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小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小花枪就短多了,也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
骑兵用的枪叫大枪,步兵用的叫小花枪。大枪长丈余,是整根的白蜡树,枪把粗如鸭蛋,枪头粗如鸭蛋黄。大枪又长又沉,两只手端平都难,很不好使。小花枪就短多了,也细得多,抖起来容易,枪头乱飞,故名花枪。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大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内家枪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却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绝学。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贵的功夫,非掌门不传。
大枪几年前很难买到,连知道的都很少。这两年不知是何故,一下子就流行开了,是个八十岁以下的,幼儿园以上的,都搞几根来玩,仿佛不"抖大枪"就练不了拳。大枪搞成了潮流,并不是好事,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枪的质量明显下降。我师傅有一根杆子,只有两米六长,但比我买的三米二的还重。那根杆子是八十年代初买的,一看就是懂行的人种出来的,最少有十年树龄,而现在的杆子有三年树龄就已经很高档了。那根杆子是我师当年走遍全国以武访友时,偶然在河北一个小店花了六十块钱高价求来的。据说是一个老师傅种来自用的,一共就二三十根。那可真是根好杆子啊!沉重密实,表面发青,没有一点疤节,笔直如切,枪头不比枪把细多少。发力一抖,杆身直震,杆头振幅虽不大,但持久;现在的杆子,生长太快,里面的纤维少,存不住能量,一受力杆头就弯,摆几下又停了。大枪杆要是按实战军器的要求来种植,必须从白蜡树苗只有一米高时就开始修剪,不允许长任何侧枝,只能保留树顶的很少的几片叶子,为的是限制其生长速度,并使树干笔直。当军器用的杆子不可种在山上任其乱长,要时时关照着,万不能长虫,一受虫害就留下疤了,还不能种得太密,如果光照不好,就会长弯。一片向阳地,种上一百根,十几年关心下来,能成得了三十根就不错了,这么辛苦是要值那么大的价钱。八十年代初的六十块钱,一个半月的工资了。也就我师傅这样的武痴才舍得买,也只有真正好武之人才会去种那没用劳什子。
现在的杆子全是当成材火栽的,弯弯曲曲,凹凸不平,买一大捆也选不出一根合用的,不过的确是一个比一个长。你用一根两米八的,他马上来根三米二的,还有三米五的,网上听说还有用四米的,真得搞成晾衣杆比赛了。有不懂行的买家,当然就有乱来的卖家。真得把传统文化糟蹋得差不多了,武术相关产业的损失也许比武术本身还大。枪还算好的,虽说时间长,但毕竟简单,刀剑的制作才真的是乱来一气。一把剑,搞得富丽堂皇,卖到上千块,却连剑的护手都装反了,到时候只怕没打着敌人,先就把自己伤了。这种"精装牛屎"只配县份上的科长挂在书房的墙上,和马列全集一起装门面用。按说现在的钢比以前好不知多少,但却没人知道刀剑的每个设计细节是为什么。造好刀剑的老师傅看看就要绝迹了。刀剑里的学问其实讲来也简单,只是没人理解这些安排的用意何在,众看官且听小子慢慢道来。大家知道了中华军器朴实的外表下面惊心动魄的巧安排,以后就不要再拿着小日本的破铁条人云亦云地说好。
日本人什么都跟中国学,学又学不到家,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中国人早就不睡地板了,日本人自从学去之后一千多年来就没变过,要知道中国人改进成现在的样子肯定是有道理的。这军器,生死攸关,前人总结实战经验改成现在这样,肯定有好处,只是日本人不知道罢了。他们不知道,我们也不说,但自己人就别犯糊涂。
十八般兵器,能赢人的就只有刀枪剑棍,其他都是拿来玩意的,当不得真。老舍先生在《断魂枪》里讲"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枪是军器里最博大精深的、最难学的。是个人拿根棒子就知道到处乱敲,给他根枪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枪有百兵之王的美称,两军对阵最管用就是枪,刀棍还算不上。枪若使得好的,枪自己就有生命。马踏连营之时,"枪似游龙",一条丈长大枪把人马团团护住,枪头寒光到处,鬼哭狼嚎,大将百战百胜,岂是*运气。大枪是改朝换代、扫荡乾坤的神器,非刀、棍可比。内家大枪法,精忠岳王创,忠臣孝子传,欺哄瞒诈的小人不配知其奥妙。李雅轩不传小人,就是传,小聪明也未必能懂。
现在流传的内家枪法,许多人喜欢托名在三国名将赵云名下,唤做"赵子龙十三枪",也有直接叫"十三枪",或者根据门派叫成"太极十三枪"等的。十三只是个虚数,枪法其实就三个基本动作,拦、拿、扎,其他的动作都可以从这三个中演化出来。赵子龙的时代实在太久远,枪法归宗岳飞则是有根据的。岳武穆王曾专门纂文形容过那时的"河南大枪",岳王笔下那时的枪和现在的构造用法已经区别不大了。内家枪法成形于宋代,在宋以前,比如唐代虽也有罗成这样的名枪,但流行的还是马槊,如单雄信、尉迟恭。马槊就是矛,矛和枪形状完全相同,但用法根本不是一回事。矛、槊用的是硬木,而枪是有弹性的白蜡杆。众看官万勿小看这点细微之别,用有弹性的白蜡杆是个革命性的进步,内家功夫从此正式形成。大枪的神勇全*内家功夫做底,不然就是一根死木头,一无是处。内家拳不只太极,形意、八卦和太极是同时发展的,杨露蝉陈家沟学艺时,八卦董海川、形意李洛农也都没闲着,内家拳是有传承的。陈王庭创拳说,真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罪莫大焉。陈王庭要是听到子孙这么编排,非得羞死不可。形意拳一直是以岳武穆王为宗,这个我支持。岳王很明确地提出"河南大枪"的好处,但在同时代和后来的武林并未引起重视。以《水浒传》为例,使枪的只有豹子头、玉麒麟、史文恭等少数几个好汉。内家功法和大枪在岳王的时代虽未广传,但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岳王在其枪谱中这样评讲当时的战斗:两马交锋,双方都害怕,拿着矛端都端不平,直往地上戳。这并非只因铁矛太重,换个轻点的硬木的矛照样举不动,而且木制矛重心偏前,打起来恐后悔莫及。一但换用有弹力的白蜡杆,用内力驱动,这枪就活了。枪头只在敌人的胸口、面门处乱钻,挡都挡不出去,越挡越倒霉。岳家军的骑兵,朱仙镇八百破十万,不是光勇敢就成的。可恨岳王为昏君、*党所害,精兵丧尽,但总有一二人把内功和枪法都传了下来。内家拳,于元末明初,经张三丰之手集大成,始有内家和太极之说,到陈长兴、杨露蝉之时才广传天下,形意、八卦、太极一时名家辈出,内功、枪法、剑术登峰造极。只可惜冷兵器时代也到了尾声。
矛、槊用的是硬木,没有弹性,缓冲不得对方的冲力。两矛相交,力量全传到了手上,如果角度不合适,当场兵器就要脱手,这是个杠杆原理,众看官去推推弹簧门就知道了。国外的弹簧门很重,一根长杆子作机关,为的是方便两手搬东西时用屁股一撞门就开。推门如果推的是把手那边,小孩都推的开,如果搞错了,推门轴那边,可就难了。硬木做的马槊,对方打在矛尖的力,因杠杆作用到手上时大了几十倍,那里还握的住,所以使马槊的一定要直对前方,万不可斜,一斜就会被冲脱手。西方的骑士比武,拿根电线杆互相捅,也太长了,简直天真得可爱。那么长的杠杆,除非完全对直了,只要横向稍有距离,两马一冲,捅在别人身上,对方没什么事,反弹力非把手臂搞骨折不可。西方人的对应办法就是把电线杆后面加粗,象个撞门锤一样,依*木头本身的冲量,对撞时松开手,以免伤了自己。英国人开车走左边,就是遵照当年的骑士决斗传统。骑士都是右手持矛,对撞中必须完全垂直才能收效,所以都走左边。不知众看官是否注意到,现在拍的电影,骑士决斗却都走的右边,这是为了安全。用龟壳般的硬铠甲把全身罩住,两马走右边对冲,"电线杆"横着过来,腰轻轻一顶,杆就断,人一点事都没有。就这么点差别,古代的生死相斗就变成了老少咸宜的好娱乐。只要马走右边,人人都能当亚瑟王,赢得美人归。电视上演,英国有人在古堡里办这种旅游项目,大家有机会去试试,当知小子所言不虚。
两马相交,都使硬兵器,硬碰硬,谁重谁占便宜。《水浒》霹雳火秦明使狼牙棒,急先锋索超使开山斧,都是这个思路。几十斤的狼牙棒、开山斧借着马力,横扫过来,万不可硬架。硬架的话,铁矛都要打弯,两臂就得骨折,而他那边挥棒时,手是空握着的,一点事都没有。对付这种敌手,大锤最有用。锤比棒重,挥动起来只要有点速度,冲量就超过棒了。锤棒相碰,冲量两相抵消,大家的手都是空握着的,都没伤着。锤比棒短,回手变招快,趁着敌人收棒不急,一锤就砸下去。金兵爱使狼牙棒,碰上岳云的金锤就全玩完了。使重兵器的关键就是要把兵器运出速度来,手得空握着,以防反震。这就象打网球时握紧拍子单手硬接来球会镇伤膀子一样,松松地握拍,拍子动起来就不怕了。要把百斤的金锤在短时间里运起来,没点天生的神力办不到。膀臂上的力太小是没用的,只有*腰,腰力到手,才运得动重兵器。内家功夫讲巧力,四两拨千斤,但真要拼力气,使大锤,照样不含糊。一切全因腰壮气足。
腰气壮,神色便会不同:面像温良,却不怒自威。中国古画里的大将,庙里的天神,全都腰大十围,从来没有画成健美先生的。并非中国古人不懂画肌肉,庙里给四大天王扛腿的小鬼就是肌肉男,又凶又丑。西方没有内功之说,画师只知肌肉,以肉多为美,雕塑中的男性肌肉全都团团鼓起,肌肉鼓起干什么,打铁也用不着全身紧张啊,只可惜达文西没见过精神的内壮。大将帐上高坐,全身放松,体态似美人臃懒,但气聚神凝,甲士三千环列,雷霆万钧之势一触及发,那才是真的神勇。俗话说"关公不睁眼,睁眼要杀人",此之谓也。中国古画里的百战百胜大将军,写其神,不显其形,宽大衣袍,寥寥几笔,却能尽现智信仁勇。
重兵器挥动起来,只要打上了,就够喝一壶的了,要是打不上可就惨了。重兵器动量太大,回手慢,给敌人以可趁之机。《资治通鉴》中曾记载尉迟恭凡三夺单雄信的马槊。单雄信使得好马槊,打的李渊永不释怀,一定要杀单大哥,李世绩以生家性命相保都救不下来。单大哥的马槊一定是势大力沉的,一但没打上、回不了手,就被尉迟恭冲进空门,夺槊而擒。不仅是马槊、狼牙棒,一切的硬兵器,打不上就现了空门,刀棍莫不如此。
硬兵器,一是震手,二是有空门。但白蜡杆的大枪就不一样,白蜡杆有弹性,用枪头硬架斧、棒,枪一弯,有那么个小小的缓冲,手上就不震了,敌人兵器的劲道也给卸了。白蜡杆存得住能量,弯了会反弹,只要枪把一转,枪头就绷出去了,打个正着,这里面的功劳有一半是敌人自己的。内家功夫的奥妙就在于此,攻防一家,防就是攻,攻也是防,一个动作干两件事。电视里演日本的合气仗宗师和人过招,那边的徒弟伸着棍子让他打,先敲开对方兵器,再打头,连打两下,就象下象棋,你走一步,他走两步,当然什么都是他赢了,有没有这么不要脸的啊!其实就这不要脸也是跟中国骗子学的,日本人两亿人一个脑袋,一点创造力都没有,让他独立思考还不如杀了他。可怜日韩都中中华文化的毒太深,自己又解不了,才可能救他们。
白蜡杆大枪防守好,进攻也是一招破敌毫不含糊。一枪扎出去,万朵梅花,先把胸口的护心镜打碎,再往里钻。枪花朵朵,朵朵都致命,不知该挡哪个。此时千万不能挡,一挡就完了,白蜡杆是软的,硬挡正好被借上力,才挡出去,那边枪把一转,枪头马上又从另一方向打回来,力还更大了,这里面的功劳还是敌一半我一半。拳经上讲"棍怕点头枪怕圆",说的就是大枪一但抖起来,枪头乱摆,神仙都难防。对付这等高手,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枪也抖起来,搭上去,让对方听不到力,他就不好进下一招了。如果两枪一搭,你听到了他的力,就可顺势打进去,既可借力打,也可直接打,只须枪头稍微错开一点,一滑就进去了。要是听不到,就得赶快变招采用守式。高手马上用比枪和在地上推手是一个道理,谁听到了对方的劲路,谁就赢,和使什么招式无关,只有外行才会津津乐道:用什么招破什么什么招。内家枪法就拦、拿、扎三招,其实就这三招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有随便一枪出去,拦、拿、扎三式都有了,才算是上得战阵的好枪法。
和高手过招要分外小心,体要松,神要聚,听不到劲也不能慌,万万不能妄动、现了明劲。只要不妄动,就是打到眼前了,还有一丝逃命的希望,一但被对方听着劲打进来,就好似空有雄兵百万在外,却被人劫了中军帐一样,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战阵上沉着是最重要的,越是十万火急,越要沉着。不过对付一般的小喽罗、破铜烂铁,就不须如此过虑了。大将马踏连营,不怕他人多,一条枪舞动起来,如巨蟒缠树,前后左右,护着人马,硬进硬退,枪头到处,沾着就死,碰着就亡。众看官也许不服:同为血肉之躯,何以能有如此神勇。此乃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智慧,道家哲学和内家功法:道之玄妙,妙在阴阳!
