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0日星期四

巴菲特:庞大债务将对美经济与美元构成威胁

导读:"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8月18日在《纽约时报》撰文称,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向金融体系注入的大量流动性将对美国经济及美元造成威胁,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债务飙升。以下为文章摘译。
                                                                
  在自然界中,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可能引发非常重大的后果,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此外,这些后果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我们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一倍,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增加可能远远超过一倍。认识到这一点,全球开始担心温室气体排放。
  蝴蝶效应同样延伸至金融领域。美国正在向我们的经济注入具有潜在破坏性的因素——美元排放。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去年秋天,我们的金融体系濒临崩溃,对经济造成重大威胁。这场危机要求我们的政府展示出智慧,勇气和果断。幸运的是,美联储以及布什和奥巴马政府的主要经济官员采取了应对措施。美国经济避免了崩溃,联邦资金的大量涌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救援作用。
  现在,美国经济正走出急诊室,似乎正处在缓慢复苏道路上。政府为对抗金融危机开出了大剂量的货币药方,不久后,我们将必须采取措施应对药方带来的副作用。现在,大部分副作用还未显现,并可能潜伏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这些潜在威胁可能和金融危机本身一样严重。
  美国当前财年联邦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将升至13%左右,是非战时记录的两倍还多。以美元计算,这相当于1.8万亿美元。就财政而言,我们处于不祥之地。
  正因为如此巨大的预算赤字,美国政府的债务净额将迅速增加。在本财政年度,政府债务净额每月将增加逾1个百分点,从上年的41%攀升至56%左右。
  联邦债务的增加可以通过三种渠道进行融资:对外借款,对内借款和发行货币。美国的经常帐赤字今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并不能保证其他国家将把经常帐盈余全部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一些国家可能会决定购买美国股票、投资房地产或收购公司要比大量积累美元计价债券更有意义。
  接下来看看第二种选择——对内借款。假设美国人储蓄了5000亿美元(这远远高于最近的储蓄水平但也许符合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选择把所有储蓄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即使在上述大胆假设下,美国财政部将不得不另外筹集9000亿美元来为1.8万亿美元的债务进行融资。
  鉴于政府目前的开支是收入的185%,就要求对税收和支出进行真正的重大调整。议员将正确认识到提高税率或削减开支将威胁到他们的竞选连任。为了避免这种命运,他们选择通货膨胀率升高。事实上,凯恩斯早就针对这种情况下的政治生存制定了一幅路线图:"通过一个持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地、难以被人察觉地没收本国公民很大以部分财富。"
  我想强调的是,债务与收入或资产成比例增长并不是什么邪恶的事情,也不会造成很大破坏性。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是地球上最繁荣的国家,其债务承受能力将像过去一样在未来继续增长。
  我们眼前的问题是让我们的国家重新站立起来,"不惜一切代价"实现经济繁荣仍然是有意义的。然而,一旦经济实现复苏,国会必须遏制债务上升势头,使债务增长速度与财力增长速度保持一致。
  不受控制的碳排放可能会导致冰山融化。不受控制的美元排放必将导致美元的购买力减弱。美元的命运依赖于国会来决定。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我最近读了Vanguard 基金的创始人John Bogle
的两本书,一本是他2007年写的"关于投资常识的小书" ("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 另一本是今年刚写的 "够了" ("Enough")
。这两本书的共同主题十分鲜明,我把它记录在此,以警告我自己,也与读者分享。
  先说股民的悲哀。Bogle说,你们瞎折腾个什么呢?
