都是Netscape,
IE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

Marc这篇文章中,首先提到创业的5个好处,我很赞同。

(一)从根本上来说,可以掌握你自己命运的机会 –
你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或者失败,你不用听什么笨蛋告诉你要做什么。对于一些人的个性来说,就这一条原因就足够他们去创业了。

(二)创造一些全新东西的机会 – 就像俗称的白纸一张。你有能力 –
实际上,有义务 –
来想出一种现在还不存在的产品并且把它变成现实,而不用去去顾虑大公司通常所要面对的各种限制。

(三)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冲击的机会 –
给人们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的分享信息的方法,一种新的工作合作的方法,或者其他的你能想到的可以改变世界的东西。

(四)创造你理想中的企业文化和你自己组建起来的梦幻团队一起工作。

(五)还有最终的,钱 – 做的好的创业公司当然可以非常的赚钱。

接着,Marc又说了创业的8个坏处,我的感觉是他说得太琐碎:

(一)开始一家创业公司将会使你的情绪如同做过山车一般起伏。你可能在某一天深信不疑你将拥有全世界,而过两天又觉得世界末日就在眼前,自己死定了。这种起伏会周而复始。

(二)在创业过程中,除非你开始做,什么都不会正确运行。

(三)你每天都会听到很多次NO。

(四)雇用职员总是最让人头痛的事情。

(五)你的企业成功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将需要雇用执行主管。

(六)时间安排。创业是非常紧张有压力的经历而且需要从参与者身上榨取很多东西。就算你能够为你的员工保持工作/生活的平衡,但作为创始者的你却绝对得不到这些。

(七)创业公司的文化很容易走上歪路。

(八)在一路上你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而你对这些更加无能为力。

我不知道Marc为何没有提到创业最大的坏处,那就是你几乎必然会失败。好像有个统计,10000家创业公司5年后只活下来100家;再过5年,还活着的就只剩下1家了。这才是创业最大的坏处呢。

WebEx的朱敏

今天才知道还有这样传奇的人物,真是很钦佩啊,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

文艺复兴人

本文发表于《环球企业家》2007年4月号

文 本刊记者 张亮

从1969年到1971年的三年时间里,知青朱敏在宁波东乡从事着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春种秋收时,他要每天从凌晨2点工作到晚8点。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他似乎始终无法适应这种正规、平凡的生活。于是他加入了乡里的手拉车队。

这依然是个辛苦活,但似乎有趣一些。每天,朱要和其他运输工一起,用手拉车把硫酸、硝酸、汽油等危险品从城市运到村子里。道路漫长、颠簸,木制的手拉车经常爆胎,或被货品压坏。而修车又是一件不可期待之事:全乡只有两个人会修车,因为"技术垄断",他们经常罢工。

趁着又一次罢工到来,23岁的朱敏向车队队长建议,由自己和妻子来承担修车的工作。他甚至告诉队长,这样的好处是:夫妇两人的组合,因为女性的工分会被打六折,相当于给车队节约了成本。

于是,毫无修车经验的朱敏夫妇"承包"了修车工作,不过,接下来他们几乎没有修过任何一辆车——承包之初,朱敏就向所有人宣布,他会把车队用于修车的经费拨出一部分设为奖金,谁的车子一整年不坏,就可分享奖金。结果可想而知:所有人精心保养手拉车,即使偶尔遇到故障,也自行修理。因为几乎没有修车成本,奖金之外的经费,就成为了朱敏夫妇清闲一年的酬劳。

在当时,无论分得奖金的运输工、被夺走工作的修车工,还是朱敏本人,都不知道这可以被称作一次"商业模式创新",他们更无法想到,这是一次怎样的商业旅程的起点:历经农民、技术厂长、城市建筑工人、浙江大学学生、斯坦福大学工程经济学硕士、保姆、厨师、公寓管理员等诸多身份,朱成为了创业者,被微软击败后,他成功实现了反击,并最终在2007年3月14日,由思科以32亿美元收购了他在美国创办的第二家公司网讯(WebEx)。这是一个比
MySpace、YouTube和Skype出售时的价格(5.8亿美元、16.5亿美元和26亿美元)都要高出许多的数字。外界估计,本次交易可为59
岁的朱敏带来1.2亿美元收益。

显然,没有人能忽视这样的命运波折,但也因其人生太过眩目,多数人忘记了追问另一个问题:生长于商业传统中断时期、毫无特殊背景的朱,为何能够在一系列命运转折点之后,成为了一个标准的硅谷创业家?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朱敏从未止步于某一个人生的"高点"上,而是不停舍弃一个看似相对不错的状态,并能够进入下一级旅程?

某种意义上,朱敏人生的每一个拐点,几乎都是那次"修车故事"的重现:遇到一件身边没有人会作的事情后,朱会先承接下来,然后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学习、摸索,最终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虽然他所从事过的多数工作,看上去是命运随意飘荡的产物,但多数时候并非如此。从文革时起,他几乎每隔两年就学习一样新技能:办工厂、造车床、发明水泥搅拌机、考大学、学英语、学计算机,以及最后接受来自市场的商业教育……这让他仿佛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伴随着多彩世界的层层展开,他也逐一学习那些吸引自己的知识。而在这个高度强调专业化的时代,朱敏从不惮于、甚至急切地持续改变自己的性格,让他成为了过去30年间中国商界极其罕见的一个学习者和实践者。

"骄傲的人"

对朱敏的剖析所及,首先是这样两种特质。

其一为洞见。经常在长时间的散步中思索未来的朱,被称为善于在混沌的信息中找到方向。网讯最初的理念,以及其后它与微软、思科、IBM等公司竞争时所依凭的商业模式,主要来自于朱的思考。对此,网讯一名前高层曾不无夸张地表示:"他的想法几乎能把你从凳子上吹下来,直到几周后,人们才明白他的远见。"

其二为激情。一个颇有代表意义的场景,来自于赛伯乐所投资的幸星数码的创始人王利锋的描绘:他与朱敏在网讯硅谷聊天时,朱讲到兴起,控制不住嗓门,以至于隔壁房间的人跑进来说:"敏,我欣赏你的激情,但很抱歉,你的声音影响了我的工作。"

从未被观察者放在朱敏个人历史坐标中详细读解的一点,是其性格与学习能力的奇异组合:如果他只有很好的思考、学习能力,文革以及接下来的社会变迁很可能只能让他成为一个学者;或如果他只有激情,他至多只是一个富有商业天赋的连环创业家。但当这两种品质共同作用,他的人生就曲折多变,而且总能阶段性的埋上新一级台阶。

3月26日,在杭州的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朱说自己"是个骄傲的人",所以他爱尝试他人所不能之事;他也并不认为自己学的很快,比如网讯的成败前后,有超过10年的辛苦。

但所有言辞,都难以掩饰其性格中的强韧。59岁的朱把刚刚过去的大交易定义为"美国生活的完整句号",接下来,他仍然没有休假打算,仍然每天6点一过即起床工作,仍然在"折磨自己和手下",希望在现代服务业的风险投资领域超越沈南鹏。就目前的预期,其投资公司赛伯乐下的连连科技和聚光科技可能在未来两年内上市。

朱敏瘦高、棱角分明、肤色逡黑、脸上皱纹深刻。其面貌,宛如罗中立名画《父亲》,他亦不讳言,自己仍"是个老农民",甚至自己晚上打车回杭州牡丹园小区时,会被保安拦下,"因为看我不像老板"。说话时,他惯于挥舞长臂大手,这一特点曾被美国媒体比喻为"一直在打车"。其中文依然有江浙乡音,语速极快,但说英文时,竟然没有口音,对于一个36岁时在中国死记硬背了2万个单词就出国读书的人,这多少算是个奇迹。

取、舍

至少事后看来,朱敏的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如果他没有前往美国成为网讯的创始人,他可能成为江浙一代的民营企业家,或者从宁波起家的地产商人——这正是这个故事最富魅力之处:一个人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获得选择自己人生路径的自由。

在东乡"承包"修车业务后,朱敏在当地获得了"脑子活"的名声。到1974年前后,江浙一代不少地区开始尝试办厂,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宁波东乡的技术厂长人选。

机会相对清晰:给上海做制造外包(即使那时他并不可能知道这个名词),从事机械、塑料、胶墨等小五金生产。但困难却不明确,因为"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厂"。

首当其冲的困难,是缺乏原材料。当时国家物资局统管全国资源调配,采购生产必须的材料必须通过物资局。对于宁波东乡这家草根企业,这太过遥远。

盲打误撞中,朱敏打听到甘肃白银有中国最大的铜矿,他随即决定跑到当地去采购,并直接找到当地的党委书记。朱的沟通方式是,在牵强攀上"老乡"的关系后,先询问对方的需求。对方的答案是:"我们什么都好,就是想吃鱼。"继而,朱敏问:"能不能拿鱼换铜?"。就在对方犹豫时,朱又补充一句:"能否让工人们周末加个班?"