松软也是一把力气,是分了阴阳的力气,松要从力中来,这是不传真诀。李雅轩说要"大松大软"许多人误解了,害了他们,以为每天挥下袖子就是练功夫,可不可能。要想练松,得上力,篮足排球、沙包、举重,什么都得来一下才行,但这只是入门的接引,万万不可沉溺其中。松是力,在力中找,只是得有懂劲的师傅在旁指导,不能自作主张,乱想象,乱发挥。李雅轩的"大松大软"那是说给入了门的听的,是功夫上高档次的手段。入门的时候可以搞点乱七八糟的东东,但往上走只有"大松大软"才是正道啊!李雅轩是个老江湖,什么都讲,偏就不讲最基本的入门练法,不过入门也的确讲不出什么普适性的东西,全看个人悟性和机缘,入门的练法得因材施教。小子我在此多说几句,是不忍看有心向学之人被*人所害。内功全是力量,只是有许多精细活在里面。静坐、冥想、服药,什么丹也好,咒也好,全是骗人的。真要功夫的,你就放开手打,打不赢你个生手,就是假货,众兄弟万万小心。
内功力大且持久,更妙的是反应奇快,与人斗每每站尽先机。何以能如此,全是"意在劲先"之妙。意和劲也是一对阴阳,有先有后,互为因果补充。内家拳劲去如射箭,有去无回(回的时候已经是第二箭了),对方在躲避这一招时,我的"意"已经在根据他的动作准备下一招了。这下一招,用的就是刚才那招回头的劲力,正好来的急。拳经上讲"往复须有折叠",就是说*关节的转换把这回头的劲变个方向再打出去。内家拳以懂劲始,等有了劲力了,再往上全是练敏感,练观察,练这个"意在劲先"。内家拳,劲意分阴阳,敌人只逮得到过了时的"劲",永远也逮不到因敌而动的"意"。内家拳敢号称不败,全在于此。
小子我说:岳王的白蜡杆大枪是内家功夫之祖。那是因为白蜡杆有弹性,存得住能量,可以和人合成一个大阴阳。使得动白蜡杆的一定是懂阴阳之理的,懂阴阳之理就是内家拳。现在好些人练抖白蜡杆子是把它当成上力量来手段来练,这是走偏了。白蜡大杆子长丈余,没点力枪头都抬不起来,但这力可不是手上的力,手上的力再大都不够,只能用腰腿的力,手得松软了,听到了杆子的弹力才抬的动这杆枪。我师傅教我等练这杆子时,要求得手臂伸开,一只手抓住枪把,丈长的杆子得端平了,一端最少就是半小时。这就是我太极门的不传绝技"大枪桩"。"大枪桩"练的是人枪合一,死力气是端不了半小时的。只有把人体的阴阳运开了,和枪的阴阳一体了,才支撑得半小时以上。说白了,就是要全身关节、骨骼微微的抖,和白蜡杆大枪一起抖,枪和人抖成一体了,肌肉有张有弛,轮流地休息着,要端多久都行。端"大枪桩"时,枪头一直微微地颤抖着,枪头里装的铁弹子细细地响。若是练得更好的,手不见动,枪头就能舞起来。"抖大杆子是用来练听劲的",这句话千金不易。众兄弟知道内家拳和兵器的阴阳之理,勿乱传,切不可传与外族,不然定遭天谴。
练过了"大枪桩",就能听到自己的枪了,这枪和人就有了感情。一摸枪杆你就知道枪想干什么,任何加在枪头上的一点小小的力量你都能感觉到。杨露蝉之子杨班侯能用大枪点死玻璃上的苍蝇而玻璃不碎,可见其听劲之好,枪法之高。我师傅枪头只须一点,青砖墙角的砖,要那块就下来那块,这全是*的听劲,若是用蛮力就是把杆子顶断了也没用。太极拳听劲是彻头彻尾的功夫,永无止境。听劲好,力量才大得起来,能干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比如点穴。人体的穴位全在关节和肌肉的最里面,没有变化的力就是撞断了骨头都点不了穴,因为撞的过程中肢体受力会动,穴位也跟着移动了。要点穴就得听着劲追着一处点,只要力量够大,时间够了,穴就点上了。被点了穴,那块肌肉就不听使唤了,和骨头脱臼是一个道理。解穴,只要反方向拍回来就解了。人身上穴位到处都是,小子我自己为方便记忆的总结就是,凡是关节,肌腱,和肌肉的中点都是穴位,打上了这条肌肉就"脱臼"了。穴位,我个人判断就是人体运动的关键点,好比一个大城市的公路,总有几条不大的路,很关键,一但堵了就瘫一片。
民国初年上海有个神针黄,妙手回春,曾一针治好了轻工巨子张骞多年的阳痿,名重一时。老外医生问他穴位是什么时,神针黄说:穴位是活的,只有活人才有,解刨是看不到的,穴位的发现是上古先贤功夫练到极处自己感觉到的。神针黄的针是纯金所铸极柔软,长有一尺,比发丝稍粗,头是钝的,平时就缠在手指上当戒指用。如此一根软针,要打进肉里,绕着关节内脏打在最隐秘的穴位上,可想神针黄的听劲有多好。神针黄给袁世凯治头痛时,金针打进去有半尺。八十年代专门拍过一个电影讲神针黄的故事。神针黄练功的方法就和内家拳相似,全*好听劲。太极门练点穴从不戳沙袋,全*打拳时,把神意灌到指尖,指尖和全身阴阳相通一体了,就能点穴了。点穴指法其实就是枪法、剑法。一枪点掉墙上的一块砖,其他的砖纹丝不动,不就是点了墙的穴吗。兵器和拳是一回事。
大枪练出了听力,两马相交,兵器一碰,大枪有如灵蛇,顺着对方的兵器就钻进去了,大将杀敌从来只此一招。白蜡杆子的大枪是有生命的神器,枪有自己的阴阳之理,弯了就要直,直了又要弯,扎了左就往右,劈了前自会去挡后面。对方越是个力大如牛,使重兵器的猛将,越好打。他要是把我的杆子顶弯了,我才高兴呢,枪把只一转,力都不用,枪头弹出去,又再扎他一个。马踏连营,被团团围住才好呢,枪枪不落空。人枪合一,枪想往哪里去我就送他去哪里,我眼到哪,枪就自会扎哪里。人只要不断地给枪以能量和神意,枪自会帮你打点四下。
白蜡杆大枪只要有能量,就没有破绽。*白蜡杆的弹性枪头的旋转非常迅速,敌人无机可趁。就是以一敌二也不怕,腰一发力,枪头摆个一百八十度,能同时荡开左右两边功来的兵器。枪头摆圆了,就是射来的箭雨都挡得住。一但枪不抖了,可就现了空门,大枪如果不是*的白蜡杆子的弹性,枪头又慢又没杀伤力,白蜡杆直接用力捅威胁很小,很难刺穿铁甲,最关键的这样做很慢。内家高手碰见了内家高手,听劲好的那个能把对方枪上的动量耗掉,枪不弹了是最可怕的,比被人围攻还可怕。这时,敌人已经抢到身前,再发力把枪旋起来已经没有时间了。
太极枪法里有一招"败式亮掌",练的就是大枪如何"死里逃生"。"败式亮掌"很简单,就是后退扯个架式,一手高举,如同文革中跳忠字舞常用的造型,看不出有任何高妙之处,但这一招其实是大枪的败中取胜法,"拖刀计"、"回马枪"、"撒手锏"远不如这招凶险。如今,知道"败式亮掌"真实用法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能练成了,更是绝无仅有。"败式亮掌"其实是弃枪取胜的最后手段,天下没人能逃过这鱼死网破的最后一击。"败式亮掌"一手高举,意图是弃枪取背上的单刀,刀枪合击。这就象象棋里的双将绝杀,敌人逃无可逃。至于如何刀枪合击,小子我就不能再多说了,众看官还请见谅了。太极枪法练到了"败式亮掌"的刀枪合击就算功德圆满,可以下山助明主、取功名、解天下苍生之倒悬。
枪法是全世界只此一家的中华绝技,而剑法则是枪法的变种。内家剑法纯是枪法,绝非刀法,剑法武当剑诀有一句"若把剑来当刀用,笑死三丰老剑仙"。内家剑法,斗剑时是绝对听不到兵器相碰的叮当做响之声的,一把剑最多就是轻搭在对方的兵器上划行,而剑术的精妙全在于因敌而动,一击成功。内家剑法里剑的动作并不多,练得是身法,特别是腰腿。功夫成了想下山,少林弟子是要打过十八铜人阵,而武当弟子则是要用一根小竹竿跳到树上刺下一只猴子。少林弟子遍天下,武当则代不数人,别说刺下一个猴子,就是两脚上树这招练成的也没几个。武当只要每代人能出一个练成了剑法的留山任教,也不至于凋零如此。内家剑术对剑本身的要求并不高,一根竹子都行,什么都没有时,食指捏个剑决也是一把剑。刀枪剑棍,剑术才是至尊,而剑术只不过是内家高超身法的应用而已。
枪法、剑法只有中国才有,日本和西方都没有。日本的剑盗是刀法,而且还是送命的笨刀法。西方的大剑也是刀,非常原始、朴素的刀法,不讲究变化,打起来要吃亏,越用力越倒霉。但西方的击剑却是个好游戏,特别是花剑,但也只用到了剑的刺一个功能,略嫌单调。中华武术要走向世界,奥运会上那几块击剑金牌非得全包了才行。如果击剑的场地是圆的,小子我敢说有必胜的把握,就算依现在的规则,有了好听劲任然可以胜出,他日还请诸君看我在奥运上为太极二字正名。
西方大剑形状如放大的中国剑,剑把很长,用法完全是刀,双手握持狂挥狂砍。西方人脑袋一根筋,只求挥剑有力,从不想一剑劈空该怎么办。为了增加力度,西方大剑的剑把后面有配重,很重的一块铁疙瘩,雕成各种花饰。配重的目的是在不增加剑的尺寸(西方大剑已经太肥了)情况下增加劈砍的冲量,这个安排简直蠢到家了:大剑回手更难了,而且增加了扭矩伤小指,搞不好剑会脱手的。我有一根九尺长的FLYFISHINGROD鱼杆,鱼杆末端也有一个配重。制造商的本意是方便CASTING,但我早就把配重卸下扔了。有配重了,力就乱了,根本听不到杆头鱼线的力,鱼线反而甩不远。我听着鱼线的力甩,腰力到杆巅轻轻一提一弹,只一个来回,整根九十尺的FLYFISHING鱼线就能全出去。FLYCASTING最好的姿势就是"白鹤凉翅"。
我不要配重是学的大枪握法。枪的握法是"枪不露把",握枪的手要抓着杆子的最末端,一点木头都不露出来。这样握的好处是,第一是在往回抽枪时不会打着自己,更重要的是枪和手臂劲路相通,这样才能听到枪端的力。体院的武术教授编写教材,却对如此基本的道理一无所知,还出光盘到处现丑,可想而知体委搞的标准套路是什么货色。西方和日本的刀法最大的漏洞就是没有考虑砍空了怎么办。西方人好血勇,似乎不屑于躲闪。勇士用尽全力抡起几十斤的大剑砍去,本身已经失去了重心,全*对方的迎头一挡才能站稳,要是对方不挡先就自己来一个跟头。这道理很简单,大剑的冲量不变,刚才用多大力和时间抡起来的,现在就得用多大力和时间拉回来,想变招哪里来的及。中国内家功夫比武中第一条规矩,用祖师杨澄浦的话说就是"不能失中",意思就是要有力能收劲,所以太极拳推手第一要旨就是不能*到对方身上去,一掌打空不可牵动了脚步。如何才能做到呢,就只有根劲,和前文所讲的"分阴阳"。日本刀法有和西方大剑同样的问题,而且还更糟,日本的刀完全没有重量,一碰就飞,却又不走轻灵的路子。日本刀其实源于中国唐代,汉族刀改进之后,就只有苗刀还是双手长细刀,但苗刀全是从下往上的劲路,*跳来发力并同时整个迅速地转身以弥补空门,故有"跳苗刀"之说。日本刀法则根本没有任何身法可言,一但出了空门只有死路一条。苗人和明帝国斗了三百年,以中华之大也只有苗人在朱乞丐的淫威下不服,苗人之勇悍,其实战经验之丰富,岂是异想天开的倭人可比。
内家高手使棍、使刀,从不乱挥、乱砍,全是劲从根起,一点即收快出快回。《水浒》里杨志杀泼皮牛二,宝刀只往前一戳,牛二便血溅菜市场。众看官莫小看了这一戳,杨制使情急之下,随心而发,刀法中规中矩,可见其家传的好武学。这一招要是依日本剑盗,准定是大吼一声,高高举刀,狠劲地下劈。那牛二是胆怯的人,脚一软,往后一倒,一准劈了个空,却也免了场官非。日本人是真的不懂,从上往下劈看上去很美,但慢啊!从上往下,怎么着也得先举起来,再落下去。这落下去时用的是重力,重力加速度有限的很,那比得上腰腿上的千斤力。英国科学家曾撰文分析足球发点球:好守门员腰腿力大,轻而易举就能跳起来接住射向球门上方的球,而对地滚球,守门员倒地*的是重力,就算猜对了方向,扑下来也晚了。日本人学什么都学不到家,空手道莫名其妙地大喊,喊个什么,通知对方注意啊。中华正宗内家刀法从没有向下砍的,全用刀身运化,用刀头三寸戳。刀从不高举,一举高,根劲就断了,而只要根劲在,就是千斤铁锤砸下也不怕。太极刀里就只有跳步冲刀打得高些,但那也是向前冲,不是向下。
韩幕侠曾以内家刀法做底,为二十九军编大刀法,专门对付日本傻刀。日本人一根轻薄的铁片,从上劈下,大砍刀横刀扎马,稳如泰山,用根劲一抬,两刀一碰,若是向下力量大,日本刀当场就要断,不断也给磕飞了。这时,大砍刀也得了空间,进步一冲,一刀就削下日本人的脖子。二十九军的大刀,长城会战,砍得日本人一点办法没有,专门研制出钢脖套,也亏他想得出来。那帮鬼子就是到了今天也没想通是为什么输的,几十年后总结经验又发明个什么拔刀道,真是可怜啊!人渣也配拿那二斤铁。
民国各省都有国术馆。内家高手如韩幕侠、尚云祥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遍练了很好的军体拳。韩幕侠为二十九军练的大刀法,就是其中的上佳之作。二十九军的大刀法很讲桩功和根劲,日本刀那点力量根本砍不动,而二十九军的大刀冲砍过来,日本刀一挡就被冲瘪,哪里防得住,连人带刀一起被砍翻。二十九军的大刀法要求必须能一刀冲砍断碗粗的毛竹,毛竹有韧性,都能一刀砍断,可想而知砍上日本人脖子是什么效果。只可惜,现在的军体拳乏善可陈。现在的军体拳实出于少林的伏虎拳,于桩功和根劲上不足,对腰力的练习不够,以前军队农村兵多,农村兵干过重活腰有力还不明显,现在城市兵多了,腰力本来就差,还这样练打起来恐要吃亏。
内家剑法大开大合,很是好看,但刀法和棍法就很小心。刀棍在日本和西方都是乱挥一气的,那是因为幼稚不懂。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度,两千年的战乱培育出的武术老到、高深、匪夷所思,所以表面常让人费解。对于棍,拳经上有"棍怕点头枪怕圆"之说,讲的是:好棍法要向枪法一样"点",莫乱抡,而使枪的,若是枪头转起圆圈来了,就可怕了。"棍扫一大片",使棍的时候横扫很爽,但敌不得高手。横扫抡起来后力大,但准备时间也长,先就得开了自己门户才好用力,欺负弱小也就罢了,遇到高手,门户一开,一刹那就打进来了。抡棒乱挥的,看着可怕,但力量其实不大,一根棒能有多重,完全可以大胆抢进身。两臂下垂,略向外撑护肋,剪步进身,看看棒要及身,运上根劲,只需一转身,这个力就卸了。转身时,手只一带,棒就是你的了。他要是聪明马上就该扔棒别走,若是还紧抓着不放,就真倒霉了。只要向他斜后方一迈步,照着后脑就来一下。他手里撰着根棍子,哪里回的了身。世上的事就这样,没有一成不变的好坏,打架时手里多根棍子是好事,但要看场合,聪明人该丢的就得丢,要是舍不得丢,就得丢了命。看今日,衮衮诸公,堂堂高坐,抓权不放,干尽傻事。唐朝人称庙堂那把交椅为"痴床",真是贴切!吹拉弹唱挺聪明一人,坐上去就傻了。
好棍法得使得象枪法一样才行,动作要小,守住自己门户才是第一。棍头虽是平的,没兵刃,但真扎上也够呛。根劲一捅,动作幅度虽小,但立木承千斤,比抡上一棍可厉害多了。使棍时手要握在三分之一处,运棍要用腰力,双手得换的勤,一条棍要把自己上下左右全罩住,先学会防护再想打人。打人要走中门,只须腰一抖,棍一点就够了,除非对方确确实实现了败象,万不可放开门户抡和劈,抡、劈的效果并比用腰力点一下只少不多。"点"是有后手的,点不上,棍或左或右一横就能化敌人的攻势,抡、劈没有后手,棍出去了抽不回来,是送命的招式。内家刀法、棍法都很难看,没有什么大开大合的动作,全都是转圈和运化,发力一点即收;日本的合气仗之类的就很好看,大喊大叫,大劈大砍,爽得不得了。真要到性命相搏时,他那一棒要么不敢用力,要么用力就回不来,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中国的内家拳器械秉承内家功夫的阴阳之理,以根劲为基础,化发一体,功防一家,是世界冷兵器艺术的最高峰,有不败之能。在今天的热兵器时代,虽然已没有了马上斗枪,但内家功夫也还能用于指导军器的研究、军队的体能和战术动作设计。比如,用根劲通到枪头的力学原理用来分析步枪的设计,就能难说无托步枪是个好主意:无托结构由于重心在握持手后面,极大地增加了一个疲劳的士兵快速又准确地大范围移动枪口的难度。(无托设计还有很多更大的毛病)又如,军队急行军和长距离行军多快多慢最科学,内家的呼吸原理就可以给出一个漂亮的答案。
中国文化的阴阳之理和科学是不矛盾的,对传统文化一点研究都没有就批评很难说就是科学的方法。给内家功夫中的阴阳之理一个科学的解释,正是我等这代人的责任,在这里小子我只是开了一个头。粗浅地介绍了点兵器知识!