每天忙忙碌碌,买卖频繁,只是帮了券商的忙,肥了税务局。可是作为一个群体,股民的回报只是等于大市的回报而已。这还没有扣除股民在瞎折腾过程中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调研,交易佣金和税收。从中长期来看大市的回报在扣除货币贬值因素之后,无非也就是4-6%,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费用的比重。扣除费用,股民作为一个群体,必然跑输大市。这是一个数学上无法挑战的定理或者不等式。
  在欧美100多年股市的历史上,不少智者也认识到了这个定理,可是股民们还是乐此不疲。为什么呢?为什么一百次股灾也不足以教会股民呢?原因很简单,大多数股民根本没有理解这个浅显的道理。也有不少人明白这个道理,但过于自信和贪心。他们认为,股民作为一个群体,虽然只能跑输大市,但自己有优越的智商,选股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必然能跑赢大市。我记得几年前某机构在美国做过一个样本很大的问卷调查,
结果很有趣。19%的人确信自己属于美国收入最高的1%的群体。
  我们经常听到张三、李四炒股
賺錢的例子,可是当他们亏钱的时候,他们一般是轻描淡写或者讳莫如深。在中长期来看,持续炒股而成功的人是极少见的,概率就象中了六合彩一样低。
  有人可能辩解说,"我过去三,五年的投资回报真的很高"。可是Bogle提醒我们,你真的跑赢大市了吗?特别是把瞎折腾的费用扣除之后,你还跑赢了大市吗?最后一点,过去的三、五年不能代表未来的三、五年。统计学上的"回归平均数"(Reversion
to the Mean) 让你不敢得意。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欧美股民明白了自己瞎折腾从中长期来看有多么愚蠢。于是共同基金行业越来越兴旺,共同基金占股市的交易和持股份额也越来越大。但是Bogle认为,基民与股民散户相比,几乎同样愚蠢。基金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当然也只能跑输大市。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本身就是大市,它们怎能跑赢自己呢?除去买卖基金的费用,以及基金本身的各种费用,这个行业当然也只能跑输大市。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回报率下降的当今世界,每年1%或者2%的费用率简直是一个吃人的数字。Bogle
说,不管基民们是赚还是赔,费用可是刚性的,这不是很可笑吗?
  Bogle
说,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们絶大多数很敬业,智商高,也很诚实,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不创造社会价值,也不为基民们创造价值。Bogle自己做了大量调研,也引用了大量权威机构和人士的研究。比如,他引用了耶鲁大学基金会首席投资官David
Swensen的研究,在多如蚂蚁的基金中,只是约4%的基金在过去20年扣除税收和费用之后能够跑赢大市,而且平均起来也只是比大市的回报率多了0.6%而已。而96%的基金跑输大市,而且跑输的很厉害:平均每年跑输4.8%。大家都知道基金经理和券商有发财的,可是发财的基民却很少听说过,Bogle如是说。我突然想起一个例子,挖黄金的人不见得赚钱,
但生产和销售铲子和铁锹的人可以大赚其钱。
最近20年在美国还有一个很兴旺的行业就是投资顾问行业,他们帮基民们选择投资哪种基金,何时投入,何时退出,煞有介事。当然,这些人不是做义务劳动的,基金的买入和卖出也不是没有费用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过去20年内,投资顾问们推荐的基金的回报率严重跑输基民们随心所欲所选的基金的回报率。
  过去20年里,千千万万的基金中,只有Legg Mason的米勒先生(Bill
Miller)的基金连续15年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而且跑赢的幅度也不大,后来他的名气大了,基金的新钱也多了,他就越来越难跑赢了。最近两年,他严重跑输大市。米勒先生因为跑赢大市而成为杰出英雄,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跑赢大市就好比中彩一样的困难。
  巴菲特的老师Benjamin
Graham是现代证券分析行业的开山鼻祖。他到晚年(1976年)
开始对证券分析的用处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他对记者们说,"我不再鼓励大家研究股票。四十年前(即1930年代),到处是便宜股票,因此,证券分析让人们大获其利。可今天,每个股票都被大量懂行的人反复研究过。不再值得费人力物力去研究"。啊哈!如果他今天还健在,不知他会对当今的证券分析行业(以及投资行业)做何评价。Bogle引用这个故事不是说投资股市不能赚钱,而是说必然跑输大市。
  Bogle说,基民们不要试图挑选好的基金。它们都是一回事。过去三年表现好,不代表未来三年也同样好。表现好坏只是事后才知道。与其说基金经理水平高,不如说他运气好,但是没有人能够总是碰上好运气。
