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星期日

初中未毕业的亿万富豪 刘益谦的20年创富历程

初中未毕业的他,做过皮包生意,收购过国库券,后成立"新理益"公司收购法人股而暴富,人称"法人股大王",2008年以3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位列"2008胡润百富榜"第261名。
  已经很难再用"一掷千金"、"出手阔绰"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刘益谦在资本市场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大手笔。他刚刚以人民币1.2亿元的价格将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和古画《瑞应图》收入囊中,而这些仅仅是他在今年7月份时的一次出手:李苦禅、陈逸飞、仇英、程十发等人的著名作品都有被他收藏。
  "到现在为止,我依然不敢说我会鉴别艺术品,但是我会用各种方法,让自己不买到假货。"在接受CBN采访的2个小时里,刘益谦抽了半包中华。从他在上海外滩边的办公室,能看见黄浦江对岸的汤臣一品,他是汤臣一品为数不多的买家之一。于右任的手书"坚忍耐烦"挂在他座位的顶上,而桌面上的那台白色苹果电脑和于右任的字、谢稚柳的画及中式家具等摆设风格反差很大。
  刘益谦称,作为一个投资者,不在于行情好的时候,做得有多好;而是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比别人错得少,"人在做投资的过程中,不能狂妄,要脚踏实地"。
  未毕业的初中生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1963年生人的刘益谦并不避讳谈自己的低学历,但是从他谈论的内容和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判断来看,其眼界显然远远高于他的学历。"一个人走到现在,都是和他的经历分不开的。我十几岁时就不读书了,当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去考大学,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即使我很早就成为了令人羡慕的'万元户',但是感觉很难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认同。这也造就了我不服输的性格。"
  少年时的刘益谦和父母、俩兄弟一起挤在上海城隍庙附近老弄堂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那时并没有"创业"这个词,刘益谦一直都将当初办生产皮包的手工作坊,以及后来的小商店都归结为"做小生意"。
  "如果我一直做包,说不定到了今天,生意也很大了。"刘益谦回忆道,那时候箱包、服装的生意是很好做的,只要去广州进个货就可以,在上海也不愁没有销路,盈利模式比较简单。
  他接触所谓的"投资"和"金融",是从后来收购国库券开始的。"那时未上市的国库券是有打折的,并且利率超过10%,存在比较大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在国库券上我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后,在上海也开始有了股市这个东西。不过当时多数人不懂股票是个什么东西,更没有人会提'市盈率'这类名词。"
  在中国资本市场起步初期,一批人暴富了起来。刘益谦对此的感受是,当初很多人暴富,只能说是时代给了他们一个先富裕起来的机会,而后才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最早做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强的。做得早和做得好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只能说那些做得更好的人当时还没有出现。这些人一旦出现了,那些做得早的人如果没进步的话,很快就被淘汰了。当初的暴富者,落得惨淡下场的,也大有人在。"
  在总结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时,刘益谦并不看重运气的因素。"一次两次可能说是运气。从我个人来说,该胆子大的时候,我比谁的胆子都大,但是胆子大必须建立在论证基础上,必须弄明白获利和风险之间孰大孰小。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刘益谦在采访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这句话,并且也多次强调了"这并非是一句空话"。
"法人股"催生"新理益"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刘益谦,总会顺带提到让刘益谦声名鹊起的"法人股"和"新理益集团",但鲜有人知"新理益"是刘益谦为"倒腾"法人股特意设立。现在"新理益"出现在诸多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而刚刚成立时,整个公司只有他自己,以及分别负责外联、财务和会计4个人。
  "新理益"这个名字也是刘益谦亲自拟定的。"'新'是'新的时代'、'理'是'理念'、'益'是'收益',连在一起就是,在新的时候,需要用新的理念来获得新的收益。"刘益谦说。
  "2000年1月前,我还只是一个个人投资者。我当时对法人股的看法是,空间很大,尽管不知道这些法人股什么时候能够真正上市流通,但是应该只是时间问题。我愿意用时间换空间。"
  1990年豫园商场(当时名为"豫园商城(600655)")发行股票时,刘益谦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进豫园商城100股原始股,后来涨到每股1万元,他套现了第一个100万元。
在公司成立后,就去全国收罗法人股,同时也参与打新股。刘益谦称,当时用了那么多现金去换了那么多不能流通的法人股,心里还是相当紧张。"买那么多法人股,虽然能看到'流通的差价',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兑现,我当时也不清楚。现在还有很多人叫我'法人股大王',但是事实上,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对我来说,那早就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随后新理益将琼能源952万法人股、河北华玉630万股国家股、百科药业(现名"天茂集团(000627,股吧))3240.86万股的法人股、安琪酵母(600298,股吧)2000万股法人股、上风高科(000967,股吧)450万股法人股、威达医械606.325万股法人股、一汽轿车(000800,股吧)4000多万股法人股通通"吃下"。
  股改让刘益谦手中的法人股成为了金矿,以市场上流传比较广的"故事"来看,刘益谦对得起"法人股大王"这几个字。例如,新理益投资的一汽轿车1950万股法人股的代价为1950万元,股改对价支付后剩1625.13万股,新理益在一汽轿车上累计获利达到1.48亿元;在安琪酵母身上,累计获利1.8亿元;在中体产业(600158,股吧)上获利超过8亿元……
  刘益谦最近在二级市场上的大手笔是以10亿元入股保利地产(600048,股吧)。不过,刘益谦也表示,现在的新理益更多是寻找二级市场的获利机会。"我有空的时候,也会上网看看大家对我的评论,但是几乎没有人质疑过我第一桶金是否有问题。"
  金子该卖金子价
  资本市场让刘益谦这些年来获益极大,也让刘益谦对市场比普通人更有敬畏之心。"很多人都会问我对目前行情的看法。我认为已经到了金子卖金子的价、铜卖铜的价格的时候了。从6000多点掉到1000多点的时候,金子被卖成了铜的价格。现在的行情是个恢复行情,指数重新到了3100点上方,我认为还是应当参与,毕竟相对来说并不是一个十分高的点位。"
  刘益谦分析认为,当下的经济形势、大环境和2007年从1000多点到3000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是'收紧的货币政策',而现在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另外,国家也正在花大力气来拉动内需,并且提出用'住'和'行'来改善居民消费水平。因此,他认为,资本市场还是有往上的趋势,至于能涨到什么点位,谁也说不清楚。同时,还要考虑到中国的投资者往往是一窝蜂地上或者下,很难用一种理性、成熟的观点来判断。"
  在采访中,刘益谦坦陈,在2000点下方时的参与度很深,"我当时甚至都想把手表卖了去买股票。到目前为止,今年最成功的操作就是'不动'。国内投资者比较喜欢听'故事',也比较容易相信'故事',但是有多少人从'故事'中赚到了大钱?"
  在谈到目前正在延续的这次全球经济大调整,刘益谦的看法是,从国内富豪榜来看,很多富豪都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出来的,经过10年的时间,很难说这些富豪会是永远的受益者,如果不把握住方向和机会,相信这些危机所带来的"财富再分配",会让部分的富豪日子非常难过。
  不要满嘴都是"巴菲特"
  在投资畅销书排行榜上,关于巴菲特、彼得林奇投资理念的书一向遥遥领先,以至于在很多场合,大家一谈到投资,嘴巴上总是要蹦出这些人的名字,而刘益谦对CBN记者说,在投资方面,他没有偶像。
  "我说自己在投资领域里没有偶像,并不是说我不尊重这些投资大师。但是就像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一样,这些大师同样不是完人。有人说我一谈到投资就很张狂,其实想想,巴菲特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成就不见得就比部分人大多少。如果没有自己的信念的话,就很难超越前人,而不能超越前人,就意味着社会的倒退。"刘益谦称,学习巴菲特或者学习彼得林奇都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能教条化。
  他也不避讳地说,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所赚的都是来自于趋势,"在资本市场上,任何一种投资方法,其实质都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谋取比较大的收益。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不要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来享受过程的。"
  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其间充满着各种极大的诱惑,这里面也包括了"做庄"。刘益谦说,在自己的投资生涯中,看过了太多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是因为某个人的一次做庄成功,而纷纷效仿,但真正活下来的没有几个。"在采访中,刘益谦说了一个插曲,他的一个朋友刚刚因为操纵股价被判了3次,共计17年,自己之前还去探视过他。言语中流露出伤感,"现在的我,对诱惑看得很淡了,不可能再和年轻时候一样对利益寸步不让。"
  刘益谦说,很多时候都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当自己还在做"小生意"的时候,有很多人比自己做得大;当自己炒股票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比自己做得好。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时那些跑在自己前头的人已经远远落在了后头,"人生的确是像场马拉松。不要在意在过程中,谁跑在了你前头,而是要合理运用你的体力,争取一个好的名次。但是千万不要得意忘形,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人还要克服因为财富的增长而飞扬跋扈,驾驭不了财富的人的结果也会比较暗淡。"
  有了这份心态,或许,再过些年,没有多少人会继续谈论曾经的"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取而代之的或许是"收藏家"、"著名投资者"刘益谦。

wine卸载程序后如何清理程序菜单

借花献佛,刚学会。有些程序单纯的卸载软件已经不行了。会在应用程序的菜单里留下很多东东,你可在终端将~/.local/share/applications/wine/Programs下面的你不需要的东东删除了就好了。应用程序菜单就干净很多了。


清理以下四个目录中的信息即安全删除了程序信息:
$HOME/.config/menus/applications-merged/wine*
(好像是xml文件,有乱码也没有关系,不会影响显示!)
$HOME/.local/share/applications/wine (直接影响开始程序菜单中的显示!)
$HOME/.local/share/desktop-directories/wine*
$HOME/.local/share/icons/????_*.xpm (程序图标)


wine1.1.25 已经提供了自动清理菜单项的能力
或者手工执行 wine winemenubuilder -r

wine中文乱码的解决方法

新装的wine中文全是乱码,需要修改一下几个配置文件,找到一篇比较详细的配置说明,分享一下:
" wine下中文的配置方案
步骤:
1. 初始设置
运行 winecfg,把模拟的 Windows 系统设置为 Windows XP 或者 Windows 2000。
2. 准备字体
为了让 Windows 应用程序看上去更美观,所以需要 Windows 下面的字体。
由于我已经将 simsun.ttc 复制到 /usr/share/fonts/windows/
目录中了。所以我只需要在 ~/.wine/drive_c/windows/fonts/ 目录中为
simsun.ttc 创建一个符号连接:
cd ~/.wine/drive_c/windows/fonts
ln -s /usr/share/fonts/windows/simsun.ttc simsun.ttc
ln -s /usr/share/fonts/windows/simsun.ttc simfang.ttc
创建一个 simfang.ttc 是许多 Windows 应用默认使用 simfang.ttc 字体。
3. 修改 ~/.wine/system.reg
装好字体后,还要修改一下 Wine 的注册表设置,指定与字体相关的设置:
gedit ~/.wine/system.reg
(一定要使用 gedit 或其他支持 gb2312/utf8
编码的编辑器修改这些文件,否则文件中的中文可能变乱码)
搜索: LogPixels
找到的行应该是:[System\\CurrentControlSet\\Hardware
Profiles\\Current\\Software\\Fonts]
将其中的:
"LogPixels"=dword:00000060
改为:
"LogPixels"=dword:00000070
搜索: FontSubstitutes
找到的行应该是:[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Substitutes]
将其中的:
"MS Shell Dlg"="Tahoma"
"MS Shell Dlg 2″="Tahoma"
改为:
"MS Shell Dlg"="SimSun"
"MS Shell Dlg 2″="SimSun"
4. 修改 ~/.wine/drive_c/windows/win.ini
gedit ~/.wine/drive_c/windows/win.ini
在文件末尾加入:
[Desktop]
menufontsize=13
messagefontsize=13
statusfontsize=13
IconTitleSize=13
5.
最关键的一步,网上很多文章中没有提到的一步──把下面的代码保存为zh.reg,然后终端执行regedit
zh.reg。从Windows目录下的Fonts里的simsun.ttc复制到/home/user/.wine/drive_c/windows/fonts里面。
代码:
REGEDIT4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Substitutes]
"Arial"="simsun"
"Arial CE,238"="simsun"
"Arial CYR,204"="simsun"
"Arial Greek,161"="simsun"
"Arial TUR,162"="simsun"
"Courier New"="simsun"
"Courier New CE,238"="simsun"
"Courier New CYR,204"="simsun"
"Courier New Greek,161"="simsun"
"Courier New TUR,162"="simsun"
"FixedSys"="simsun"
"Helv"="simsun"
"Helvetica"="simsun"
"MS Sans Serif"="simsun"
"MS Shell Dlg"="simsun"
"MS Shell Dlg 2"="simsun"
"System"="simsun"
"Tahoma"="simsun"
"Times"="simsun"
"Times New Roman CE,238"="simsun"
"Times New Roman CYR,204"="simsun"
"Times New Roman Greek,161"="simsun"
"Times New Roman TUR,162"="simsun"
"Tms Rmn"="simsun"
之后,中文正常显示!

针对电信封锁路由器多机上网的个人收集

首先声明,我这边的城市没有被电信封锁掉,所以没有办法做测试,以下资料都是在网上搜索得来的,具体效果还需要朋友们自己去测试,有效的话记得给个回复阿,假如无效的话,也请多包涵
第一个,就是TP-LINK
402M路由器有升级补丁,有特殊的拨号选项,可以解除电信的限制
假如使用的是TP-LINK 402M路由器的朋友可以去下载补丁
补丁下载地址:http://up2.zol.com.cn/bbs_upload/upload/2007/03_25/1174805678620.zip
还有以下这些方法
一、检查同一IP地址的数据包中是否有不同的MAC地址,如果是则判定用户共享上网。破解的办法是把每台机的MAC地址改为一样;修改的方法很多,这里就不再详述了,自己用GOOGLE搜索关键字"修改MAC地址"吧。
二、通过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来发现多机共享上网。有些路由器和ADSL猫内置SNMP服务,通过相应的工具是可以查看用户有没有共享的。要想知道自己的路由器或大猫是否开放了SNMP服务,随意找一个扫描软件(ipscan、superscan......)扫描一下,如果开放了161端口的就是内置有SNMP服务,解决的办法是把SNMP用的161端口禁止就行了。
使用路由器或打开ADSL猫的路由模式共享上网的朋友可以进入管理界面有关闭SNMP选项的关掉它。如果猫的管理界面无关闭SNMP选项的只好买一个没有SNMP服务的路由器,例如TP-LINK
TL-R400,放到adsl
moden和hub中间,在该路由器中再做一个NAT服务,这样进到ADSL猫中的就是一个地址,这样就解决了共享上网。
三、监测并发的端口数,并发端口多于设定数判定为共享。
这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设定,"网络尖兵"不停扫描用户打开的端口数,多于设定值的就判断是共享,有时连按几次F5键它是认为是共享,连单用户上网也受到了影响,这个就没法破解了(除非你把网络尖兵黑了),俺这里的解决办法是装成无辜的用户到ISP的客服电话大骂,并声明搞不好就换ISP,一会儿网络就正常了;
四、"网络尖兵"还使用了未知的方法从共享的计算机中探测到共享的信息,目前解决的办法是所有共享的客户机均要安装防火墙,把安全的级别设为最高,因条件有限,只试用了几种防火墙,发觉金山网镖V(http://www.gz-pet.com/Soft_Show.asp?SoftID=10)有用,把IP配置规则里面所有的允许别人访问本机规则统统不要,允许PING本机不要,防止ICMP,IGMP攻击也要勾选。如果是WINXP,要打开网卡的网络防火墙。
采取以上破解的办法后,在自己的局域网不能看到本机,而且WINXP打开网卡的网络防火墙后,在QQ不能传送文件,网速有所减慢,但总算又可以共享了,如果有好的办法,也请大家告知。
最后一个就是可以去尝试下" 共享神盾",安装后尝试一下

估值就是牛市说牛话,熊市说熊话

一位基金公司总监太太去年年底调到了证券研究所,第一次写研究报告首先就遇到了估值问题。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因为你的估值会被许多人作为参考,甚至买卖依据。是对是错,不仅关乎个人名声,更关乎投资人的盈亏。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股票的估值方法很多,每种方法结果各不相同。即便用同一种方法衡量,高低变化也相当惊人。就以大盘来说,过去十多年里,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最高达到过72倍(1993年2月),最低12倍(1994年7月),高低落差达5倍之巨!平均市净率最高超过8倍,最低仅为1.2倍,落差也超过5倍!别以为这是过去市场不成熟,2007年10月,沪深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照样达到过68倍。而去年10月的平均市盈率则为15倍!在大多数人眼里,美国股市算得上是一个成熟市场典范了,但2000年,美股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照样达到过45倍!大盘如此,遑论个股。
但这位总监先生说:"一位朋友告诉我,估值就是牛市说牛话,熊市说熊话。"却把老婆大人给逗乐了:"那岂不是像娱乐界一样,很娱乐吗?"结果是,根据牛市说牛话原则,她给这家公司定下了13元的估值目标。当时这只股票只有8元,1个月后就达到了13元。没有任何消息,没有特殊内幕(这家公司我很了解),让她第一次估值就漂亮完胜的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以及对大势的基本判断。
"牛市说牛话,熊市说熊话"并非调侃之言,而是对历史的总结。它告诉我们两点,一是我们的估值必须考虑市场环境变化,不能像堂・吉诃德一样,独战风车,也不能一种方言说到底;二是许多看起来有理有据的估值,只不过是牛市中的牛话或熊市中的熊话,做不得数的。