2010年3月6日星期六
在vim里面删除空行
vim的命令为:%s/^\n//g
意思是全局替换所有以回车开头的字符,替换为空。
顺便研究了一下
如果有多个连续的空行,想保留一个
vim的命令为:%s/^\n$//g
意思是全局替换所有以回车开头的字符,替换为空。
顺便研究了一下
如果有多个连续的空行,想保留一个
vim的命令为:%s/^\n$//g
所以在vim下面输入
:g/^\s*$/d
这样就完成任务了。
^ 匹配输入的开始位置;
\s 与任何空白字符匹配,包括空格、制表符、分页符等。
* 匹配前一个字符零次或几次
如果只想删除不含空白字符的行,
只要输入
:g/^$/d
其它的扩展参照VIM的正则说明.
终结南北朝乱世的神秘预言:黑衣作天子
南北朝后期,曾流传过一条神秘的预言,预言将有一位"黑衣人"降临成为天子以终结如今的乱世。
南北朝后期,曾流传过一条神秘的预言,预言将有一位"黑衣人"降临成为天子以终结如今的乱世。
出现这条预言的历史背景是自汉末以来达三百年之久的社会大动乱,先是汉末群雄逐鹿,各路英雄杀来杀去杀得北方大地"千里无人烟";三国归晋后,统一不过维续三十多年,匈奴后裔刘渊扯起狼头大纛,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士族遂苟安南方二百多年,北方则先后出现了十六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姓氏的人建立的国家,中土大地,血腥遍地。
延续下来,即是如今南北对立的局面。南方为宋齐梁陈四个小朝廷中的第三个梁朝,北方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立国百余年后,一场六镇大起义将帝国生生一分为二,是为东魏和西魏。
天下,再度呈现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是个堪比魏蜀吴三国时代的"后三国"时代,此时,久已疲倦的中土大地终于看到和平的曙光,乱世天下,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中走到重新统一的历史关头。
"黑衣作天子"的谶语,即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冒出,打开了一段乱世预言,预言将有一个人黑衣人,领导大家来终结这段乱世。
当此之时,主宰天下者为南方的萧家(梁)以及北方双雄高家(东魏北齐)和宇文家(西魏北周)。但是,那个笑到最后完成天下一统的真命天子黑衣人,究竟会花落谁家呢。
(一)、版本V1.0:亡高者黑衣
北魏末年,天下大乱,草莽出身的高欢击败尔朱氏集团,入主洛阳城,再行废立事,从民间找来一位落难的皇族立为新皇帝,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征讨天下群雄,转眼间几乎平定天下。
一条谶语却莫明其妙冒了出来:亡高者黑衣!此条谶语出自某个术士之口,仅见于历代正统的二十五史之中,佛学典籍不见记载。
据说高欢本人很信这条谶语,相当忌讳,每次出门都不想看到和尚,因为当时和尚穿的僧袍统一是黑色的。而且据说后来在高欢干预下,东魏的僧人一度改穿黄色僧袍。自然,沙场上高欢统领的东魏军队,都穿黄色战袍。
高欢的死对头宇文泰听说这条谶语则哈哈大笑:"我小名叫黑獭,就有个黑字,应谶的不是我还有谁?"当即连西魏旗帜、战甲、服色,全部改作黑色,一上战场,一片乌黑,看得高欢心头淤血:你不是见到黑衣人就恶心吗,我就让你恶心个够,哈哈哈!
高欢一世枭雄,果真拿宇文泰没一点办法,不但手头掌控的皇帝(北魏孝武帝)跑了投奔宇文泰,自己在跟宇文泰的一生五战中,也是输多胜少。双雄博弈,高欢是家底一点一点耗光,精力一点一点耗尽,最后在《敕勒歌》的旋律中吐血而死。更离奇诡异的是,据说每逢两家大战之前,东魏都城邺城墙根底下就有黑黄两色蚂蚁先出来互咬一番,据说要是黑蚂蚁赢了,高欢出战必输,要是黄蚂蚁赢了,高欢还能赚点便宜回来。
在高欢的最后一战中,他集结十万大军出征关中。出发前有部下拼死劝谏:高王,这次黄蚂蚁咬输了,死个精光,此行不利啊,还是等等时机再说吧。
高欢不听,果然在玉璧城下顿军五旬,将一切手段耗尽也没能攻破这座坚城,最后发愤而死。
传闻归传闻,高欢虽死,高家却未亡。高欢所生儿子虽然多数带有出格毛病,但作为政治家来说基本还是合格的,高欢死后,宇文泰又活了十年才死,在这段时间内,宇文泰也没能拿高家怎么样。两家还是在北中国大地并立着,谁也没灭亡谁!
亡高者黑衣,还有待时间检验!
转眼,高欢的二儿子高洋废掉东魏傀儡皇帝,自己坐了皇位,建立北齐王朝。高洋在位的最初几年,对内整肃朝政,朝堂为之一新;对外痛击北方各个胡族,打得这些强悍的蛮子四处乱窜,不敢窥觑中原一眼。连当时正以恐怖速度崛起的突厥,都畏惧地将高洋称作"英雄天子",亦是不敢南下而牧马!
但是这个英雄天子的后半载简直一塌糊涂,北齐王朝被称作"禽兽王朝"有一多半的功劳要算在他头上。高洋酗酒渐渐成为习惯后,脑子完全不清楚了,杀人杀上瘾了连自家人也不放过。还是受着"亡高者黑衣"的影响,有天,高洋突然问左右:"什么东西最黑?"左右莫明其妙,怕说错话被杀,只得老老实实地回答:"漆最黑!"
高洋听说此语,大受刺激,因"漆"与"七"同音,居然怀疑上自己的七弟,同父异母的高涣。
这个高涣据说自小天姿雄杰,俶傥不群,甚至如楚霸王般力能扛鼎,高欢都忍不住夸赞说"此儿似我。"在高欢诸子中他是唯一一位领兵亲征且在战场上斩下敌将脑袋的,但是应该是这种才略给他带来的灭顶之灾。
高洋自小常受大哥高澄欺负,有真本事也只能隐藏起来装弱智,老大不小的一个人了还整天让鼻涕挂在脸上晃荡,找到机会登上皇位后,对弟弟们的本事自然防范得紧,再加上酗酒导致神经经常出现间歇性失常,遂将这个七弟抓起来跟另外一个为他所忌的弟弟一起关在猪笼子里,饮食吃住大小便都在里面,关了一年多,后来干脆扔了大把炭火在笼子四周,将两人活活烤死。
高涣这倒霉孩子,因排行第七,"七"与最黑的"漆"同音,成了"亡高者黑衣"的牺牲品。
高洋在位期间,据说很令西边的宇文家忌惮,西魏每年冬天都要派人将黄河河面的冰块凿碎,以防止高洋趁机派兵从冰上突然进攻。
然而一切似乎都逃不出那个预言一般,酗酒越来越厉害的高洋经常自己口吐莫明其妙的话,这些话后来居然不少应验,因此有段时间高洋几乎被看成神汉一般,因为神汉经常就是疯疯癫癫的。
高洋有天喝酒正酣,突然暴怒而起,端起酒杯摔在地上摔得粉碎,下诏宣布要带兵西伐宇文家。但等到军队被匆匆召集起来,高洋突然又大哭地对群臣道:"黑衣非我能制服。"西伐一事遂不了了之。
西边穿黑衣的宇文家,命中注定一般,要成为高家的灭亡者,高洋亦是无可奈何!
谶语的杀伤力在于,它才不管人们怎么神神叨叨去解释迷题的过程,只要最终结果应验就行。就算高洋杀掉自家老七,谶言还是照样应验。
高家传到第三代,无愁天子高纬在位期间,黑衣人自西而来,席卷关东,经两战而灭高齐全境,从父兄时代起,寸步未能突破潼关关口的宇文家,在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的领导下,终结了两家三代人博弈的历史,实现北方一统。
至此,亡高者黑衣,应验!
(二)、版本V2.0升级版:黑衣临天位
在"亡高者黑衣"之后,预言升级为"黑衣临天位",这下更接近那个天下一统的目标了。
我们将目光从江北收回,投向江南,梁武帝在那篇开中国佛教信徒食素先河的《断酒肉文》中,开口先自称:弟子白衣……
他想说本来匡正佛法是黑衣人干的事情,不是我这个白衣弟子应该着急的。
黑衣人是什么意思,白衣弟子又是什么意思呢?上文提过,南北朝时代,僧人是穿黑色僧袍的,因此多以黑衣或缁衣代称僧人,而俗家子弟则多穿普通白衣,后以白衣(或素衣)相对黑衣(或缁衣)指代俗家子弟,佛教上所说的缁素之分即是指僧俗之别。
在乱世里,佛家的因果轮回报应说,点亮了人们摆脱苦难的一盏希望之灯,于是乎,外来的佛教迅速传播,并很快如生物学上的外来物种一般,压得本土的儒道两家几乎无法抬头。穿黑衣的僧侣人口遍布南北大地!
萧衍彼时虽是帝王,但尚是身穿白衣的俗家弟子,似乎不够格来应这个谶,于是干脆舍身为奴,受戒做了和尚,其四次舍身同泰寺的往事,天下皆知,这里就不多废话了。
萧衍于是每天穿着黑色的僧袍诵经念佛,做了一名实实在在的黑衣人,似乎已是谶言所说的那个黑衣人了。
然而事情远未那么简单,萧衍纵然是"天子",也只是半边天的天子。彼时中土大地分隔南北,两边口水不断,南朝人骂北方人为"索虏",北朝人蔑称南方人为"岛夷",我说你是虏,你说我是夷,总之,只有我才是正宗,你是何方鬼怪?
自认正朔的萧衍不过守着半壁江山。北方的"索虏"在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之后,汉家文化浸染日深,自古就是天下中心的洛阳城渐渐回归为天下士族的精神领地。就连萧衍手下,寒门将种的陈庆之千里挺进洛阳城,回来后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洛阳搞衣冠礼乐比咱这里正宗呢,我看这个正朔的问题嘛,得再商量商量了!
见过世面的南朝人自己都这么认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更郁闷的是似乎老天也不买萧衍的账,不久,另一条谶言流毒中土: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这条谶语似乎专为配合"黑衣作天子"而出现,曾受评史上"十大"神秘预言之一。
解释一下,荧惑是指火星,南斗则是星宿位置的名称。正常情况下,火星不该呆在南斗这个位置,当出现这种情况之时,即是表明天象异常,地上的人间天子就要因之发生异变。萧衍号称大学者,研究了半天也摸不清要发生什么异变,就自己搞了一套仪式:脱掉鞋子,赤脚到皇宫外庭院里跑了两圈,说是"天子下殿走",以此表明我萧衍应天象,我才是天子。
不久从北方传来消息,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与权臣高欢闹矛盾,一气之下逃出洛阳,西进千里投奔长安,在宇文泰羽翼下以关中为根据地搞了个新政权跟高欢相抗衡。
这个这个!这不是谶言说的"天子下殿走"吗?萧衍一听,惭愧不已:怎么元修这个索虏也能应天象!