  哈佛大学基金管理公司的前总裁Jack
Meyer在业内成绩骄人。他在2004年对美国商业周刋记者发表谈话说,"整个投资行业就是一个大骗局。大多数人以为他们能找到高水平的基金经理来为他们理财。而我认为85%-90%的基金经理是跑输大市的。扣除费用之后,他们是摧毁基民财富的。"
  Bogle给普罗大众的建议是买指数基金,永不出售。让企业的中长期增长带给你资本增值和分红。试图选择一个最佳切入点是蠢人的游戏。Bogle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显示从中长期来看,指数基金费用极低,让基民睡得踏实,回报不菲,超过絶大多数积极管理的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Bogle在两本书里反复强调复合增长的巨大威力。1000元投资如果每年回报6%,十年之后便是1791元,二十年之后便是3207元。他还特别强调简单的东西往往比复杂的东西好得多。
  在欧美,这十年来指数基金开始受到欢迎。不仅是散户,而且很多养老金公司,工商企业以及大学的基金也开始把一部分投资放到指数基金。Bogle建议大家投资于涵盖范围最广的指数基金,而且不要追逐带任何概念指数基金,因为当一个概念开始走红的时候,往往也是价格偏高的时候,基民的进入正好中了埋伏。总之,股民和基民们不要覚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
  Bogle
在1975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个指数基金Vanguard基金,现在个人财富在美国财富榜100位之内。他的书不是为了稿费而写,所以特别值得一读。他几十年前就已功成名就,现在75岁高龄还十分活跃。我很欣赏他书中的智慧。他的两本书文笔流畅优美,没有几个我不认识的字,我于是决定把它们当成我的英文典范课本。他个人有网站,只要你打出他的名字,Google就会把你带到他的网站,那里有朴素的智慧。Bogle
书中讲的全部是美国的情况。如果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那纯属巧合。请读者不要大开国骂。

颠覆者——比亚迪

  开篇辞———
  广东提升力·企业风云
  温斯顿·丘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2009年,在历史的纬度上,这一年是共和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一个新纪元。我们正面临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金融海啸,转型步履维艰但仍奋力前行。
  广东,这个得风气之先的中国最发达省份,"腾笼换鸟"、双转移,如今更面临产业与技术的"双提升"。广东的企业家,"三来一补"没有利润,开始做自主品牌;外需不振,广货北上。但经济模式的转型像1978年的招商引资一样艰难,每一个企业家都在探索可能的途径。在这个历史的分岔口,过往的经验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快抵达彼岸。
  从8月18日到10月20日,南方都市报选择广东10家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比亚迪、广汽集团、华为、网易、广东移动、招商银行、平安集团、万科、美的、岭南集团,在历史的纬度上探求前进的方向。我们期待记录下历史的切片,为共和国60年献礼。戎明迈
  无论在哪个行业,比亚迪都以一种颠覆者的姿态出现。它蔑视制造业现有的模式和规则,却屡次依靠自身的技术和创新创造奇迹。它将一个百亿规模的产业(纯粹的电池产业)嫁接到两个千亿规模的产业(手机零部件、汽车制造),未来还将嫁接入一个更广大的产业领域———新能源。
  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世界第一的电池巨头;从汽车业的门外汉到跻身自主品牌前列;从资本金250万扩张到市值300多亿元,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集群;从仅有20名员工到全球拥有员工13万人———比亚迪正不断以跨越式发展的模式,上演着极速狂飙的产业神话。
  在许多人眼中比亚迪很是"狂妄":它把一切技术难题视作"纸老虎",它敢于逆众人之意执着造汽车,它甚至在年销量不足10万辆之时扬言2025年要做全球汽车业的老大-
-无论进入哪个行业,它都是以颠覆者的面貌出现,不按常理出牌,蔑视制造业现有的模式和规则,却屡次依靠自身的技术和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比亚迪股份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相信,"中国制造"的内涵已经到了被改写的时候。比亚迪的目标,就是要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变革。
  从20人到130000人
  "比亚迪在每一个产业里都能保持100%的发展速度,我们已经习惯了100%增长!"