就这样,朱敏用从舟山渔场临时采购来的带鱼,换到了白银铜矿的工人们周日加班生产的铜。用类似的方法,他跑到江西南昌换来钢材。得悉当地孕妇有吃墨鱼干的习俗,且分配到每一家的2斤墨鱼干并不够用,朱敏再次跑到了舟山渔场。

与此同时,还要解决技术工人的来源问题。朱的判断是,当地乃至宁波都可能没有,只能去招聘,但难处也很明晰:那些真正高级的技术工人,是不可能跑到乡下生活、工作的。从权之选,是遍寻上海的因私生活不检点而工厂开除的"坏分子",虽然当时社会普遍因他们品行不端而加以歧视,但朱敏却相信他们有所价值:"坏分子"们大多是精力充沛、脑子灵活之人,而且经历过劳动改造,在上海找到新工作并不容易,迁居的成本就很低。

还有生产设备问题。朱敏所承接的生意,大多是为出口非洲的缝纫机、卷烟机生产零件,因为这些出口属于"支援非洲兄弟"的国家行为,必须保障质量,为此,朱敏对对方承诺:设备很先进——实则这些设备都是仅接受过高中教育的朱研究图纸后,因陋就简设计出来的。如果说这些手工制作的车床、铣床有何特殊之处,那就是设计时,朱敏格外在意一条标准:他不希望只有技术工人能操作它们,而是初中毕业的女孩也可以立即上手。

担任技术厂长的三年间,未满30岁的朱敏几乎完整训练了自己构建业务、组织队伍、流程化生产的能力,同样,他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工厂的收入从零做到了近20万元,在当时,这是颇为可观的收入。

但到了1976年,朱敏还是决定,离开东乡返回宁波市。理由极为简单:儿子朱磊已经6岁,到了上学的年纪,朱敏希望他能接受城市里的教育。返回宁波的代价,不仅是放弃厂长的职务,还有重新回到社会的底层。他成了宁波市的建筑工人,每天负责混水泥,然后用桶搬运到脚手架上。

"我'火'的要死",朱敏承认,身份的落差让他极度不快。在回到宁波市之前,他已经仔细思考过放弃当时身份的结果,并非没有恐惧,但他"还是想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不久后,他以"自己能一天打一扇门,也会做窗户"为理由,毛遂自荐成为"技术工人",甚至为工程队设计并自制了水泥搅拌机。

业余时间,为解决全家的住宿问题,朱找到一套老房子,以450元买下,在原有位置上盖出了两所房间,并转手将另一间以500元卖出。这次成功的交易,甚至让朱思考着把宁波城里的空地陆续买下,自己盖房后售出。

当然,如我们所知,朱敏没有成为包工头或房地产商的,因为他再度放弃了当时的生活状态,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并在1984年获得了前往美国斯坦佛大学读书的机会——他14岁的儿子在当年考入了清华大学,并在次年考入了斯坦佛大学,父子俩几乎成为了同学。

硅谷"学徒"

朱敏再次开始创业,是1991年,距1976年他告别宁波东乡的外包工厂,已有15年。虽然1984年到美国后,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读完硕士学位,并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但他融入美国社会所需的时间要长的多:他说自己用了5、6年时间彻底掌握了口语,用了更长时间习惯了直呼其他人姓名等美国风俗。这一期间,他再次自己动手盖了房子,并从公寓看守变成了普华永道的副科技官。

就像他曾经几次变换自己的身份,这一次,他的"发明"与早年的车床和搅拌机相去遥远:一种被复杂命名为"多点式资料协同处理软件"(mutli-
point document collaboration
software)的技术,也就是日后用户借助网络互动的早期概念。就这样,在40岁的年纪上,在中国学习拖拉机制造专业的朱敏成了美国网络业最早的试水者。

这是一家名为未来实验室(Futurelabs),却没有赢得未来的公司。因为成为了微软的直接竞争对手,它最终在1994年以1200万美元售予
Quarterdeck公司。类似被微软倾轧的失败故事,在美国市场并不罕见,唯一难得的是,朱敏没有手持出售公司所得的400万美元,宣布游戏结束,他开始了对于这次创业教训的苛刻反思:并将错误指向自己。

最可改善的教训在于选对合作伙伴。事后朱敏承认,创办未来实验室时,他只知道要找一个负责生意面的合伙人,"但我不知道商业还分做市场、做财务、作销售、做投资、作人力资源……我当时以为除了做技术的就是做生意的。"而他找到的出自惠普亚太区的前高管,无论从公司背景,还是个人经历,似乎都与中国背景的自己有所默契。但真实情况是:对方在亚洲的资源在美国几乎无效,而且惠普的销售方法在一家创业公司也并不适用。

这让他在再度创业时谨慎许多:在Quarterdeck的锁定期,他与团队中数名高管深入沟通,试探每个人的合作可能性。其中,印度裔的前苹果中层苏布拉·埃亚(Subrah
Iyar)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市场经验让朱敏印象深刻。有三个月的时间,两人每天下午一起散步三个小时,谈出了很多共识,比如未来公司应该把一部分研发工作挪至成本更低的中国——这最终让朱敏放弃了找个白人伙伴的念头。

朱敏自然不会忘记另外一个大教训:避开微软的锋芒。1996年他和苏布拉创办网讯时,将公司定位为"一个知识工人用的可视的呼叫中心",而其产品,将构架于微软的视频会议平台之上。

这个由基础业务运营商转型为增值业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理论上合理,但在现实中并不见效:微软的视频会议技术Netmeetings自身仍不成熟。就这样,网讯被夹在了两难困境之中:继续依附于微软,前景难料;如果想加速发展,则要成为微软的敌人。

另外一个现实压力是,1996雅虎上市之后,硅谷的网络公司们并入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快行线:仅网讯所在的办公楼的两侧,就有Junglee和
Hotmail以3、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的现实传奇。浮躁环境下,朱敏不可谓不寂寞。他也自问能否快一点做出成绩来?但答案并不乐观:在针对普通用户的网络应用刚刚兴起时,可想而知企业级的网络应用需要更多教育市场的时间;而自己和Subrah的年龄偏大,从视频会议进入即时通讯等领域,技术上可行,对年轻人市场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上不可行。

唯一的选择,是与微软进行价格之外的竞争。但只是找出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就用了两年时间。最终,网讯以游击战的方式,逐个游说大公司的小部门,每每以低于该部门自行运营微软Netmeetings的成本销售更高质量的服务。等到小部门被渗透到一定数量,再游说取得该公司的完整合同。就这样,网讯用农村保卫城市的方法逐一击破波音、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等微软大客户,宣告了反击微软的成功。

"蓝海在哪里?蓝海不是没有竞争的市场,而是在同一个市场找到不同的商业模式",朱敏说。他的另一个比喻是:如果对手的陆军强大,就用空军打;陆军再强大,因为其招聘、培训、考评都是陆军的体系,就无法转型成空军。

但网讯的生存压力并没有缓解。2000年公司上市后,旋即经历了纳斯达克崩盘,其股价从最高时的51美元变成了不足9美元。而且,当时公司尚未盈利,每季度要烧掉2000万美元,如果接下来的4个季度中无法赢利,公司将破产。

炒掉了CFO后,从未学过金融的朱敏接手财务。他希望通过阅读账目,寻找不合理的花销,但每天带回家的账目都像"天书一样"。

像以往遭遇挑战时一样,朱敏再次发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怕裁员影响公司士气,他在全公司1000多名员工中只解雇了一个人:报童。因为公司上下所有人都从有人送报送信变成了被迫自己到前台取信,公司对于成本节约的信息有有效却不生硬的传递了除去。而且,每周朱敏会从一个部门找一个成本失控的小事件大加斥责,进一步传递压力。很快,全公司需要签字的支票数量缩减为以前的1/3。
这让网讯最终度过了网络业的冬天,并逐渐将"我们网讯吧"(Let's do a
WebEx)打造成为不少美国公司内的俗语。

未竟

2005年,朱敏离开网讯,加盟NEA,开始转型为投资者。期间他曾与邓峰合作,但最终投资设立了赛伯乐,NEA和邓峰的北极光投资仅以LP身份参与。这个特殊的三方关系并不容易被理解,但朱敏给出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NEA有很严格的投资风格,但我要在中国做很多试验,不能什么都去解释。"

难以回避的是,朱进入风投业时的年龄,已经到了硅谷大多数风险投资者退休的岁数,这让他难以与那些年龄相差30多岁的年轻创业者形成良性沟通,甚至他所能找到的最成熟的创业者,也可能比自己小上20岁。

对此,朱敏以富有个人风格的方式回答:"想不出来办法就继续想嘛。"而当记者小心翼翼地涉及他的退休计划,谈话最终以一种奇特的方法展开——

"你会一直工作到多少岁?"

"你们知道历史不知道?三国时赵云和黄忠都是70多岁还上战场,要不被人一枪扎死,要不马一尥蹶子掉地上摔死。这样也挺爽快的。"

"你是这么计划自己的结局的?"