自认正统所在的梁武帝居然不是天象所预言的"天子"!尽管高欢曾忧心忡忡地对部下说:江南躲着个吴地老头萧衍,专门搞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都认为他那里才是正朔所在。高欢因此不敢在国内用重刑来整治贪污腐败,怕这些士大夫们都跑去投奔萧衍了。
可事实却让萧衍脸面都不知道往哪里搁。萧衍虽然做过中原郡守都来归附他的美梦,但整日沉浸在佛经之中,钻研不透佛学真谛又臭烘烘地自认"功德无量",被真正高僧达摩"并无功德"一语戳破尚不知悔悟。坐视北方双雄火拼而不思进取,晚年又开门揖盗,将侯景这个丧门星引入家门,结果以八十六岁的高龄被活活饿死。
一生般若成何事?赢得江头载荻船!
天下一统的美梦,从此距萧家远去。公元554年冬,萧梁第三任皇帝梁元帝的江陵政府又为穿黑衣黑甲的宇文泰大军所灭,萧梁帝国就此灰飞烟灭。
尚黑的宇文家,南并潇湘,东吞中原,实力愈发膨胀,似乎最有希望产生那个预言所示的黑衣人。
但是,到目前为止,那个黑衣人是谁,尚无法断言。
(三)、终极版本V3.0:黑衣作天子
尽管预言所示的那个黑衣人还未出现,但是黑衣人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举几个小例,窥豹一斑:
一,南朝有僧人惠琳以才学得幸于宋文帝,披貂裘穿高屐,与名士颜延之同议朝政,被称作"黑衣宰相"。
二、据《魏书》记载,北魏洛阳城有三分之一的民居被改作寺庙。另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两百万。而北齐国都邺城则于出现"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的状况,黑衣人几与俗家人口平分秋色。
三、南朝的梁武帝以帝王至尊舍身寺庙,出家为僧,日夜穿着黑色僧袍念经诵佛,是不折不扣的黑衣人,上行下效,举国黑衣。梁武帝晚年,有臣子上书提出警告,若再不采取措施,将来恐怕会"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黑衣的僧侣势力在萧梁国境已达其极。
四、黑衣人大量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活动。北魏末年尔朱荣制造河阴屠杀,诸多王公大臣逃匿民间,其中多隐于寺庙穿起黑衣避难。另外,如造成北魏分裂的孝武帝出逃长安事件中,军人走散,靠一位僧人手持千牛刀护送传国玉玺。再如,陈庆之北伐,遭遇洪水,军队悉数被冲走,陈本人乃穿上黑衣,化妆成僧侣才得以逃回建康。经济方面,被西魏文帝尊为帝师的高僧道臻所在寺庙,拥有稻田百顷,俨然凌驾普通民众之上的大地主阶级;而有些以普渡众生为号的寺庙居然还蓄养奴隶人口为他们干活。黑衣人的身影无处不在。
五、由于佛教的散播,道教渐被挤兑到几无容身之处,南有梁武帝下诏舍道事佛,连被誉作"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在深山修炼,也要在道馆两旁各修青坛和佛塔一座,以表"两教双修",死后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殓,陪葬器物,两教兼具。北有北齐文宣帝高洋下令灭道,据《资治通鉴》记载,高洋下令境内穿黄衣的道士要么归俗为民,要么剃度为僧,并连杀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后,北齐境内再无道士踪迹。梁国皇帝已舍身作黑衣人,北齐"后妃重臣皆受菩萨戒",天下三方中,除了北周之外,另外两地黑衣(佛)都压倒黄衣(道)一枝独秀。
六、周武帝在北周境内推行灭佛,勒令僧尼还俗,总共从寺庙中赶出一百万出家人,而当时北周总人口才九百万。也就是说北周国内,每九个人中就有一人出家为僧,算上在家修行的居士,长安城门上掉下一块巨石砸死十个人,有五个是僧侣,三个是居士,剩下两个则是准备上寺庙烧香拜佛的香客。而自宇文泰据有关中以来,宇文家的军队向来身披黑色战甲在战场上厮杀,且改革兵制为府兵制以来,一直走兵农合一路线,全国大部分农人皆着黑衣,加上百万穿黑衣的僧侣人口,北周举国浸染于一片黑衣之中。
以上,就是黑衣人主宰天下的一个状况,所以,如果真如预言所说那样,出现"黑衣作天子"的现象,一点也不奇怪。
而以当时天下局势来看,数北周最有实力完成第二次大一统的任务,这个预言所示未来将统一天下的黑衣人,若不是出自穿黑色战甲的北周军队,则最有可能崛起于穿黑色僧袍的僧侣群体。
行文至此,北周军队的统帅本最有可能成为这个黑衣人!
他即是宇文邕。从预言的最初版本成为灭亡高家的黑衣人开始,他已经充分显露统一天下的雄才武略与雄心壮志。
宇文邕亲政之后,大尊儒术,将历史的火车开回到中华文化正统的轨道上来,并在佛家之中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有化运动:僧尼通通还俗,寺庙全部收归国有!
关于这场运动,佛家将其视作中国佛教史上四次劫难之一,即"三武一宗"灭佛案中的周武灭佛。毫无疑问,佛门中人对此是极为愤怒的,当代学贯儒释道的南怀瑾大师将宇文邕同其他灭佛的三位帝王一起骂作"不知正面治理"的昏君。
现代史家则多将此事件看作一场积极的运动,认为经济因素是导致周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时出家人太多,不事劳作不缴赋税,很多人"假慕沙门,实避调役",为躲避劳役躲进寺庙出家为僧,且社会上平民纷纷"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黑衣人已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了。
但佛家可不这么认为,他们集体声称,周武帝乃是受了那条"黑衣作天子"的谶言蛊惑,扫荡黑衣只为扫除皇位威胁!
不管这段公案说法如何,对我们行文并无太大影响,至此,经过前面两个版本的逐渐润色,终极版本"黑衣作天子"这条谶言确确实实冒了出来。
且看这次结果如何?
曾有高僧怒斥宇文邕道:"陛下用你手中王权来灭我佛教,乃邪恶之人,邪恶之人将来不分贵贱都要下阿鼻地狱,陛下难道不怕?"
阿鼻地狱是佛教中最罪大恶极者死后去的地方,下此地狱的人要受永无间断之苦,故又称无间地狱。遽然受此威胁,宇文邕仍不为所动,直视对方双眼道:"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宇文邕在北周境内灭佛,继而率兵消灭东边的北齐,统一北方,立刻又着手在北齐旧境内推行灭佛,这次成果更大,从寺庙赶出僧尼两百万人,加上原北周境内的灭佛成果,周武帝一共让三百万吃白食的僧尼变成为国家种粮纳贡的平民百姓。
遭受大劫的僧侣们最乐意看到的事情很快出现:当周武帝将目光投向塞北江南,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平突厥,定江南",实现天下一统的时候,却突生恶疾,以三十六岁年纪死于北伐路上。
这下好了,佛教徒们找到最好的攻击理由了:他遭报应了,全身生恶疮而死!同样的话在日后也出现在周世宗柴荣身上,他也灭佛,也在灭佛之后很快以三十多岁的壮年死去,因此佛家信徒很容易找到话柄。
周武帝宇文邕成为灭亡高家的"黑衣",只差一步没能成为统一中土"临天位"、"作天子"的黑衣。
佛家对周武帝之死当然拍手大快,周武帝所作一切,都为佛家切齿,周武帝本人在各类佛学史籍中被咒骂之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有一本叫《冥报记》的书绘声绘色地记载,周武帝因灭佛而在地狱天天受折磨,无法忍受,大呼告饶,乃托一人到阳间对那个最后的黑衣人道:你与我昔日曾共事,你府库里的棉帛,都是我生前帮你储备的,我现在因灭佛而受大苦,请你为我做功德赎罪!
这种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过,借此,我们也引出了那个最后的黑衣人了!
(四)、最后的黑衣人:沙门袭运为天子
从"亡高者黑衣",到"黑衣临天位",再到"黑衣作天子",谶语的三个版本已经先后出现,到目前为止,那个黑衣人却还未现出真容。
如果说高家、宇文家、萧家这三家的命运都与其中一条相关联的话,我对此只能作一个评语:他们都猜中了开头,但猜不到结果!
也确实,能让你猜中结果的,那还叫做谶语啊!秦受"亡秦者胡"的影响,大修长城以备胡人,结果却亡在秦二世"胡亥"这个"胡"手中。隋炀帝因"十八子作天子"而族灭陇西大族李穆一家,没想到最终夺了天下的却是他的亲表哥李渊这个"李"。
上述三家都已灰飞烟灭,从今天的史书我们已经知道,最后完成天下统一任务的既不是高家,也不是萧家,更不是宇文家。那么,那个登临天位作了天子,主宰天下的黑衣人到底会是谁呢?
最后的答案是:作天子的并非出自穿黑色战甲的北周军队,而是诞生于穿黑色僧袍的沙门——就是和尚了,谶语在终极版本之后又冒出一个注释版本:沙门袭运为天子。
宇文邕之推行灭佛,僧侣尽数被赶出寺庙回归民间,但仍有少部分高僧大德躲入无人的深山老林坚持修行,更有一些朝臣不顾朝廷的严厉法度,偷偷将一些高僧供养在府中,继续参佛不息。
关于这些事例,我想我们应该首先为这些人致敬,他们是真正为信仰而生的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中我们也可看出,黑衣在当时的社会上有着怎样根深蒂固的影响。北周武帝也是顶着无比巨大的压力,动用世俗的皇权力量,才有办法做到这些,而这个力主推行灭佛的人物一旦死去,黑衣人的势力很可能立刻发动反扑。
事实确实如此,在顶风作案的朝臣中,有一名北周重臣,将自己的师父——一位叫"智仙"的尼姑偷偷接到家中供养起来,仍然让她每天参佛修行。
这名重臣不是别人,正是宇文邕的儿女亲家杨坚,宇文邕给太子娶了杨坚的女儿为太子妃,而宇文邕所不知道的是,杨坚的身后,有着深刻的黑衣僧人背景。
在周武帝死后,继位的周宣帝也仅仅在位一年多之后,杨坚凭借其外戚身份,掌握了北周的内外大权,并于公元581年,废掉才8岁的周静帝,篡夺朝政,建立隋朝,并于八年后,在北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将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陈朝灭掉,统一天下。
杨坚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杨坚继位后,下了一道诏,重振佛教,诏书中有如此文字: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
杨坚可谓黑衣人躲在北周政权中的"内鬼",看看他的人生轨迹即可知晓:从刚出生不久,他就被父母托付给上述那位叫"智仙"的尼姑抚养,并一直穿着黑衣在寺庙中生活到了十三岁才回到家中,他的一生更是笃信佛教,他的小名叫"那罗延",乃是佛教里金刚的意思,他的几个儿子小名尽是些"睍地伐"、"阿嬷"这类与佛教相关的名词,还有个儿子甚至想抛却帝王富贵出家当和尚——被杨坚反对乃止。
杨坚可谓不折不扣的黑衣人。
尽管有清人赵翼鄙视杨坚为人,并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但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高家、萧家、宇文家,都没能成为一统天下者,最后摘取果实者,的的确确是一名黑衣人。
黑衣作天子,在隋文帝杨坚身上得到应验!
【后记】
谣谶或者预言之类的东西,事实上多是由后人意会得来,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是极不科学的,且上述几个版本的预言之间其实并无联系,我在故纸堆中偶然看到这些,觉得有点意思,就把它们总结归类出来,算是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另一角度的解读。
南北朝后期,曾流传过一条神秘的预言,预言将有一位"黑衣人"降临成为天子以终结如今的乱世。
出现这条预言的历史背景是自汉末以来达三百年之久的社会大动乱,先是汉末群雄逐鹿,各路英雄杀来杀去杀得北方大地"千里无人烟";三国归晋后,统一不过维续三十多年,匈奴后裔刘渊扯起狼头大纛,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士族遂苟安南方二百多年,北方则先后出现了十六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姓氏的人建立的国家,中土大地,血腥遍地。
延续下来,即是如今南北对立的局面。南方为宋齐梁陈四个小朝廷中的第三个梁朝,北方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立国百余年后,一场六镇大起义将帝国生生一分为二,是为东魏和西魏。
天下,再度呈现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是个堪比魏蜀吴三国时代的"后三国"时代,此时,久已疲倦的中土大地终于看到和平的曙光,乱世天下,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中走到重新统一的历史关头。
"黑衣作天子"的谶语,即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冒出,打开了一段乱世预言,预言将有一个人黑衣人,领导大家来终结这段乱世。
当此之时,主宰天下者为南方的萧家(梁)以及北方双雄高家(东魏北齐)和宇文家(西魏北周)。但是,那个笑到最后完成天下一统的真命天子黑衣人,究竟会花落谁家呢。
(一)、版本V1.0:亡高者黑衣
北魏末年,天下大乱,草莽出身的高欢击败尔朱氏集团,入主洛阳城,再行废立事,从民间找来一位落难的皇族立为新皇帝,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征讨天下群雄,转眼间几乎平定天下。
一条谶语却莫明其妙冒了出来:亡高者黑衣!此条谶语出自某个术士之口,仅见于历代正统的二十五史之中,佛学典籍不见记载。
据说高欢本人很信这条谶语,相当忌讳,每次出门都不想看到和尚,因为当时和尚穿的僧袍统一是黑色的。而且据说后来在高欢干预下,东魏的僧人一度改穿黄色僧袍。自然,沙场上高欢统领的东魏军队,都穿黄色战袍。
高欢的死对头宇文泰听说这条谶语则哈哈大笑:"我小名叫黑獭,就有个黑字,应谶的不是我还有谁?"当即连西魏旗帜、战甲、服色,全部改作黑色,一上战场,一片乌黑,看得高欢心头淤血:你不是见到黑衣人就恶心吗,我就让你恶心个够,哈哈哈!