  王传福赶上了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讲话后深圳那个激情年代。
  1993年,一直对电池颇有钻研的王传福,被任命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在深圳一家电池公司的总经理,这成为他从技术专家向企业家转型的重要契机。"那时要花两三万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想要买的人还趋之若鹜!"发现了移动电话市场的巨大商机后,王传福毅然辞去了待遇丰厚的工作,开始自己创业。当时除了自己掌握的电池技术,他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仍迈出了冒险的第一步。1995年2月,王传福借了250万元,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20多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敲敲打打开始造电池。
  不过,这时王传福已经开始展现出他的商业天赋。比亚迪不仅研发电池,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他还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成立不到一年的比亚迪,就从电池巨头三洋那里抢来了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订单。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全球电池价格暴跌,这却给了比亚迪机会!其低成本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飞利浦、松下等都转向比亚迪采购电池。仅用了三年时间,便抢占了全球镍镉电池市场近40%的市场份额。
  此后王传福紧紧抓住了第二次机会,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领域也取得了成功。目前,比亚迪已是全球最大的手机锂电池制造商,占据该市场30%的份额;它还是仅次于三洋的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2008年比亚迪销售收入突破了350亿元,今年更有望达到800亿元。
  全球每3部手机中,就有一部的电池是比亚迪生产的。成立14年来,比亚迪销售收入几乎每年保持翻番式增长,100%增长已成为比亚迪的标签。比亚迪的员工总数也从原来的20人上升到13万人。
一切技术专利都是纸老虎
  "我们从不对核心技术感到害怕。你解决不了,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你缺少勇气。"
  比亚迪缘何能持续保持100%的增长?王传福的回答很简单:是技术!相对于其他企业高层的职业管理者背景,有着资深技术背景的王传福总是从技术的角度去管理企业。在比亚迪深圳坪山总部,六角大楼内"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八个大字尤为引人注目。"这是比亚迪最核心的发展理念",比亚迪员工总是不忘强调。
  1995年创业时,国内很多电池生产厂通过购买日本电芯做组装,而王传福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了电池领域技术含量最高、利润也最丰厚的充电电池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1998年比亚迪已经做到了镍镉电池的全球第一,但在看到锂电池的市场前景后,比亚迪毅然投入了锂电池研发之中。当时锂电池是日本人的天下,他们扬言"你们中国人是不可能做得出锂电池的"。
  但王传福丝毫没有恐惧。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大批设备,并广泛招揽人才,比亚迪研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锂电池,并很快把不可一世的日本厂商击退。
  "一切技术专利都是纸老虎!"王传福说,比亚迪从来不怕技术封锁。1999年以来,比亚迪在国内外申请专利数以平均每年195%的速度增长。其在与三洋、索尼的专利官司中胜出,更成为打破专利垄断棒杀的经典案例。
  模式创新:人+夹具=机器人
  "你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你凭什么打赢?和别人竞争,还要走人家走过的路,那就是自寻死路。"
  无论出现在哪个行业,比亚迪都是以一种颠覆者的面貌出现的。在王传福眼中,没有什么规则是必须遵守的。
  王传福开始生产电池之初,一套成熟的生产线动辄开价几千万甚至上亿,而且当时日本对设备出口控制特别严格。怎么办?王传福的做法是自己造生产线。
  王传福带领比亚迪的工程师,尝试自己动手建造一些关键设备,然后把机械化生产线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由人工完成的工序,形成了比亚迪特有的半自动、半人工的生产流程。比亚迪后来把这种"小米加步枪"的生产方式,用一个公式进行了总结———人+夹具=机器人!
  结果比亚迪只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建成后,成为电池制造业的另类风景线———日本的镍镉电池生产线,配有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只有少数工人操作;而比亚迪的生产线完全是另一个极端,机械手很少,生产线两端坐上成百上千个工人,每个人拿一个夹具工作,将技术密集型产业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亚迪当时因此被戏称为"劳动密集型"的高新科技公司。
  "这种策略实际上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中国在人力方面的成本优势,"比亚迪新闻发言人、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钧表示。利用总成本比日本竞争对手低40%的优势,比亚迪迅速打开了低端市场,此后仅三年便抢占了全球镍镉电池市场近40%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颠覆式的竞争策略。"