下面的例子反映了一轮大牛市中的估值变化。
当市场处在见底、未见底之间,尚笼罩在熊市阴影中时,甲研究员对A公司的估值是:我们以13倍的PE为它的合理价,对应目标价格8元。当市场越来越暖,13倍的PE已挡不住股价上涨步伐时,他的估值就会变成18倍的PE,对应目标价11元。当市场越走越强,18倍的PE也被踩在脚下后,他的估值会变成25倍或30倍的PE,对应目标价变成15.28元或18.33元。这样的过程会伴随整整一轮牛市。当眼前的PE实在高得离谱,再这样估值自己也会感到理不直、气不壮时,那就变一个花样:我们以它明年的EPS和30倍的PE为它的合理价,对应目标价为55元。如果这样仍挡不住它的上升步伐,那么就以它后年的EPS为基准,给予它30倍的PE,这样,合理的目标价就能提高到80元。这是以市盈率为尺度的估值过程。
以成长价值为估值尺度,结果仍然一样。因为成长价值取决于4个参数:利润增长率、保持该增长率的年份、未来的市盈率该定多少倍、我需要多高的年均复合收益率。每个参数的变动都会极大地改变估值结果。举例说,A公司目前的股价为20元,每股税后利润1元,假定:1.我们以10年为投资周期;2.在这10年中,A公司的年均利润增长率为20%;3.10年后它的市盈率为15倍;4.我们所需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10%。那么,按20%的年均增长率计算,10年后它的每股税后利润是6.20元,按15倍的市盈率计算,股价为93元。以当前20元买入,年均复合收益率为16.61%。哈,太合算了,赶快买进!而且我们还会以10%的年均复合收益率为标准,给它一个估值:合理价为51.87元。
初始的一切都没问题,问题在后面。当这只股票越涨越高,涨到了93元,而且看起来还会持续上涨。于是,我们就会思考如下问题:为什么A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只能有20%,30%难道不可以吗?把一切利好因素都想一遍,答案是可以的。于是就重新计算:按30%的年均增长率计算,10年后它的每股税后利润为13.80元,按15倍市盈率计算,股价为207元,以93元买进,以10年后的207元卖掉,年均复合收益率为8.3%。虽然仍低于我们需要的10%的年均回报率,但我们接着还会想:为什么我那么心黑,那么贪婪,非得10%的年均回报率?要知道,目前的利率才5%呀,有8.3%的回报率已经非常不错了。哈,继续买进!
但市场实在太强,很快,它的股价就达到了130元。以130元买入,到10年后的207元,年均回报率只有4.7%,已低于银行利率了。不过没关系,只要股价还在涨,我们就会有办法让它变得合理。为什么10年后它的市盈率只能是15倍?不可以20倍,甚至25倍吗?当然可以。于是再计算一遍,真好:按20倍市盈率出售,我们的年均回报率就是7.8%,按25倍出售,就是10.25%。一切都没问题,继续买进!
可笑吗?当然可笑。娱乐吗?有点娱乐。但市场就是在这样的动态估值中,周而复始地从牛市到熊市,从熊市到牛市;从战战兢兢到疯疯癫癫,从乐极生悲到否极泰来。在乐极生悲前,市场对股票的估值几乎无一不是高了再高,甚至对公司的盈利预测也是水涨船高。每一轮大牛市的后期,市场充满的是一个个超越极限的牛话,整个市场的价值防线完全崩溃。而在否极泰来前,市场对股票的估值几乎无一不是低了再低,连带公司的利润预测也是"飞流直下"。

要战胜这样的市场,办法只有两条。
一条是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几乎所有的投资大师,都是几十年一贯制的思想行为一致型投资者;不要理睬那些到处可见的估值报告――即便那些国际大投行,估值的准确率也低得可怜,其估值也是牛市说牛话,熊市说熊话而已。当然这很难很难,至少鄙人无法做到,所以真正的大师少之又少。
一条是从主观上认识这样的过程,化被动娱乐为主动娱乐。我以为,在这方面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善于走在市场前面,即:1.能够先市场一步说牛话与说熊话。2.能够判断出哪些话仅仅是牛市中的牛话或熊市中的熊话,是做不得数的,一旦趋势转变,所有这些话都将成为错误典范。3.知道牛话和熊话能说到什么程度,它的极限在哪里。
第二种境界是能和市场保持同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牛话,什么时候该说熊话。
要达到这两种境界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需研究历史,别人的历史和我们的历史。许多人就像一首流行歌所唱的"这次真的不同",总以为目前的市场和过去不一样,老皇历已经过时。但最后又总会发现,一切就如威廉・欧奈尔说的:这个市场变得不会太多,循环一次又一次,主要的原则依然适用,不同的只是参与的群众换了一批又一批。在重大问题上,经济学与金融学历来是无能为力的,能够给我们指明航向的唯有历史!
至于第三种境界:该说牛话时说熊话,该说熊话时说牛话;或是一种方言说到底,那就是真正的娱乐人物了。
一轮牛市总是从充满熊话的环境中开始,然后到牛话渐多。牛话渐多之时,就是牛市开始在人们心中确立之日。目前的市场显然已处在这样的阶段。
但尽管如此,对有些牛话我却深感不安。比如有券商研究报告已将××黄金的估值目标提高到96元(历史最高复权价为59.42元),XX银行的估值目标提高到23.68元(历史最高复权价为23.62元)……一个个卫星般的研究报告陆续出台,显示出当前市场的一种浮躁心态。如果××银行估值真能达到23.68元(其历史最高价为23.62元),那么其他同类型的公司该如何估值?如果其他同类型公司不能达到如此高的估值水平,××银行凭什么能够达到?如果所有同类型公司都能达到这样的估值水平,那么上证指数又是多少点?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岂不是又将超越2007年10月的水准吗?
按我之见,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其实是梳理一下我们的思路,重新考虑一下:当前市场的平均估值是否已恢复到正常水平之上?对熊市大幅下跌的修正是否已该告一段落?在这样的前提下,目前的经济背景能否支持股市继续大幅上涨?市场的股价结构与股价序列是否需要重新打理一下?当前市场的实际走势和强烈的看涨心理是否已形成了某种背离?如果第三个答案为否,其余为是,那么,对这样的估值,我们就应该说一句:那不过是牛市中的牛话而已,做不得数的。

粟裕七宿未眠打淮海

共和国第一大将、解放军常胜将军粟裕

  毛泽东同志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但粟裕在战争回忆录里却没有写过淮海战役,这是个缺憾。本文作者作为粟裕身边的工作人员,从头至尾跟随他参加了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它的胜利轰动了全党、全军、全民,轰动 了全世界,不仅有其伟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我有幸作为粟裕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从头至尾跟随他参加了淮海战役,对淮海战役有切身的体会,在淮海战役胜利六十周年快要到来之际,回顾如下几个问题,以示纪念。

  一、关于建议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毛主席当时没有想到的。粟裕从淮海战场的全局出发,就主动向毛主席提出来了,这是一个好主意。他在电报中说:"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毛主席对粟裕的这个建议很重视,经过一番考虑研究后,很快作出了答复。粟裕首长的建议是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一日提出的,到了十 一月一日毛主席就回电了,同意"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粟裕首长看到回电后非常高兴。两个野战军从战略协同,走到战役协同,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在 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二日,子养电里就有这个思想,他说两个野战军在一起协同作战,在中原地区集中兵力,打几个大的歼灭战,战局必有很大的改观。

  有的同志问我,粟裕首长给毛主席发电报,怎么光提陈和邓,而没有提刘呢?根据我的了解,刘伯承当时率两个纵队在豫西作战,没有和陈、邓在一起,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因而没有提到刘。

  主动建议归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这本来是出于公心,可是,一九五八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有两位同志联合写了一张小字报,批他有极端的资产阶级 个人主义,有野心,有争权思想,我们不禁要问,作为统率五十万大军的粟裕,够威风的了,如果有野心、有争权思想,他能够主动建议三野归陈军长、邓政委统一 指挥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过了若干年后,粟裕首长的夫人楚青同志在301住院,批粟裕首长的一位同志也在301住院,可能是由于受到良心谴责的缘故, 他得知楚青同志也在住院,主动跑到楚青同志的房间里,当面向楚青同志表示道歉,说一九五八年不应该在会上那样批判粟总长,批的那些问题都是莫须有的,实在 对不起他,感到内疚。楚青同志也很大度,说事情过去也就算了,粟总长在九泉之下有灵的话,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这位同志的认错、道歉,进一步证明,一九五八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批粟裕同志是错误的。

  粟裕一生中,打了很多的胜仗,消灭了很多的敌人,他有一个大愿望,就是等我们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同国民党军决战了,等了几十年, 盼了几十年,在我们取得了济南战役、辽沈战役胜利以后,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在什么地方同国民党军队决战,战场的选择,这是粟裕考虑的问题。粟裕认为,在江北决战,比在江南决战好,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决战,比在其他地区决战好。他的这个想法,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晨,同张震联名发电报向毛主席提建议,得到毛主席同意后,大决战的格局就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形成了。大兵团的作战,是粟裕的拿手好戏,这在他以往指挥的十多次大的战役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显 示,而这一次两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协同作战,也更加充分显示出来,他的这个拿手好戏得到了全党、全民、全军的好评。

  这场大决战,有如下几个特点:(1)规模这么大,60万对80万,国内外战争史上找不到。(2)时间这么长,六十五个日日夜夜,国内外战争史上 找不到。(3)过去我们的作战原则,在战役战斗上总是以多胜少,而这次淮海战役却是以少胜多。(4)在一个战场,同几处的敌人作战,情况复杂、瞬息万变、 难处很多、兵力用到极限、战况那么险恶,但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是国内外战争史上找不到的。

  这是三野和二野两大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淮大地上,在毛主席、中央军委、总前委小平同志领导和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 决战。战役的规模越打越大,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也就随之逐步完善起来了,完善到什么程度呢?完善到就是要在徐州地区和国民党大决战,由小淮海变成大淮 海。战役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消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消灭黄维兵团,第三阶段消灭杜聿明集团。在我们围困杜聿明集团一个多月里,由于我们战场的政治 工作发挥了威力,分化瓦解了战场上的敌人,有的起义、有的投诚、有的被打死、有的开小差,剩下的还有十来万人。一九四九年的一月六号,向他发起总攻,只用 了四天时间,一月十日杜聿明集团就全部被消灭了。整个淮海战役一共消灭了徐州剿总的前进指挥部,五个兵团,二十二个军,五十六个师,五十五万五千余人。击 毙了二兵团司令邱清泉,七兵团司令黄百韬,只有十三兵团司令李弥、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化装逃脱,俘获了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中将、黄维中将等几十人,缴获 的武器、弹药不计其数。

  我清楚地记得,在消灭杜聿明集团以后,就在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号的这一天,粟裕跑到秘书处对我们大声疾呼说"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整个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粟裕指挥部队,打了好多的胜仗,从来没有跑到秘书处告诉我们打胜仗的消息,而这一次,淮海战役一结束,他就跑到秘书处,告诉我们这个 好消息,他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

  毛主席对淮海战役,有一个精辟的概括,意思是说: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他的这一概括,是在表扬两大野战军在这场大决战 中配合得很好,打得漂亮。这里的"硬是被你们",毛主席主要指的总前委每一位成员,都有一份功劳,但粟裕的功劳最大,他应该立第一功。毛主席为什么这样评 价他,这是因为(1)淮海战役是粟裕建议举行的,发明权归他。(2)他所统帅的第三野战军,歼灭的敌人最多,共计四十四万余人,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百分 之八十。(3)他充当了淮海战役主要指挥员的角色,战役三个阶段,他都在操心、考虑和指挥之中,充分显示了他的战略思想、军事才华、指挥艺术和驾驭战争的 能力。基于上述三点理由,他的功劳最大,所以,毛主席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这是言之有理,恰如其分的。这不仅是对他淮海战役战功的高度评 价,也是对他一生战功高度评价的一个缩影。

  斯大林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并要他的驻中国大使尤金向毛主席提出要求介绍淮海 战役的情况和经验。刘伯承、陈毅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南京国民党的伪总统府,向尤金大使作了介绍,尤金向斯大林作了汇报,斯大林也很高兴。

  谈淮海战役,必须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联系起来谈,因为三大战役,从战略上讲,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援的。蒋介石的主力在东北战场被我们消灭了, 傅作义的部队被我们和平解决了,这二股强大的敌人,增援不到华东战场来了,粟裕说:"他可以毫无顾虑,放开手脚,举行淮海战役了。"就是这三场大决战的胜 利,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所不同的是,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伟大的一次战役,它直接加速了中国的革命进程,解放战争由五年缩短为三年。一九四九年得以渡 江,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得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之一句话,就是这场大决战的胜利,得以在一九四九年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从战争走向和平, 才得以使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

  粟裕战争回忆录出版后,好多同志看到了,他们肯定战争回忆录写得好,写得实事求是,写得全面,写得深刻,是一部粟裕兵书,充满了军事辩证法。也有一些同志看到书中没有写淮海战役的问题,认为是一种缺陷和遗憾。这里帮助粟裕首长说几句话。

  粟裕首长在世的时候,不少同志建议他写一篇纪念淮海战役的文章,粟裕老首长是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淮海战役是他向毛主席建议举行的,是他从头 至尾参加指挥的,他掌握了淮海战役的全部情况,他对淮海战役有切身的体会,他完全够资格和有条件写淮海战役的文章,但,我听他夫人楚青同志对我说,粟裕首 长多次对她讲,淮海战役的文章他不写,淮海战役的书他不读,淮海战役的电影他不看。为什么他不写、不读、不看呢?我的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他的谦虚,不愿 意宣传自己。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有人在讲话的时候,有人在作报告的时候,有人在拍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有人在写文章的时候,把淮海战役的历史真相歪曲了,或者是抹杀了,他对此有想法。事隔二十八年,楚青同志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他的小本子里发现他亲笔写的《沁园春・淮海战役》。根据分析,这首词可能是 一九七七年写的。因为,一九七六年粉碎了"四人帮",同这首词放在一起的就有粉碎"四人帮"的诗。他的这首词的发现,说明了一个问题,说明淮海战役,他还 是有话要说的,他把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浓缩到这首词里面去了。楚青同志整理出他的这首词后,打电话叫我去,把这首词交给我。楚青同志同我说, 首长写这首词,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初稿写出后,他可能嫌潦草,又正正规规地抄写了一遍。

  《沁园春・淮海战役》词,内容如下:"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首歼碾庄伯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 难逃。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大家对粟裕战争回忆录里面没有写淮海战役的文章,感到是个缺憾,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去年粟裕战争回忆录再版的时候,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并经过楚 青同志同意,将楚青同志整理的《粟裕谈淮海战役》作为附录放进去了,大家看后反映很好。加上粟裕老首长的遗作《沁园春・淮海战役》问世,更是弥补了他没有 写淮海战役文章的遗憾。

  粟裕一生中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有一仗歼灭九万多敌人的豫东战役,有一仗歼灭十万多敌人的济南战役,还有一仗歼灭几十万敌人的淮海战役。这是他指挥的前无古人的一次伟大战役,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一次杰作。

  在这里我还要说几句公道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二野、三野协同作战的结果,功劳两个野战军都有份,三野有一份,二野也有一份。三野的部队多,消灭 的敌人多一些,二野的部队少,消灭的敌人少一些,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例如:三野打黄百韬,没有二野的配合,行吗?是不行的。粟裕老首长说,没有二野参战, 淮海战役是打不成的,可见二野在淮海战役中所起的作用。

凤凰卫视7月4日《中国记忆》以下为文字节选:

陈晓楠:在解放军开国将帅当中,粟裕的经历颇为传 奇,1927年,他参加南昌起义的时候只有20岁,那时候是一名班长,而十一年之后的1948年,粟裕已经是统帅千军万马的总指挥了,在那一年的淮海大战 当中,他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毛泽东就曾经感叹地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1955年,在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仪式上,当时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的粟裕,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位列将官之首。鞠开老人曾经担任粟裕的秘书,从1948年到1962年,前后14年间他一直跟随在粟裕身边,今天,我们就请他 来给我们讲述大将粟裕的故事。

粟裕回忆录为何独不写淮海战役

解说:在粟裕的战争回忆录中,记述了从南昌起义一直到建国的战争经历,不过对于淮海战役,书中并没有详尽的描述,粟裕逝世之后,他夫人楚青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粟裕留下的一首遗作。

鞠开:有人要求粟裕写淮海战役,他不写,他有回忆录,但是 建议他,他说不写。但是老首长心里有话说,不是没有话说,从哪里可以证明呢?就是证明就是说,他逝世以后,在前年,老夫人清理他的遗物,在他的个小本子, 大概就这么大的一个小本子里面,他写了一个,这个沁园春词,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沁园春淮海战役》,写了这么一首词。他写了以后他也没给楚青看,也没给 任何人看,谁也不知道嘛,清出来以后,首长看来,这个词,他从豫东战役讲起,讲到济南战役,最后讲到淮海战役,概括起来讲的。

解说:鞠开的家乡泰兴距离黄桥非常近,他回忆说,第一次听说粟裕的名字,是在1940年,那时候鞠开只有13岁,还是一名小学生。

鞠开:黄桥决战嘛,那一战很关键了就是说,黄桥决战决胜 了,新四军在苏北站稳脚跟,可以建立根据地,决败了,按照韩德勤的话讲,要么到长江里面喝水去,就你新四军啊,要么你退到江南去,江北没有你新四军立足的 余地,打胜了。那个时候呢,就知道有个粟裕,但是还没有,当然有些传说,神话的传说,是不是。到了什么时候才看到粟裕呢?1945年,粟裕从江南到了江 北,到了兴化,这个时候,我在新四军苏中军区党校十队学习,粟裕在兴化做报告,我们去参加这个会议,听了他的报告。那个时候呢,看到了粟裕了,但是还离得 比较远,我们是在最后,首长们在前面嘛,那是第一次看到他。

解说:那个时候,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共双方都在积蓄力量,新的较量即将开始,不久之后,鞠开被安排到华中军区司令部机要科工作。

鞠开:那个时候的机要科啊,都是跟首长行动,粟司令亲自管,移防到哪里,机要科就跟到哪,而且专门跟看房子的人讲清楚的,有两个科需要你安排的和我驻地靠近。一个我到机要科去要电报看方便,第二一个机要科送电报给我也方便。

