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

《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范卫锋

《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 精华版(上)
众所周知,巴菲特是史上最坚决的抄底爱好者。现在看来,这是有遗传的。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巴菲特父亲打工的银行倒闭了——他的钱也存在这家银行里,1930年8月30日出生的沃伦•巴菲特正嗷嗷待哺。这个时候,父亲抄底去了:开了一家股票经纪行——在全世界没有人想买股票的时候(此时距离市场的底部还有七八年!)。随后,尽管美国天灾人祸不断,巴菲特一家的生活在大萧条中奇迹般地日益改善。
身边很多朋友之所以热衷股票,往往是因为打工不如意,生意不好做。但巴菲特在专业投资之前的青少年时期,已经是个成功的个体户。童年时期的送报卖口香糖之类,可以不算。14岁时,他已经靠课余小经营,赚到1000美元(1944年),15岁时,他投资了父亲的建材公司,还用自己赚的1200美元,买了40英亩的农场。(5年后,他以两倍的价格卖掉了这个农场)17岁时,身家5000美元(相当于现在5万多美元)
大多数股民炒股十几年仍未见过中金公司的CEO,但巴菲特10岁时就和父亲拜访过西德尼•温伯格——华尔街历史名人,当时高盛的掌舵者。西德尼在巴菲特出门时拥抱了他,问"你最喜欢哪只股票,沃伦?"巴菲特一辈子都记得这句话。在这次拥抱68年之后(2008年),他在金融危机中出手投资/援助高盛。
  巴菲特属于典型的蔫坏小孩。不善运动、不善泡妞、不善交际、时常去百货商店偷东西,专门去抛空老师喜爱的AT&T股票。他惟一一个成功追求的女孩,就是他后来的妻子:苏珊。这种青春期的挫败曾造就无数伟人/恶人,而巴菲特把全部的青春期动力用于一个领域:赚钱。
巴菲特与众多投资大师一样,年轻时对赛马颇有心得,并和朋友写出自己的马经《稳健之选》。他利用父亲的国会议员"特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父亲帮他从国会图书馆,把几百本赛马预测的书全部借出来。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道路和一般人类似,都曾琢磨旁门左道,热衷奇门遁甲,只不过他在30岁以前已经走完这条歧路,而很多人在这个年龄刚开始入市。
  巴菲特亦曾痴迷于技术分析,加尔菲德•德鲁关于零股交易法的书,他读了三遍,还研读爱德华兹和麦基的书。直到发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才相信自己找到了"真理"。范卫锋当年最早接触股票时,苦心攻读最力的也是丁圣元翻译的那两本巨著,约翰•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还有一本是史蒂夫•尼森的《日本蜡烛图分析》。技术分析这东西,给你研究市场心理的一些工具,在天气预报上,属于"看云识天气";在医术上,充其量是"望闻",还算不上是"问切"。
  巴菲特视之如父亲和教宗的格雷厄姆,对于金钱远不如巴菲特热衷。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完全是两种人。巴菲特走的是平民路线的反精英文化,而格雷厄姆是人中龙凤的精英主义,他用法语阅读雨果、用德语阅读歌德、用希腊语看荷马、用拉丁文看维吉尔,喜欢写剧本,创作十四行诗是他的乐趣,在几个笔记本上写满了他的发明设想。除了不停变换的红颜知己以外,他对于凡间俗人俗事毫无兴趣。做他的学生、客户是一件幸福的事,做他的短暂情人也不错,但做他的太太就未免痛苦。在格雷厄姆公司20年经营期里,它的年收益率比市场高出2.5%。熟悉基金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范卫锋觉得,如果说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马克思,巴菲特无疑是列宁的角色。格雷厄姆对巴菲特的帮助,绝不仅限于思想与精神。他退隐江湖后,介绍了很多重要的客户给巴菲特。全国价值投资精神领袖的推荐和传人地位,对于创业期的巴菲特意义不言而喻。格雷厄姆激流勇退,将品牌和客户资源传给弟子,这是师父的智慧;巴菲特青出于蓝,却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只争实利不求虚名,这是徒弟的智慧,都不简单。
格雷厄姆激流勇退之后,巴菲特谢绝了接班的机会,自立门户。1955年底,25岁的巴菲特杀回奥马哈小镇。当时,他有17.4万美元,每年的生活费是1.2万美元。自从他怀揣9800美元上哥伦比亚大学以来,截至1955年,每年的资金增长率都超过61%。1956年5月1日,巴菲特联合公司成立,20世纪最大的雪球正式开滚。