"我就是给你们讲讲历史。"

原文:旁观者的奇妙冒险

======================

从插队青年到硅谷英雄的朱敏

华人世界 2005年05月09日

  从朱敏的长相上可以找出他曾经在农村下放了7年的痕迹,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特别深,随着他的笑声而挤到了一块,带着那么一点沧桑。在跟他聊天的时候,可以从他的眼睛看到他的睿智和坚毅。

  硅谷,一个奇迹缔造之地,一个浮华喧嚣之地。

  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刚刚兴起,朱敏敏锐地察觉到在网络上进行人与人之间即时的互动交流潜力非常巨大,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创办了美国
WebEx公司。WebEx公司致力于研究基于Web的实时交互多媒体通讯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客户范围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著名的跨国公司,被IT
分析家称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通讯观念"。

  三月初一个中午的11点,在朱敏杭州的办公室里等他开完会采访,没过多久,外面传来了一阵爽朗的大笑声,在这个安静的办公地方有点突兀。旁边的副总笑着说:老板回来了,这是他特有的笑声。

  一回头,朱敏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看到我们,伸出手,简单的两个字:"朱敏"。

  7年的知青生涯

  1967年,青春年少的朱敏在老家宁波读高二,他的理想是考上大学,这对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朱敏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他的人生轨迹由他自己安排的很有条理,但是,文革爆发了,和其他数以百万的年轻人一样,中国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将他从城市送到了边远的乡村"接受教育、扎根农村"。

  "我读书的时候是个英雄,在学校读书好就可以做英雄,到了农村,我也想做英雄,但那里的定义是能挑担、能干农活。"或许每个男人的心理都会有英雄情节。个头1米8的朱敏有的是力气,但刚开始时农村的活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做,用他的话来说是技术活,对如今这个网迅公司技术领袖来说,可能远比现在从事的工作要难得多。

  "耙地是用犁,前面由一头牛牵着,但后面要有人扶着站在犁上,一般是小孩子站在那里,但我偶尔也要摊上。"事隔30多年,朱敏还能清晰地在纸上画出那张犁的图案,半路出家当农民的他经常是牛一拉,就在田里摔得满身是泥。就是这样他也只能每天拿6个工分,相当于一个月可以领到30元钱,而别的农民都可以拿到10个工分。

  在当时那个保守又排外的乡下农村,他曾住草房、被人歧视。夏天双抢的时候更是凌晨3点就得起来,晚上8点才能回来做饭洗衣……

  这样的日子看来遥遥无期,当一辈子农民?!朱敏怕了,站在田边看着远方蔚蓝的天空,心里想:有一天我就算做个幼师也好啊!

  终于,1976年,朱敏回城了,在宁波一家建筑工地当工人,期间还借了400元钱自己动手盖了间房子,变成了有产阶级。现在已经拥有豪华别墅的他笑称自己刚开始是做房地产的。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他就考入了浙江大学拖拉机机械制造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冰箱厂,成为一名技术人员;随后又考上了浙江大学研究生。1984年,以浙江大学管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公派留学斯坦福大学的机会。

  不懂电脑的高材生

  朱敏是幸运的,留学期间,他一个月有360美元的补助,这在1984年的中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到了学校才发现一个月的住宿费是355美元!不久,太太跟孩子就会一起过来,没有钱怎么办?他的性格中最大的特征就是乐观和坚韧,善于给自己出点子。他决定搬出去住,边打工边学习,他这举动惹得同学非常不解,认为他不好好学习。朱敏回答:我要是可以两全其美,有何不可。

  几经周折,朱敏在外面找了个替人管理公寓的活,房东有16套房子,作为报酬他免费提供一套给朱敏住,房子虽然简陋,但对于从草房子里出来的朱敏来说已经是天堂了。1985年,他的太太和孩子也来到了硅谷。

  斯坦福的学习生活让朱敏大开眼界,他所有的才华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但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电脑课程,而在这里找工作读书懂电脑是必须的,这对已30多岁、背负沉重家庭负担的他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那年夏天我在学校教室走廊看到一则IBM急聘高级电脑工程师的消息,我很感兴趣,那是我梦想中的工作,但我对电脑一窍不通。"朱敏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大,面部表情特别丰富,在说这些话时谁也看不出这个衣着普通,脸色黝黑的人是美国大名鼎鼎的网迅创始人之一,身价1亿美金。

  看到机会从自己的手中溜走,朱敏于心不甘,每天从那张告示前走过,他都会停下来多看几眼,3个月过去了,他发现告示还是原封不动,为什么自己不试试呢,可以边学边做啊!

  朱敏就去找负责这个项目的教授,哪知道,门一打开,教授看到他眉开眼笑:"就等你一个人了,这个项目由你来负责。"原来朱敏在留学生里也是小有名气的,这可能就是他认为的英雄,他到斯坦福的第一年就把所有的博士课程全部学完了,平均成绩在A以上,一半是A+,教授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高材生不懂电脑。就这样,他开始了IBM电脑的课题研究,为了不耽误项目,他开始恶补电脑基础。

  "我不敢问别人,怕露馅,好在我儿子是读电脑专业的,晚上我就回家问他。"说到儿子,朱敏充满了自豪,他儿子在老家宁波被称为神童,14岁就考上了清华大学少儿班,随后进入斯坦福大学,20岁从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就这样他在儿子的帮助下,终于把IBM的研究课题解决了。

  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应该说朱敏的运气也特别好,因为斯坦福,因为功课好,他得到了IBM的研究课题,因为IBM,别的公司都把他视为专家,如此的良性循环使他进入了许多陌生的领域。这一切为他日后在IT领域的创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虽说很多成功的IT精英都是中途辍学去创业而获成功,但事实证明,那时的朱敏留在学校苦练内功、开拓资源,为他日后在IT领域大展拳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读完了博士课程为什么没有去拿博士学位?"我问他。

  "我不喜欢繁琐的流程,另外时间不等人。"豪气的朱敏回答,的确,商场如战场,成功的企业家一旦意识到时机已到,就会即刻付诸行动,时不我待

  创业是"最高贵的事情"

  1991年,朱敏和朋友创立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Future
Labs,开始进行网络技术研发。当时做出这一决定的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美国,创业被认为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最高贵的事情",朱敏要做硅谷的英雄。

  第一次创业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公司Quarterdeck以1200万美元买走了他们的Future
Labs。作为创始人之一的他分到了硅谷300万美元,成功挖到第一桶金!

  从农村的每个月30元到现在跻身于百万富翁行列。朱敏觉的自己应该有更大的潜力做到更好,1996年,他认识了印度人苏布拉·埃亚
(Subrah
Iyar)。苏布拉·埃亚对朱敏提出的从客户端为出发点而设计出具互动功能的视迅软件感到十分好奇,认为想出这个创意的人一定是一位"奇人",他们一见如故,经过多次沟通,决定合作,于是就将原来Future
Labs的技术重新买回,做为新公司WebEx的基础,朱敏出任WebEx的掌门人。

  在工作上,朱敏素有"拼命三郎"之称。到了美国那么多年,朱敏从来就没有休过假,偶尔有美国朋友叫他去打高尔夫球,他直率地说:我从来没有打过。面对他们的疑问,朱敏是这么解释的:我在国内整整休过长达7年的假(农村下乡7年),一辈子的假都休完了,现在该是我发力的时候了!自此,秉持着"将复杂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变为简单的网络互动"的理念,一颗网络通讯业的新星横空出世,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将由复杂到简单发生巨大的变化。以至于WebEx
的技术被IT分析家称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通讯观念"的技术。

  2000年,WebEx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10亿美元,朱敏拥有其10%的股权。目前,WebEx的职员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为现在的1500多员工,有800个在中国。

  2002年列入世界软件100强,并与上海浦东软件园区成立策略联盟,有志成为上海第一大软件外包企业;同时,也与多所高等学府进行合作,结成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

  2003年初Forbes在公布的全球发展最快的25家高科技公司中把WebEx列为其一。

  2004年度,WebEx公司通过中国、印度、美国等多国科技精英多年来的艰苦研发出技术一流的网络通讯平台产品,在以67%的占有率在市场上遥遥领先,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成为行业带头人,自此实现了WebEx奠定了其在全球Web-conference
市场无可争辩无可匹敌的霸主地位,截止2004
年以67%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正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继续大大领先竞争对手。而朱敏,这位WebEx的当家人,其个人发展也达到空前成功——

  美国华源科技协会主席;

  美国加州大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委员会"委员(由20名美国教育界及工业界杰出人士组成,包括三名诺贝尔奖得主,高通公司CEO,苹果公司CTO,太阳公司CTO等);

  美国加州政府科技顾问及硅谷首府圣何塞(San Jose)市政府科技顾问。

  一道道光环,无不显示着这位高新科技领域带头人的风采。

  为祖国做点事

  随着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朱敏不得不成为"空中飞人",频繁穿行于中国、美国之间。朱敏将全新的网络人际交流理念传播到中国,创办了网迅(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并在杭州、合肥、苏州、上海等地成立了分公司。虽然目前来讲,中国还没有成为网迅公司的主要市场之一,但是对网迅的许多美国客户以及其它入驻中国的跨国公司来讲,网迅的网络产品依然是他们日常商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面对飞速发展的虚拟网上世界,朱敏认为:在未来,网络一定是多媒体交流的天下。朱敏的理想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搭建起一个人际互动交流的大网,把全世界的人们联系起来,扫除一切交流的障碍。目前这个大网正在筹建中,让我们期待他的这一理想早日实现。届时,
WebEx将成为一个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即时的远程人际互动交流的服务网,把精彩的世界拉近到每一个人的身边。