高欢一世枭雄,果真拿宇文泰没一点办法,不但手头掌控的皇帝(北魏孝武帝)跑了投奔宇文泰,自己在跟宇文泰的一生五战中,也是输多胜少。双雄博弈,高欢是家底一点一点耗光,精力一点一点耗尽,最后在《敕勒歌》的旋律中吐血而死。更离奇诡异的是,据说每逢两家大战之前,东魏都城邺城墙根底下就有黑黄两色蚂蚁先出来互咬一番,据说要是黑蚂蚁赢了,高欢出战必输,要是黄蚂蚁赢了,高欢还能赚点便宜回来。
在高欢的最后一战中,他集结十万大军出征关中。出发前有部下拼死劝谏:高王,这次黄蚂蚁咬输了,死个精光,此行不利啊,还是等等时机再说吧。
高欢不听,果然在玉璧城下顿军五旬,将一切手段耗尽也没能攻破这座坚城,最后发愤而死。
传闻归传闻,高欢虽死,高家却未亡。高欢所生儿子虽然多数带有出格毛病,但作为政治家来说基本还是合格的,高欢死后,宇文泰又活了十年才死,在这段时间内,宇文泰也没能拿高家怎么样。两家还是在北中国大地并立着,谁也没灭亡谁!
亡高者黑衣,还有待时间检验!
转眼,高欢的二儿子高洋废掉东魏傀儡皇帝,自己坐了皇位,建立北齐王朝。高洋在位的最初几年,对内整肃朝政,朝堂为之一新;对外痛击北方各个胡族,打得这些强悍的蛮子四处乱窜,不敢窥觑中原一眼。连当时正以恐怖速度崛起的突厥,都畏惧地将高洋称作"英雄天子",亦是不敢南下而牧马!
但是这个英雄天子的后半载简直一塌糊涂,北齐王朝被称作"禽兽王朝"有一多半的功劳要算在他头上。高洋酗酒渐渐成为习惯后,脑子完全不清楚了,杀人杀上瘾了连自家人也不放过。还是受着"亡高者黑衣"的影响,有天,高洋突然问左右:"什么东西最黑?"左右莫明其妙,怕说错话被杀,只得老老实实地回答:"漆最黑!"
高洋听说此语,大受刺激,因"漆"与"七"同音,居然怀疑上自己的七弟,同父异母的高涣。
这个高涣据说自小天姿雄杰,俶傥不群,甚至如楚霸王般力能扛鼎,高欢都忍不住夸赞说"此儿似我。"在高欢诸子中他是唯一一位领兵亲征且在战场上斩下敌将脑袋的,但是应该是这种才略给他带来的灭顶之灾。
高洋自小常受大哥高澄欺负,有真本事也只能隐藏起来装弱智,老大不小的一个人了还整天让鼻涕挂在脸上晃荡,找到机会登上皇位后,对弟弟们的本事自然防范得紧,再加上酗酒导致神经经常出现间歇性失常,遂将这个七弟抓起来跟另外一个为他所忌的弟弟一起关在猪笼子里,饮食吃住大小便都在里面,关了一年多,后来干脆扔了大把炭火在笼子四周,将两人活活烤死。
高涣这倒霉孩子,因排行第七,"七"与最黑的"漆"同音,成了"亡高者黑衣"的牺牲品。
高洋在位期间,据说很令西边的宇文家忌惮,西魏每年冬天都要派人将黄河河面的冰块凿碎,以防止高洋趁机派兵从冰上突然进攻。
然而一切似乎都逃不出那个预言一般,酗酒越来越厉害的高洋经常自己口吐莫明其妙的话,这些话后来居然不少应验,因此有段时间高洋几乎被看成神汉一般,因为神汉经常就是疯疯癫癫的。
高洋有天喝酒正酣,突然暴怒而起,端起酒杯摔在地上摔得粉碎,下诏宣布要带兵西伐宇文家。但等到军队被匆匆召集起来,高洋突然又大哭地对群臣道:"黑衣非我能制服。"西伐一事遂不了了之。
西边穿黑衣的宇文家,命中注定一般,要成为高家的灭亡者,高洋亦是无可奈何!
谶语的杀伤力在于,它才不管人们怎么神神叨叨去解释迷题的过程,只要最终结果应验就行。就算高洋杀掉自家老七,谶言还是照样应验。
高家传到第三代,无愁天子高纬在位期间,黑衣人自西而来,席卷关东,经两战而灭高齐全境,从父兄时代起,寸步未能突破潼关关口的宇文家,在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的领导下,终结了两家三代人博弈的历史,实现北方一统。
至此,亡高者黑衣,应验!
(二)、版本V2.0升级版:黑衣临天位
在"亡高者黑衣"之后,预言升级为"黑衣临天位",这下更接近那个天下一统的目标了。
我们将目光从江北收回,投向江南,梁武帝在那篇开中国佛教信徒食素先河的《断酒肉文》中,开口先自称:弟子白衣……
他想说本来匡正佛法是黑衣人干的事情,不是我这个白衣弟子应该着急的。
黑衣人是什么意思,白衣弟子又是什么意思呢?上文提过,南北朝时代,僧人是穿黑色僧袍的,因此多以黑衣或缁衣代称僧人,而俗家子弟则多穿普通白衣,后以白衣(或素衣)相对黑衣(或缁衣)指代俗家子弟,佛教上所说的缁素之分即是指僧俗之别。
在乱世里,佛家的因果轮回报应说,点亮了人们摆脱苦难的一盏希望之灯,于是乎,外来的佛教迅速传播,并很快如生物学上的外来物种一般,压得本土的儒道两家几乎无法抬头。穿黑衣的僧侣人口遍布南北大地!
萧衍彼时虽是帝王,但尚是身穿白衣的俗家弟子,似乎不够格来应这个谶,于是干脆舍身为奴,受戒做了和尚,其四次舍身同泰寺的往事,天下皆知,这里就不多废话了。
萧衍于是每天穿着黑色的僧袍诵经念佛,做了一名实实在在的黑衣人,似乎已是谶言所说的那个黑衣人了。
然而事情远未那么简单,萧衍纵然是"天子",也只是半边天的天子。彼时中土大地分隔南北,两边口水不断,南朝人骂北方人为"索虏",北朝人蔑称南方人为"岛夷",我说你是虏,你说我是夷,总之,只有我才是正宗,你是何方鬼怪?
自认正朔的萧衍不过守着半壁江山。北方的"索虏"在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之后,汉家文化浸染日深,自古就是天下中心的洛阳城渐渐回归为天下士族的精神领地。就连萧衍手下,寒门将种的陈庆之千里挺进洛阳城,回来后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洛阳搞衣冠礼乐比咱这里正宗呢,我看这个正朔的问题嘛,得再商量商量了!
见过世面的南朝人自己都这么认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更郁闷的是似乎老天也不买萧衍的账,不久,另一条谶言流毒中土: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这条谶语似乎专为配合"黑衣作天子"而出现,曾受评史上"十大"神秘预言之一。
解释一下,荧惑是指火星,南斗则是星宿位置的名称。正常情况下,火星不该呆在南斗这个位置,当出现这种情况之时,即是表明天象异常,地上的人间天子就要因之发生异变。萧衍号称大学者,研究了半天也摸不清要发生什么异变,就自己搞了一套仪式:脱掉鞋子,赤脚到皇宫外庭院里跑了两圈,说是"天子下殿走",以此表明我萧衍应天象,我才是天子。
不久从北方传来消息,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与权臣高欢闹矛盾,一气之下逃出洛阳,西进千里投奔长安,在宇文泰羽翼下以关中为根据地搞了个新政权跟高欢相抗衡。
这个这个!这不是谶言说的"天子下殿走"吗?萧衍一听,惭愧不已:怎么元修这个索虏也能应天象!
自认正统所在的梁武帝居然不是天象所预言的"天子"!尽管高欢曾忧心忡忡地对部下说:江南躲着个吴地老头萧衍,专门搞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都认为他那里才是正朔所在。高欢因此不敢在国内用重刑来整治贪污腐败,怕这些士大夫们都跑去投奔萧衍了。
可事实却让萧衍脸面都不知道往哪里搁。萧衍虽然做过中原郡守都来归附他的美梦,但整日沉浸在佛经之中,钻研不透佛学真谛又臭烘烘地自认"功德无量",被真正高僧达摩"并无功德"一语戳破尚不知悔悟。坐视北方双雄火拼而不思进取,晚年又开门揖盗,将侯景这个丧门星引入家门,结果以八十六岁的高龄被活活饿死。
一生般若成何事?赢得江头载荻船!
天下一统的美梦,从此距萧家远去。公元554年冬,萧梁第三任皇帝梁元帝的江陵政府又为穿黑衣黑甲的宇文泰大军所灭,萧梁帝国就此灰飞烟灭。
尚黑的宇文家,南并潇湘,东吞中原,实力愈发膨胀,似乎最有希望产生那个预言所示的黑衣人。
但是,到目前为止,那个黑衣人是谁,尚无法断言。
(三)、终极版本V3.0:黑衣作天子
尽管预言所示的那个黑衣人还未出现,但是黑衣人的影响已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举几个小例,窥豹一斑:
一,南朝有僧人惠琳以才学得幸于宋文帝,披貂裘穿高屐,与名士颜延之同议朝政,被称作"黑衣宰相"。
二、据《魏书》记载,北魏洛阳城有三分之一的民居被改作寺庙。另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两百万。而北齐国都邺城则于出现"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的状况,黑衣人几与俗家人口平分秋色。
三、南朝的梁武帝以帝王至尊舍身寺庙,出家为僧,日夜穿着黑色僧袍念经诵佛,是不折不扣的黑衣人,上行下效,举国黑衣。梁武帝晚年,有臣子上书提出警告,若再不采取措施,将来恐怕会"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黑衣的僧侣势力在萧梁国境已达其极。
四、黑衣人大量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活动。北魏末年尔朱荣制造河阴屠杀,诸多王公大臣逃匿民间,其中多隐于寺庙穿起黑衣避难。另外,如造成北魏分裂的孝武帝出逃长安事件中,军人走散,靠一位僧人手持千牛刀护送传国玉玺。再如,陈庆之北伐,遭遇洪水,军队悉数被冲走,陈本人乃穿上黑衣,化妆成僧侣才得以逃回建康。经济方面,被西魏文帝尊为帝师的高僧道臻所在寺庙,拥有稻田百顷,俨然凌驾普通民众之上的大地主阶级;而有些以普渡众生为号的寺庙居然还蓄养奴隶人口为他们干活。黑衣人的身影无处不在。
五、由于佛教的散播,道教渐被挤兑到几无容身之处,南有梁武帝下诏舍道事佛,连被誉作"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在深山修炼,也要在道馆两旁各修青坛和佛塔一座,以表"两教双修",死后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殓,陪葬器物,两教兼具。北有北齐文宣帝高洋下令灭道,据《资治通鉴》记载,高洋下令境内穿黄衣的道士要么归俗为民,要么剃度为僧,并连杀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后,北齐境内再无道士踪迹。梁国皇帝已舍身作黑衣人,北齐"后妃重臣皆受菩萨戒",天下三方中,除了北周之外,另外两地黑衣(佛)都压倒黄衣(道)一枝独秀。
六、周武帝在北周境内推行灭佛,勒令僧尼还俗,总共从寺庙中赶出一百万出家人,而当时北周总人口才九百万。也就是说北周国内,每九个人中就有一人出家为僧,算上在家修行的居士,长安城门上掉下一块巨石砸死十个人,有五个是僧侣,三个是居士,剩下两个则是准备上寺庙烧香拜佛的香客。而自宇文泰据有关中以来,宇文家的军队向来身披黑色战甲在战场上厮杀,且改革兵制为府兵制以来,一直走兵农合一路线,全国大部分农人皆着黑衣,加上百万穿黑衣的僧侣人口,北周举国浸染于一片黑衣之中。
以上,就是黑衣人主宰天下的一个状况,所以,如果真如预言所说那样,出现"黑衣作天子"的现象,一点也不奇怪。
而以当时天下局势来看,数北周最有实力完成第二次大一统的任务,这个预言所示未来将统一天下的黑衣人,若不是出自穿黑色战甲的北周军队,则最有可能崛起于穿黑色僧袍的僧侣群体。
行文至此,北周军队的统帅本最有可能成为这个黑衣人!
他即是宇文邕。从预言的最初版本成为灭亡高家的黑衣人开始,他已经充分显露统一天下的雄才武略与雄心壮志。
宇文邕亲政之后,大尊儒术,将历史的火车开回到中华文化正统的轨道上来,并在佛家之中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有化运动:僧尼通通还俗,寺庙全部收归国有!
关于这场运动,佛家将其视作中国佛教史上四次劫难之一,即"三武一宗"灭佛案中的周武灭佛。毫无疑问,佛门中人对此是极为愤怒的,当代学贯儒释道的南怀瑾大师将宇文邕同其他灭佛的三位帝王一起骂作"不知正面治理"的昏君。
现代史家则多将此事件看作一场积极的运动,认为经济因素是导致周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时出家人太多,不事劳作不缴赋税,很多人"假慕沙门,实避调役",为躲避劳役躲进寺庙出家为僧,且社会上平民纷纷"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黑衣人已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了。
但佛家可不这么认为,他们集体声称,周武帝乃是受了那条"黑衣作天子"的谶言蛊惑,扫荡黑衣只为扫除皇位威胁!
不管这段公案说法如何,对我们行文并无太大影响,至此,经过前面两个版本的逐渐润色,终极版本"黑衣作天子"这条谶言确确实实冒了出来。
且看这次结果如何?
曾有高僧怒斥宇文邕道:"陛下用你手中王权来灭我佛教,乃邪恶之人,邪恶之人将来不分贵贱都要下阿鼻地狱,陛下难道不怕?"