《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 精华版(中)
巴菲特的私募基金由客场转为主场的分水岭,是1960年。在此以前,是他找别人投资;此后,是别人找他投资。开张仅6年,他管理资产规模达720万美元,超过了他老师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个人身家正式超过100万美元。
不过,如果没有芒格的出现,巴菲特不会有今天。认识芒格以前,巴菲特是格雷厄姆原教旨主义者,更关注的是雪茄烟蒂,是一家公司的关闭清算价值。芒格提醒了他,应该更注意公司的存活发展价值,思考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东西:品牌、管理、未来。
  巴菲特的旗舰公司举世皆知,伯克希尔•哈撒韦,现价约8万美元/股,几个月前还是15万美元/股。对这公司的投资,是格雷厄姆"雪茄烟蒂"理念的代表作,却是一次著名的失败。伯•哈公司历史悠久,100多年前成立,后来的几代掌门人都雄心勃勃,殚精竭虑,可惜"海潮比游泳选手更重要",一度辉煌之后,转而江河日下。巴菲特进入之后,奇迹并没有出现。那种管理层痛定思痛,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奇迹,常常只在报告文学、小说影视中才有。伯•哈的纺织主业始终没有振兴,至于它今天的业务,那是巴菲特另辟天地的产物,和原来的伯•哈并无关系。巴菲特后来坦承,"如果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可能我的情况会更好"。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居然曾想把这个包袱甩给芒格,这实在是价值投资史的大幽默。
  60年代的沸腾牛市,让巴菲特感到困惑,1969年底,39岁的巴菲特宣布将"退休",并关闭合伙公司。此时,投资收益加上客户提成再投资,他的身家已飞涨2650万美元。
 
范卫锋发觉,巴菲特1969年这次"退休",并没有清仓反而在增持伯克希尔等股票。菲特舞剑,意在沛公。巴菲特12年前出道时,嘴上没毛,人微言轻,合伙公司的人物、权力架构中,应该有不少无奈的权宜妥协之举。1969年时,他羽翼已丰,从者如云,可以按自己的游戏规则来玩了。巴菲特1969年的"退居二线",实则是"以退为进",可称为巴菲特版的"整风",估计顺便改变了一些公司行业的配置,伯克希尔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地位,从此确立。截至1970年底,通过继续增持,巴菲特夫妇在伯克希尔的股份,从原来的18%猛增到36%。这段历史至今被很多媒体书籍、评论人士以讹传讹,他们常常把这次"退休"说成是巴菲特清仓离场。
  与许多书籍误传他"成功逃顶"不同,在1973~1974年的熊市中,巴菲特并未幸免。《滚雪球》一书并没有列出明确的损失数字,但从书中描述判断,他的账面身家损失在三分之一以上,而芒格的不损失不小于50%。他胜在有保险业的现金流,可以不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更重要的可以越跌越买,化危为机。套五年,巴菲特套得起,可是阁下呢?你旗下有保险公司吗?
范卫锋认为,虽然巴菲特创业在50年代,起飞在60年代,飞黄腾达在八、九十年代,但是,决定他一生成就的却是70年代。1974年底,巴菲特接受《福布斯》采访,作出了一个著名判断:像"一个腰缠万贯的乡下小伙子,头一次来到城里的豪华夜总会。"巴菲特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以本杰明•格雷厄姆所青睐的"烟蒂"股票价格,购买菲利普•费雪的股票。"在此忠告读者,你可以忘记我关于巴菲特的所有一切,忘记一切有关价值投资理论的繁琐细节,只要记住这句话,已经足够。
70年代,保险公司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浮存金",让巴菲特这位股票饕餮得以大快朵颐。80年代他成为亿万富豪,已经没有悬念。他另外一项绝活,以德投资,也开始渐成模式。所谓以德投资,是指他开始利用自己的清誉、声名,在好公司遇上坏时光,成为倒霉蛋之时,雪中送炭(抑或趁火打劫?),买入可转换的高息优先股,惟一风险是投资对象彻底倒闭,进可攻,退可守,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从此独步宇内。
1985年,巴菲特入选《富布斯》全美400富豪排行榜,55岁的他,名列14名财富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初发行的少量股票,原本是7.5元/股,1985年时每股已超过2000元(2009年3月,金融危机中的今天,仍是8万美元左右)。
然而,就在这一年,巴菲特的人生两大至爱,一项他主动割肉,另一样主动对他割肉。
伯克希尔纺织工厂——巴菲特当年收购的廉价"雪茄烟蒂"——终于在1985年被巴菲特关闭,而巴菲特的妻子苏珊,也终于发现巴菲特真正娶的永远只是投资公司,决定离他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巴菲特此后的人生,似乎只是为证明自己不是"在键盘上随机敲上莎士比亚全集的猴子"。
2009年的春天,他又开始受到了这一质疑。这一次,究竟会是巴菲特天赐良机的70年代,还是格雷厄姆折戟沉沙的30年代,你猜猜看?这个判断,将决定阁下一生的财富命运。