  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朱敏到现在拿的都是中国护照,不为别的,就是想为祖国争口气。

  "15年前,我跟同事去新加坡谈公事,在机场因为我是中国人而被扣在那里一个小时,而同行的手下美国同事迅速就过了关,我特别感到耻辱!"一直神采飞扬的朱敏脸色黯淡了下来,没有什么比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被歧视更难过的了。回去后,同事劝他换美国护照,朱敏一口拒绝,他深爱着这片抚养他长大的土地。

  全球化的市场蕴含无数商机,去年,朱敏来到新加坡出席"科技风险论坛",与以新加坡为基地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建立了联系,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同样是中国护照,反应却是大不一样,用他的话来说不仅仅是自己的成功,更是背后的国家强大了。

  生命不息,拼搏不止。面对经济起飞的中国,面对中国蕴藏的巨大机会,朱敏创业的脚步丝毫不敢停留。他在过去一年中,考察了很多高科技企业,投资了多家在领域中的领头羊企业。他的理想是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与他交流过的企业家,无不被他充满活力的创业激情所感染。

==================

朱敏:梦想创造一个"中国硅谷"

中国宁波网 

■通讯员 张肇琢 记者 胡晓新

名片:

美国WebEx公司总裁兼技术主管(CTO)
圣荷西市科技顾问
加州大学科技顾问

小传:

1948
年出生于宁波,1966年在宁波中学读高二,3年后到宁波郊区插队,1977年考入浙江大学,1984年由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公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在IBM科研中心、PriceWaterhouse国际技术中心等公司任技术与管理工作。1991年创办FutureLabs公司,1996
年创立WebEx公司,2000年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被投资者誉为"股市明日雅虎",2003年这家全球最大的网络视讯会议公司被《Forbes》杂志评为全美成长最快的25家企业之一。

没想到,朱敏在美国的名气居然比在家乡宁波还要大。当宁波赴美国的采访组开始物色在美国创业成功的宁波籍人选时,许多留学人员不约而同地向我们推荐了朱敏。

3月11日下午2时,我们来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WebEx公司。WebEx营运副总裁、朱敏的夫人徐郁清女士把我们引到朱敏的办公室。一位皮肤略显黝黑、面部轮廓分明、目光深邃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这就是被称为"硅谷精英"的朱敏。

【艰辛学业路】

"我是67届高中毕业生,我夫人徐郁清是68届的。"朱敏说:"我们在农村呆了整整8年。说句伤心的话,那个时候,所有能吃的苦我都吃过。'文革'对我们这些老三届,影响真是太大了。"

1977年,朱敏考入浙江大学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宁波冰箱厂,随后不久他又考入浙江大学工业管理系读研究生。朱敏人生的真正转折,应该从1984年算起,这一年,他以浙江大学管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派留学斯坦福大学的机会。斯坦福的学习生活让朱敏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去国万里,当时已不年轻的朱敏必须同时承担沉重的学业和家庭负担,生活充满了艰辛。

"实际上我在斯坦福的第一年就把所有的课全部学完了,为的是第二年能早点出来谋生。"朱敏说道,"正好我的导师跟我年纪差不多,所以对我要求也不是很苛刻。那时候国家一个月给我们360美元的补助,而斯坦福的房租(一个宿舍两个人均摊的话)一个月也要350美元,所以,国家给的这360美元只够勉强维持生存。我在外面找了一个管理公寓的活,房东有16套公寓,作为报偿他提供给我一套免费的公寓居住,而我则负责给他管理另外的15套。1985年,我的夫人和孩子也来到了硅谷。"

目前已经拥有豪华别墅的朱敏,回忆起这段生活仍然显得饶有兴致。

他在大学里学的是机械设计,过去连电脑都没摸过。但是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看到一则IBM公司急聘高级工程师的消息,迫于经济压力,冒险应试居然成功,由此开始了对IBM电脑课题的研究。"当时,我对计算机还很陌生,面对的难题和压力可想而知,经常有不明白的地方,又不敢问人。幸好儿子在大学里读电脑专业,有了这个老师,边干边学,终于完成了这个课题。"朱敏说:"但因为我出身于斯坦福,所以IBM以为我懂计算机就接纳了我;而后来,因为我来自IBM,所以人们又相信我一定懂计算机,这样就使得我有机会进入到这个本来陌生的行业。"这一切为他日后在IT领域的创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我之所以能这么快地转变,跟我的经历可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文革'时我在农村下乡期间,曾经搞过一年的生产企业,所以有那么一点管理经验,这对我后来的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朱敏说,他在一些大公司干了几年,真是累,躺在地上都起不来,还得了几样病:皮肤长疮,视力近视,腰肌劳损。但我认为创业比读书更重要。自己来美国时已36岁了,时不我待,要抓紧时间为社会多做些贡献,因此于1991年创办了第一家公司。

到美国20年了,朱敏竟然忙得没有休息过一天。"因为在农村插队8年,把该休的假都休了。"朱敏解嘲地说。

【要挑战比尔·盖茨】

"我很喜欢挑战,搞软件业的,就要挑战这个行业的最强者比尔·盖茨"。朱敏说,去年比尔·盖茨曾找过他,谈了有关网络会议系统的投入问题。"他对我基本上还是尊重的。他讲两家合作,不是3000万美金,而是3亿美金"。

朱敏说,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体验做事的过程。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二十几岁就成为亿万富翁,这并不圆满,因为杨太早就爬到山顶了。这个过程每分钟都要享受,而且是要向上走。"人生实际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朱敏说,"一个25岁的人,如果一下子非常成功,再往下走就会很难,因为他的能量就那么多。人生是要慢慢
'enjoy'整个过程,这过程不能'enjoy'得太快,否则后面就再没有什么东西可言。"

与许多互联网公司的策略不同,朱敏一直坚持互联网公司应该要盈利这一指导性原则,"互联网公司要是总没有收入,投资人最终是会失去耐心的,"朱敏说:"现在有些网站已经难以坚持下去了。而我们WebEx公司的服务是收费的,所以,我们是一家有技术含量、实实在在的互联网企业,我们的投资人对我们都非常有信心。"

有一次在台上演讲,朱敏的英语讲得不好,但是条理清晰,不卑不亢,深受听众好评。会后,一家规模很大的日本公司负责人邀请他参加午餐会,说他的成功也是亚洲人的骄傲,并谋求美国、日本、中国公司的联手发展。

朱敏的衣着打扮普通得没有一处能够显露他的真实身价———在纽约的科技板webEx目前的市值是13亿美元,朱敏拥有其10%的股权。公司去年销售
1.89亿美元,净利5980万美元。"为什么不可以创造我们的Sony、Fujitsu和英特尔?我们就是要做全球第一!"朱敏豪气冲天地说。

【乐意为故乡发展出力】

"北美宁波经贸科技发展促进总会已经注册成立了,我作为发起人和骨干之一,8月份准备组团参加宁波的'宁波帮'大会。这次到宁波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尽量广泛地联络在北美的宁波籍企业家到宁波参观考察,二是争取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带一二个项目过来。"

6月8日,记者再次通过电话采访远在硅谷的朱敏时获悉:他们将于7月搬到新楼去上班,公司办公新房位于圣他克拉市中心的有硅谷标志建筑之称的12层大厦。在101高速公路GreatAmerican路段,一眼就能看到WebEx标识的大楼,已改名为WEBEXTOWER,现正在装修。他今年3月曾为浦东一家留学生企业引进资金2000万美元。当然他更愿意帮助家乡相关企业引进资金。他说,自从2000年来过宁波后,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但希望有一个切入点,希望建立以上海为中心,运作范围幅射到杭州、苏州、宁波等地的研发基地或项目,将有些项目的研制、开发放到宁波来,尤其是宁波杭州湾大桥建好后,宁波的条件将会更好。

"宁波非常好,宁波的波导手机、模具等做得不错,但高科技企业、IT行业少一些,我很愿意为此贡献一点力量。"朱敏还表示:"宁波的科技园区是我当年插队的地方,我要从那儿来还回那儿去!"

朱敏说,他曾与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的领导接触,讨论将学院办到宁波的问题。朱敏还向我们竭力推荐陆弘亮、庄思浩等在美国事业有成的宁波人为采访对象。他解释说,想以此为契机,带动这些"宁波帮"的杰出人物为家乡做事。人多力量大!