解说:回顾历史可以发现,1947年对于国共双方来说至关重要,就在这一年,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反攻,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战功卓著,莱芜一战,歼敌五万六,创造了解放军一次歼敌的最高纪录,孟良崮一战,国民党的精锐整编七十四师被全部消灭。

鞠开: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敌人力量没有发 生根本性的变化,战争主动权还没抓到手,还是处于一个拉锯状态的时候呢,毛主席又给粟裕发了个电报,说是你呀,干脆你带一、四、六纵队下江南去,把包围大 别山的国民党军队,新二师,二十到三十个旅引到江南去,这样的话呢,这个刘邓被蒋介石包围的情况就解除了,毛主席发了这么一个电报。

陈晓楠:毛泽东曾经称1947年是"历史的转折点",中国 共产党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面对战略上的被动局面,蒋介石在1948年年初开始改变策略,从"全面防御"变为"分区防御",当时在中原战场上,国 民党还是占有绝对优势。1948年1月,中央电令粟裕,要求他率领华东野战军的三个纵队,选择机会南渡长江,打破国民党的战略部署,缓解中原野战军的压 力。接到中央命令,粟裕开始着手整训部队,准备渡江。不过,就在此时,一个大胆的战略构想,逐渐在他的脑海当中酝酿成型。

粟裕欲"打大仗"上书毛泽东斗胆直陈

解说:1948年1月,在接到中央的命令后,粟裕率领部队在河南濮阳休整,此时,一个大胆的战略构想,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鞠开:粟裕一方面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准备下江南,整训部队。一方面同时提出一、四、六纵队是不是不要 去,去的话呢,我们的力量分散,形不成一个优势兵力打大的歼灭战,而且可能到江南不一定,到新区嘛,群众条件又不好,减员一定很大,也不一定能打大的歼灭战。自然的减员,我们是当时三个纵队12万人,起码也去掉个三四万人,到了新区打仗,兵源都没有地方安置,这个伤员,还不如不要去,不要去,就在中原地区,寻找机会打大的歼灭战。

解说:粟裕在晚年回忆说,这个打大仗的计划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过究竟要不要向中央提出建议,他还是有很大的顾虑。

鞠开:这个是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完全相反的,斗胆直陈啊,本来是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要你下江南的,但是粟裕考虑还是不去好,不去的话好处多,可以打运动战,向大规模的发展,消灭更多的敌人,且能从根本上解决战争主动权的问题。

解说:最终,粟裕还是打消顾虑,决定上书中央。1948年4月,就在粟裕的电报发出之后不久,中央发来电令,要求粟裕和陈毅前往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阜平的城南庄汇报工作。

鞠开:毛主席很兴奋,很高兴,所以走出门外迎接粟裕,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英雄回来了"。你看,毛主席 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以后汇报嘛,汇报了两天嘛,然后听了他的汇报以后,书记处就研究嘛,研究认为粟裕的意见是对的,同意粟裕的意见,采纳粟裕的意见,好吧,你先别下江南,你就在中原地区寻找机会打大的歼灭战。

解说:这是一次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除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以及朱德和任弼时五大书记之外,还有华东、华北、中原野战军的领导参加,逐鹿中原的决策,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被确定了下来。

鞠开:粟裕实际上在毛主席面前立了军令状的,你说不下江南,还可以在中原地区打大的歼灭战,在毛主席那 里讲,在五大书记那里讲,那就看你了,看你回去了。粟裕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立下了军令状,再回到前线,当然他的压力也很大了,你说的,毛主席和五大书记 就看我了,我怎么样来组织大规模的歼灭战,是不是?向毛主席交账啊同志。后来回来以后呢,他就经过考虑,再和陈士榘他们,张震他们,唐亮他们商量以后,打 了一个豫东战役,开始的豫东战役不叫豫东战役叫睢祁战役。就是在河南的睢县、祁县这个地方,怎么打法,粟裕经过考虑以后呢,这个仗啊还是先打开封,攻开 封,蒋介石肯定没有想到,解放军敢攻这么一个巩固的一个大城市,没想到,粟裕就是出其不意地攻开封。

陈晓楠:开封之战一打响,蒋介石就立刻前往郑州、西安、徐州等地开会督战,他一面电令开封的国民党军队 要与古城共存亡,不准突围。另一方面调集重兵开始实施对华东野战军的反包围,这样不但解了开封之围,又可以把华野消灭在豫东地区。不过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 是,粟裕制定的作战计划正是"先打开封,后歼援敌"。解放军只用了5个昼夜就攻破了开封城,在随后的十几天里,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一举歼灭 了国民党9万多人,蒋介石的豫东会战的计划也就全盘落空。

秘书回忆:粟裕将军的军人威严让人难忘

解说:就在豫东战役结束之后不久,1948年7月的一天,鞠开突然接到了科长的通知,上级准备调他到粟裕身边工作。

鞠开:我去的时候呢还有一个股长送我去的。到了以后呢,就是当时的秘书啊,看到我到了以后呢,赶快把我领到首长那里去,说是这个鞠开来了。那时候首长正在看地图,好像是拿了一个电报在手里,在看地图呢。他一看到我到了,喊我小胖子,你来了,欢迎欢迎。

这个时候看这个首长好像还比较和善,也不是很威严那样的,叫人看起来也不是很害怕的样子,是吧,噗通噗通跳的心很快就平静下来。给我的印象就是很有风度,军人的风度,很威严。这个他是少数民族,眼睛眍到里面,但是看人还是很炯炯有神吧。

解说:豫东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进行了两个月的修整,不过这只是大战之前片刻的宁静。1948年9月 继开封之后,国民党控制的又一个省会城市济南,再次成为解放军的囊中之物。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济南一战打掉了国民党军队十万之众,俘获国民党高级将领 23人,华北和华东两大解放区形成贯通之势。

鞠开:所以在这个济南战役还没结束,巷战还在进行的时候,就是在9月24号早晨七点,粟裕的打淮海战役 的电报就起草好了,就交给我们,送机要科发去。而且那个时候首长他还叮嘱我们,这个电报发出去以后啊,我得等毛主席的回电啊,你们不要考虑我的休息啊,我 睡觉了,来了电报,也得把我喊起来让我看。这样子叮嘱、交代的。后来我们说首长你放心,我们那时候一般首长太累了,都考虑他休息吧,他怕我们考虑他休息, 那你们不要考虑这个问题,到了第二天毛主席回电也很快。

当信心失效的时候,恐惧将会成为生产力。

我们的钱将不值钱
你和我,我们,在未来的一年半里,很可能将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通货膨胀。换句话说,我们的钱将变得不值钱。
这一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不是东西太少了,而是钱发得太多了。发钱的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
先说中国,我为你算一笔帐,从去年11月开始,中国的银行发了飙地增发贷款,11月新增4769亿元,12月7400亿元,2009年1月9000亿元,创下历史性新高,2月1・07万亿元,再创新高,3月1・89万亿元,又创新高,4月5918亿元,5月6700亿元。这么算一下,过去的7个月里,贷款新增总额约为6・3万亿元。以今年的放贷规模计算,前5个月已经达到5・1万亿元,超过了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宣布的"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的预算,超过的规模还是挺夸张的。从现在的景象看,积极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在短期内更改,根据计算,绝大多数的专家认为,本年度的新增贷款总额将突破8万亿元,很可能逼近10万亿元。
8万亿元或者10万亿元是一个什么概念的数据呢?200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30万亿元,按保八的既定目标,2009年的GDP应该在33万亿元左右,那么,新增贷款量居然就占去了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这样的数据,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
更要命的是,新放出来的贷款都去了哪里呢?从现在的态势看,主要去了两个地方,一是喂了"铁公基"��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二是去了资本市场。这两个地方,再怎么花枝繁茂,都不可能直接的拉动民生产业和家庭消费。所以,吹起来的,很可能就是一个大大的泡沫。
再简单的说说美国,这个国家的"流氓"本色已经显露了出来。在金融危机和实体产业危机��特别是底特律的汽车业集体陷入泥潭之后,美联储现在的办法也是拼了命的向银行新发贷款,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是坐在直升飞机上向下洒美钞。美元贬值对美国来说有三个好处,一是激活内需,二是扩大产品出口,三是抵销国债,中国的外汇储备有2万亿美元,几乎都以美元结算,其中美国国债就将近7000亿美元,它贬值百分之十,就等于好客的中国人民送给美国人民2000亿美元。从国家竞争角度来看,对冲美元贬值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民币也贬值,你贬我也贬,看谁贬得过谁。
这样一来,我们老百姓的钱包就紧张了。其实,在很多地方涨声已经响起了。进入三月以来,原材料开始涨价,对此政学两界欢呼不已,在很多场合,这都被看成是经济回暖的重大指标。而只有做企业的人知道自己的苦,一位正在长江商学院读书的纺织公司老板对我说,过去三个月,棉花涨了四成,有色金属中的铜已经从去年的2・2万元/吨涨到了4万元/吨,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却上不去,PPI还是一个负数,现在电要涨了,石油要涨了,优惠税收取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对他说,应该让教授们马上开课,告诉大家,如果中国经济在下半年出现通货滞胀,应该如何活下来。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食用油、水产品的价格也已经在悄然上涨。而各地的地产价格更是"扶摇上青天",去年流拍的土地现在能够以翻番的价格成交,官员说起这些事情来自然是喜形于色,苦的人是谁,自己心里知道。
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全世界似乎都在欢呼泡沫的生成,而没有人警告,这将是下一场灾害的开始。美国的事,我们管不了,关于中国,我们则必须思考:我们是否在以改革的方式走出困境,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工作,其实是在用一个更大泡沫掩盖一切,在把危机让后推延。
写到这里,你会不耐烦地说,别罗嗦了,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呢?标准的答案是,没有办法。你的一生总会碰到五次以上的通货膨胀,这回算是一次。如果硬要凑几条,如下:
第一,最好的办法是大大的采购大米、猪肉和蔬菜,挖个地窖把它们藏起来,不过,你有那么大的地,也不用担心物价涨了。
第二,买黄金,保值是一定的,增值与否我不知道。
第三,冲进股市,不过它是个赌场,生命安全自己保重。
第四,如果还没买房子,快点下手吧,迟了,就不快乐了。
"当信心失效的时候,恐惧将会成为生产力。"半年前我在一篇专栏里这样写过的,现在读来,心脏还是乱跳不已。【发在《新周刊》上的专栏】

你有不快乐的权利

电影《美国心,玫瑰情》中有一幕戏,描述一位从事房地产中介生意的女强人,上了许多自我激励课程,她每天出门工作前,开车上路途中,都不断自我暗示:"这会是美好的一天!""我今天绝对可以成交!"
她终于到了当天要中介的房子里,认真积极地打扫,一边做事还一边激励自己。的确,好运会降临在乐观的人身上。一天之内,她没有独守空闺,有几个客户过来看房子。面对这些东挑西拣的客户,她针对他们的疑点一一详细解说,以委婉的方式反驳,并且巧妙地掩饰她在广告中夸大其词的说法(这可能是她最大的败笔)。认真的女人最美丽,没错!但这位外表打扮得非常美丽的女人,当天并没有顺利把房子卖出去。
夕阳西下,疲惫的她,感到相当绝望,悲伤得不能自抑,蹲在地上痛哭失声。  老实说,从她凄厉的哭声里,我才看见她真正的美丽。那是放下所有职场的武装、卸下志在必得的压力之后,回归真实纯净的自我,流露人性中最柔软、最真实的一面的时候。
如果你尽了一切努力,结果仍不如人意,你的确有不快乐的权利。也许,努力的过程中,方法不对、技巧有待改进,没关系,痛哭一场之后,重新开始!
我认为:容许自己不快乐,是释放压力的方式之一。当然,你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不快乐的状态,那并不健康。但是,逼自己永远表现很快乐的样子,同样有害身心发展。暂时的不快乐,是人生中常有的过渡期。毕竟,我们都在过日子,没有人是天天过年的。
情绪的潮起潮落,运气的时高时低,都是很自然的事。
不快乐的原因,也许和你的体力有关,也许和你的工作进度有关;或是你在感情生活中有挫折,或来自人际关系的危机。总之,不快乐一定有不快乐的原因,但你必须先发现不快乐、承认不快乐,才能进一步找出可以对症下药的解决方式。
有时候,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的负面因素导致不快乐,那很可能只是因为长期疲劳的关系。至少,你因此而知道必须安排假期出去走走了。能够感觉自己不快乐,是很聪明的自我察觉。比起那些终日麻木不仁、搞不清楚自己心情状态的人,要好得多。
还有另一种人,明明知道自己不快乐,却强装快乐。偏偏,不快乐是一种气味,走近的人,都会闻得出来。除非,那个人迟钝到近乎鼻塞。适度强颜欢笑,固然是一种礼貌。为了不影响别人的情绪,我们的确不必大力声张:"我现在不快乐。"但若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肯停止笑容的人,脸上的线条必定很僵硬。反而给人"皮笑肉不笑"的错觉,造成不诚恳的印象,产生人际关系的疏离感。
你有不快乐的权利。接受自己不快乐的事实,才能避免把自己的不快乐当做攻击别人的武器。发现自己不快乐的时候,不妨休息一下,容许自己发个呆、少做一点事,等情绪调整过来,重新出发。
如果有特殊状况,必须暂时隐藏不快乐的情绪,希望不用撑得太久。甚至,你可以告诉值得信任的人,此刻的你并不快乐,请他帮忙分担一下可能必须应付的场面。
我也见过长年都处于不快乐情绪的人。他们怨天怨地,没一件事看得顺眼。想帮他的忙时,他又说:"其实我很好!这不关你的事。"或"你怎么做都没用,我就是开心不起来。"
在校园演讲时,我碰到过一位男同学,他自从上次失恋后,已经一年多不曾好好睡过觉,心情不开朗,体力也渐渐衰弱。同学们很热心地帮他问我:"吴大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帮他走出失恋的阴影,重拾快乐的人生。"
我的答复很简洁:"我建议这位同学去看医生!"这绝非风凉话,也不是开玩笑,而是很诚恳的建议。我认为,一个人的不快乐,多半是自己造成的。有一句话说:"世界上能让你不快乐的人,只有你自己。"说得真有道理。往另一个方向思考,道理也一样。
"世界上能让你重拾快乐的,也惟有你自己。"如果你尽了一切努力,但发现自己已经失去快乐的能力,就该去看医生,接受专业的医疗协助。
请记住:你有不快乐的权利;但也有让自己重拾快乐的义务。

把公司做小,把客户做大

 qPPG、VANCL、钻石小鸟、京东商城、携程、盛大文学、奇虎软件……来,找一下规律,这些公司都有什么共同点?

  回答之一,它们都是国内公司,都是新经济时代催生的产物,它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但都依托互联网平台和IT技术手段,将成本优势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放大,是对传统商业模式一次充满想像力的颠覆。

  回答之二,它们都看清了产业链上自身所能切入的价值层面,以贴近市场的方式去聚集消费者,了解客户需求,再反向匹配资源。

  回答之三,它们都试图通过流动的数据成为匹配资源的纽带,从而延伸了企业的边界,实现借资源杠杆增长,而非通过自主投资或者并购获得成长。

  回答之四,它们都是从渠道切入产业链,试图做产业链中掌握核心价值层的企业。

  尽管每一个答案都有所侧重,但都不妨碍它们成为破坏既有商业规则,以全新模式实现快速增长的"轻公司"。这个概念原创自李黎,她是国内知名杂志《IT经理世界》CIO版的主编。2007年6月,李黎在该杂志上发表"轻公司"一文,从此,"轻公司"一词迅速为国内业界所关注和讨论。原因无它,只因李黎提出并归纳的"轻公司"模式,对中国新一代电子商务作了细致而又深入的分析,当她说出,无限靠近市场端,拥有强大的客户组织能力,通过互联网和IT技术,反向匹配上游产业链资源,在带动产业链高效联动的同时,以非资产方式快速成长的企业就是"轻公司"时,实际上,她为中国商业的未来书写了一种可能。

  当然,"轻公司"都还很年轻,年轻到有其不可承受之重――就像从默默无闻到万众宠爱再到昙花一现的PPG,它是李黎笔下典型的"轻公司",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初成就PPG的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和消费者服务大部分外包的模式也最终让PPG四面楚歌、无力回天。从PPG身上,人们看到了"轻公司"模式令人振奋之余需要冷静反思的地方――没有工厂、没有工人、没有实体店,甚至没有销售人员,仅抓住产品设计和推广销售两端就能在短短几年实现传统企业需要毕十年之功才能达到的销量。然而,这只是"轻公司"光鲜的表象。潜藏在繁华背后的风险投资对赌协议、售后服务跟不上、竞争模式易复制、产品差异性小、消费者忠诚度低等问题都将是困扰和制约"轻公司"能否长效、有序发展的根本障碍。

  事实上,"轻公司"的运营并非如外界所猜想的那样美好,很多时候,经营这样的公司就像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局,管理者一方面确信自己可以持续充分利用与消费者间的巨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打造成一个可存续的让人尊敬的品牌;另一方面,他们与风投签订的对赌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成败的关键完全在于扩张速度,而非自然成长的节奏。一旦其增长所高度依赖的营销攻势力度减弱,或是热钱的水龙头被关上,因疏忽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核心环节而付出的代价,要远比他们预料中的来得大。PPG的瞬间崛起又迅速陨落,恰恰佐证着"轻公司"的经营逻辑――越轻越好,越快越好,是"轻公司"其实也是"快公司"。

  李黎说,因为业界对"轻公司"毁誉参半,特别是PPG的大起大落更是令业界对"轻公司"们多了一些迷茫。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轻公司"正在冉冉上升,它们挑战着业界对于"轻公司"的怀疑。于是我们需要在众多的公司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辨别,而这个过程,最终促成李黎写了这本记录和诠释了她对"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引发的商业环境变革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新理解的书。