  通过流程创新,比亚迪创造了一个新的制造业模式。三洋、索尼等被侵蚀了越来越多市场份额的日本企业到比亚迪参观时,对这种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感到异常震惊。事实上,"人工+夹具"的方式准确率并不比全自动化低,而且避免了批量加工出错后的大规模召回的难题,可靠又灵活。
转型战略遭基金集体"洗仓"
  "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没必要对造车产生技术恐惧。"
  凭借着多年技术积累、人海战术和垂直整合制造方式,比亚迪在电池行业取得了非凡成就。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1211,H
K ),此后基于手机零部件业务的比亚迪电子(国际)2007年亦成功登陆香港股市。
  但王传福并不满足。王传福在思考,在电池业做到世界前列之后,比亚迪如何进一步发展?王传福最先想到的还是发挥电池技术上的既有优势。"2002年8月比亚迪希望能给整车厂提供电动车用电池,但接触了一些厂家后,他们都不相信。"王建钧透露。
  但王传福却认为,电动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不失去这一机会,王传福有了自己做整车制造的想法。此后,王传福接触到了当时经营陷入困境的西安秦川汽车公司,双方很快就达成了整体收购的协议。
  但王传福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决定,很快在公司内部遭到了强烈反对。那一年,国际汽车巨头基本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布局;那一年,国内各行业的财富新势力都对利润丰厚又高速增长的企业产业虎视眈眈,希望分得一杯羹;卖酒的、造空调的、做手机的、制造摩托车的一股脑杀将进来。
  王传福当时在比亚迪内部征求意见时,公司高层提出了多种反对理由———在电池行业不是做得挺好的吗?行业跨度太大,而汽车门槛更高、投入大、风险更大;还将面临通用、丰田这些"巨无霸"式跨国企业。但王传福最终拍板进行收购。2003年1月23日,王传福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正式入主汽车业。
  然而,更激烈的反对和抵制还在后头。投资者普遍对比亚迪造车前景悲观,原来一向看好比亚迪的基金立即翻脸:1月24日开市迎来机构"洗仓",股价从18港元急跌至14.45港元,两天内公司市值蒸发近27亿港元,且后续跌幅加剧。
  基金"洗仓"事件让比亚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股价的急剧下跌对公司根基所在的电池业务也带来了很大影响。
  危情之下,王传福连夜与国内外基金机构沟通: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二,上升空间已经不大,需要找一个新的行业进入;汽车业正处于井喷之中,而且是一个门槛高、技术含量高、玩家少、竞争低的行业,成功的概率要高于电池行业;最重要的是,比亚迪有电池技术,未来要发展电动车,这正是未来汽车业的发展方向。
  但比亚迪的"不务正业"并没有得到投资者认同。王传福说,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他认为,没必要对造车产生"技术恐惧"。他对许多投资人坚定地说:"我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
  以"袋鼠模式"繁衍汽车业
  "比亚迪靠30%的成本优势击垮了世界电子厂商,我们认为这种成功是偶然的;但在汽车上我们有400%的优势,你能说这种成功是偶然的吗?是必然的!"
  不可否认,从电池领域向汽车领域扩张,是一种从低门槛行业向高门槛行业的逆向扩张,存在很大局限和风险。但王传福认为,汽车与手机一样都是技术含量较高的组装行业,同样可以进行垂直整合。只要把电池制造的经验移植到汽车业,同样可以成功。
  比亚迪将这种发展模式总结为"袋鼠模式":集中内部资源,在已有的商业领域成功后,迅速进行战略转移。利用内部的资源像袋鼠一样繁衍一个又一个新业务,汽车业务即是比亚迪培育出的一只"袋鼠"。
  王传福首先从他认为最重要的模具入手。此前他参观过日本的汽车模具厂,一大批日本工人趴着打磨模具的场景让他深感震撼。他迅速从中发现了商机:汽车模具中95%的工作要由人来完成,一辆汽车由上万种零部件构成,全部做下来需要大量模具;如果换成中国人来做的话,成本上有多大竞争力啊!王传福说,他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吨模具,在日本要8万元,在中国仅需要2万元。这是400%的优势!
  不过,进军汽车业绝非一帆风顺。除了模具,汽车的设计、动力、底盘及销售网络、服务体系对于新手比亚迪都是挑战。2004年4月,比亚迪花费重金推出了第一款车,但这款不伦不类的小车几乎让在场的上百家经销商哭了。就这样,比亚迪设计的第一款车"胎死腹中"。"这是比亚迪信心十足进入汽车业以来受到的最沉重的一次打击,"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透露。
  与制造电池一样,汽车领域的绝大部分设备也是比亚迪自己设计制造的,只有特别专业的东西才在外购买。以涂装线为例,秦川汽车买德国杜尔公司的设备,花了上亿元人民币,王传福带领比亚迪人自己造,只花了三五千万。
  比亚迪还同时整合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将供应链上的一个个环节进行分解,纳入到比亚迪自己的制造体系当中,发动机、底盘、模具、整车电子、内饰甚至车漆都自己造。比亚迪内部人士曾总结:"除了玻璃和轮胎之外,汽车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造的。"
  垂直整合带来的成本优势非常显著。夏治冰说:"如果有人和我打价格战,我敢和它打三年都没问题。"比亚迪推出的第一款汽车F3几乎就是丰田花冠的翻版,但是价格只有后者的一半。据说,丰田曾买了一台F3全部拆开,试图看看比亚迪怎么做到这么低的成本,最后发现还是徒劳———丰田的供应商根本无法提供这么低价的配件!