即使过了"知天命"之年,朱敏仍然在寻梦和圆梦,他的另外一个梦想就是要在上海或家乡宁波附近,创造一个中国的"硅谷"。

奈斯比特《大趋势》笔记

今天我偶然读到一本1982年的畅销书,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这本书当年可真的是很红,据说全世界卖掉了1400万册,作者奈斯比特因此成为无人不知的预测未来的权威。此书在中国也是轰动一时,出过多个版本,是80年代知识界的热门读物。
它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一句话:美国正在进入信息社会。
这句话现在看来司空见惯,但25年前这么说真是了不起。要知道那时不要说互联网,连个人电脑都没有进入家庭。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Apple
II这个划时代的PC型号,是1984年才问世的。
1/4个世纪以前,这本书是预测未来;1/4个世纪以后,这本书就成了了解时代的入门读物了。我震惊的是其中的不少内容,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性。
下面就是我的一些摘录。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
1.
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这就是美国的简史。
2.
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信息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
3.
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正是创业精神最旺盛的时期。
4.
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正如过去我们大量生产汽车一样。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5.
新的权力来源不是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多数人手中的信息。
6.
知识不适用于守恒定律。知识可以被创造出来,可以被毁掉,而最重要的是它有合作增强的作用,也就是说整体的值大于部分的和。
7.
信息不仅可以再生,而且可以自生。
8.
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向过去看,依赖过去的经验。在工业社会,人们更注重现在。在信息社会,我们必须关注将来。
9.
律师和海狸一样,他们进入了溪流,就堵住了河水。
10.
我们被信息淹没,但是却渴求知识。
11.
信息处理行业提供一种中介,而不是信息本身。
12.
将来,读者不会接受编辑让他们看的东西,而是告诉编辑,他们想看什么。
13.
新的信息技术首先用来解决旧工业上的问题,然后再发展出新的使用方法。
14.
在信息社会,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
15.
在电脑时代,我们所处理的是与电子有关的概念空间,而不是与汽车有关的物质空间。
16.
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
这意味者软色调、浅颜色变得非常流行。民间艺术恰巧与电脑社会相平衡,难怪手工做的被单那么受欢迎。
17.
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里,连不安全感都维持不了多久。
18.
在高技术的信息社会,我们使用的是脑力,而不是像工业时代的工人那样使用体力,所以我们在业余时间的活动中,需要更多地利用手和身体以平衡工作中对脑力的不断使用。
19.
要想真正取得成功,你必须懂三种语言:流利的英语,一门外国语和电脑语言。
20.
在这个国家里有许多公司,它们像恐龙那样等待气候发生变化。气候不会再变回从前那样了。我们脚下的大地在移动。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其他一切都无助于事。
21.
终身教育的概念已经取代了对待短期教育的看法。许多大公司正在考虑向雇员提供终身职业。
22.
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太过专业化,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发现自己的专业已经陈旧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面很广,在终身教育的配合下,他的专业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23.
能够做长期预测的技能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
24.
领袖是追随者创造出来的。
25.
过去的方式是,先找到群众队伍,然后站到前面进行领导。而今天,群众队伍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当然,类型增多了。
26.
今天,全国性的政党只是徒有其名,在国会山上有535个政党。
27.
新型的领导者是一名推动者,而不是一名发号施令者。
28.
等级制度目前仍然存在,但是人们对它的信心已经消失了。
29.
等级制度无法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这迫使人们互相进行交谈,而这就是网络组织的发端。
30.
网络组织是社会行动的有力工具,有心改变世界的人开始在本地做起,志同道合的人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起。
31.
网络组织可以提供一种等级制度永远无法提供的东西——横向联系。
32.
一个网络组织中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33.
除非我们建立一种信念,认为正在做那个工作的人就是那方面的专家,否则我们将永远束缚这个人。
34.
在未来的企业中,每个单位越来越小,创业型单位和参与型单位越来越多。
35.
等级制度迫使人往上爬,而网络组织则将权力赋予他人。
36.
社会的基本单位正由家庭变为个人。
37.
美国的大部分创新出现在5个州里,它们依次为: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华盛顿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

如何让企业的资产产生现金——谈谈经营模式

某一个早晨,你睁开眼睛,突然之间再也不想为别人打工了,想要自己当老板。用时髦的话说,你决心成为一个创业者。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有人也许会说,你必须先搞到一笔钱,没钱怎么能创业!话是这么说,但是这并不是你的头等大事,还有一件事比融资更重要。那就是在搞到钱之前,你必须先想好怎么使用这些钱。创业的第一步,就是你要想好你到底要干什么。在动身之前,你必须确定前进的方向。创业可不是旅行,你不能先把背包收拾好,然后再考虑去哪里。这就是为什么在融资之前,创业者都要先写一份《项目计划书》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正式动手之前,你已经想好了自己要从事哪个行业。你的心里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你觉得由你来提供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应该是可以赚到钱的。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自然了。你就要筹划,如何把这种产品或服务生产出来,如何把它们送到消费者手中,如何才能取回货款。一句话,你要想好通过哪些步骤,你的"点子"可以变成现实。在管理学中,这些步骤就被称为"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实际上是创业中最关键的东西之一。它有点像一种魔法,可以把你拥有的一切资源都发动起来,让它们设法产生现金。如果没有"经营模式",你的创业梦想就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只不过是你脑海中泛起的一朵浪花而已;而一旦你找到了正确的"经营模式",你的所有资产就会充分运作起来,变成了一部为你不断创造出现金的机器。

美国著名创业家塞思•戈丁在《创业者圣经》一书中,用了整整一章来讨论经营模式。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一、什么是"经营模式"

通俗地说,所谓企业的"经营模式",就是企业赚钱的方式,即企业如何将自己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效组合,产生现金流入的一系列方法。它是你创业成功的关键。哪怕你的产品很普通,但是只要你的经营模式很出色,那么你照样能够成功。



我来举一个例子。假定你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油炸出美味的鸡腿,你决定通过炸鸡腿来创业。那么接下来,你就要开始思考你的经营模式了,也就是你打算怎样来经营炸鸡腿这个事业。

显而易见的经营模式是,你自己去开一家炸鸡腿店。这种模式比较常规,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但是肯定很难在短期中就取得大的增长,而且开店很辛苦。但是,还有另一种不用自己开店的模式,那就是你向其他餐馆免费出借炸鸡腿的机器,条件是他们每售出一支鸡腿,你就提成5毛钱。看上去第二种模式比第一种模式更容易一些,而且增长的空间比较大。试想一下,如果全国各地都有餐馆出售你的炸鸡腿,那么你会赚到多少钱?

事实上,这就是肯德基连锁快餐店(KFC)的发家模式。1952年,62年的退休上校哈兰德•山德士经营餐馆失败,他不得不寻找新的经营模式,后来他想到了出售炸鸡配方的主意。新的经营模式最终创造出一家年销售额高达80亿美元的快餐王国。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好的经营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二、如何制定经营模式

制定经营模式的窍门,就是使用倒推法,从最终消费者开始一步步倒推到生产阶段。你可以按下面的顺序,向自己提问:

  第一步:谁来购买你的产品?为什么购买?市场有多大?

  第二步:客户愿意付多少钱购买你的产品?竞争对手是什么价格?

  第三步:客户在什么地方能买到你的产品?

  第四步:为了让客户买到你的产品,你要付出多少销售成本?

  第五步:你要生产出这些产品,能够负担的最高生产成本是多少?

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你就可以整理出经营模式的大概轮廓,其中包括这样几个要点:产品定位(最终消费者如何看待你的该产品)、原料(你的上游厂商是谁)、生产过程(产品如何生产出来)、定价(你卖给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经销渠道(你怎样向最终消费者出售你的产品?存在哪些中间商?你如何向他们付酬?)、营销(你如何让消费者了解你的产品)、市场的进入壁垒(你的竞争对手会不会轻易地复制你的经营模式)、规模的扩大(如何扩大业务)等等。

三、成功经营模式的特征

成功的经营模式,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你可以看看,你的经营模式是否具有这些特征。

  1. 这种模式最终应该能够实行盈利。无法实行盈利的企业,迟早要关门,所以盈利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你可能会经历一段日子亏损的痛苦煎熬。这个时候,你要研究亏损的原因,学会区分这到底是因为经营模式的缺陷,还是属于企业经营步入正规前的正常磨合期。这里有一个窍门,那就是根据现金流来判断,如果你的项目迟迟无法产生现金流入,或者现金流入始终处于萎缩状态,那么很可能就说明你的经营模式存在问题。

  2. 你的经营模式应该是不容易被复制的。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可以很容易地开出一家同你一模一样的企业,那么你的麻烦就大了。你必须保证能够向顾客提供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或者说顾客只有在你这里才能买到的东西,否则的话你就会做得很辛苦,陷入价格战的泥坑,劳碌了一年,年终时收益寥寥。如果你不能保证有独门技术,那么确定细分市场,然后着力建设自己的品牌是常规的做法。