  "轻公司"只是一种商业模式的称法,本身并不受制于行业的局限。李黎在传统制造业、零售业、教育业、互联网业、公路货运业、出版业等众多行业领域中,都觅得了"轻公司"的踪迹。所以,李黎说,"轻公司"并不仅仅局限于电子商务企业,而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的嫁接体,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给了传统行业们以非资产手段组织资源的机会,遂使过剩的中国制造有了资源优化配置、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可能。

  不妨这么来理解李黎所说的"轻":第一,这是一个经济学上保持低负债、高运营的学术概念;第二,对于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如何发现自己内部流程中的轻基因的问题;第三,这是一个如何用自己的"轻重缓急"来实现与消费者需求对接的问题。所以,万万不可把"轻公司"简单理解为依靠一根网线和一台电脑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植入,其实,它反而需要更为深厚的运营管理功力――把公司做小,把客户做大。

6月底宏观经济座谈会纪要(三)

李向阳:

尊敬的总理,以及各位领导,我从国际经济的角度,做如下的汇报:
题目如下:《全球经济企稳初现,复苏之路艰难》
我们的基本的判断是,进入了2009年的第二季度以后,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企稳的迹象,但是并不意味着进入了复苏的轨道。这里的"企稳"是指停止下滑,但是并不等于复苏。对于未来的走势,我们跟与六个月钱的判断基本上还坚持。金融市场复苏将在今年的下半年企稳,而实体的企稳将在明年2010年上半年开始。
围绕这个问题我主要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企稳的表现
第一个表现是金融市场的企稳表现明显。
我们看到,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房产销售量以及开工率,在过去的两个月已经停止下跌,虽价格有小幅度的下跌,但是幅度在缩小;在股票市场方面,在今年2月份低点出现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包括标准普尔指数的市盈率,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内,从十倍回到了十五倍。在大宗商品的市场上,包括石油在内,从大豆到贵金属,都几乎翻了一番。这是第一企稳指标。
第二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开始回升。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上周发布的报告显示:以美国以及日本的统计为例,美国采购经理人的指数,六月份数值,已从五月份的42.8上升至44.8%;那么日本的五月份工业环比增长了百分之六,这是日本几十年来的按季度计算的供应增长的最高纪录。那么欧元区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四月份的40.7也上升42.4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那么,正如总理所言,全球的运费的波罗的海指数也在急剧上升。因为从今年的一月份以来衡量全球航运的费率指标,已经上升了400%
第三个企稳的指标OECD上个月发布的复合先行指标整体已经明显回升。从连续两个月的,最新的五月份还没有出来,无论从整个OECD三十个国家,还是亚洲的五个大国(中,日、韩、印度,印尼),这个符合现行指标都在上升。
这个是汇报的第一个问题,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面:全球经济的企稳趋势明显。
二、经济的复苏面临巨大的危险
第一个指标是制造业的回升,是存货调整的结果,而后续的需求不足仍非常的严重。因为自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的库存一直在调整,这个库存率在第一季度到达底部。由于这种库存的调整,在进入第二季度后,进入的就是库存恢复的过程,进而拉动产出的增加。这种依靠库存调整来拉动的制造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一步,就是库存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后,需求有没有增长。就现在而言,还看不到有持续性增加的现象。
第二个风险,大宗商品的价格,刚才逃到的迅速反弹,很大程度上,跟投资者对通胀的预期还有美元汇率贬值的预期是连在一起的,它并不完全需求的变化。因为鉴于人们对未来发达国家,尤其是对美国的通胀状的预期,作为一种投资保值的手段,大宗商品成为一种最好的领域。尤其是普遍认为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对于大宗原材料的需求非常强劲。所以,他们认为在这领域做这种预期性的投资风险较小,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价格上涨。
第三个风险,失业率的连续上升前两天,美最新的失业率统计出来以后,美国的股市连续下跌。实际上美国6月的最新的失业率,还有欧盟的失失业率(5月份)都到达了9.5%;而日本(5月)上升到5.2%,这是过去几十年的最高水平。从经济学上来说,失业率既是经济下滑结果,即为经济增长的滞后指标,但是,它又是未来经济复苏的基础性的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先行的。也就是说:失业率攀升会使人们对未来需求的信心,从而对未来的复苏设置障碍。
第四个是以美国为主的消费者信心出现下滑。如美国Conference Board发布的六月份的消费者信心,也就是美国在四、五两个月恢复的基础上,六月的出现一个大的回调。从上个月54.8下调到49.3,这个幅度是非常大的。从中长期来看,这之所以下跌与私人储蓄率上升有很大关系。在六月份,私人家庭储蓄率已经上升到近7%(6.9%),半年前不到1%。这种幅度上升,标志着人们对未来中期消费信心处于低迷。目前,美国家庭储蓄率的下降,是靠美国赤字增加来支撑这种风险的。
第五个,金融机构去有毒资产过程刚刚起步。更重的是,围绕去有毒资产的具体出路,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远没有达成共识,而这个资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发达国家的投资的有没有动力,这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一点是,发达国家短期内不会改变目前的宽松的财政赤字政策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在中期内内通胀风险极大。因为按照经验,美得通胀只是时间问题。按以往经验,从货币量的注入,到单位产能,这种正相关是三年的滞后性。如果从金融危机2007年开始,美联储、美财政部,大规模的注入大规模的流动性,也该在明年的下半年或者2011年的时候,美国的通胀率会显现出来。
那么,尽美国经政府官员表示会适时退出,这在经济学理论上,有可能存在这个恰当点,但是实际的操作很难。退出过早,意味着复苏的夭折;如果退出过晚就意味着通货膨胀。那么更重要的就是说,他们现在谈的就是,在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这两个恶魔之间,他们更愿意选择选择通货膨胀。因为对美国政府来说,一个说不出的收益就是通货膨胀在中期有利于美国转嫁积累了30万亿的对外债务。
第三点谈一下我们经济面临的风险以及相关的一点建议。第一个就是全球贸易萎缩、贸易保护的风险在加大。尤其是围绕着环境保护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可能会越来越严重。这几天美国在提出碳关税问题实际上是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那么在中长期内呢,全球的多边贸易规则可能会出现,在这场金融危机初步企稳以后,或者说多哈回合重新启动,但是在制定多边贸易规则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都打着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旗号,但是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最后的立场有很大差异。发达国家可能今后更多地以环境保护的名义、这一类的名义来做新领域的贸易自由活动,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地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开发、市场准入自由化。虽然都打着自由化的名义来推进贸易自由化,但规则的制定和难度不一样,会加大。
第二个,国际上要求我国为全球经济再平衡做出贡献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尤其是金融危机下滑的这种经济下滑企稳之后,在多边甚至中美双边的场合可能越来越多的重心会放在要求做这点上。那么围绕再平衡,最终就是前面几位谈到的储蓄跟消费结构问题。而这个呢,从现在来看,本身中国是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的一部分,那么东亚的其他国家,韩国、日本,包括我们的台湾,实际上都在观望,他们都没有做好扩大国内消费出口导向型模式的准备,他们都指望中国来调整,只要中国能成功调整,东亚的国际生产网络就能持续下去,他们实施多年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就能持续。这里就涉及到中长期的东亚区域合作问题。如果美国的总需求萎缩是中长期趋势,那么在东亚合作中可能竞争最重要的资源可能不再是技术也不再是资金,更重要的是谁能为这个地区提供足够的市场。那么如果我们在中长期内实现了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不仅对我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确立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点是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跟通货贬值的压力加大,对我们的外汇储备和增值风险提高,这点刚才都已经谈过了,我就不再说了。
第四点,伴随全球经济的企稳,发达国家会把国际合作的重点从抑制国际金融危机转向温室气体排放规则的制定。这方面可能有多重因素,一个是全球都在为《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制定规则,这是全球的共识。更重要的是美国的立场在第二阶段可能要发生变化。再一个因素是奥巴马政府提出发展清洁能源,必须要在温室气体排放规则上有实质性的举动。因为现在发展清洁能源一个基本的障碍就是,清洁能源跟传统能源、化学能源相比,成本太高。那么依靠技术进步来发展清洁能源,速度太慢。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化石能源的成本。如何提高,就是制定更严格的环境保护规则。这就像90年代美国为发展信息产业,在当时新成立的WTO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新加坡会议上,推进信息产业的全球贸易自由化。实际上美国现在推进这个温室气体排放规则,跟他发展新能源可能是紧密相关的。
最后一点就是,我们需要关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这也是跟刚才美国提出发展清洁能源作为摆脱这一轮金融危机的出路,也是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繁荣的支撑,跟这个有关。说起来这是个大家都接触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因为即使大方向全球都认可,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路径上,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究竟是在传统化石能源上降低它的污染率,比如美国有一种方案,就是说煤炭的消耗里头把碳给收集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发展清洁能源。再一个是发展比如生物能源。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这种差别呢?因为产业路径的差异,如果出现判断失误,会出现很大的负面影响。在80年代后期的时候,当时发达国家都认可,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方向是信息产业。但是对于信息产业的路径,美国跟日本分歧很大。日本人就认为,未来的信息产业是大型计算机。所以当时日本的通产省和日本的大型公司对第五代计算机投入了大笔资金。而美国当时认为,未来信息产业就是计算机的小型化。结果证明,信息产业的路径按照美国的路径走,所以日本在后来的整个信息产业的10年繁荣中始终处于落后。所以即使我们认定未来可能全球产业结构的重点是清洁能源,但是对于它的路径,对于它的发展途径还应该给予高度关注。这不仅对我们承接全球产业的转变,而且对我们参与全球产业的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徐刚:

今天上午我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几乎每位都谈到了资本市场和资产价格。因为我是中信证券负责研究业务的,每天从事的工作就是为我们的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保险公司,2fi(02:38:33)提供研究服务。所以我也从一个证券研究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对股票市场和股票市场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认识。
那么目前中国股市已经运行到3000点的位置,很多人都认为从绝对点位上已经很高了。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也不是一天达到的。今年上半年中国股市走过了三个阶段,伴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在3月初之前呢,应该是金融危机过度恐慌后的技术反弹。所有人都认为是一个反弹。所以当时股市是从低点运行到2400又掉回2000点。从3月到5月底6月初是第二个阶段。从2000年运行到2600点。这个是经济复苏的猜想阶段。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对未来的复苏将信将疑。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股市的高点在上半年,下半年就得跌下去。那么第三个阶段,真正的拉升是在这个阶段,从6月初开始。所有境内外主流的金融机构大幅调高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保八成为共识。这个阶段是经济复苏的共识阶段。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必然复苏,大量的踏空资金纷纷进场,一改过去两个阶段都是由中小股票推动的行情,6月份以后全部是大股票,金融、地产、煤炭、石油、石化,钢铁最近也在起,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心大幅增强。这是今年上半年的三个阶段。
未来呢,我们判断,今年下半年可能是两个阶段。在8月份之前会延续6月份的阶段,就是经济复苏的共识阶段,更多的金融公司对经济的复苏达成共识,更多的资金进场,追逐中国的资产。所谓中国资产,就是中国的银行股、中国的地产股、中国的石油石化钢铁这些大的资产,进一步推高他们的股指。8月份之后呢,我们估计,经济的复苏从上游转移到中游。我们的很多中游产业的利润开始由负变正,股市可能进入业绩推动的稳定运行阶段。未来是这么个初步的判断。但是股市没有人说得准。
目前的情况是这样,关于市场的价格水平到底是高还是不高。不能看绝对点位,还是要看估值,看市盈率。我们现在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是23倍,昨天算的。美国标准普尔指数和香港H股指数的同样的动态市盈率是17倍。你刚刚说的15倍可能是去年的。那么由于全球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普遍提高,所以我们的市场估值水平比海外高,是一种合理状态。那么虽然当前市场短期有上升过快的隐忧,但市场自身有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总体风险我们认为不大。涨高了它会跌下来,它有个内部调节机制。市场中的主流机构投资者对经济最大的担忧是两个,一个是出现超预期的通货膨胀,一个是出现货币政策的大幅调整。今天上午有专家谈到了股市上涨与通胀预期,实际上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现在实际上是大家看到的,在未来2年左右是没有明确的通胀,是低通胀高增长,企业利润高速增长,所以才大量进入股市。我们机构投资者最担心的是出现高通胀,如果出现高通胀,股市就会回落。因为出现高通胀就意味着货币政策要转向。所以说目前出现恶性通胀和货币政策大幅调整的概率很低。所以下半年可能还是股市运行比较宽松的环境。这是市场估值水平。
那么从股市看,从股市投资者看,中国经济很明确的一个结论,从股市看,复苏已成定局。那么目前的主要金融机构对中国GDP的预测普遍是在7.0到8.5之间,平均数8.0。对CPI的预测在负的1.0到0.2之间,平均为负的0.5。这个GDP的数据是从年初不断地上调上来,年初最初的预测,我记得最低的是摩根斯坦利的王庆,可能只有5.5,他跟我打电话说,我怎么也算不出你们能有8。现在也调到8了。
那么现在市场对逐季宏观GDP的预测是这样的,6、7、8、9,就是一季度6,二季度7,三季度8,四季度9。但是最近几天市场流传二季度的GDP可能超出预期,可能在7.8左右。如果二季度达到7.8,三、四季度的GDP预期将会大幅上调。我们估计三季度会调到8.9,四季度会调到9.9。微观经济的情况,我们覆盖了400多家上市公司,我们研究的逐季的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情况是,一季度,负19%,二季度,负8%,三季度,转正,正的17%,四季度,大幅增长,因为基数的原因,164%。因为去年基数极低。也就是说从三季度开始经济复苏的效果开始传导到微观层面,中游产业的利润,如钢铁、机械、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利润,将会由负转正。今年全年的上市公司利润同比增长,市场一致的预期是17%,明年是20%。
作为市场人士,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和担忧的问题是,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只是预期形成,但是资产价格大幅增长。在国内,货币政策短期无法转向,在国外,由于美国无法产生新的主导产业,大量欧美资金涌向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据我们最新的对欧美主流资金的了解,他们正在制造一场继网络股市场泡沫之后的新兴市场泡沫,要把这一波泡沫炒透。因此国内外环境导致我们经济没有复苏的情况下资产价格又高涨,这种情况怎么办。市场我们也很担心。我们的观点是,这个泡沫可能无法控制,那么我们应该把它引导到有利于中国经济复苏的方面上去,作用于中国经济的复苏。但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不是这样。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7万亿,同比增长百分之近二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各类股票市场的融资只有1000个亿,同比下降50%。1000个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银行。比如我们中信银行,上半年扣掉票据融资以后的贷款额。但实际上中国经济对直接融资的需求很强烈。目前我们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负债率是60%,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很大。最典型的比如说银行,7万亿的贷款发出去,很多银行都有补充资本金的需求。补充不了资本金,它进一步放贷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一直想说的一个观点是,金融资产的定价不是供求关系定价,不是说你多扔一点股票到市场中它的价格就会掉下来。是一个风险的定价。比如现在风险承受强,市场预期好的时候,你多发一点股票,实际上更有利于市场繁荣。所以我们认为不应该有这种担忧,就是发更多的产品对市场会造成抑制。实际上从居民来讲,从投资者来讲,需要更多的产品。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建议,很微观的建议,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更多地向市场供应新的股票、新的债券、新的基金,创造更多新的原来既定的金融产品,从而做大和丰富我们的资本市场。那么现在从国家战略上,无论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科技创新,都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不应该因为美国的金融危机限制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这是我们对未来宏观经济的建议,实际上也是比较微观的建议。我们也希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能够更多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复苏,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温总理半年来的想法:
首先,我觉得我们对形势的认识还是要冷静观察。对国内、国际形势要做周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的判断,也才能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兴利与除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这是我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跟大家分析基本差不多。我们对当前形势的基本估计。说多了可以说好多,但我就说两句。第一呢,中国经济经过一年的努力,将近一年的努力,已经开始出现企稳回升。但是这种企稳回升的态势还是不稳定和不牢固的。刚才我已经讲了,有我们自身结构的问题,我们经济长期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有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势的影响。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认为中国目前我们研究半年形势的时候,我以为处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在调研的时候谈过我的看法。至于关键在什么地方,关键在三个地方。第一就是要稳定企稳回升的基础,刚才说基础不牢。第二就是要积极妥善应对面临的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第三我们还得做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准备。

第四,这个非常重要,我看大家意见也基本一致。从目前总的形势分析和判断看,我们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一揽子计划还没落实,很多细节刚刚出来,需要全面实施。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总的方针和政策不能改变。因为那样就可能出现反复、倒退甚至造成损失。

第五个观点,我们去年中央经济会议和今年人代会议都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个提法在今天,年中这个阶段,仍然应该明确和予以坚持。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和任务,有这么6点我们需要做好。第一项是推进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内容很多,大家讲了,内容很多。

我想讲的,目前最紧迫的,是两大任务。第一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因为经济发展只有实现最终消费它才是可持续的。第二点是要下决心淘汰落后产业。因为国内外的经济上出现的矛盾集中表现在我们某些行业、领域产能过剩。就是钢铁已经是6亿7的生产能力,实际上今年宽大的话也就5亿多,按正常需要4亿多就可以了。钢铁、有色都表现出产能过剩的问题。要下决心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来淘汰落后产能,用市场的办法。这是我讲的第一项任务。我为什么要讲结构调整,要深入讲结构与发展的关系呢?有人把它对立起来,说搞结构调整势必影响发展,或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不能搞结构调整。我认为这两者短期看、局部看可能会有矛盾,从长期看,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的。我最近在报上用了两句话,经济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动力和保障,而结构调整又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二项任务是在经济发展中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和地区协调。大家如果分析一下今年应对金融危机分省数据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积极的变化,就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要快一些。这也是我们国家回旋余地大的一个有利条件。消费增长农村超过城市。当然还有巩固的问题。这也是个好的现象。我们可以借这机会大力推进城乡统筹。