阿鼻地狱是佛教中最罪大恶极者死后去的地方,下此地狱的人要受永无间断之苦,故又称无间地狱。遽然受此威胁,宇文邕仍不为所动,直视对方双眼道:"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宇文邕在北周境内灭佛,继而率兵消灭东边的北齐,统一北方,立刻又着手在北齐旧境内推行灭佛,这次成果更大,从寺庙赶出僧尼两百万人,加上原北周境内的灭佛成果,周武帝一共让三百万吃白食的僧尼变成为国家种粮纳贡的平民百姓。
遭受大劫的僧侣们最乐意看到的事情很快出现:当周武帝将目光投向塞北江南,准备花一两年时间,"平突厥,定江南",实现天下一统的时候,却突生恶疾,以三十六岁年纪死于北伐路上。
这下好了,佛教徒们找到最好的攻击理由了:他遭报应了,全身生恶疮而死!同样的话在日后也出现在周世宗柴荣身上,他也灭佛,也在灭佛之后很快以三十多岁的壮年死去,因此佛家信徒很容易找到话柄。
周武帝宇文邕成为灭亡高家的"黑衣",只差一步没能成为统一中土"临天位"、"作天子"的黑衣。
佛家对周武帝之死当然拍手大快,周武帝所作一切,都为佛家切齿,周武帝本人在各类佛学史籍中被咒骂之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有一本叫《冥报记》的书绘声绘色地记载,周武帝因灭佛而在地狱天天受折磨,无法忍受,大呼告饶,乃托一人到阳间对那个最后的黑衣人道:你与我昔日曾共事,你府库里的棉帛,都是我生前帮你储备的,我现在因灭佛而受大苦,请你为我做功德赎罪!
这种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过,借此,我们也引出了那个最后的黑衣人了!
(四)、最后的黑衣人:沙门袭运为天子
从"亡高者黑衣",到"黑衣临天位",再到"黑衣作天子",谶语的三个版本已经先后出现,到目前为止,那个黑衣人却还未现出真容。
如果说高家、宇文家、萧家这三家的命运都与其中一条相关联的话,我对此只能作一个评语:他们都猜中了开头,但猜不到结果!
也确实,能让你猜中结果的,那还叫做谶语啊!秦受"亡秦者胡"的影响,大修长城以备胡人,结果却亡在秦二世"胡亥"这个"胡"手中。隋炀帝因"十八子作天子"而族灭陇西大族李穆一家,没想到最终夺了天下的却是他的亲表哥李渊这个"李"。
上述三家都已灰飞烟灭,从今天的史书我们已经知道,最后完成天下统一任务的既不是高家,也不是萧家,更不是宇文家。那么,那个登临天位作了天子,主宰天下的黑衣人到底会是谁呢?
最后的答案是:作天子的并非出自穿黑色战甲的北周军队,而是诞生于穿黑色僧袍的沙门——就是和尚了,谶语在终极版本之后又冒出一个注释版本:沙门袭运为天子。
宇文邕之推行灭佛,僧侣尽数被赶出寺庙回归民间,但仍有少部分高僧大德躲入无人的深山老林坚持修行,更有一些朝臣不顾朝廷的严厉法度,偷偷将一些高僧供养在府中,继续参佛不息。
关于这些事例,我想我们应该首先为这些人致敬,他们是真正为信仰而生的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中我们也可看出,黑衣在当时的社会上有着怎样根深蒂固的影响。北周武帝也是顶着无比巨大的压力,动用世俗的皇权力量,才有办法做到这些,而这个力主推行灭佛的人物一旦死去,黑衣人的势力很可能立刻发动反扑。
事实确实如此,在顶风作案的朝臣中,有一名北周重臣,将自己的师父——一位叫"智仙"的尼姑偷偷接到家中供养起来,仍然让她每天参佛修行。
这名重臣不是别人,正是宇文邕的儿女亲家杨坚,宇文邕给太子娶了杨坚的女儿为太子妃,而宇文邕所不知道的是,杨坚的身后,有着深刻的黑衣僧人背景。
在周武帝死后,继位的周宣帝也仅仅在位一年多之后,杨坚凭借其外戚身份,掌握了北周的内外大权,并于公元581年,废掉才8岁的周静帝,篡夺朝政,建立隋朝,并于八年后,在北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将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陈朝灭掉,统一天下。
杨坚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杨坚继位后,下了一道诏,重振佛教,诏书中有如此文字: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
杨坚可谓黑衣人躲在北周政权中的"内鬼",看看他的人生轨迹即可知晓:从刚出生不久,他就被父母托付给上述那位叫"智仙"的尼姑抚养,并一直穿着黑衣在寺庙中生活到了十三岁才回到家中,他的一生更是笃信佛教,他的小名叫"那罗延",乃是佛教里金刚的意思,他的几个儿子小名尽是些"睍地伐"、"阿嬷"这类与佛教相关的名词,还有个儿子甚至想抛却帝王富贵出家当和尚——被杨坚反对乃止。
杨坚可谓不折不扣的黑衣人。
尽管有清人赵翼鄙视杨坚为人,并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但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高家、萧家、宇文家,都没能成为一统天下者,最后摘取果实者,的的确确是一名黑衣人。
黑衣作天子,在隋文帝杨坚身上得到应验!
【后记】
谣谶或者预言之类的东西,事实上多是由后人意会得来,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是极不科学的,且上述几个版本的预言之间其实并无联系,我在故纸堆中偶然看到这些,觉得有点意思,就把它们总结归类出来,算是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另一角度的解读。
“代汉者,当涂高也” ----一句挑起无数野心家的谶语
在中国历史上,谶语一直是个神秘而且有用的东西。谶,即预言。通常是用一些隐晦的游移不定的话来预测未来的事件,如果还加上图像,就叫图谶,对谶的系统性解释,则为谶纬。每到一个王朝衰败的时候,就会有谶语出现,并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
史料中最早的谶纬或许就是秦始皇时,有人在石头上刻字,说"亡秦者胡也",搞得始皇帝龙心不悦,派出大将蒙恬北击胡人,并修建了万里长城,可他却不曾想到,自己还有个叫胡亥的倒霉孩子。
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靠的就是在鲤鱼肚子里塞布条,还有吴广装成狐狸在草丛里喊"大楚兴,陈胜王",现在看起来非常小儿科,在当时,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邦玩的也是这一套,斩白蛇之类"壮举",很可能是刘邦发迹后,吹鼓手系统炮制的"神话"——这位天子出身寒微,在那个讲究门第的时代,实在拿不出手。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这位第一个布衣天子不得不弄些神神怪怪,连老爹都不承认是亲的,这种骨子里的自卑感影响了汉帝国的精神。
就在这个神神怪怪的朝代,一句宣告它灭亡的谶语登场了——"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谶语的意思很明白,是说汉王朝气数已尽,注定要有新的代替它;而代它的"当涂高"却很费解了,什么意思呢?是人名还是隐语呢?谁是"当涂高"呢?于是就有人费尽心思去猜测。
一般来说,谶语通常在"国将不国"时才会流行,这也并不奇怪,"国将亡,听于神",凡到国破家亡,必多奇奇怪怪。然而"当涂高"却有点特别,至少汉武帝时(正是汉朝的鼎盛期)就传的沸沸扬扬了。《太平御览》引古代野史,记载了刘彻死前的"天鹅绝唱":
行幸河汾,中流与群臣饮宴乃自作《秋风》辞,顾谓群臣曰:"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群臣进曰: "汉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陛下安得此亡国之言,过听于臣妾乎?"上曰:"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但是除了吓唬了汉武帝一下,这句谶语并没有立竿见影地起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汉朝一时还"代"不了,同时,好多竞争者已经神秘地流行起来了。
早在汉昭帝的时候,全国各地到处出现稀奇古怪的现象,比如枯死倒地的树又再次立起来继续生长,有虫子吃树叶吃成五个字:"公孙病己立。"
有一位叫眭弘的儒生据此上书昭帝:
"我的老师董仲舒说了,做皇帝也要讲究天命,没天命的人,就算继承皇位,也是坐不稳的。现在到处是神奇的景象,看样子是有平民百姓要做皇帝,您的位置虽然是合法继承的,但恐怕也该交给别人了。建议您号令天下,寻找一个适合代替您的人,把皇位让给他,您就找块地方养老,不是很好吗?"
这位眭弘真是勇气可嘉,连公孙是谁都没闹清楚,就敢叫皇帝去养老——要知道,当朝天子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真可谓"苟利国家生死以"了,可是换来的结果却是杀头。
昭帝活了没多久死了,换了个新的,刚过了个把月,就让大臣们退了货——这一位连几个月的样子都装不得,也确实是个"伪劣"。找来找去,终于找到原太子的一位遗孙(应了"公孙"了吧)——猜猜他叫什么名字?刘病己。
这个灵得要命的谶语,或许是宣帝即位后好事者编造的,是否出自当权者的授意不得而知。但既然谶语有这样大的力量,当权者自然也会意识到这是"一场争夺意识形态控制权的斗争",于是,在皇上的暗示下,各地纷纷上报祥瑞出现,什么凤凰、麒麟、嘉禾……遍地开花。但是,西汉政权还是一天一天地腐烂下去。
这时,王莽出现了。王莽是个大奸臣、改革家,或是个泥古不化的书呆子?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但有一点可以定论:他是一位懂得利用谶纬的天才。
篡位前夕,他是"假(代理)皇帝",为了做真皇帝,就利用谶纬大造舆论,开始制造符命。一时间,各地的预言雪片一般呈上来。王莽说实在没办法呀,都是老天逼的,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我只好难为自己一把了。于是堂堂正正地篡位了。
奇怪的是,王莽并没提到这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也许是他创造的奇迹实在太多,把这句话掩埋掉了,也许是他到了也没找到有利的解释方法,也许是这个大"谶纬艺术家"觉得自己的作品更"到位"。
可是,王莽没想到,别人也会拿这个对付他。
当时天下大乱,刘秀在南阳倒卖粮食,李通游说他起兵:"图谶上说:刘氏复起,李氏为辅。这不正应在咱哥俩身上吗?现在天下这么乱,谁有预言谁就能赢。"刘秀一听不错,就拉起一支队伍,最后统一全国。在刘秀登基的布告中,还像模像样地引用了谶纬"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这话前后重复,明明已经指名道姓了,后面又来个"卯金",显见的水平不高,可这么拙劣低级的字谜也拿来说事,刘秀对谶纬真是重视,后来有个大臣就因为说了句"臣不识谶",差点让刘秀砍了头。
信这一套的不止刘秀一个,等了这么久,"当涂高"总算要大显身手了。
就在刘秀东征西讨的同时,王莽任命的导江郡(蜀郡)郡长(年正)公孙述也割据了四川。
本来,公孙述是个不错的基层领导干部,放在太平盛世,也许终其一生,也就是个颇有才干的循吏。玄汉一伙(绿林军)起事时,公孙述还派人迎接。可是"绿林大学"的同学们实在不像样,部队简直跟土匪一样,横暴格掠,无所不为。公孙述召集郡中一些豪杰壮士说:"天下人不堪新朝迫害,一直怀念汉王朝治下的日子。所以一听说汉朝的将军驾到,奔走相告,到道路上迎接。而今又如何?人民无罪,妻子儿女却受到凌辱。他们根本不是义军,而是强盗。"
于是,公孙述派人假冒玄汉政府的钦差大臣,任命自己当辅汉将军,兼蜀郡太守,更兼益州牧,颁发印信。在取得公开的官位之后,公孙述起兵把那些"绿林大学"的"起义强盗"都剿灭了,吞并他们的部队。
这时候,公孙述看明白了:与其你篡夺,不如我篡夺。于是干脆和玄汉政府翻脸,派兵击败前来"夺取胜利果实"的玄汉官员,自己作了蜀王,建都成都。因为保境安民,一时很受当时汉人和蛮族的拥戴。他也很有一套,"政治严刻,民不为非。"
就在刘秀在河北称帝的那一年——建武元年(公元二五年),公孙述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人告诉他:"公孙十二为期。"
梦醒之后,公孙述想不明白,这时什么意思呢?是说他的王朝可以延续十二代?还是十二年?他确定不下,就把这话告诉他妻子。这位公孙太太也没弄懂,但她是个敢于"过把瘾就死"的妙人,说:"朝闻道,夕死尚可,何况十二乎?"