  3. 你的经营模式应该具有可扩展性。通常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企业规模很小,只服务少数几个客户。这个时候,你的经营模式能够奏效,并不等于说将来企业做大以后还能奏效。很多成功的小企业,一旦扩展经营规模,向大企业的级别跃升,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利润的增长开始变缓甚至亏损。你在10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也许不是很难,但是在1万个、10万个、甚至100万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就是难度完全不同的事情了。这里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法,只有靠你自己慢慢摸索,毕竟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机会变成世界500强的。但是好在很多时候,一个小规模的市场就能保证企业的存活了。

  4. 你的经营模式不应该包含太多的个体因素。这里的意思是,不应该太依赖单个的个人或企业,不管他是员工、还是供货商或客户。如果你的公司很依赖某一个个人,哪怕这个人是你自己,那也意味着你的公司存在很大的制约性,风险很大。要是有一天,你失去了这个人,那么你的公司就有一落千丈的可能。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公司不太依赖某个特定对象,那么在转让和上市的时候,就容易得到一个好的估价。

四、经营模式的误区

在制定经营模式的时候,有一些常见的错误,是你需要避免的:

  1. 不要因为某种企业容易开办,就去开办这种企业。前面已经说过,容易复制的经营模式往往不是成功的经营模式。

  2. 不要因为某种企业很有趣,就去开办这种企业。因为有趣并不代表它会成功,而经营一个失败的企业,肯定是非常无趣的。事实是,经营很乏味的企业,反而容易生存下去。

  3. 你要搞清楚自己到底属于自由职业者,还是属于企业家,两者适合的经营模式是不同的。自由职业者喜欢创业的自由,而不愿意承担太大的风险,更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被企业管理的琐事拖累。企业家的目标是创造一项赚钱的事业(business),他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愿意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管理之中,哪怕每周工作60个小时也无所谓。

  4. 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发明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实际上,世界上赚钱的方式就那么几种,想要发明一种全新的赚钱方法是很难的,你更应该做的,就是充分利用他人已经被证明有效的经营模式。因为既然这种模式已经被证明可能成功,所以你不至于走入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而且你还可以从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大坑和小铲子

前几天,我读到一篇文章,非常短,但是说出了一个大道理。
1.请设想,如果你要挖一个大坑,该怎么办?
很显然,你需要待在一个地方,不停地挖。

不幸的是,你唯一的工具就是一把小铲子。可能因为你没有资金,或者没有人脉,总之,你只搞到了一把小铲子。悲惨的人生,不是吗?

2.现在,你就有两种选择。
选择一:留在原地挖大坑,但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挖到地下的金子。
选择二:每个地点挖5米,如果找不到金子,就换个地方再挖。结果你挖了几千个小坑,而不是一个大坑。
请问你会如何选择?
3.换一种方式思考。
你在推销一种产品。你给一个客户打10个电话,他可能就会买。你给10个客户每人打一个电话,你可能会得到10次拒绝。
你会如何做?
4.有一句成语叫做"滴水穿石",细微的行动经过累加后,会取得惊人的结果。但是一旦你分散目标,很可能就一无所获。
所以,如果你在经营一项事业,你就有两种策略。
策略一:单一化策略。认准一个方向,不断地挖坑,通过长期重复性的付出,创造价值,赢得他人的信任,把产品销售出去。
策略二:多元化策略。你四处出击,到处挖坑,将有限的资源分散使用。这时,你最好期望你的眼光很准,能找对地方,一旦将产品投入市场,就立刻能打开销路。因为你的铲子很小,如果金子埋得很深,你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5.有些人出生的时候,是带着大铲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因为铲子大,他挖一下,等于别人挖十下,那么也许他可以多挖几个地方。
更多的人只有一把小铲子,其他的都要靠自己。这种时候,你最好不要采用第二种策略,因为埋得浅的金子都被大铲子挖走了,不会留给你的。事实上,你唯一的机会就是在一个方向不停地挖。当然这样做会比较辛苦,而且挖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找到金子,但是不管怎样,你至少留下了一个大坑。

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这几天,我在读Seth Godin的《创业者圣经:有创意,无资金,如何起家》(The
Bootstrapper's
Bible,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我读的是实体书,不过译言上有网友翻译的中译本。

当你白手起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市场往往已经被几家大企业牢牢占据。如何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就成了你面对的最大问题。

许多创业者对这个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不懂得扬长避短,结果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他们以为,凭着自己价廉物美的产品,就可以与大企业展开正面竞争,从后者手中把客户抢过来。这种想法常常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为小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为什么小企业不适宜与大企业正面竞争?美国著名的创业家塞思•戈丁(Seth
Godin)在《创业者圣经》一书中,指出大企业有小企业不具备的五个关键优势:

1)经销渠道。大企业的产品无处不在,广告铺天盖地。

2)融资渠道。大企业能够用较低的成本,借到大笔资金。

3)名牌效应。消费者信任著名品牌。

4)客户关系。新进入市场的公司就像一个陌生人,得不到信任,客户和供应商更愿意与以前的合作方合作。

5)优秀雇员。大企业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

大企业的这五点优势,都是小企业望尘莫及的。妄想在这些方面击败大企业,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小企业没有任何机会呢?这倒也未必,关键是除了优秀的产品以外,还要选对竞争方法。创业者应该避开大企业的优势领域,而选择进行侧面竞争,也就是避其锋芒,攻其不备。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1)经销渠道。你不要一开始就采用传统的经销渠道,比如在大商场里销售产品,而要更多地考虑新兴销售渠道,比如邮购和互联网。你还要更多地采用与用户面对面地推销。

2)融资渠道。从一开始创业,资金问题就会困扰你,贷款的利息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所以不要选择那些需要大量资金的创业项目,也千万不要借高利贷。

3)名牌效应。你的产品没有人家名气大,那就只好选择比人家便宜了。另外,一定要突出宣传你的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和优秀之处。

4)客户关系。你不太可能一下子就从大企业手中抢到一个大客户,你只能慢慢来,先做一笔小生意,或者直接把产品送给客户试用,先建立起关系再说,然后再慢慢蚕食大企业的客户。而且每次都以一个客户作为重点,开展销售工作,不分散力量。

5)优秀雇员。并非所有的雇员都追求公司的名气、稳定的工作和高报酬,事实上,很多人都喜欢带有冒险性的工作,喜欢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关心下属的老板、认股权、方便的工作地点、没有官僚主义和复杂人际关系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发展机会等等。只要你能提供这些大企业无法提供的东西,你就能从他们手里争夺到优秀人才。

因此,只要你的产品是顾客真正需要的,然后又采取了正确的竞争策略,你就有机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更有利的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你生存下去的机会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互联网对小企业的帮助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a.
小企业大多选择服务业创业,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本来就不显著,大规模生产并不一定能降低多少成本。互联网加强了这种趋势,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成本差距被拉近了。

b.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小企业能达到与大企业一样的高效率。互联网大大提高了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又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c.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个性化需求涌现的时代,客户不再愿意接受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希望通过互联网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和个性的产品。小企业机构简单,管理灵活,更适合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所以,总的来看,巨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大企业的优势其实也不是那么牢不可破,小企业灵活的体制反而更适合网络时代的特点。所以,如果你有好的项目,大可不必犹豫不决,创业成功的机会其实比看上去的要大。如果说20世纪是大公司和大集团的世纪,那么也许21世纪就是小企业和创业者的世纪。

在这里,你终究会真正地失败

台湾的《天下杂志》最近有一篇好文章,陈文茜的《这里从不拒绝有理想的人》。
我很喜欢文章中的一段话:
在台湾这个社会里,你有一个理想,你跟别人说你的理想时,对方会给你理想的回馈,所以当你很相信"理想"这件事,你终究不会真正地失败。

我觉得,我渴望的社会环境就是这个样子啦。你在做白日梦,其他人走过来不嘲笑你,而是帮助你实现白日梦。台湾到底是怎样的社会,这个不重要。我感叹的是,中国大陆缺的就是这种环境。
在中国,当你很相信"理想"这件事,你终究会真正地失败。
原因一:这里的生活压力非常沉重,房价高涨,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缺失,每天都是求生的拼搏,哪有时间去想不现实的事情?
原因二:这里的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各种选拔、考核、分配制度,无不采用非常现实和功利的标准,谁不现实,谁就没机会。只要有聚会,别人总是问你在哪里工作,要是你回答在大公司工作,对方肯定会点头说这工作不错。
原因三:这里有一个对个人的自发行为充满敌意、无所不在、无所不管、难以对话、简单粗暴、视异端为洪水猛兽的政府。
在这里,哪怕你成功了,你也只是一个很"现实"的成功者,你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很"理想"的成功者。
在这里,相信理想的人,终究会真正地失败。