第三,就是我们要加大科技支撑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比如说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生物制药这些新兴产业。这必须有坚实的科技支撑做保障,但也不能一哄而起。我在调查中了解到,比如太阳能发电,那是新能源,但太阳能发电一哄而起的话,光是硅的提取技术没解决的话,那就是把新能源输出到国外,而把污染和能耗留给国内。我可能不太了解。我刚参观完和谐号,才知道山西的一个军工厂还有一个什么厂,也在上动车组。我就说,像动车组随着铁路的建设是需要,但它也有一定的容量。所以也不可造成新的过剩,还得依照市场需求,以坚实的科技作为支撑。

第四点,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和完善社会保障。如果说我们应对危机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是把改善民生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困难的养老保险,把它加快进行。这直接联系到扩大内需,也就是消费需求。

第五点,就是要推进改革开放。所有这些都必须依靠改革,改变体制和机制。开放,我们还要始终坚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都要注意水平和质量。也包括走出去。

第六点是,我们要提高消费,其实遇到两个问题。中国的消费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是国民收入分配必须进行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改革更多地向民生倾斜。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第二就是就业。我回过头来讲一句,我为什么强调政策千万不敢松动,不进则退啊。一个十三亿的大国经过半年、一年的努力经济刚刚企稳回升,我们应该说比较好地规避了大的萧条在中国出现的现象。这样一个大国,还在发展之中,人口又多,如果出现大批的工厂倒闭、人员失业,不仅经济上问题难以设想,政治和稳定也会出现问题。同志们非常关心的消费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你们了解一下家电下乡,就站在那柜台口,是农民买的,但都是家里有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农民买的。农民买不起啊。农村的就业经过半年的努力保持在去年8月的96%,如果你说小一点,农民的就业率在金融危机前不恢复到90%,我们现在的城乡不会这么稳定。所以就业问题不解决,工厂经营谁也看得出来问题。为什么说我们既要发展先进产业,同时在中国这个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可丢啊。所以我们下很大的力量来支撑纺织企业,因为它有三千万职工,带着近一亿家庭。所以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最后我讲一下扩大消费要解决两大问题,一个就业问题,一个分配问题。分配问题我就不再说了。还有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必须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打破垄断和限制,这也是我们进一步改革、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方面我们统称中小企业,其实大量是民营企业。我想的大概就是这么些要点。

6月底宏观经济座谈会纪要(二)

温总理:好,谢谢你。下面请哈继铭同志。
哈继铭:

尊敬的温总理,各位国务院和部位的领导:
我今天汇报的内容听上去像副对联《刺激政策排近忧,深化改革解远虑》。根据通知的命题,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当前形势、潜在问题、未来判断、政治建议。
当前形势毋庸置疑,现在我们先不用看中国,看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刺激力度还没有我们达的那些国家,明显的一些指标、尤其是领先指标正在走好,而且市场的风险意识程度也在比原先改善。就是市场利率与官方无风险利率之差通常用来衡量市场的风险偏好,现在看来和雷曼倒台那个时候相比已经明显改善了。所以可以说是经济在好转,市场的流动性在活跃。我们看到美国房地产最近也开始期稳,并且库存在下降,而且美国房地产从06年开始的调整是抑制它投资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许多由于持有相关的产品的金融机构破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因素也在开始走好。
看到我们中国自己(这张表比较小),尽管有些数据之间市场有些疑惑,如工业增加值、发电量为什么不一致等,但是这个趋势是明显的,都在走好。尤其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速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现在的投资增速总体以达到30%多,但是实在通缩的条件下取得的,也就是说扣除价格因素,是一个40%的增长,这比过去经济过热的时候增长要快。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已经从年初的1%上升到接近7%,这个势头很明显,会在下半年有明显的提高。货币增速为26%,比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我们自己在汽车、房地产的消费增长也是非常强劲的,从而导致了我们现在房地产库存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善。在去年11月份,新房的库存占月销售,27个月,现在已经消化成只剩9个月了。上海杭州地区就只有两个月,所以供应方面,供应的速度赶不上销量的素的,库存消化快,人们对未来的房价上涨预期非常的强烈。这个使我们对目前经济复苏的判断:正在进行并且接下去速度很快。
潜在的问题是一个是通胀,不只是我国,美国也一样的面临问题,图中表示美国货币增速大幅增加后的几年都没有避免过通胀。在目前美元已经出现答复的贬值之后,现在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上升。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因为我们的投资占比例较高;而且我们的货币政策上,作出分析,拿货币增速以及实体经济的变化情况,就是名义GDP的变化情况做一个对比,发现M2高出名义GDP差不多22个百分点,这是历史上最高的;97、98年时也用了积极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那时候这两者之差是11个百分点。
另外一个观点是,我国的通胀要早于西方的通胀到来,一个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对于新兴市场经济的通胀的推动比较明显;另一个因素是,我们看产出缺口,美国经济增长负6,日本负15,德国负8、负9。但是他们长期增速尽管没有我们的高,至少是零吧,所以他们有一个比较大的产出缺口,我国的未来增长,长期来看是在8%-9%,我国第一年肯定会成功保八,就是说我们没有产出缺口,应对今年可能就能够成功保七,它也没有产出缺口。所以将来的通胀可能比发达国家来的早一些。
农产品方面,猪粮比明显的倒挂,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下降了,所以未来的供给可能会出现问题。食品价格,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占比非常的高,我国的食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价格,而且国际价格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有了明显的上升。所以由食品价格,投资品价格,以及产出品缺口较小,推动的通胀的不能低估。我们也做了一些数量性的分析,觉得美国明年基本上走出通缩,但是后面有可能会有1%到3%的通胀。所以不管怎么美国将来将来总是要收紧货币政策,但是它收紧货币政策会对全球由重大的影响。我国自己今年总体CPI是负的,11月份不再是负的了,但是到明年会有3.5%到5%的通胀。原因主要是刚才的三点。那么在通胀预期已经形成,而通胀尚未形成事实的时候,市场上通常预期政府不会做什么事。所以就会演变一下三部曲,股价涨、楼价涨、然后物价涨,当然之后是利率涨,再接下去啥都不涨。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么一个事实。我们不仅看到美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眼前可能是股价涨完物价上涨,然后楼价上涨的阶段即将到来。
我们在这做了一个分析,我们拿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证、南京六个城市做个分析线,黄颜色的线显示我们假设一个家庭去买一个90平米的小户型,月供占家庭收入有多高,现在这个水平是76%,并且再算家庭收入的时候我们乘以1.2,官方收入乘以2以反映可能有灰色收入的可能性。那么前段时期,去年5月份的时候这个比例扩大85%,到了今年一月份为70%,但是现在又起来了。76%显然是过高的,一般的银行贷款超过50%的话是属于不安全的。显然有一些居民有投资炒作的因素,还有一种所谓刚性需求,对未来真实房地产的提前透支,所以未来的需求可能是被早早的消化了。那主要是在通胀预期的驱动之下人们希望提早买房,将来可能白菜猪肉价格都涨,凭什么房价不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房价上升了。这是我谈的一个方面,通胀预期。
另外还有一个风险是现在又在重演和90年代初很相似的一幕。90年代出的时候美国和伊拉克打仗,经济不好,美国房价在80年代末见底之后回升,美联储降息从8%多降到3%,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在80年代末与日本的逆差很大,占GDP3%到4%,但是90年代上半期他是在调整的。今天我们看到,也是美国经济在衰退,利率甚至将到了零。美国经常账户的逆差也从06年占GDP的7%现在在不断的调整,并且美元在贬值,并且这次与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过去没有用数量性宽松政策这次用了数量性宽松政策,过去美国政府债务没有大幅的上升,这次债务大幅的上升,这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很充裕。当时我们看到,由于美国的这些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资金拥入亚洲新兴市场,我当时在美国工作是发现很多投资银行在买马来西亚、韩国股票,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买这些国家的股票,他们告诉我这叫新兴市场。我们能看到那时候这些国家物价大幅的上升,确实那时候借美元炒这些国家股票的话,美元在贬值,成本几乎是零。但是90年代中期美国加息,伴随当时IT亮点,于是大量的资金抽逃,因为之前的投机者发现原来的成本还会随着美元的升值而增大,所以很多的投机者平仓,一年之后韩国、印尼已经大跌,又过了半年,到了97年7月份的时候,官方储备都已经枯竭了,于是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今天我们看历史是否会重演,现在有很多迹象是非常相似的,我国与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西方的国家,正与当时的韩国以及泰国明显快于美国一样,我们看到美国的利率已经降到了零,货币增速也在不断扩大,而且美国这次和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美国的M2增速超过它GDP增速12个百分点,90年代初时,M2增速还没有GDP增速那么快,是因为当时没有用数量性宽松政策(这次用了这种政策),大量的资金拥入新兴市场,我国香港也面临着大量的资金流入。所以,结果是这次我们看到如果是以美元计价的话今年上半年巴西股票涨的最快,中国上升指数第二名,如果以人民币计算的话,我们是第一的,因为巴西升值比较多。那么,这次排第三第四第五这些,包括印度尼西亚、韩国、印度。这次是大个的,上次可能这些,外国人叫小老虎经济,Little Tiger,这次是大的,有大象,所以,确实这次两边的水位都在上升,而且向新兴市场倾斜。那次呢,两边水位没怎么上升但是呢,是向新兴市场倒灌的,那么一旦美国通胀起来,美国一加息,并且,倘若还伴随着新的生物科技,或者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革命,那么可能资金会大量的回流,这样对新兴市场的冲击很大。
对未来的判断我是这么看的,第一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即使我们明年没有国外的新的政策刺激,我觉得经济也能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因为,我们这次,刺激政策下去之后有很多投资是在中长期项目,需要多年完成的。也就是说,今年银行给了第一批贷款,明年贷款可能还要给下去,本身它这个惯性(因为你不给它不行啊,刚挖了一条沟准备建地铁呢,不给明年马上坏帐了),所以我们现在即使是想收的话,都不是很容易的,更何况如果我们不收的话,这种贷款当中,多年完成项目中这种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较高这一特征,本身就会使得我们未来明年的贷款增速和投资增速都会比较快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我们看到就是这个,房地产投资现在开始明显上升,可能今年下半年就取代政府投资的作用,明年我们经济完全是应该超过8%的增速的。
那么还有就是说出口不太好,出口可能就是不太好,因为美国现在经常账户逆差,还没有调到历史平均水平,但已经比之前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还没有到那个程度。也就是说,美国的总体储蓄率还要上升,美国的失业率可能也在上升,两者都会抑制我们的出口增速的。
另外,我想说一些比较中长期的观点,我觉得未来全球会是一个高通胀低增长的社会,这和过去十年高增长低通胀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有两个重要原因决定这一现象。第一就是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如果人口当中劳动年龄结构的人口占比比较大的话就经济增长很快的。另外就是如果一个国家政府债务很高的话,经济增长是比较慢的。那么从这个理论现象结合实际来看,西方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马上就要进入老龄化,二战时期出生的人马上明年开始进入退休年龄,所以这些国家有工作能力的人在社会当中占比是要下降的这样会使他们经济增速下降。但是就在这个当口他们发了很多债,现在的债是需要未来的税收来偿还的,父债子还,但是将来美国可能儿子越来越少父亲越来越多,父债子还,子难还。所以,它将来高税赋高年龄结构一定使它经济下降。那么,我们的出口,如果主要的出口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话,那么我们将来增速也会下降的,这一点是我们很难改变的,这是一个因素。另外,看到我国自己的人口结构,我们在这儿做一个分析,到2015年开始中国也要进入老龄化,而且中国进入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会非常之陡峭,因为我们五六七十年代崇尚的是多生多育,光荣母亲政策,之后我们是计划生育政策。设想我们将来有工作能力的人可能都是80,90后的独生子女,而且那个时候对资产价格也会造成影响,因为那个时候将是两对老人家庭面对一对年轻家庭,如果年轻家庭从两对老人家庭继承了两个房子的话,他可能有三个房子,他可能卖都卖不出去,租都租不出去,也许人们说,还有城市化,但是设想如果老龄化到来了,农村人口也老化了,老农进城还能找到工作么?将来城市化的进程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也会放缓的。
那么在政策建议上,我想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就是我国的融资结构还是非常不合理的,银行贷款占比过高,而股票债券占比是比较低的,那么这个局面可能是需要改变,不然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过高的话,会造成货币的增速大幅的上升。那么我们看到我国的资本市场上的公司的结构也是和西方国家不一样的。我说假如美国又出一个新的科技革命的话,这种科技革命对西方经济可能是个福音,但是对新兴市场,资本市场或许是个灾难。因为我们新兴市场的股市结构上面是被打上旧模式的烙印,我们是以经营原材料地产为主的,而科技成分占比比较小,所以我们可能应该多鼓励一些科技成分比较高的一些公司上市。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跟这个问题相结合的可能更多的就是让资金流出去,通过让境外公司在中国上市以及让中国公民可以去买境外的股票,有序的让资金流出,通过ETF的方法,难怪现在有的投资者说中国现在什么东西都比香港便宜,除了股票。这个我们可能是需要考虑的。另外就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钱,愿意追逐资产价格的上升?因为,很多民间资金过去是靠出口带动投资,但是现在不行了,并且结构性的不行了,所以他们想找新的投资渠道,但是我们有很多领域还是垄断的,还是有管制的。尤其是一些服务行业,比如说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等,这些领域如果我们可以降低门槛,还有在通讯方面把价格理顺,也许能够吸引疏导更多的资金流到实际职业当中去,避免他们不得已去追求资产价格的上升。
另外,我们可能还要考虑进行土地的改革,回忆下98年,我们除了有积极货币财政政策外,还有房改。50年老百姓不能拥有房子,98年打破了这个观念。也许今天我们可以考虑一种新型的土改,当然不一定完全私有化,但是至少让他流转,因为这种至少在三个方面对中国有利。第一,农民有了钱可以消费,第二农民工有了钱可以进城买房,第三,我们可以延续深化城市化,因为我们看到所谓城市化率的上升是伴随人口结构的变化的。许多同志认为中国还有40年的城市化进程,我觉得可能我们没那么长,因为人老了之后就很难进城找到工作。如果一味的把农村变成城市,那么保护耕地就很成问题。所以,我觉得现在如果我们让耕地流转,使得农民工进城之后不仅找到工作,而且能扎扎实实待下来,成为城里的人,加上社会保障体系,户籍制度的改革,他就真正成为城里人,他将来就不会回去了。不然,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可能会以未来的去城市化为代价,可能这些农民工在城里干了哪怕一辈子,他也得回去,因为他还有老家一块地,在城里他老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所以我们的城市化可能和日本当初相比,是不一样的。
另外,应该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得我国更多的享受国际铸币税,大大改变我国的投资条件。听说我国的贸易条件很差,几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其实我国的投资条件更差,我国买我国的债券可能就2%的回报,他们拿我们的钱来我们这投FDI,百分之两位数的回报。所以我们有待于改善的不仅仅是贸易条件,还有投资条件。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在我的朴素理解就是第一步钱要塞到对方个人手里,第二步塞到企业手里,第三步塞到央行手里。因为这种塞过去不是送给他,他得拿东西跟我换。那么我们现在已经在做的是无论是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还是境外银行允许接受人民币在香港居民的存款,这些都是在个人和企业层面。那么最后中国是需要发行大量的人民币债券的,来使得人民币成为一种外国经营机构包括政府愿意持有的一种经营产品。那么这些我觉得都是我们将来加大力度加以实现的。所以,总的来说短期这些政策,显然对经济起到了相当好的影响。但是长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们可能还有多一点忧患意识,最后,我想如果给这个对联加一个横批的话,可能是"远虑大于近忧"。谢谢。