碰巧在这时,祥瑞出现:"夏四月龙出府殿前",我们不知道,这是自然现象还是真的神灵现身,或者是什么人搞的花样,反正公孙述认为现在自己称帝的条件已经很充分了。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年号龙兴。因为王莽的新朝尚黄,他就尚白(他因此被称为"白帝"---因为李白那首《朝发白帝城》,加之刘备托孤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有个白帝城,但却未必知道"白帝" 是个什么人物)。
刚刚坐上皇帝宝座的刘秀见西方出了个竞争者,马上有所动作。但是他还要先解决盘踞陇右的隗嚣,一时够不到公孙述,还是以舆论攻心为主,写信劝公孙述不要看不清形势。公孙述给刘秀也写了封信,把自己受命于天的种种证据一并写了上去,大概是希望刘秀和他"相互承认"吧。从后来刘秀的回信看,其中就有这句"当涂高"。
于是两位皇帝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玄学辩论,刘秀回信给公孙述,不是谈大道理,而是从批驳公孙述的谶纬入手:
"图谶上说的'公孙病己立',指的是宣帝(刘病已)不是阁下您。另外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是代替汉王朝的人是'当涂高',阁下难道是'高'?而阁下又认为你的奇异掌纹,是一项祥瑞(《后汉书》说,公孙述在手掌上刻文:"公孙帝")。其实这不过是王莽那一套把戏,岂可以仿效?阁下并不是我的乱臣贼子,只不过仓卒之间,人人都想当君王而已。阁下年纪已老,儿女还小,不能帮助你,应该早日决定。最高的神圣宝座,纯用人力,争不到手,请三思而行!"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我手里的谶语,才是"天命所归"的真家伙。
刘秀真客气,信封上写:"公孙皇帝。"公孙述拒不答复。
事情明摆着,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他跟刘秀这两位都"受命于天"的天子总要见个输赢。既然不能以理服人,只好用拳头说话了。
刘秀因为忙着扫平中原,一时也顾不到他。公孙述的骑都尉荆邯建议抓住时机,采取主动:
"而今,刘秀专心在东方扫荡群雄,等到把别家势力一一扫平,陛下仅以梁州(古梁州,包括今四川省及陕西省南部)的财富,对内奉养皇帝、皇宫、皇族,对外供应武装部队。人民负担过重,愁苦悲哀,无法活命,恐怕发生王莽那种自己垮台的局面。应该乘着天下仍在混乱,英雄豪杰仍野心勃勃,可以罗致招请的时候,出动精兵,控制长江的上游,倚靠巫山的险要,严密防守。号召故吴、楚人民,则长沙以南土地,必然望风来降。再派大军从汉中郡出发北上,平定三辅,则天水、陇西二郡,自然臣服。如果这样的话,将引起天下震动,才可以开创有利形势。"(近200年后,诸葛亮提出了几乎同样的战略构想,即著名的《隆中对》)
公孙述认为荆邯有理,打算动员所有部队,命延岑、田戎分别率领,两路出击。可是老弟公孙光和大臣们一致认为:不应该倾全国之力,用到千里之外,以求一决胜负。公孙述耳朵软,于是作罢。延岑、田戎也了解不是久安之局,要求拨付给他们部分兵力,准他们立功。可是公孙述始终疑虑,不能接受。尽管几年后他也派出军队东进,但力度不够,最终被汉军击败。
他不往外打,汉军却要往里进了。公元三五年,东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大司马吴汉、诛虏将军刘隆等在荆门会师,击败成家军攻势。然后马上转守为攻;与此同时,东汉外交使节中郎将来歙也变成了分谴军司令,兵分两路,进攻公孙述。
有一点刘秀是说对了,公孙述与王莽不止"迷信"这一点像,他们都是个性苛刻,察于小事,勇于杀人而不见大体的人。公孙述虽已当了皇帝,但事事都要亲自处理,连最细小的地方也要过问,跟他当初当清水县长时一样。公孙述下诏废除铜钱,改用铁钱。货币制度破坏,交易停顿,人民苦不堪言。跟王莽一样,他也热衷于改易郡县官名。因为年轻时当过汉朝宫廷禁卫官,他对西汉王朝制度十分熟悉,所以当了皇帝后,立刻摆出架势,出入宫门,都用"法驾"("法驾",即天子卫队。御车四十多辆,以及各式各样旗帜,由首都市长、首都县长、首都警备区司令,作为前导,成风凛凛),大旗上绣着凤鸟、骑兵的枪杆上都挂着牦牛尾。又立其两子为王,把健为、广汉两郡,划给他们作为封国。大臣们规劝他说:"事情成败,还不能预料,战士们沙场上血战,还没有封赏,竟然先封儿子当王,表示陛下并没有更大的志向,也会伤害战士们的心。"公孙述不听。与王莽一样,公孙述也只相信自家人,成家政府中,"唯公孙氏得任事,由此大臣皆怨",所以,战场上屡战屡败也就不奇怪了。
谈不拢,打不赢,公孙述开始发狠,派遣刺客连续刺杀了刘秀的大将来歙和统帅岑彭。可是这并没能让他喘息多久,第二年,汉军统帅换成了杀人如麻的大司马吴汉,成军连吃败仗,"自是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
到了这个时候,刘秀还是希望和平解决——他一定觉得,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可能拒绝他的条件。于是再一次给公孙述下诏,告诉他:不要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只要马上投降,则家族完全;如果一味死抗,"委肉虎口"——非要把自己往老虎嘴里送,就只有灭亡了。诏书很有些推心置腹的意思:将帅疲倦,吏士思归,谁都不愿意长期相持下去。我给你下诏书的耐心不是无限的,你要抓住机会。只要你投降,"朕不食言。"公孙述还是那句话:"自古来有降天子乎?"
九月,汉军又破斩成军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将成都包围。到了这份上,公孙述大概也知道"当涂高"救不了自己了,问延岑:"事当奈何?"延岑说:"男儿当死中求生,怎么能坐以待毙!都这时候了,您也别那么爱财了。"公孙述总算大方起来,重金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与汉军作殊死战。这一仗打得还真漂亮,汉军统帅吴汉被赶下了水,几乎喂了鱼鳖。
胜利重新鼓起了公孙述的信心,他再次集结所有人马,主动出击。但是,这一次,好运气背弃了他。战斗从早晨持续到中午,他的军队渐渐支持不住了。吴汉趁势打出王牌——他的突击骑兵,述兵大乱,公孙述被一支锋利的长戟刺穿了胸膛,摔下马来。
关于公孙述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被部下救回城中,于半夜死去;另一种是他当时就死了,并被汉军割去了脑袋。但这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他成为被这个预言毁灭的第一个人,但却不是最后一个。
这一年,正好是公孙述称帝的第十二年。
公孙述之死,还只是这句谶语上演的乐章的前奏。过了100多年,华采部分终于到来了。
东汉末年,自从黄巾起义,继之董卓弄权,东汉王朝势成瓦解,群雄并起,"代汉者,当涂高也。"再一次焕发活力。
首先认为自己是"当涂高"的是那个无才寡德而又自命不凡的袁术。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写道:
却说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质玉玺,遂思僭称帝号;大会群下议曰:"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何如?"主簿阎象曰:"不可。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此事决不可行。"术怒曰:"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又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多言者斩!"遂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为东宫。
《三国志》的记载差不多: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觿莫敢对。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裨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
典略曰: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
袁术和袁绍是异母兄弟,他们的高祖袁安,官至司徒;安之子袁敞官至司空;孙袁汤官至太尉;曾孙袁逢、袁隗,都位至三公(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四世三公"。还有一种说法是"四世五公",这是按人头算的,即"四世"一共出了"五位三公",两种说法不矛盾),所以袁术、袁绍门第之高,无人能比。而袁绍因为从小被过继给大伯家(这一家的官没有本家大),所以,"根红苗正"的,只有袁术。
这句谶语袁术大概很早就知道了,他是汉朝的将军,眼见着王朝气数已尽,总觉得该轮到自己了。后来讨伐董卓时,孙坚在长安得到传国玉玺,孙坚一死,他把孙妻拘留起来,逼她交出玉玺。
玉玺有了,于是,"四世三公"的这位袁大人诠释这条谶语就是指他袁术:我袁氏,盖出于舜帝苗裔陈胡公一系,正好是继承汉朝"火德"的"土德";我又名术,字公路,正应此谶也。
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建安二年,他便不顾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在寿春设置公卿百官,郊祭天地,自称"仲家",自说自话地作起皇帝来了。
可是这位袁大人,却是历史上最穷的一位皇帝,他偏偏又是奢侈惯了的公子哥,登位之后,"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余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闲空尽,人民相食。"
他治下那寥寥几个郡,哪里禁得住他如此穷奢极欲的折腾。这样的"帝国",也不可能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曹操)所败"。没过多久他就过不下去了,跑到部下雷薄、陈兰那里打秋风,又被拒之门外。他无法可想,只好带着玉玺,投奔那个他一向看不上的哥哥袁绍。半路又被曹操派刘备堵截回来,就这么窝窝囊囊地死掉了。
袁术失败以后,又一个捡起这句谶语的是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汉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有个叫许芝的太史丞就引用谶语,说:"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原来古代的宫殿前面通常都建有两个高大的台,台上又有楼观,在两台之间留个空阙的地方,这种建筑就叫阙、双阙或魏阙,后来成为朝廷的代名词(即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当涂而高"正是这个东西,于是就证明以魏代汉,正是"天意"了。
于是曹丕仿效王莽逼迫汉献帝禅位,堂而皇之做了魏文帝。
意得志满之际,曹丕却想不到"黄雀在后":过了几十年,就有人玩起了"步步高"。这就是那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他曾被曹魏封为高都侯,当时的一些马屁精就解释说了:高都者,正应代汉之当涂高也。加上司马昭后来又成了"晋公"、"晋王","高都"再"晋"一步,那不表明比魏阙更高吗?
有个小问题,司马氏代的是"魏",不是"汉",不过这也好解决,一来,魏国祚不长,可以忽略不计;二来,总算还有个蜀汉撑着汉朝的局面,魏也不能说完全代了汉。最后一统三国的还是司马氏的"晋"。
到了这个时候,"当涂高"的历史作用应该结束了吧?可是就是这么怪,还有人觉得自己应该有份,这恐怕只能解释为这句含糊其词的谶语的杀伤力还没释放干净,或者人的贪欲和愚蠢还没表现充分。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幽州都督王浚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企图谋反篡位。为什么呢?他以为自己正是"当涂高"——他老爹王沈(这位王沈有两件主要事迹:其一,他是《三国志》中的魏书的编著者,其二,他就是那个背叛曹髦跑去向司马昭告密的侍中。)的字"处道"中有这个意思。他好像忘了,自己做的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官,以及在这个朝代,"当涂高"还管不管用。
石勒闻讯,觉得机会送上门来。他打王浚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王浚势力强大,一时难以得手。他决定好好利用王浚的发昏,于是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还把王浚比做"天地父母"。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部将游统谋叛王浚,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闹得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见时机成熟,亲自率领部队奇袭幽州。
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部下得到消息,连忙发出警告。可王浚还在做梦,以为"石公来,正欲奉戴我耳",硬是不让抵抗,甚至下令:"敢言击者斩。"等到石勒军开进城来,他才觉得势头不对,可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只能打转了。被石勒捉拿时,王浚痛心疾首:我对你不错,你怎么能这样?石勒也跟他逗闷子:晋朝对你不错,你怎么能这样?
王浚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连带着,西晋王朝在北方的最后据点也消失了。
"代汉者,当涂高也。"流传了三百多年,无数的人为了它人头落地,公孙述、袁术、王浚之流,只是其中最不值得同情的(真正倒霉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其实,谶语不过是些游移不定的东西,随你怎么解释都可以,问题是在于谁有解释的权力。
尽管早有"以史为鉴"的老话,谶语这类东西,还是在中国历史长存不衰。"推背图"、"烧饼歌"等等,都"火"过不止一阵。皇帝不好当,但很多人都想当,只要这个"局"还在,这类神神道道的把戏,就没有完的时候。
史料中最早的谶纬或许就是秦始皇时,有人在石头上刻字,说"亡秦者胡也",搞得始皇帝龙心不悦,派出大将蒙恬北击胡人,并修建了万里长城,可他却不曾想到,自己还有个叫胡亥的倒霉孩子。
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靠的就是在鲤鱼肚子里塞布条,还有吴广装成狐狸在草丛里喊"大楚兴,陈胜王",现在看起来非常小儿科,在当时,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邦玩的也是这一套,斩白蛇之类"壮举",很可能是刘邦发迹后,吹鼓手系统炮制的"神话"——这位天子出身寒微,在那个讲究门第的时代,实在拿不出手。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这位第一个布衣天子不得不弄些神神怪怪,连老爹都不承认是亲的,这种骨子里的自卑感影响了汉帝国的精神。
就在这个神神怪怪的朝代,一句宣告它灭亡的谶语登场了——"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谶语的意思很明白,是说汉王朝气数已尽,注定要有新的代替它;而代它的"当涂高"却很费解了,什么意思呢?是人名还是隐语呢?谁是"当涂高"呢?于是就有人费尽心思去猜测。
一般来说,谶语通常在"国将不国"时才会流行,这也并不奇怪,"国将亡,听于神",凡到国破家亡,必多奇奇怪怪。然而"当涂高"却有点特别,至少汉武帝时(正是汉朝的鼎盛期)就传的沸沸扬扬了。《太平御览》引古代野史,记载了刘彻死前的"天鹅绝唱":
行幸河汾,中流与群臣饮宴乃自作《秋风》辞,顾谓群臣曰:"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群臣进曰: "汉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陛下安得此亡国之言,过听于臣妾乎?"上曰:"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但是除了吓唬了汉武帝一下,这句谶语并没有立竿见影地起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汉朝一时还"代"不了,同时,好多竞争者已经神秘地流行起来了。
早在汉昭帝的时候,全国各地到处出现稀奇古怪的现象,比如枯死倒地的树又再次立起来继续生长,有虫子吃树叶吃成五个字:"公孙病己立。"
有一位叫眭弘的儒生据此上书昭帝:
"我的老师董仲舒说了,做皇帝也要讲究天命,没天命的人,就算继承皇位,也是坐不稳的。现在到处是神奇的景象,看样子是有平民百姓要做皇帝,您的位置虽然是合法继承的,但恐怕也该交给别人了。建议您号令天下,寻找一个适合代替您的人,把皇位让给他,您就找块地方养老,不是很好吗?"
这位眭弘真是勇气可嘉,连公孙是谁都没闹清楚,就敢叫皇帝去养老——要知道,当朝天子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真可谓"苟利国家生死以"了,可是换来的结果却是杀头。
昭帝活了没多久死了,换了个新的,刚过了个把月,就让大臣们退了货——这一位连几个月的样子都装不得,也确实是个"伪劣"。找来找去,终于找到原太子的一位遗孙(应了"公孙"了吧)——猜猜他叫什么名字?刘病己。
这个灵得要命的谶语,或许是宣帝即位后好事者编造的,是否出自当权者的授意不得而知。但既然谶语有这样大的力量,当权者自然也会意识到这是"一场争夺意识形态控制权的斗争",于是,在皇上的暗示下,各地纷纷上报祥瑞出现,什么凤凰、麒麟、嘉禾……遍地开花。但是,西汉政权还是一天一天地腐烂下去。
这时,王莽出现了。王莽是个大奸臣、改革家,或是个泥古不化的书呆子?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但有一点可以定论:他是一位懂得利用谶纬的天才。
篡位前夕,他是"假(代理)皇帝",为了做真皇帝,就利用谶纬大造舆论,开始制造符命。一时间,各地的预言雪片一般呈上来。王莽说实在没办法呀,都是老天逼的,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我只好难为自己一把了。于是堂堂正正地篡位了。
奇怪的是,王莽并没提到这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也许是他创造的奇迹实在太多,把这句话掩埋掉了,也许是他到了也没找到有利的解释方法,也许是这个大"谶纬艺术家"觉得自己的作品更"到位"。
可是,王莽没想到,别人也会拿这个对付他。
当时天下大乱,刘秀在南阳倒卖粮食,李通游说他起兵:"图谶上说:刘氏复起,李氏为辅。这不正应在咱哥俩身上吗?现在天下这么乱,谁有预言谁就能赢。"刘秀一听不错,就拉起一支队伍,最后统一全国。在刘秀登基的布告中,还像模像样地引用了谶纬"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这话前后重复,明明已经指名道姓了,后面又来个"卯金",显见的水平不高,可这么拙劣低级的字谜也拿来说事,刘秀对谶纬真是重视,后来有个大臣就因为说了句"臣不识谶",差点让刘秀砍了头。
信这一套的不止刘秀一个,等了这么久,"当涂高"总算要大显身手了。
就在刘秀东征西讨的同时,王莽任命的导江郡(蜀郡)郡长(年正)公孙述也割据了四川。
本来,公孙述是个不错的基层领导干部,放在太平盛世,也许终其一生,也就是个颇有才干的循吏。玄汉一伙(绿林军)起事时,公孙述还派人迎接。可是"绿林大学"的同学们实在不像样,部队简直跟土匪一样,横暴格掠,无所不为。公孙述召集郡中一些豪杰壮士说:"天下人不堪新朝迫害,一直怀念汉王朝治下的日子。所以一听说汉朝的将军驾到,奔走相告,到道路上迎接。而今又如何?人民无罪,妻子儿女却受到凌辱。他们根本不是义军,而是强盗。"
于是,公孙述派人假冒玄汉政府的钦差大臣,任命自己当辅汉将军,兼蜀郡太守,更兼益州牧,颁发印信。在取得公开的官位之后,公孙述起兵把那些"绿林大学"的"起义强盗"都剿灭了,吞并他们的部队。
这时候,公孙述看明白了:与其你篡夺,不如我篡夺。于是干脆和玄汉政府翻脸,派兵击败前来"夺取胜利果实"的玄汉官员,自己作了蜀王,建都成都。因为保境安民,一时很受当时汉人和蛮族的拥戴。他也很有一套,"政治严刻,民不为非。"
就在刘秀在河北称帝的那一年——建武元年(公元二五年),公孙述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人告诉他:"公孙十二为期。"
梦醒之后,公孙述想不明白,这时什么意思呢?是说他的王朝可以延续十二代?还是十二年?他确定不下,就把这话告诉他妻子。这位公孙太太也没弄懂,但她是个敢于"过把瘾就死"的妙人,说:"朝闻道,夕死尚可,何况十二乎?"