====================
附:
这里从不拒绝有理想的人
作者:陈文茜
原载2009年7月29日出版的台湾《天下杂志》第427期

台湾这个社会让我最感动的事情,就是当你很相信"理想"这件事,你终究不会真正地失败。
比如说,八○年代,我先看着高信疆、王拓、黄春明那批相信乡土文学的人不断写作,像林怀民在他爸爸是大县长、内政部长的旗帜之下,却坚持要跳舞。
你看明星咖啡屋老板的回忆,林怀民每天为了要买周梦蝶的旧书,就老早跑去。周梦蝶说起来也是悲惨的时代人物,他就坐在明星咖啡屋的门口卖些旧书和禁书。路边行人匆匆,重庆南路口,时代就这样辗过,就把一个大诗人辗在那样一个墙角里。他曾经三天一本书都没卖出去,所以饿昏掉了。
可是因为他坐在这里,台湾这个社会的故事不会只到这里,它的故事就会在周梦蝶的旧书摊继续。旁边有个明星咖啡屋,然后偶然与巧合,就会让一些年轻人走上二楼,点一杯咖啡混一整天。然后黄春明《看海的日子》在那个时候写出来,林怀民也在那个时候完成他的小说,确定他的艺文人生,最后终于走上他的编舞之路。周梦蝶也不会只是旧书摊一个老人,他会成为文化界不断歌颂的名字,他的诗最终还是被保留下来。
比如说我要做《文茜世界周报》,当时找中天电视的董事长周圣渊,我跟他说台湾不应该故步自封到这个程度,应该要有一些国际新闻,我跟他谈,如果大家都考虑收视率的问题,很担心这个事业能不能成功,那我就把我的主持费用砍一半,结果他就说,那就把制作费增加一倍。我跟他的谈话只有五分钟,这个节目就决定了。
也就是说,当在这个社会里你有一个理想,你跟别人说你的理想时,对方会给你理想的回馈。
最近我更发现,台湾真有一些怪人,会做一些比我们这些人做的都还要稀奇古怪的事情,比林怀民跟黄春明还要荒唐。像"熏衣草森林"的詹慧君那个女孩,三十岁就觉得她不要再上班,要去山上种花,问题是她连花也不会种,搞到邻居好心疼,大家就都跑来帮他种。在台中县的新社乡,很多人去支持,在网络世界里互相串连,窄窄山里头一条小路的熏衣草森林就开始有络绎不绝的游客。
后来复制到了新竹县的尖石乡、苗栗的明德水库附近,熏衣草森林现在成了苗栗县最大、最漂亮的景点,还可以办婚礼,有九个香草铺子。
又譬如我最近看到的另一个故事是"天空的院子",是南投县竹山镇八百公尺山上一个老房子改建的旅馆。有个年轻人,连两万块都没有,可是他一心要弄房子,就找了他当医生的表哥一起。两个人买了睡袋、收音机、手电筒,跟一点点吃的东西就住在山上,要了解这个房子。
改建需要钱,谁给他们钱?于是他们开始去找银行,跑了十六家银行,每一家当然都说NO,可是到了第十六家银行,一个资深的银行协理说,我一辈子在银行工作,我支持你,还帮忙去说服那个分行,给了一千多万的贷款。房子弄好之后,第一个月收入只有八千块,他们不放弃,不断地开车上山、下山,找到可以认同他们理想的顾客。后来年轻人写信给苗栗县、南投县、台中县所有的文化局局长,请他们来看一下这个很值得推荐的老房子。
其中南投县文化局长看了信后亲自去,刚好在日月潭办了一场很重要九二一的纪念活动,马修连恩等国际歌手都在那边演唱,就带了他们在百年的老宅住了一晚。
大家就一直在那四合院里面唱歌唱到天亮,然后听天空院子的年轻人讲他们如何开创这个百年老宅的故事。
我喜欢慢慢搜集,台湾从大时代到个人的变化,这些人就是跟父亲、母亲走不一样的路。他们常常觉得,我三十岁就要追梦。天空的院子是二十六岁的年轻人,他就觉得我人生的价值要不一样。他觉得幸福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经济产值,这可能是赵耀东本人不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而台湾这个社会就是不会拒绝真正有理想的人。就算现在苦,就像周梦蝶在这个社会的某个角落,但这个社会最感动人的是,所有的悲剧都是分号,它不会是句点。所有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头,他就会找到他的知己、找到他可以继续持续的一些路。

(完)

《优质思考的十个习惯》读书摘抄

  摘抄:   
  1.思想是灵性生活的基石,思想如何,为人即如何。健康思想并非偶然产生,乃是有意识地琢磨、培养心思习惯的产物。我们若想改进自己的境遇与情绪,首先必须愿意改进思想。
  2.查尔斯·里德的经典座右铭: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3.思想决定了你是谁以及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4.你如果想改变情绪或行为,就应先留心自己是如何思想的,而且是刻意、格外地留心。许多不快乐的人们因为凄惨的情绪而抱怨,却浑然不知可以通过健康一点的思想来改变那些情绪。
  
  5。过分讲逻辑是心思受限制的一种表现。逻辑无法为它自身思考,所以须定出严密的规则。有时,我们需要为信心和盼望留些空间,而信心、盼望不一定完全合理或合乎逻辑。
  
  6.思想影响人的每个层面——情绪和心理健康、个人的快乐、工作与成就感、成功的程度,以及身体健康、健全的免疫系统,均维系于是否拥有健康的思想。
  
  7.在物理学上,一个意念的产生需要消耗数微毫瓦特的能量,那有多少能量呢?若要点着一个普通阅读用的小灯泡,得要600亿个意念同时产生,你必须在同一时刻想着这些意念,而且不中断,才能照亮这一页纸。
  
  8.阐述看似微乎其微的意念的重要性——富兰克林曾说:"少一根钉,失一只蹄铁;少一只蹄铁,失一匹马;少一匹马,失一位骑士;少一位骑士,输一场战争。"
  
  9.我之所以为我的核心:
  
  我就是别人所相信的那个人吗?
  
  不论别人看得到或看不到,我仍是个完全、正直的人吗?
  
  我是否让人觉得诚实?
  
  我值得信赖吗?
  
  10.倘若你总因某件事而痛苦,事实上,使你痛苦的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你自己的判断或思想。而此时此刻,你就有权利来改变这个判断。
  
  11.成熟代表我们能够抵制靠反射性的冲动来做事的倾向,而代之以反思性的习惯——一些当我们感觉智穷力尽时可倚赖的习惯。
  
  12."今天我将会见许多人——聒噪不休的、自私自利的、骄傲自大的、忘恩负义的。但我一点也不惊讶或困扰,因为我无法想象缺少这些人的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罗马教皇马可·奥勒留
  
  13.儿童的典型特征是易于感知快乐,而成人却不然。
  
  14.不论乐观还是悲观,都是我们选择的态度,而非我们身处的环境,我们是因学习而变悲观或乐观。
  
  15.逃避绝非真信心,信心永远承认事实,并懂得求助于上帝所提供的保护资源。信心优于逃避之处在于,信心会找出正确的对策。
  
  16.美国谚语:如果人生给你的是一堆柠檬,你就把它榨成柠檬汁(美国俚语中,柠檬意指令人讨厌、无价值之物)。
  
  17.乐观主义的特质:
  
  健康的乐观主义者不夸大失败。
  
  当原计划行不通时,健康的乐观主义者易于更改计划。
  
  健康的乐观主义者尝试以积极的看法解读拒绝、排斥。
  
  健康的乐观主义者把批评当做有利成长的食物。
  
  健康的乐观主义者把小的祝福化为很大的动力。
  
  健康的乐观主义者不苛刻对待自己。
  
  18.活出自己并非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维护自己,贬抑他人,更不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你越活出真正的自我,便越尊重他人的权利。
  
  19.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当人努力模仿他人时,至少会失去3/4的潜力。
  
  20.控制你的思想之流有以下五步骤:
  
  1)捕捉思想
  
  2)评估思想
  
  3)挑战思想
  
  4)改变思想
  
  5)预防思想偏差
  
  21.思想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来改变:
  
  1)尽可能地对自己复述一种新的想法,以取代旧有的。
  
  2)下定决心相信对的思想。
  
  3)尝试求助辅导专家或心理治疗师 — — b
  
  22.要使自我对话成为有益处的关键在于,必须说出或写下来,当我们如此做时,自我对话便产生了新意义。
  
  23.健康与成功的人懂得认出并停止消极的自我对话(譬如"我是扫帚星""我真糟糕""没有人在乎我"etc)。
  
  24.关于骂人,有两件重要的事实:第一,它常用来当做惩罚的工具;第二,骂人只是一种象征,它有无影响力取决于我们如何反应。我们常不合理、不切实际地回应它,仿佛它本身合理似的。事实上,我们可以选择不让它伤害我们。无论如何,不要再以言语报复回去。
  
  25.我们所看重的会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像,怎么自我对话,对什么有兴趣,以及怎样去感觉。
  
  26.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强调,情绪反应是信念与态度的必然结果,而非任何特定行动或事件的结果。讯息本身可能是诱因,但真正引起情绪反应的是你的信念与你对本信息的看法。
  
  27.未来所谓的文盲将不再指无法阅读的人,而是不知如何思考的人。

优质思考的5个学习心得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我给自己本月安排的计划是阅读一些关于思维方式的书籍。一来磨刀不误砍柴工,对思维方式自身的解读有助于我更好地控制和使用自己的思维,继而学习其他外部知识。二来也是为了加强自己思维的逻辑性与条理性,使之更加严谨和结构化。