夏斌 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我想谈三个问题:第一,就是上半年宏观经济调控的评估;第二,下半年及明年调控的重点方向是什么;第三,主要的政策措施重点在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方面。
关于评估想说的第一点就是,我认为这次在危机中间我们是动作快,力度较大的一两次刺激计划已经基本见成效,整个经济已经处于见底复苏的趋势中间,当然描绘的词有很多了。但大家公认就是已经往上走了,和印度一起我认为对全球经济复苏还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的。那么从数据我就不说了因为时间关系,投资、工业产值、消费、包括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有的统计说第一次超过GDP的增速,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点,就是评估,我认为就是维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仍然是不牢固的,那么理由是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是我们中国经济严重下滑的原因是我们自己周期的原因,03到07这样高速增长,必然出现这个自身经济调整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外需严重减少,这是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的逻辑框架,这是我个人想法。如果说这个框架是对的,那么由此出发,我们既然是外面影响大于我们内部周期的影响,所以今年全球怎么样,全球预测,今年的经济从负1.7调到负2.9,发达多家几乎全是负增长。那么从现在起,美国居民的储蓄率已经在上升,消费率在下降。美国的经济如果即使今年底明年初复苏了,我个人认为,2010年到2012年,美国再也不会恢复到2003到2007年那样的高增长,最多是零增长,一增长。所以这是考虑中国经济的一个大背景,那么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20%左右,其中70%是消费,那么美国经济还不行。那么我经常在外面讲,喝酒的理论,小布什在批评华尔街,说华尔街喝醉了,酒是谁送的,相当一部分是我们中国送的。那么,华尔街现在不喝了,酒怎么办?必须自己喝,中国又不喝洋酒还要结构调节等等,基本就是这个逻辑,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不能不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二个评估是,基础还是不牢固呢,刚才是从全球经济背景,就说我们自己来说,这次刺激一两计划,确实包括了大量的民生投资,主要还是靠迅速扩大投资来弥补失去的出口。所以如果消费增长速度和出口的速度跟不上投资增长的速度,还是一味的松的货币政策,我个人认为还是会积累宏观经济的风险,还不是说原来货币政策不对,就是说还继续松有可能风险会继续积累,有可能产生三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产量过剩,不良贷款,目前投资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据有关统计说,企业的开工率和设备利用率还没有恢复到上半年的水平,而工业企业的利润尽管降幅在缩小,但总的来说还是大幅下降。5月份的数据是22.9,工业利润还同比下降,尽管降的幅度在缩小。第二种结果就是大家几位说的物价上升,可能资产泡沫,货币松,老百姓市场上已经有预期,有预期在全球消费下,商品价格一时不会涨起来,商品价格不会涨起来,钱又那么多,为了保值,只能是买房子投股市。而股市刚刚被蛇咬过一口,刚刚恢复老百姓现在都害怕了,都在问要不要进,刚刚跌下来都已经有教训。现在到了3000点,3000点这么快心里头不踏实,所以更多的从长远看房子没问题,所以还是进房市,那么房市上涨,预期进一步加剧,这样可能风险就加大。那么从正序来说,一个是4到5月份居民存款在下降,尤其是定期存款在下降,活期存款上升很快,而股民保证金已经从8000亿上升到了11600亿,就是准备抄股票的这些人账上的钱。另外,刚刚几位都讲了,就是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都在同比增长上升,深圳有的房地产一个项目同比上涨与最低相比上涨了百分之六十二点几。四川我看报道程度也是紧捧,豪宅价格是紧捧。
那么,怎么理解,这几个房价快速反弹怎么理解?第一,我认为是去年被过度压抑的需求在今年一些刺激政策下推动了需求的迅速反弹,也是政策加上去年被压的需求。第二点,市场恢复本身有积极意义,直接投资,推动保八。第三,不能不看到5月份以来这样迹象表明,现在投资型买方的需求在快速上升,不完全是买方是为了自己住。从市场上感觉,主要还是投资行为得多,所以投机需求趋势在形成,而境外资金也在加快流入,从人民银行的数据来看,外汇进入的速度在上升。如果说有些政策调整不好,第三个结果也有可能过剩不良贷款的因素,也有货币多,资产价格上升的因素。可能在下一时期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也都有。
那么,下半年重点调控方向应该是什么?我认为指导思想应该是维护经济复苏趋势的同时,警惕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的累积,我想这个不矛盾,和我们支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复苏的势头不矛盾。就是说,维护复苏趋势的同时,警惕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的累积,应该在维护复苏的趋势中间突出以消费为主导的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通过体制改革,以新的增长因素来逐步取代传统的的增长因素。
理由是这么讲,一个是中国已经完全穿越于全球化的过程中间,当前中国都在讲经济结构失衡,最大的失衡是什么?在开放经济的中国的大经济体制中间,其实最大的失衡是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失衡。最大的结构调整应该是储蓄与消费间的结构调整,而不是一两个行业的结构调整,比如钢铁行业,高耗能量,要下来,节能减排的要上去,这个也对。但主要从中国为什么经济上许多问题,要放在开放经济中间,主要就是储蓄率很高,消费率很低。包括收入分配的结构问题,都集中可以反应在储蓄与消费的结构上面。所以,具体就不展开讲这个道理了。第二个理由是我们要抓新的增长因素,不仅仅是抓新能源,环保等等,某一个行业两个行业的增长因素。因为,这些领域新的增长因素固然很重要,可以改善投资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但是从宏观经济的这个大背景角度说,它还是毕竟在扩大投资,不是扩大消费。所以真正有利于经济持续有利发展的增长的因素实际应该是以工业消费为主导的结构变革因素。这是最大的新的增长因素,而不是主要以出口为主导下的投资推动因素,我的理解就是投资增长因素从广义,狭义大家都知道就是搞一个行业。广义的是结构问题,结构问题是说我的增长因素应该从这个角度思考,那么,媒体来说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年底超过日本。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不能把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押宝押在进口上,一定要扩大自身的消费,形成自身的自我循环。因为这是一个大经济体。第三理由,抓消费为主导,或者说,我在年初经济论坛提出,要"消费为纲"。不是说不抓投资不抓出口,而是因为出口更多的主动选择在我们受伤,而更重要的因素是全球经济情况。那么投资的推动在国内,容易涨,容易抓,各级地方政府都有积极性,而且形成抓投资的惯性经验。所以恰恰是消费难抓,讲了多年,效果不明显,而且这么大的国家,情况非常复杂。如果说面面俱到什么都抓的话,国务院中央调控的信号不集中在一个点上,到下面的执行效果就相对比较差点。
所以我认为应该借这个经济见底复苏的转折关头这个机会重点突出,抓住我们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抓高储蓄,低消费这样一个结构问题,在推动头则增长的同时控制高储蓄的增长。因为我们投资增长,但我们投资的钱更多相对投资我们是高储蓄,有一块钱我们没有用到外面去,出口去,成为出口产品,实际上流量角度说金融角度说是一个高储蓄。
所以说推动投资增长的同时控制高储蓄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下半年和明年的重要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总量增值,我也同意他们几个说的明年的赤字可能还往前走还增长,而是结构政策,不应该仅仅突出投资政策,更应该突出长期难以解决的消费政策,要抓短期政策,更要抓中短期政策的结合,这都是讲些观点。
那么第三个问题,怎么抓,主要的措施,我重点都在消费方面,扩大内需消费,其他没有顾上。一,要明确提出消费为主导,"消费为纲"这样一个主攻性的口号。能不能发挥我们体制的政治优势,突出重点,像抓节能减排指标一样政府自己给自己下指标。每年提高居民消费一个点,比方说,当然具体测算,或者说这个指标不公开,在内部。因为美国现在居民消费70%,日本65%,我们35%,而我们最高年代80年代是45%到50%左右。所以能不能每年提高一个点,我相信,在我们中国这样的体制之下,定了指标,各级政府各部门都会想尽办法来完成。这样的话,过几年,情况马上就不一样,而且我认为要像制定十大产业规划一样,更要制定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规划,这就是更重要的,因为行业产业这是部门,而我们整个经济大的变量失衡,没有怎么解决的集中性措施,当然分布在各个方面的文件中间。第二,要抓居民消费率。赤字已经是3左右,财政有困难怎么办。我认为,我们应该确认国家收入(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不要仅仅有当年财政部的财政收入的概念。这些资产只要处理好,我们有智慧,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都可以变成老百姓碗里的肉。国务院宣布国有股减持(转持)充实社保基金的也是做到扩大消费,间接刺激消费。这不是简单的吃光用光,不是不要搞积累,而是在基本不降的投资同时,通过改变资本持有存量的关系把过去对外的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国内的消费。比如说,某一个企业,中央控股的前提之下,民间哪来钱来投资,居民消费率很高,政府哪来的钱去财政支出去?所以,这样的话,同样的股份在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国民福利,刺激消费,消费扩大了,进一步刺激投资,而且这样国有股份的同时投资总量没有变,无非是一部分国有股变成了民间自己的股份。当然具体怎样做要细,我也不同意有的经济学家说的全分光好,这是不可能的。我就说做好计划,保持国家的战略需要,有的相对控股,有的绝对控股,要算,那些可以拿出来一点。
第三个建议,建议抓紧出台国民收入率改革意见,因为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关于国民分配的规划,发改委也要出台一个具体的意见。这个现在已经讨论好长时间,我的建议是抓紧出台。那么在政府储蓄方面,应该进一步向公共财政转移,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的比例,现在已经到60%左右,而进一步压缩政府投资。我个人建议,只要是有利润回报的能赚钱的项目除了具有战略意义,需要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之外,政府让利于民,政府尽可能不去投资让民间来投资,吸引民间资本。在这方面很着急,但为什么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我认为,有些需要改革,比如铁道部铁路体制改革,在有些部门有些行业好像总是拿不出意见出来,所以我个人建议,政府其实可以责成有关部门可以拿出改革方案的同时,委托市场机构也拿方案,促成政府机关拿方案,市场无偿奉献,也拿方案。到底怎么给,因为现在有很多现象,也说了,文件也出了,到了底下就是拱不动,最近看报道带来一支队伍又在外面调查,也很深入,到底为什么实行不了。
那么在企业储蓄方面,建议进一步在中央国有企业力度分红的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扩大分红比例,从中央到地方国有企业都要分红,都要划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提高公共财政能力。在这方面我建议财政部和国资委要紧密的联系,要统一算国家宏观调控的帐,要统一算以消费为主导如何进行结构调控的帐,就不能光算自己部门的帐,放在统一的思路下思考问题。在居民储备方面,个人意见,要做到该降税就降税,肯定能刺激投资。
第四建议,我是点一下,具体不是很了解,就是说,怎么刺激消费。能不能在中小城市先放开户籍管理,让挣了钱的农民工先在中小城市先落户,这样中小城镇化建设发展市政建设可以大踏步发展,这也可以推动消费的。
第五,更多的是一个观点,刺激消费更重要的是培养消费能力的收入来源。在中国目前一定要提高居民的资本收入,而不是突出资产市场意义上的财产收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党有的文件能提高财产收入,财产收入就是房地产、股票。在中国目前这个情况之下,不谈美国危机衍生工具误那么多事。就我们目前来说,我们一定要提高居民的资本收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产收入,要突出来自于实体经济的资本收入,而不是来自于资产市场上的财产收入。现在外国有些情况说,哪个国家把房地产作为投资市场财产来源的国家,往往有泡沫经济的教训;而哪些国家,把房地产市场基本作为消费市场的国家经济相对比较好,比如新加坡、德国,当然这个受大危机影响德国的外需是另外一回事。新加坡自己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抄起来,拿着主权财富基金来抄房地产,自己都很重视。我们应该想尽办法鼓励居民创业,鼓励民间资本经济投资领域,发展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我同样也是建议,应该在政府有关部门拿方案降低门槛研究政策的同时委托市场机构帮助研究方案。
第六个建议主要是货币政策的,下半年以及明年初央行应该发出稳定货币的信号。08年底,09年初,当时整个市场进行不错,银行的窗口储备金很多,货币乘数很低,央行急需要超常规的速度来放基础货币,释解信贷。到5月份银行的窗口储备金下来了,从5.1下降到1.5左右。货币乘数也提高了,从4月份的3.6上升到了5月份的4.4。M2已经上升到25点几,估计半年6万亿以上。还有一组数据,我们处理银行贷款就像企业在今年的FDI减少了等等因素制约下,整个非金融的企业外部的融资的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1-5月份,由25400亿增加到今年的66000多亿,增加了2.6倍,应该说今年初在市场不错的情况下,迅速放松信贷,非常必要。但是在现在,第一,因为原来信心不错被压抑需求通过宽松的政策,已经刺激起来,表现在投资开始增长。另一部分受出口行业影响的这部分的需求通过松的货币政策是没有用的,另外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受危机影响它的银行整个的资产负债表全部缩水,恢复经济必须靠美联储超常规的不讲道理的方法来提供货币供给。而中国的银行体系,本身受危机影响冲击比较小。那么当时,年初不愿意贷款是因为信心受挫,不敢放贷但是银行信率的流动性还是充足的。所以政府直接的财政政策信号之下,人民银行放松银根就能引导银行放贷。从这个角度看,保证经济增长8%是非常有益的,目前,投资在快速增长,而货币市场利率加权贷款利率等等都在下降。我们个人判断,这些数据表明当前的货币供应已是足够能够支撑8%,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率。第三,从历史数据来说,我就简单说,M2和GDP的差来说,在商品紧张短缺的年代,那时通货膨胀,94年是24.2,物价上升24.1。最近的13年中间应该是2008年比较高点,差是7.7,CPI上升了5.9。那么现在M2增速25.7,如果不控制肯定还要高。假设一年增长8%,所以明年的GDP增速肯定有所上升,差已经很大了,大概有17.7。所以通货膨胀的压力肯定是大的,当然明年的物价翘尾巴的因素也比较突出,所以对于物价的预期老百姓市场已经慢慢在形成了。当然,在全球经济短期内还难以共同走上复苏之路的情况之下,当前中国的通胀压力可能不表现为通常意义上的商品物价的上升,主要变现为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因为我们风险,当一个市场上主要依据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来进行交易的时候而不是依据未来收益预期或实际预期需要来进行预期,市场开始慢慢累积泡沫。就是说我交易房子,我目的是什么,就是看到它以后价格还在涨,而不是说,我是需要房子,或者说合理的收益预期。不是考虑这个,那就是投机因素,在积累泡沫了。所以在下半年到明年,央行应该及时发出稳定货币的信号,稳定货币的信号不是紧缩货币,主要是说针对市场已经发生的物价预期央行应该发出进行预期管理的信号,至于说怎么发信号,怎么操作、是利率,我认为这个央行都有经验。为了从谨慎起见,我认为,国务院可以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允许央行的操作是可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之下,发信号。我们可以不改变,但是央行的信号可以适当的进行解释,什么叫适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稳定货币。

6月底宏观经济座谈会纪要

时间 6月底. 参与人: 各研究机关的学者及券商研究部负责人.

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发言记录
温总理:
……
房地产的购储量还是以几十栋来计算。但是呢,我觉得这次面对金融危机,全国上下信心都很强。我刚从大同回来,大同工人告诉我上次金融危机是1998年,当时大同,山西因为重化工基地,遭受危机也是最为严重的,和这次一样,这次它还是在锅底。但是当时大同工人的工资已经降到200块到300块,这次他们工资一分钱都没有少。800人的塔山矿,门口停着有300辆汽车。工人们开始原来石库对面的那些棚户区全部拆建,500万平万米的安居工程的大楼都建起来了,工人从心理高兴,因为干了一辈子煤矿,整60年,大同的历史是60年。应该算明年60年吧,今年他们也算60年了。但是就住在棚户区,没住过楼。棚户区大家知道,没上下水道,夏天下雨就漏,冬天不能避风。还有趣的就是说在棚户区看电视只能看一个陕西频道,搬到大同市里以后可以看40多个频道,所以老两口一夜没睡觉,就开着个电视当然不仅是电视,非常兴奋。我觉得我们这件事做对了。两种标准,不完全一样,我大数还是能记得,城县区中央财政拿50%,老百姓拿7.2%。从棚户区中央财政拿20%,老百姓拿40%,其他都是各级财政。所以这样5万平方米的建筑建起来了,完全是一座新城。我总觉得我对实际情况了解的还不够,因为实际情况,总比我们理论更丰富更鲜明更生动。
这是我由心和大家讲的话。并且我希望我们经济学家呢,他的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某个观点的正确。说证明我这个观点就是正确的,这绝不是目的。他的目的是为了这个社会的进步,为了这个国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利益。
我喜欢讲道德,我认为人有道德,企业家有道德,经济学家也要有道德。其实道德最高标准就是爱,就是对人民的爱,对国家的爱。没有爱就没有道德,就没有一切。所以出于这一点,我完全相信我们经济学家也应该有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他要了解经济的真实情况,并且为国家经济发展提出建设的意见。同时他也要经过实际的调研,不断修正自己对经济的判断,完善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你们是这样,对我也是这样,这是个过程。
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发展极不平衡。我跟同志们讲了一下,我确实有两个没想到。就去年11月份,12月份,那时候我绝没想到一季度GDP是6.1,我绝没想到,我说的没有预料到是真的。当时香港有个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中国可能是负的,我心里也将信将疑,因为那时是直线下滑的,从6月份以后,为什么今年同比的数字不好呢,同比数字比较差,包括物价,CPI和PPI,去年都是最高点六月份,六月份以后是直线下降。所以我这个没有预料到,后来我们党和政府也都用这句话,就是经济发展超出我们的预料。这是实际,但是后来四月份出现一个小马鞍形以后,我又纠正自己一个观点,或者完善一个观点,我说应对这场危机,它的复杂程度我也没有预料到。也就是它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深度,冲击的严重,我也没有预想到。因此,我们一直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人代会刚刚开过不到四个月,我们经济企稳回升,还是不稳固的。关键在于世界经济走势不明朗,西方人谈的很多但做的不多,最主要的就是表现在我们外需持续的减少。这个走势是中国人自己改变不了的。我们管不了中国管不了世界就指这一点。这个数字可能也很快公布了,我们一至六月份进出口总额下降原来是23.8%,现在我看纠正为23.4%,大约是23到24的样子。CPI和PPI由于去年六月份是高峰值,所以今年六月份的CPI和PPI都是双下降,而且下降幅度都相当大。当然一至六月份,我光说PPI的两个数字,一个是生产指数下降7.6,一个是购进价格指数下降百分之一个5.6,一个7.2,但是当月超过11%。
我很注意经济学家的一些观点,昨天有一位经济学家在网上发表一篇文章,说我们要注意通货膨胀,但是现实的通货膨胀和预期的通货膨胀毕竟是两回事情。我琢磨琢磨他讲的有道理,因为现在物价还在下降着呢,如果说我们预见通货膨胀势必会来,这个判断你永远是正确的,那打不败这个理论的。因为它迟早是会来的,那么现在谁做这个判断都是正确的。但是不能依据这个来改变政策,我们可以做应对做准备,但不能改变政策。
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昨天我很注意网上每个经济学家经常发表的博客论文,我吸收他们正确的东西,我有时候也对他们不够全面的一些东西,我有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还是这句话,我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你们怎么研究的,怎么认识的,就讲出你们的心里话。在这个会场上,你们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不管从哪个方面谈问题,我觉得对中央判断形势都是有益的,哪怕观点不同也没关系,因为正确的东西是在辩论中得到的。大家之间不同也没关系,因为中国太大,地区之间有不平衡,行业之间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我开场白讲的多了一点,讲了十多分钟,然后请大家讲。我们今天请的人不多,就为了请大家能多讲一点。