碰巧在这时,祥瑞出现:"夏四月龙出府殿前",我们不知道,这是自然现象还是真的神灵现身,或者是什么人搞的花样,反正公孙述认为现在自己称帝的条件已经很充分了。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年号龙兴。因为王莽的新朝尚黄,他就尚白(他因此被称为"白帝"---因为李白那首《朝发白帝城》,加之刘备托孤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有个白帝城,但却未必知道"白帝" 是个什么人物)。
刚刚坐上皇帝宝座的刘秀见西方出了个竞争者,马上有所动作。但是他还要先解决盘踞陇右的隗嚣,一时够不到公孙述,还是以舆论攻心为主,写信劝公孙述不要看不清形势。公孙述给刘秀也写了封信,把自己受命于天的种种证据一并写了上去,大概是希望刘秀和他"相互承认"吧。从后来刘秀的回信看,其中就有这句"当涂高"。
于是两位皇帝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玄学辩论,刘秀回信给公孙述,不是谈大道理,而是从批驳公孙述的谶纬入手:
"图谶上说的'公孙病己立',指的是宣帝(刘病已)不是阁下您。另外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是代替汉王朝的人是'当涂高',阁下难道是'高'?而阁下又认为你的奇异掌纹,是一项祥瑞(《后汉书》说,公孙述在手掌上刻文:"公孙帝")。其实这不过是王莽那一套把戏,岂可以仿效?阁下并不是我的乱臣贼子,只不过仓卒之间,人人都想当君王而已。阁下年纪已老,儿女还小,不能帮助你,应该早日决定。最高的神圣宝座,纯用人力,争不到手,请三思而行!"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我手里的谶语,才是"天命所归"的真家伙。
刘秀真客气,信封上写:"公孙皇帝。"公孙述拒不答复。
事情明摆着,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他跟刘秀这两位都"受命于天"的天子总要见个输赢。既然不能以理服人,只好用拳头说话了。
刘秀因为忙着扫平中原,一时也顾不到他。公孙述的骑都尉荆邯建议抓住时机,采取主动:
"而今,刘秀专心在东方扫荡群雄,等到把别家势力一一扫平,陛下仅以梁州(古梁州,包括今四川省及陕西省南部)的财富,对内奉养皇帝、皇宫、皇族,对外供应武装部队。人民负担过重,愁苦悲哀,无法活命,恐怕发生王莽那种自己垮台的局面。应该乘着天下仍在混乱,英雄豪杰仍野心勃勃,可以罗致招请的时候,出动精兵,控制长江的上游,倚靠巫山的险要,严密防守。号召故吴、楚人民,则长沙以南土地,必然望风来降。再派大军从汉中郡出发北上,平定三辅,则天水、陇西二郡,自然臣服。如果这样的话,将引起天下震动,才可以开创有利形势。"(近200年后,诸葛亮提出了几乎同样的战略构想,即著名的《隆中对》)
公孙述认为荆邯有理,打算动员所有部队,命延岑、田戎分别率领,两路出击。可是老弟公孙光和大臣们一致认为:不应该倾全国之力,用到千里之外,以求一决胜负。公孙述耳朵软,于是作罢。延岑、田戎也了解不是久安之局,要求拨付给他们部分兵力,准他们立功。可是公孙述始终疑虑,不能接受。尽管几年后他也派出军队东进,但力度不够,最终被汉军击败。
他不往外打,汉军却要往里进了。公元三五年,东汉征南大将军岑彭、大司马吴汉、诛虏将军刘隆等在荆门会师,击败成家军攻势。然后马上转守为攻;与此同时,东汉外交使节中郎将来歙也变成了分谴军司令,兵分两路,进攻公孙述。
有一点刘秀是说对了,公孙述与王莽不止"迷信"这一点像,他们都是个性苛刻,察于小事,勇于杀人而不见大体的人。公孙述虽已当了皇帝,但事事都要亲自处理,连最细小的地方也要过问,跟他当初当清水县长时一样。公孙述下诏废除铜钱,改用铁钱。货币制度破坏,交易停顿,人民苦不堪言。跟王莽一样,他也热衷于改易郡县官名。因为年轻时当过汉朝宫廷禁卫官,他对西汉王朝制度十分熟悉,所以当了皇帝后,立刻摆出架势,出入宫门,都用"法驾"("法驾",即天子卫队。御车四十多辆,以及各式各样旗帜,由首都市长、首都县长、首都警备区司令,作为前导,成风凛凛),大旗上绣着凤鸟、骑兵的枪杆上都挂着牦牛尾。又立其两子为王,把健为、广汉两郡,划给他们作为封国。大臣们规劝他说:"事情成败,还不能预料,战士们沙场上血战,还没有封赏,竟然先封儿子当王,表示陛下并没有更大的志向,也会伤害战士们的心。"公孙述不听。与王莽一样,公孙述也只相信自家人,成家政府中,"唯公孙氏得任事,由此大臣皆怨",所以,战场上屡战屡败也就不奇怪了。
谈不拢,打不赢,公孙述开始发狠,派遣刺客连续刺杀了刘秀的大将来歙和统帅岑彭。可是这并没能让他喘息多久,第二年,汉军统帅换成了杀人如麻的大司马吴汉,成军连吃败仗,"自是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
到了这个时候,刘秀还是希望和平解决——他一定觉得,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可能拒绝他的条件。于是再一次给公孙述下诏,告诉他:不要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只要马上投降,则家族完全;如果一味死抗,"委肉虎口"——非要把自己往老虎嘴里送,就只有灭亡了。诏书很有些推心置腹的意思:将帅疲倦,吏士思归,谁都不愿意长期相持下去。我给你下诏书的耐心不是无限的,你要抓住机会。只要你投降,"朕不食言。"公孙述还是那句话:"自古来有降天子乎?"
九月,汉军又破斩成军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将成都包围。到了这份上,公孙述大概也知道"当涂高"救不了自己了,问延岑:"事当奈何?"延岑说:"男儿当死中求生,怎么能坐以待毙!都这时候了,您也别那么爱财了。"公孙述总算大方起来,重金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与汉军作殊死战。这一仗打得还真漂亮,汉军统帅吴汉被赶下了水,几乎喂了鱼鳖。
胜利重新鼓起了公孙述的信心,他再次集结所有人马,主动出击。但是,这一次,好运气背弃了他。战斗从早晨持续到中午,他的军队渐渐支持不住了。吴汉趁势打出王牌——他的突击骑兵,述兵大乱,公孙述被一支锋利的长戟刺穿了胸膛,摔下马来。
关于公孙述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被部下救回城中,于半夜死去;另一种是他当时就死了,并被汉军割去了脑袋。但这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他成为被这个预言毁灭的第一个人,但却不是最后一个。
这一年,正好是公孙述称帝的第十二年。
公孙述之死,还只是这句谶语上演的乐章的前奏。过了100多年,华采部分终于到来了。
东汉末年,自从黄巾起义,继之董卓弄权,东汉王朝势成瓦解,群雄并起,"代汉者,当涂高也。"再一次焕发活力。
首先认为自己是"当涂高"的是那个无才寡德而又自命不凡的袁术。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写道:
却说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质玉玺,遂思僭称帝号;大会群下议曰:"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何如?"主簿阎象曰:"不可。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此事决不可行。"术怒曰:"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又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多言者斩!"遂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为东宫。
《三国志》的记载差不多: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觿莫敢对。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术嘿然不悦。用河内张裨之符命,遂僭号。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祠南北郊。
典略曰: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
袁术和袁绍是异母兄弟,他们的高祖袁安,官至司徒;安之子袁敞官至司空;孙袁汤官至太尉;曾孙袁逢、袁隗,都位至三公(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四世三公"。还有一种说法是"四世五公",这是按人头算的,即"四世"一共出了"五位三公",两种说法不矛盾),所以袁术、袁绍门第之高,无人能比。而袁绍因为从小被过继给大伯家(这一家的官没有本家大),所以,"根红苗正"的,只有袁术。
这句谶语袁术大概很早就知道了,他是汉朝的将军,眼见着王朝气数已尽,总觉得该轮到自己了。后来讨伐董卓时,孙坚在长安得到传国玉玺,孙坚一死,他把孙妻拘留起来,逼她交出玉玺。
玉玺有了,于是,"四世三公"的这位袁大人诠释这条谶语就是指他袁术:我袁氏,盖出于舜帝苗裔陈胡公一系,正好是继承汉朝"火德"的"土德";我又名术,字公路,正应此谶也。
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建安二年,他便不顾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在寿春设置公卿百官,郊祭天地,自称"仲家",自说自话地作起皇帝来了。
可是这位袁大人,却是历史上最穷的一位皇帝,他偏偏又是奢侈惯了的公子哥,登位之后,"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余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闲空尽,人民相食。"
他治下那寥寥几个郡,哪里禁得住他如此穷奢极欲的折腾。这样的"帝国",也不可能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曹操)所败"。没过多久他就过不下去了,跑到部下雷薄、陈兰那里打秋风,又被拒之门外。他无法可想,只好带着玉玺,投奔那个他一向看不上的哥哥袁绍。半路又被曹操派刘备堵截回来,就这么窝窝囊囊地死掉了。
袁术失败以后,又一个捡起这句谶语的是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汉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有个叫许芝的太史丞就引用谶语,说:"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原来古代的宫殿前面通常都建有两个高大的台,台上又有楼观,在两台之间留个空阙的地方,这种建筑就叫阙、双阙或魏阙,后来成为朝廷的代名词(即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当涂而高"正是这个东西,于是就证明以魏代汉,正是"天意"了。
于是曹丕仿效王莽逼迫汉献帝禅位,堂而皇之做了魏文帝。
意得志满之际,曹丕却想不到"黄雀在后":过了几十年,就有人玩起了"步步高"。这就是那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他曾被曹魏封为高都侯,当时的一些马屁精就解释说了:高都者,正应代汉之当涂高也。加上司马昭后来又成了"晋公"、"晋王","高都"再"晋"一步,那不表明比魏阙更高吗?
有个小问题,司马氏代的是"魏",不是"汉",不过这也好解决,一来,魏国祚不长,可以忽略不计;二来,总算还有个蜀汉撑着汉朝的局面,魏也不能说完全代了汉。最后一统三国的还是司马氏的"晋"。
到了这个时候,"当涂高"的历史作用应该结束了吧?可是就是这么怪,还有人觉得自己应该有份,这恐怕只能解释为这句含糊其词的谶语的杀伤力还没释放干净,或者人的贪欲和愚蠢还没表现充分。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幽州都督王浚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企图谋反篡位。为什么呢?他以为自己正是"当涂高"——他老爹王沈(这位王沈有两件主要事迹:其一,他是《三国志》中的魏书的编著者,其二,他就是那个背叛曹髦跑去向司马昭告密的侍中。)的字"处道"中有这个意思。他好像忘了,自己做的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官,以及在这个朝代,"当涂高"还管不管用。
石勒闻讯,觉得机会送上门来。他打王浚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王浚势力强大,一时难以得手。他决定好好利用王浚的发昏,于是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还把王浚比做"天地父母"。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部将游统谋叛王浚,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闹得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见时机成熟,亲自率领部队奇袭幽州。
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部下得到消息,连忙发出警告。可王浚还在做梦,以为"石公来,正欲奉戴我耳",硬是不让抵抗,甚至下令:"敢言击者斩。"等到石勒军开进城来,他才觉得势头不对,可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只能打转了。被石勒捉拿时,王浚痛心疾首:我对你不错,你怎么能这样?石勒也跟他逗闷子:晋朝对你不错,你怎么能这样?
王浚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连带着,西晋王朝在北方的最后据点也消失了。
"代汉者,当涂高也。"流传了三百多年,无数的人为了它人头落地,公孙述、袁术、王浚之流,只是其中最不值得同情的(真正倒霉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其实,谶语不过是些游移不定的东西,随你怎么解释都可以,问题是在于谁有解释的权力。
尽管早有"以史为鉴"的老话,谶语这类东西,还是在中国历史长存不衰。"推背图"、"烧饼歌"等等,都"火"过不止一阵。皇帝不好当,但很多人都想当,只要这个"局"还在,这类神神道道的把戏,就没有完的时候。
代汉者,当涂高也 之谶何解?
三国时代的淮南袁术自立为帝的时候,理由之一就是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说自己"字公路,正应其谶"。请问"涂高"和"公路"是什么意思,有何联系?谢谢!
"当涂高",意思就是"路上方的高台",也就是魏阙了。所以解释成"魏"应该说是最合理的。
袁术以为自己的名字占了"术"和"公路",有"涂"的意思,但是却忘记了自己还不够"高",下辈子取名叫"高速公路"吧,呵呵……
"代汉者,当涂高也"《春秋谶》语。
涂高:本来解释是魏。《三国志》:"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魏, wèi 名词,阙宫门的台观。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
三国时代的孙坚为了怂恿袁术自立为帝,解释成了公路。"涂假途也,乃'路'之意!"涂,即途。途,即路。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