就好像Heroes里最强的角色并不是不死肉弹Claire、时空霸主Hiro、精神宿主Parkman,而是钟表匠Sylar,一个善于开人脑壳观察其内部结构,以夺取他人能力的学习型超能力者。

最近看完了《优质思考的十个习惯》一书。作者身兼心理学教授以及基督徒两个身份,你就知道这本书对国人而言充其量只能吸收一半,不可尽信。毕竟在国内信耶稣的只是非主流,尤其像我这样的无神论者(春哥除外),更是将涉及基督教义的章节直接略过。

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有所启发的。将一些获得的收获列举整理后,归结如下:

一、改造思想的重要性问题



思想是灵性生活的基石,思想如何,为人即如何。健康思想并非偶然产生,乃是有意识地琢磨、培养心思习惯的产物。我们若想改进自己的境遇与情绪,首先必须愿意改进思想。

思想决定了你是谁以及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思想影响人的每个层面——情绪和心理健康、个人的快乐、工作与成就感、成功的程度,以及身体健康、健全的免疫系统,均维系于是否拥有健康的思想。

这就是说,改进思想的意义在于:1.让你更好地进行思考,从而获得有利的外部资源。2.使自己人格更加完善,成为更受欢迎的人。3.保证自身健康,包括肉体健康与心灵健康。


二、如何面对令人不快的言论和外界干扰



倘若你总因某件事而痛苦,事实上,使你痛苦的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你自己的判断或思想。而此时此刻,你就有权利来改变这个判断。

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强调,情绪反应是信念与态度的必然结果,而非任何特定行动或事件的结果。讯息本身可能是诱因,但真正引起情绪反应的是你的信念与你对本信息的看法。

这点其实可以更加通俗地理解为:假使你降生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之初时,教你语言的父母和老师灌输给你这样的概念——"草泥马"是对你的一句善意的称赞,就好像"你真棒"、"加油啊",那么今后当你听到别人冲着你喊"草泥马",你会非常骄傲和自豪——当然这一切只是在这个假设的次元中所可能发生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经验和习俗已经赋予了"草泥马"三个汉字以完全的贬义。所以听到别人丢给你这三个字,你会变得愠怒。

关于这个例子,书中更加具有辩证性的解释是:"关于骂人,有两件重要的事实:第一,它常用来当做惩罚的工具;第二,骂人只是一种象征,它有无影响力取决于我们如何反应。我们常不合理、不切实际地回应它,仿佛它本身合理似的。事实上,我们可以选择不让它伤害我们。"

所以说,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改进自己的思维,将外界释放的消极刺激淡化,或是转化为其他的意思、积极的意义。

比如再听到别人对你嚷嚷"草泥马",你可以想想,是否此人是因为刚刚认识了羊驼这种动物而抑制不住兴奋。就好像我们老师几岁大的儿子访问了我的另一个网站同步控之后,便整天嘴里嘟嚷着"同步控""同步控"的。——这样一来,原本挥起的拳头可以稍稍放下。

但这又容易引入另一个令人不快的极端——认为自己只是在动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精神胜利法这几个字,在文学和历史的角度都是贬义的。

对于这一点,正确的思考方式是,
如果你的回避能够避免与缺乏思考的人产生不必要且没价值的正面冲突,那么何妨忍让一下。那并不会使你所坚守的价值观产生动摇,相反,对方却可能因为没有机会从你这里获得有效的信息而继续误入歧途。
当然,一旦争论的焦点从学术问题转向人身攻击甚至物理攻击,那么,我的态度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fuck it back。

三、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

这是一个严肃敏感,且人人可能遇到的问题。

罗马教皇马可·奥勒留说:"今天我将会见许多人——聒噪不休的、自私自利的、骄傲自大的、忘恩负义的。但我一点也不惊讶或困扰,因为我无法想象缺少这些人的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

当年亚当的一根肋骨里包含着无数的基因信息。这个世界的多样性赋予了人们不同的特质。因此承认多样性,求同存异,是包容的智慧。

人无完人,你应当承认,在他人眼中,你也一定有着种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特质,以至于已经悄悄地被列入了他人的黑名单。推己及人,你又为何一定要强求他人随着你的意愿行动呢?人格独立是上帝在创造人类并玩弄人类时,行下的唯一一点善举。

四、意识到自己的意识是一种意识

标题拗口,但确实是这么个情况。

很多时候,人们徘徊在困惑的当口不知如何前行、为刚刚犯下的错误哀叹惋惜,抑或其它种种。这时候,如果能清醒地审判自己当时当地的意识,往往有很大的功效。古人一日三省,以求提高。而今同样。

但意识到自己的意识的确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就像是计算机编程。任何一个程序,控制并调度外部资源是简单并可行的,最难的是控制程序自身,这需要获得句柄、调动API、改写代码,凡此种种。妄图不借助子程序或第三方程序来完成一个能够销毁自身的小程序,再精明的程序员也会告诉你这并不如想象得容易。

更难的是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但往往人们在潜意识下采取的行动最能反映这个人的性格、特质、内在。有时观察潜意识下某个人的行动模式,会让你大开眼界。

比如,我始终认为女孩子找男朋友之前,应该通过种种渠道先打听一下这个男孩玩电脑游戏时的状态(如果他玩的话)。

我曾经以此为课题观察了一组人在打游戏时的状态,结果表现精彩纷呈,很多人在游戏中展现出与日常交际中完全不同的另一面,令人咂舌不已,大开眼界。

有些人则知行合一,态度方式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可能的解释有二:1.他/她是一个活得很真实的人,从不伪装自己。2.他/她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意识,因而即便是潜意识都能在第一时间捕获并且转化为对外的某些常规行为模式,掩盖真实意图。

意识到自己的意识是一种意识,而这种意识的行程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你需要将自己的思维转化成双线程,一个线程用来进行常规的思维,另一个线程则用来监视前面那个线程。如果脑细胞还够用地话,不妨再辟出一个线程,用于评估上述两个线程的协作。

五、关于乐观



不论乐观还是悲观,都是我们选择的态度,而非我们身处的环境,我们是因学习而变悲观或乐观。

在我看来,乐观不仅仅是态度,更是可以习得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改造自己的思维,有意识地将某一问题转化为更加有利的思维角度,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就像塞翁失马那样。

举一个今天刚刚发生的例子。之前我因为感冒请假而错过了一趟戏剧表演课,偏偏在那堂课上老师要求在场同学朗读剧本并据此打分。我因为错过这堂课而少了朗读分,请求之下老师给我的补救办法是——周末(也就是今天)去学校剧场观看一出戏的公演并提出中肯意见。这原本是一出杯具,因为我将损失一个下午的时间(你知道对GTDer来说这多么难过),冒着寒风走出寝室,熬过一场我并不感兴趣的历史剧的演出,还得动脑子想个有价值而不是乱诌的问题(老师是专家,可没这么好蒙)。

为此,我换了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1.如果我不去,我这门课的成绩将会比别人低,这是我不愿看到的。2.周末出去走走,正好活动身体,否则我将会宅在寝室度过。3.我将比别人多欣赏一场演出,多一种生命的体验。

这件事的结果是,我不仅看完了这出戏(出乎意料地精彩),还当着全场演员观众以及前来莅临指到的国内戏剧表演界的大腕的面,提出了比较中肯有价值的看法(我酝酿了整场才憋出这么个金点子啊)。演出结束,表演课老师亲自前来赞赏了我的看法以及救场之功,并果断对我这门课的成绩予以剧透——高分。

试想,如果我没有抱着积极地心态完成这一切流程,怎会将不利转化为有利,甚至超过了那些在课堂上读过剧本的同学呢?

插一句题外话,我觉得目前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网民,是全世界最乐观的人,即便中国的互联网被强奸阉割成这样,依然忠贞爱国地坚守着国内的网络环境,全然不会因此而整个移民去国外,这不是乐观精神是什么。

DM642的数据读写中出现的问题

DM642的数据读写中出现的问题
SDRAM连接在EMIF口的CE0空间,异步存储器连接在CE1空间,用DAT_copy或者是memcy函数在SDRAM中读写数据,却将异步存储器中的值单元值改变。用DAT_cpy时出现的几率比memcpy更大,而用地址单元直接赋值的方式则运行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影响,是怎么回事?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问题?


PCB信号质量不好
使用DAT_COPY时,DSP使用了EDMA/QDMA进行数据传输,总线上的数据速率很高,导致发生串扰现象;
用地址单元读写时,是DSP在读写存储单元,总线上的数据速率很低。
测试DSP的SDRAM信号质量的一个方法,就是用EDMA在SDRAM里面反复拷贝数据,看拷贝的数据是否正常来判断;
一般的DSP地址单元读写则不会测出信号质量问题


问题解决
最终的原因是PCB布线时,将串口芯片的复位信号与数据总线长距离平行走线,导致当数据线上不停的跳变时,对串口芯片的复位信号造成干扰,使其不完全复位,造成串口芯片寄存器的值改变,在串口芯片复位信号输入引脚与电源或地之间连接一个小电容,问题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