下面请发展中心的刘世锦同志做以发言。

刘世锦:
尊敬的温总理,国务院的各位领导:
下边关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些看法呢做一个汇报。
先说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持增长的有利因素在增多,七五回升的态势基本明朗,形势正朝着中央政策预期的方向发展。刚才总理也谈到年初的情况,应该说呢最近几个月还是发生了几个重要的变化。
一个呢就是政府投资的力度大,动作快,政策的执行力强。这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执行力还是相当强的。中央财政投资资金的到位率高,地方的投资到位率虽然偏低,但是也高于平常的年份。应该说呢政府投资是近期经济回升的主导力量。我们讲体制上的优势,应该说这段时间在这个问题上体现的相当突出。我们发展中心的同志做过一个测算,如果说没有中央一揽子刺激计划的拉动,GDP的增长率前一段时间可能只有1%左右,刚才谈到外边一些国外一些人的讲时,比如说负增长等等,应该说没有这个计划呢,可能1%左右。
第二个社会投资开始跟进,增速提高。标志性的就是房地产的投资,一二月份的时候1%左右,但是5月份呢,已经回升到了12%。其他领域的社会投资也开始回升。
第三个是消费稳定增长,15%左右,已经稳定相当长的时间了,这点呢应该说也是出乎意料的。原来估计经济增长下滑以后,居民收入会下降,收入下降后呢,会影响到需求。但是现在看呢并不明显。
第四就是出口数量下滑的幅度较大。刚才还说了一至六月份23到24。但是我们也做了研究,剔除价格因素,实物出口的下滑幅度实际上是在逐步的收缩。另外相对有意义的一点,就是在全球贸易的大幅下滑的背景之下,我国出口占主要市场和地区的份额还在上升。我们又做了个测算,一到四月份,中国占美国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3和5.6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国占欧盟的市场份额也比去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感觉到份额上升的事还是很有意义的,实际上说明了我们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以上四个方面的变化,前三个属于内需,后一个属于外需,应该说大多数变化要好于预期。现在观察经济形势当然我们要看统计数据,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看数据背后的支撑的和驱动的力量。这些力量是那些力量,它是不是可以持续。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判断,就是支持经济七五回升的动力基础初步形成。当然这个基础现在还不稳固,还相当薄弱,比如说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不可能长期实施,越往后空间越小。社会实体投资刚开始回升,信心还不稳定,也不排除出现反复。消费增长刚才讲应该说相当的不错,但是政策支持的因素还是有的。特别是国际经济的衰退尚未降低,还有可能对我国的出口形成大幅度的冲击。
目前的问题感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充分保持初步形成尚不稳固的回升势头,是支持回升的积极因素继续增多和加强,这些因素还不够多。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近期显现的资产价格过快上升,通胀预期加强的问题要有足够的关注。刚才总理也谈到这个问题,说一点想法,最近社会上对资产价格上升和通胀预期加强的议论应该说相当多,主要是和上半年信贷的投放规模有关。最新的数据还没有公布,应该是一到五月份是1.85万亿,六月份可能要更多一点。客观的说,如果只有增加投资支出的财政政策,没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目前期末回升的态势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我们现在实际上是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一个很好的配合。
贷款的大量出现对目前局面的目前起很大的作用。特定情况下针对主要问题采取特定政策是完全必要的。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要放到特定环境下权衡利弊。但是就这个方面,现在已经出现一些苗头的和潜在的问题也应该有一些前瞻性的评估和对策考虑。
一个是目前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信息尚在恢复之中。股市房市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具有更强的诱惑力。部分资金会以各种方式进入股市和房市,这个问题最近也有些人有些测算,这个数字也不一样,但是看来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的。助推资产价格从而分流资金,直接影响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第二点就是资产价格上升和通胀预期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强化的。北京呢最近我们也是和一些人有一些的接触,他们现在就预期到将来可能会出现通胀,实际上现在还只是一个预期,一些人呢就说买房时作为保值和对付通胀的一个手段,但是他买了房之后就会推高房价,而房价会带动地价,房价地价上升经过一段时间确实会成为推动物价上升的一个因素。所以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三是一旦出现较大幅度的通胀,治理难度不容低估。当然现在也有一个观点,货币政策时能随机调整的,如果通胀压力加大,到时候可以收紧货币,当然这个观点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也是有操作的空间。但是对这个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也是应该有认识。因为通过现在这个阶段出现的通胀,我们主要不是需求拉动型的而是要素成本推动型的。要素成本推动型的这个物价上涨有个特点,就是上去容易下来难。你想这个地价上去之后呢落下来是比较难的,因为北京最近又出现了几个"地王",地拍出去价格再往下压是比较难的。另外像劳动者的福利劳动支出等等,这些东西都是经济学上有固定说法的,所谓的刚性,它都很难再下来,就是要素成本有这么一个特点。
另外从国际上来看呢,现在大家也基本上有共识了就是危机期间大量的美元注入,一旦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大部分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难以避免。我们现在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可以说持续提高,所以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也会比较大。
应该说现在这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一点苗头了。所以当前需要关注并着手考虑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抑制资产价格的过快上升,第二个是注重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我很同意刚才总理讲的一些观点,就是目前我们讲的通胀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未来某时候的问题,它不是马上要面对的问题。至少在今年之内我们可以判断通胀还不会成为严重的现实的问题。但是说这个问题现在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国际上呢我参加了一个会议,也有人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间,全球的各大央行面对通缩压力,成功的制造了一个通胀的预期。就是在通缩的问题已经出现的时候呢制造了一个通胀预期,刚好有一个抵消,所以说对抑制通缩问题起了一个好的作用,所以说他认为这个政策是成功的,也有这种说法。但是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原来估计到一十月十二月份,CPI会有负转正,就是越过零点,PPI要晚上那么几个月。当然我们假设通胀预期形成了并且强化,因为我们有一个预测,物价上涨或者说有一点通胀压力是在明年下半年。而现在也和可能会提前,比如说提前那么几个月。所以说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通胀预期管理的问题,就是现在我们不是直接对付通胀而是通胀预期的问题。
我认为有必要适当的释放一些政策信号,适当的相信未来即使出现物价上升也是温和的可控的,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那么经过以上的推论,我们认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有三种可能的前景,一种就是社会投资持续回升的力度还不够,或者出现比较大的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出现反复,或者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有增长但是水平相当低。第二种情景就是社会投资力度持续的增强,在下半年逐步替代政府投资成为一个主导型的或者主体性的力量,经济增长能够保持在8%以上的这样一个水平,物价逐步回到正增长,但处于温和和可控的状态。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况。第三个前景就是经济增长维持在中低水平,回升动力还不够强劲,同时资产价格过快上升,因为最近股市形势一片大好,3000点已经过了,3100点都已经过了,有人能往高看了。
通胀预期呢持续加强,真实的通胀压力也逐步加大,那么经济可能会进入一种增长力可能有一点但是不是太高,但是资产价格已经相当高,通胀压力在逐步加强,这样一种(温总理:我插一句,股市从900点到6000点都是在我做总理的期间,我都经过了,苦辣酸甜。最低的时候上下一片骂声,高了也是上下一片骂声。后来我自己有一套应对这个的思路,因为我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是有经验和教训的。900点也经过,6000点也经过,我插一句。)就是出现一种有一种词我们叫"滞涨",通胀和经济低速增长是同时并存,当然中国呢跟国外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但是可能有类似的一些特点。就是一旦出现这种局面,政策的回旋余地可能比较小,因为那个时候松还是紧都会遇到两难,松一点可能通胀的问题,紧一点增长的问题。
现在看来刚才讲的三种可能性只是一种预期,第一种可能性正在减小,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就是增长二次探底或者反复。第三种可能性现在还不是现实,只是我们估计到明年可能有这种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在增加的。我们应该争取的是第二种可能性,避免其他两种特别是第三种前景。
(温总理:我补充一句,经济学家多从金融的现象上看,其实我经常关注的还是生活用品,当然房地产地价也是很重要,但生活用品特别是食品,在中国还是起很大的影响,现在即使小了,比重也是接近50%左右。说夏粮丰收,增加四十亿斤,如果你再仔细去看一百六十亿斤的芽麦,就是发芽的小麦,在一百六十亿斤,也就是发芽率超过20%,这部分麦子,恐怕只能低价收购,也就是七毛钱左右,不能食用。东北的稻谷状况,由于前一段的气候条件不好,特别是黑龙江,涨势并不良好。所以昨天发改委向我请示说,现在是不是可以粮食加工业要放开一些,我就写了一段很慎重的话,我说粮食现在国内价格是高于国际价格,是从来没有过的。出口的话不合算,即要用出口退税来补贴,降低关税来补贴,出口不合算。加工,搞乙醇搞什么加工什么什么多。我更担心的就是今年的,特别是大米,大米不可掉以轻心。今天发改委不知道有没有人坐在这里,大米不可掉以轻心。中国粮食出问题首先是在大米上,小麦还好,一点小事啊,连点盐巴都可以造成抢购,这个国家还是这个水平啊。一个食盐都可以造成抢购,不是一个省,波及五六个省,我们还是这个阶段。这是我对中国的认识。)
所以从以上这些考虑,下一步的政策有这么些想法,继续抓紧落实中央国务院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重民生、促改革的一揽子计划不动摇。继续保持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可持续性。这一点还必须很明确,因为国际上现在也在讨论宽松的政策是不是要退出的问题。
(温总理:实际上两种观点,不是说中国是说他们自己,一派是叫退出政策,退出机制或者叫。一派是以克鲁格曼为主的,千万不能退出,退出就要前功尽弃。这世界上也是两种观点。)
应该说呢在这个问题上,态度要明确还要坚定,同时呢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增加政策的灵活性,重视通胀预期的管理。为今后必要的政策调整预留空间,适当调整政策的重点,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着重强调这样四个着力:着力支持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增长,防止资金分流助推资产价格过快上升。着力支持社会投资的恢复和增长,使之逐步成为投资的主体部分。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为经济中长期较快平稳发展扩展空间。着力推进相关重要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为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创造体制条件。
关于扩大居民消费这件事现在讨论的比较多,感到潜力比较大也有条件去做的是这样两件事情,一个是加强社保体系建设,这个方面最近中央也有一些安排。感觉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制度,是解决一个可流动可接续和预期的问题,同时对目前各种复杂的制度安排有比较大的包容性。在资金安排上,除了国有股上市融资的10%划转社保基金外,还可以考虑对国企的部分利益和股权能不能划转。当然这是一个设想,因为这样做的好处是直接降低企业的储蓄率,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因为我们现在讲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储蓄率比较高,主要是企业的储蓄率比较高。另一件事情是加快进城农民工的转型,他们不仅是打工者,同时要解决在城民工的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户籍等等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个老问题,经常地谈,这次危机中间表现得也比较突出。东莞的农民工没工作了就直接回四川,就是有人说现在农民工进城是一个落借,就是进去之后呢就是在那打工,然后没工作之后呢,就是他和城市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所以不仅是一个身份的问题,是一个全面的转型,社保、住房、医疗、教育、卫生等等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内需的空间。这个方面应该鼓励各个地方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一些探索和试探。那么关于改革的问题呢,目前需要重视经济调整期的有利时机,因为目前这个时期,价格水平比较低,经济关系绷得不是很紧,体制和结构上的调整大家容易接受,改革共识较多,所以确实有一个不失时机的问题。
建议今后一段时间可以重点推动三个领域的改革,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社保体系改革,第二就是加快部分仍然没有放开或者理顺的能源资源价格。比如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解决的煤电价格的关系等等。第三就是对那些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鼓励竞争。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通过改革打破有增长潜力行业需求和供给上的体制约束,使内在的潜力释放出来,从而推动经济快速的增长。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新世纪以后,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有两个增长点,一个是住房一个是汽车。住房是因为我们搞了住房体制的改革,汽车是加入WTO以后,这个行业的开放和竞争加强了。所以说这一条经验对目前的不少行业还是有效的。最后提一个建议,这次应对危机中间出台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社会上反应是积极的,也开始收到成效。
危机过后,从中长期看,我国的产业发展将受到两个基本的约束,一个是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低成本的优势还会有,但是会逐步下降。第二就是在原有水平上,数量规模扩张的空间在逐步的缩小。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并尽可能延长我国产业中低端优势的基础之上,重视培育和提升中高端的竞争。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行业、产业包括企业,只有中高端的竞争力才是持久的竞争力。因为中低端的竞争力也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但是有些情况发生变化以后,有些可能不可持续。但是从一个国家来讲,不可能所有的产业,只能是一部分行业,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建议在落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排队分析我国产业已有的和将来会有的这样的优势,立足长远,制定一个提升我国产业中高端竞争力的规划。比如说一个产业制高点计划等等,类似这种东西,并且在十二五规划和其他规划中得以体现。
我的意见完了。


下面请许宪春同志,统计局副局长。
许宪春:

尊敬的温总理和各位领导,我就当前的我国经济增长和变化趋势做一点汇报。谈三个方面情况,第一个方面关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第二个方面关于下半年我国经济的变化趋势,第三点是关于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回升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第一个方面,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开始。这个图我们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明显的表现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81年到90年,第二个周期是从90年到99年,第三个周期是从99年到09年。那么第一个周期是从81年5.2%的谷值开始,三年之后到达84年15.2%的增长。然后经过6年在波动中回落,90年变成3.8%的增长。第二个周期从90年的3.8%开始,到92年峰值14.2%的增长,然后在7年之后到了99年的时候降到7.6%。然后从99年到07年一共是8年时间,逐步达到一个新的峰值是13%。从07年开始两年时间,应该是快速回落,这样一个情况。所以说这三个周期各有特点,第一个周期,概括为陡起抖落,因为三年就达到峰值,然后六年在波动中回落。第二个周期是陡起平落,第三个是平起抖落。其中的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起着作用,经济周期以及金融危机。但是根据发展的趋势,我国经济07年也是到达了周期回落的时期。因为我们有连续五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从世界的记录,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和香港有过这样的五年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先例,但是无一例外,都在五年后开始回落。所以说我们在高速增长后回落是正常的,但是如此之快,如此之猛,主要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个是记录数据:特点如下,左边的最高值92年的四季度,经济增长是16.5的增长,然后是连续的6个季度的回落,到94年2季度,回落到12%,回落了4.5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回落了0.75个百分点;在波动中回落,到99年回落到6.6,从峰值到谷值期间回落9.9个百分点。在99年后是波动中上升,07年2季度达到17.8的增长峰值,而后7个季度的连续回落,一直到到今年的一季度是6.1的增长,七个季度回落了7.7个百分点,平均每季度回落1.1。这段时间的特点是:在建立季度核算后,持续的回落时间最长;持续回落幅度也是最大;三是在单季,去年的三、四季度从9%回落到6.8%,降低幅度2.2百分点,从第一个季度的6.1,又是建立季度核算以来的最低值。所以这充分体现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如果没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或者较快发展的计划,活跃的幅度将大得多。
第二个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触底回升。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下,我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
主要从两个方面判断:一个是从生产的角度,另一个从需求的角度。生产的角度首先看工业,是在波动中回升。图中大家比较清楚,这个红线,一到二月份3.8,三月份8.3,四月份7.3,五月份8.9,是在波动中回升。从月度是波动回升,从季度上看,二季度应该明显的高于一季度。
建筑业增加值的增幅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增幅,应该保持相同的趋势,尽管量不一定一样,但趋势应该相同。建筑业安装工程投资是快速增长的,1-5月份增长了35.2%,说明建筑业在加快增长。
批发零售业,我们用县级以上的营业额来判断,最近几个月在加快增长。住宿餐饮业,用它的营业额来判断,最近两个月,就是4月5月也在回升。
房地产业有好几个行业组成,其中的商品房的销售市场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最大的。由于它的敏感性强,波动性也比较强,它的发展趋势基本上决定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是增幅非常快的,一到五月份已经增长25.5%,这样一个幅度,所以这说明房地产在加快增长。
还有金融业。两个指标对他有影响:一是存贷款的余额,它是在增长。
(温总理:房地产业是两快一慢,一个是价格回升比较快,一个是销售面积增加比较快,甚至是120%,特别是深圳和上海。慢:投资比较慢,但是最近是有所回升的。这两快一慢因素非常复杂。也可能有消化原有房地产积压库存的因素,也有预计将来房地产通胀,房地产价格将来要涨上去,现在不是为了住房,而是为了储蓄,甚至为了投机,这种情况肯定会有。但是房地产的建设速度最近开始回升,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如果是突然地大幅增长,也会出现问题,当然现在比前两者幅度还是要小的。一个是卖的价格高,长得快,一个是销售量的增长的快。我不知是不是这个情况。)
金融业从存贷款余额和股票成交额的增长的趋势看,应该说这个行业还在加快增长,这是从生产的角度。这些行业,占整个GDP的70%以上,所以他们的趋势大体上可以决定整个GDP生产的趋势。所以从生产的角度看,二季度应该是明显的高于一季度。
再从需求的角度看,全面的反映需求情况的就是支出法GDP。包括三大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进出口需求。支出法GDP核算有自己的术语,消费需求叫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投资需求叫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进出口需求是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也就是出口和进口的差额。这个术语都是用国际标准的术语,就是叫93年SNA,联合国的国民账户体系。我们国家还没有正式建立季度支出法GDP的核算,我们有年度的核算,但是还没有正式建立季度核算。所以在季度和月度的需求分析中,往往用一些替代指标。在我们统计局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替代指标用起来要小心。因为和支出法中的需求相比,在内涵上和数据表现都有比较大的区别。
首先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它往往是替代居民消费,但是它和居民消费有若干方面的区别。比如说零售额,除了居民消费之外,还有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消费,后者不构成居民消费。零售额也包括对城乡居民建房用的建材,居民建房属于投资,购买的建材是投资的构成部分,所以它不属于居民消费。还有零售额也不包括服务消费,所以用零售额来替代居民消费的时候要小心。比如说一季度,零售额增长15.2%(名义增长),实际增长是15.9%,但是居民消费大概只有7、8%左右的增长。我们认为,如果在季度替代居民消费的指标,两个指标可能比较好,一个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现金支出,一个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这两个指标从数据表现上和内涵上和居民消费比较接近。政府消费,替代指标往往是财政支出,但是财政支出和政府消费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财政支出一个是包括投资性支出,第二个是包括转移性支出,第三是经常性业务支出。只有经常性业务支出部分才是衡量政府提供服务的价值,所以,要想测算政府消费,是财政支出中的业务支出部分。特别是一季度,财政支出34.8%的增长,有人判断政府消费大幅增长,但是其中投资增长比较大(因为一揽子计划政府投资支出比较多,还有社会保障支出比较多),针对行政业务部分的支出只有7%左右,所以政府消费和财政支出也有比较大的区别。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有区别。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土地购置费用,它包括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是不包括的。因为在GDP核算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即生产的原则,不是当期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不应该计入生产法和支出法的GDP中的,所以这个要做调整。但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甚至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趋势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趋势往往还是表现出一致性。所以这还是有一定的替代性。那么存货增加目前往往还没有替代指标,所以很多判断往往没有考虑存货增加。但是从一季度看,它对需求的影响非常大,一季度它对GDP向下拉动4个百分点,直接影响到需求的增长率。
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的替代指标是海关统计的贸易差额,但是两者也有很多区别,甚至会趋势相反。尤其是今年一季度,贸易差额是正的53.6%的增长。一个区别是贸易差额是用美元统计的,不包括服务部分。这就是一个进出口之间的价格变动趋势不同。这些因素导致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的变动和贸易差额的变动有时是趋势相反的。今年一季度,贸易差额是正的53.6%的增长,但是进出口需求是大幅度的负增长,对GDP是负的拉动。因此我们有时在判断时对此比较关注。
从二季度来看,居民消费是增速加快的。因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明显加快,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略有回落。所以两者相抵说明居民消费的增速在加快。政府消费增速有所回落,因为财政支出增速明显回落,一季度是34.8%的增长,二季度已经明显回落。其中经常性业务支出回落的幅度有限。所以我们判断政府消费增速可能是有所回落,或者是略有回落。整个的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其增幅大体上和一季度持平,这是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上,在图中看到增幅比较快,如果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来替代的话,1-5月份已经是32.9%的增长,增幅较快,说明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是加快增长的。有一个重要指标是存货增加,值得关注。09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成品的存货是负的2020亿元,和去年一季度(638亿元)比大幅度下降。因此它对一季度GDP向下拉动4个百分点。二季度出现了回补现象,估算大概是1450亿,正好去年二季度是库存的峰值,历史最高值。虽然今年二季度已经是由负转正,但是和去年二季度峰值相比降幅大概有四成。所以它对GDP还是向下拉动,但向下拉动的幅度已经减小,明显减弱。
从进出口需求来看,一季度贸易出口是负19.7%,贸易进口是负30.9%,顺差是53.6%。从4、5月份来看,贸易出口降幅实际在增大,贸易进口降幅在收缩,这导致很可能二季度贸易顺差已经是负增长,而且幅度比较大。因为一季度是正的53.6%,二季度很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数。这样来判断,进出口这一方面对GDP的负拉动的作用在加大。从汇率角度看,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人民币还是在升值的。服务贸易的逆差状况的作用还是和一季度相同的。还有价格,进口价格降幅明显高于出口价格,这种格局没有改变。所以判断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GDP的拉动在加大。
综合起来从需求角度看,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最终消费基本持平,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加快增长,存货增加额回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存货增加额的回升使得它对GDP的负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而净出口降幅扩大对GDP的负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根据一季度的情况,存货增加额的回升对GDP的正面影响会超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降幅扩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从需求角度讲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会超过一季度,经济运行呈回升的态势。以上是从生产和需求两个角度来讲的,都判断出二季度在回升。
下半年的趋势,我认为我国经济有望会继续保持回升,有几点理由:
第一是内需的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增强。这个图可以看到外需对工业增长的负的拉动没有减弱,但是工业增长在上升,主要是内需的拉动作用在增强,弥补外需下降的作用。库存回补有助于工业生产回升。我们可以看到,去年三季度比二季度回落,到四季度是负的。我们判断今年三季度很可能和去年三季度大体上持平,即对GDP零拉动。四季度去年是负的,今年很可能是正的,这样就可能形成比较大的正数,对工业起正的拉动作用,向上拉动,即库存的回补有助于工业的回升。第三个理由是新开通项目计划总投资的高速增长,它预示着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去年计划总投资都是在低速增长,或是负增长,今年是以非常高的幅度在增长,这最主要是由于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的原因,这预示着投资将来会保持较快增长。还有就是从商品房市场回暖的情况,去年商品房消费面积是一直是负增长,而且幅度逐步增大,今年先是由负转正,然后又加快增长。商品房市场的回暖一方面会拉动房地产投资(现在已有这个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的链条长,影响面宽,可能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还有一个因素是去年四月份的基数比较低,有利于经济增长率的回升。我们还有一些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的方面,比如说外需不足,企业利润仍处于负增长,财政收入虽然转入正增长,但是增幅较低等等。
最后是保持经济平稳回升的几点建议:
一是为了避免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要保持经济平稳回升。现在如果经济过快增长的话,很可能是过度依赖于投资,加剧结构的不合理。因为消费需求比较平稳,外需现在很难做主,所以过度依赖投资会加剧结构不合理。
二是为了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回升。有几点理由:一是在图中可以看到,除了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周期性变化的之外,我们的价格增长也是周期性变化的,也明显的表现为三个周期,有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轮经济增长率在84年达到峰值,通胀率在88年达到峰值;第二轮经济增长率在92年达到峰值,通胀率在94年达到峰值;第三轮经济增长率在07年达到峰值,通胀率在08年达到峰值。经济回落时,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同时会落到谷底。因此,经济增长率上升时往往拉动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率回落往往带动通货膨胀率回落。经济快速上升往往拉动价格总水平快速上涨,且峰值较高;经济平稳回升价格总水平也上升的比较缓慢,且峰值较低。前两个周期明显表现出。88年价格增长峰值达到18.8%,94年价格增长峰值达到24%,前两个的经济增长都是短期内经济增长快速拉起,所以价格快速拉起。而第三个周期经济增长平稳回升,所以价格也是平稳回升,且峰值比较低。根据以上分析,为了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回升避免经济在短期内迅速拉起。
最后是关于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特别是技术含量、产品质量、投入产出率、能源利用率等等,使得经济增长质量比较高。


下面请樊纲同志。
樊纲:

首先讲一讲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就金融危机而言可以说这样几句话。
第一,现在可能已经成功的避免了大萧条,这可以说是人类的进步,有世界历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但仍能成功避免大萧条。
第二,复苏的道路还很长,我个人不同意市场上包括西方一些学者的一些比较乐观的估计,比如四季度美国的经济可以复苏。明年也许美国经济正增长,但仍然会是零增长,一增长。加上欧洲和日本,三大经济体至少两年的平均零增长或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因为现在大规模解雇等问题仍然在发生,美国的失业率明年一季度预计会达到11%,能不能打住还不一定。尽管失业率的增长在下降,但是(失业)仍然在增长。美国的振兴计划,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他们的财政计划基本上是漏出,没有政府的执行能力去通过公共支出拉动需求,只能注入到经济之中由各家各户或一些企业来支出这些东西。很多坏账还没有清理,居民部门的负债率仍然非常高,因此要想很快复苏是很难的。开玩笑的说,美国政府现在最多就能修点公路,连铁路的公共投资都要构想计划,一说政府要支出了,过会马上会有很多阻碍。
第三,我们的国际市场现在面临着一次性大调整,这一点我觉得应该高度重视。我们前三年、前四年面对的国际市场是金融危机顶峰时刻,金融泡沫最大时的金融市场,带动了大量的需求。而现在杠杆率突然萎缩,金融泡沫消失之后,尽管现在还在危机期,人们现在都不买东西的这种情况下,但是从长期看,由于杠杆率消失了(大量萎缩),国际市场需求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那是一个漫长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台阶一样,现在突然掉下来。全世界进出口整个市场今年掉百分之十几,一般估计是15%,两三年的期间不见得能恢复多少,即使恢复了,也不能马上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还要回到一个比较低的台阶重新增长。这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出口不景气、出口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经济结构性的调整,且不取决于我们的做法。过去面对出口的生产能力恐怕这次面对的是一次性调整,我们要考虑这个问题(后面还会讨论外汇等其它问题)。

温总理:这个问题我们考虑了,就是今年的进出口总额,我认为,下降的幅度绝不会低于20%。就在20-25这个区间,特别是出口。这个思想准备不仅今年,甚至包括明年。
樊纲:结构调整它是一个长期的。
温总理:而这部分外需的减少考内需的拉动短期内难以填补,你看上半年我们才大约9700亿进出口总额,去年全年两万五(亿)嘛。今年能达到两万,撑死了。我们所有的措施,能想到的都已经想到了而且都出台了,但是还是举步维艰。
樊纲:对于外贸部门来讲呢,这是一个客观现实,而且不取决于我们的客观现实。这不是我们的责任,而是世界的一次结构性变化。而且现在说是美国将来也要结构性调整,美国将来消费率会提高,储蓄率下降,现在也还没有发生。居民的储蓄率是上升了,但是政府的消费率在提高,因为大规模的赤字。
温总理:再加上贸易壁垒比任何时期都严重。
樊纲:大萧条是避免了,但是两三年的低迷我们还是要有思想准备。

关于国内的经济形势。
第一,我们成功的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避免了更大的衰退和更大的波动。我们整个的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的一些宏观调控政策,我觉得是及时、有效、而且是必要的,现在看来也是成功的,可持续的。现在国际国内有很多说法,说宏观政策后面会有后遗症等副作用,这就是刚才总理说的权衡利弊的问题。我们的机会成本是大衰退,我们成功的用这点代价,甚至是一些副作用避免了大的下滑而且稳定住经济能够现在开始重新恢复增长,开始复苏,即使有点代价也是应该的。
第二,这是可持续的。理由是,第一,现在确实是存货开始消化,刚才徐宪春讲过。一些部门的过剩生产能力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减少到企业能够开始回复投资的程度。现在企业投资显然还比较低迷,而且不可能有很高的企业投资。加上房地产,现在有比较强劲的恢复势头,这样到了明年,即使政府政策的力度有所下降,这两块需求还能支撑一大块经济增长。相信到明年,出口的形势也会略有好转,特别对中国的出口产品来讲。因为前一段大家都不买东西,但一旦买东西的时候,价格优势就会起作用。我们中国的出口也还会有所增长。

温总理:所以我们现在的方针是千方百计既以内需为主,有稳定外需,外需主要是保市场、保份额。
樊纲:该用的外需政策差不多我们也都用了。
温总理:都用了。
樊纲:再用就是扭曲了。
温总理:价格要扭曲了。
樊纲:现在应该就差不多了。

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呢,我个人同意,现在不能撤火,现在宏观政策不能退出。这么大的一个波动,至少两年的支撑是必要的,特别是财政政策。明年即使有了企业投资的一定程度的恢复,房地产投资一定程度的恢复。另外今年特别低也是有原因,因为去年新的楼盘开盘,投资建房活动基本都完了,现在刚刚开始在恢复,明年能恢复起来,即使有这样的恢复,国际市场也略有恢复,但是需求仍然是比较弱的。今年的政府支出支撑了3个百分点的增长,按照这个力度(力度也是够的,是正确的政策),明年我们至少现在要准备继续保持一个百分点的支撑力度,从财政赤字的角度,今年是3,明年就是基数了,也许明年财政赤字需要占GDP的4个百分点。当然这要看今年下半年的形势变化,但是我觉得这个思想准备是应该有的。根据目前形势判断,至少明年不应该是负的支撑。如果撤火撤到2%、1%,如果是负的支撑的,可能真的W型啊什么的会真的落下来。我觉得还是要保持一定的支撑,后年再逐步考虑退出的过程。包括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仍然要保持,也许力度要发生变化。
这是国内的情况,总之,是可持续的,但其中包括一个条件是政府仍然要保持一定的政策支撑。这是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现在比较多的流动性、通货膨胀与其等等问题,我也讲一点自己的看法。第一、货币流动性毕竟是一切价格上涨的基本的条件,所以这还是要作为一个基本的大背景来思考。但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确实要思考广义通货膨胀这样一个概念,现在想想我们未来这几年的通胀情况,产成品、工业品要想通胀是越来越难,价格向上涨越来越难。这次危机,发达国家都要回归实业了,从事制造业了,发展中国家都在新兴市场。现在生产能力、技术进步,工业品制造品本身要想价格上涨,这和我们88年和90年代初都不一样了,要想价格上涨很难。一切和资源相关的、和土地相关的东西价格会上涨,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它本身相对价格就会提高。同时在世界原材料的技术发生突破之前,恐怕所有的原材料按照现在的技术,人类的整个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这个供求关系会导致一切资源价格的上涨。石油价格前几年是期货市场上投机家们在炒作,供给能力不够,高油价刚刚开始就危机就把它他乱了,现在很可能回过头来又炒同样的因素,因为供给能力没有什么扩大,因此油价可能还继续上涨,包括一些其他的资源价格仍然上涨。这些价格的上涨就表现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它大概也是未来CPI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食品价格。我非常同意刚才总理说的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食品价格至关重要,而这也是和自然资源及与土地相关的一个因素。再一类就是房地产价格,它与土地相关,它是对GDP的相对价格并会受到金融、货币的影响。在一类就是股票等金融资产,这些受货币的影响更大一点。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我也非常赞同总理的观点,治理通货膨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角度,我们也不能单纯看货币因素。比如关于粮食,土地的保障、农业的投入等等,关于房地产,也不能光看货币的因素,我们房地产有供求关系的因素,怎么抑制、管理需求,包括现在的物业税的一些根本的制度性的政策,要加紧改革、加紧出台来管理需求,同时要管理供给。现在一方面有投资慢的因素,另外,在各个地区在土地供给问题上有一些刺激投资需求上涨的一些因素。我个人也不赞同放土地,因为18亿亩的粮食都非常重要,我的建议是提高容积率,特别是大城市的容积率问题。我们就这么多土地,人际关系非常紧张,付不起非常奢侈的居住环境,要提高容积率,提高住房的供给。在这个问题上,中央也应该有政策,调节各地方。各地方有时为了卖高价,有土地也不供给,压低土地密度。在这方面也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调节,调节住房的供求关系。
从金融资产的角度、从房地产的角度、从货币大背景的角度,我觉得现在我们应当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在货币供给的力度上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适当的有所调整、有所调节。现在M2的增长速度是25%以上,应该说是比较高的。现在贷款的增长速度等等、房地产等投资势头很猛都和这个因素有关系。如何在下半年降低这个增长速度,能够到年底降到20%左右(仍然是宽松的)。但是这样为今后管理通货膨胀,包括现在开始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防止金融泡沫、防止财产泡沫、防止通货膨胀未来的走势我觉得是必要的。现在我觉的在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票等等还是有一些操作余地的。我认为也应该给市场一些信号,就是说我们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也是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和国际一样的货币回收问题,但我认为力度调整问题现在是可以做的。往前看几个季度,甚至看两年,我觉得进行适当调整已经是有必要的了,这是第三个大问题。
第四个大问题我想讲讲外汇和外资的管理问题。尽管现在我们的外贸顺差在下降,但是明年,特别是过了一季度以后,我们的基数变化以后,国际市场再略有复苏,我们的出口又开始增长,在世界不景气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就会大大提高,美国国会又会来和我们闹,这是一个。另外从贸易摩擦角度,刚才世锦讲了,尽管贸易在下降,我们在各个国家的出口比重在上升,贸易地位仍然在改变,这是第一。第二,如果世界经济两三年仍然不是很景气,而中国的复苏已经实现,外资进一步投入中国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明年,甚至今年下半年,我们的国际收支盈余问题又会突出出来,因此现在做好预案来管理这件事情是非常必要的。在这儿,第一我们应该准备使得我们的实际的外汇实际汇率重新开始小步升值,至少保持这个灵活性。我个人一直反对大幅升值,但客观上说中国现在处在升值的阶段,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比发达国家快,我们的通胀前几年都比发达国际低。而且美元会进一步贬值,它的贬值会加大我们的升值压力。如果我们长期脱离升值的趋势,又会出现05年那种情况,就是说有些问题会积累,形成过大的压力,市场的投机也会过大。怎么及时的进行调整,我是想现在至少有个思想准备或预案。同时要趁着现在的情况,加大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放宽居民和企业持有外汇和用外汇购买外国资产的渠道,包括现在可以扩大一些其他国家的债权在中国的发行。建立像QDII这样的渠道使一些老百姓在中国买金融资产,做到在下一轮外资进入高峰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使国民储备增长,但是官方储备增长的速度避免出现像过去几年出现的大幅度增长情况,就是藏汇于民,这也是我们资本账户逐渐开放,走向人民币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的一个趋势,在这样一个驱使下做各样的准备。我觉得现在,趁着国际市场比较混乱的时候,美元贬值驱使比较明显的时候,我们现在进行改革也许是有利的,我觉得也到了我们外汇体制和资本上体制做一些改革的时候了。当然要加强监管,这也是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加强监管,有步骤、有准备,逐步来做这个事情,这是第四点。
最后一点,我们现在从总长期的角度,今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世界经济结构经过这次危机在调整,美国的储蓄率在上升(现在还没有上升,可预见将来是会上升的),消费率在下降,世界的经济结构在变化,我们的内需的增长,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我们的储蓄率如何从50%能够降下来,我们的居民消费率从35%能够升上去现在是当务之急。而这个现在不仅是一些政策的调整,也不仅是包括社保体制这样的调整,我觉得涉及到一些财税体制改革的问题。特别要针对这几年中国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使企业储蓄大幅度上升的原因,而不是居民储蓄大幅度上升。我们的研究是这些年居民储蓄是30%左右,基本是稳定的。但是因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值在下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在上升。怎样围绕企业储蓄大幅度上涨问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财税体制改革,我们才能为下一阶段,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之后我们能够保持持续的增长,解决我们这个结构性的大问题打好体制上的基础。
我就讲这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