  在产品设计上,比亚迪是以一个模仿者的面目出现的。F3与丰田花冠、F3R与别克凯越H
RV,一直到S8和奔驰CLK、M
6和丰田普瑞维亚———比亚迪技术每款产品都是对既有热销车型的模仿。王传福更愿意把这种模仿称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亚迪使用的是国外品牌的非专利技术,尽管是有模仿,但不会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从2005年F3上市,比亚迪在汽车业延续了电池业年均增长100%的速度。今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将达到40万辆,有望冲击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而曾经在那拨"外行造车"进入汽车业的奥克斯、波导、夏新、春兰和美的,几乎无一例外地黯然退出。
电动车梦想:2025年做世界第一
  "我们坚信能把比亚迪先进的低成本、高品质制造模式向汽车业移植,使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汽车竞争格局发生大变动。"
  进入汽车业短短6年就大获成功,但王传福始终没有忘记他造车的终极目标———发展电动车。
  2006年,第一款搭载铁动力电池的F
3e纯电动汽车研制成功。2008年12月15日,比亚迪自主研发的F3D
M双模电动车在深圳上市。这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像手机一样,在家用插座上充电,续航里程达100公里。当年底,王传福又成立了e6纯电动车项目组,并亲自担任项目总负责人。这是一款直接以商品化为目标的纯电动车,充电一次可行驶400公里,有200千瓦的动力,百公里能耗15度电———这是比亚迪的核武器,要颠覆传统汽车产业格局的终极武器。据悉,这款备受巴非特和比尔·盖茨肯定的电动车今年底有望上市。
  "我们坚信能把比亚迪的低成本、高品质制造模式向汽车业移植,使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汽车竞争格局发生大变动。"———在汽车业,王传福同样要做颠覆者!2007年8月,在比亚迪深圳坪山基地落成仪式上,王传福高调宣布了在汽车业的目标———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在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
  实际上,电动车只是王传福三大新能源梦想中的一个,储能电站和太阳能技术是另外两大追求。在比亚迪深圳总部,有一个由两栋别墅组成的"未来村"。在这里,有一座由110块铁电池组成的1兆瓦储能电站。它既可将夜间的"谷电"存起来白天用;也能将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和院子里的风车发出的分布不均或断断续续的电能储存下来,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更趋稳定。目前,比亚迪已投资25亿元建设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深度整合太阳能电池产业链。
  对话王传福
  "我下半辈子就干汽车了!"
  2003年1月,全无汽车生产经验的比亚迪以2.96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股权,消息宣布后,比亚迪的股价连跌3天,由18港元跌至12港元。投资者的悲观、基金的"洗仓"没有让王传福动摇。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您当时是怎样面对外界种种质疑的?
  王传福:在收购秦川汽车正式进军汽车制造业的时候,我就曾对外界说过:我下辈子就干汽车了。这种信心源于之前的充分准备,包括在战略上的准备。我们也面临着外界的不少质疑,但我坚信比亚迪既然在电池领域能取得成功,那么在汽车制造领域,我们也一样能取得成功。
  如今,我们在汽车制造领域取得的成绩是面对外界质疑的最好回应。
  南都:有人将比亚迪的道路总结为"模仿发展模式",您怎么看
  王传福:关于比亚迪是模仿发展模式,我觉得不够全面。比亚迪能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注重创新、重视研发。
  比亚迪是以技术为根本的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是比亚迪在各个领域能实现超越的根本原因。外形的设计借鉴并不能统一归为模仿,我们只是对一些当今流行元素的应用,并不是代表全部。在核心零部件技术上,我们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自主研发。
  链接
  "股神"入股比亚迪10%
  ———"我们绝对会让巴菲特的投资升值很多"
  2008年9月底,巴菲特宣布入股比亚迪10%的消息,让比亚迪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股神"巴菲特尽管只投入了18亿港元,但他的入股意味着对比亚迪的长期看好。巴非特看重的正是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能力。
  "我们绝对会让它(巴菲特的投资)升值很多,我们的价值绝对不止今天两三百亿的市值,我们拥有的技术价值是一千个亿、一万个亿都不止。"王传福说,比亚迪注重技术,拥有能颠覆现有制造业的生产模式。
  比亚迪的袋鼠模式
  集中内部资源,在已有的商业领域成功后,迅速进行战略转移,利用内部的资源像袋鼠一样繁衍一个又一个新业务。
  自我奔跑:
  在IT产业,把产品线拓展到手机零部件产品群,并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汽车产业,奉行"垂直整合"和"成本控制"战略,整车除了玻璃和轮胎,其他部件全部自己研发生产,有效减少供应商中间环节。
  育袋:
  从电池领域向汽车领域扩张看似天马行空,实际上是形散神不散,整个产业链各项业务之间可以发生聚合效应。
  长腿:
  技术能力突出使比亚迪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