《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 精华版(下)
伯克希尔纺织工厂——巴菲特当年收购的廉价"雪茄烟蒂"——终于在1985年被巴菲特关闭,伯克希尔的学费是高昂的。以格雷厄姆的"烟蒂"价格,购买费雪喜欢的成长股票,此后请牢牢记住这句话。范卫锋觉得,如果究其本质,我们可以说,一切成功的价值投资者,都是趋势投资者;一切成功的趋势投资者,都是价值投资者。
80年代跻身福布斯富豪榜之后的巴菲特,被有效市场理论的学者们,认为是"在键盘上随机敲出莎士比亚全集的猴子"、"偶然连续掷出几十次正面硬币的幸运儿",开始舌战群儒。而且,对于价值投资学派的质疑,从来没有消失过。比如,在科网股泡沫中、在时下的金融危机中,质疑之声均甚嚣尘上。
  1984年,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那场著名的研讨会,庆祝格雷厄姆和多德的《证券分析》出版五十周年。巴菲特回答了关于掷硬币的疑问,"如果连续掷出N次正面的人都来自同一个城镇,那就不是随机了,他们一定是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格雷厄姆-多德镇"自此成为价值投资者的标签。
 
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的陈词滥调,我们已听得太多。以德投资,以德炒股,鲜有耳闻。范卫锋倒觉得,在进入80年代之后,以德投资已经成为巴菲特另一项"核心竞争力"。比如,当拥有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柯比吸尘器的Scott
Fetzer面临伊万•博斯基的恶意收购时,巴菲特轻伸橄榄枝,公司高管就自动投入帐下,巴菲特轻易入主。原因正是巴菲特对于公司管理的"德"名远扬。历史上的刘邦、刘备、小说里的宋江,莫不如是。
 
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传奇掌门人古特弗伦德,在1986年遇到棘手的麻烦。公司股票一蹶不振,其大股东欲将股份出售,卖给收购露华浓(Revlon)成名的裴瑞曼(Ron
Perelman)。巴菲特扮演了雪中送炭、飞骑救主的拿手好戏。他这次打救古特弗伦德的条件是:以7亿美元,买下票面利率9%、并有权以38美元的价格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如果股价下跌,他也有权将证券"卖回"给所罗门兄弟公司。他惟一的风险,在于所罗门兄弟公司彻底关张倒闭,收不到利息,股票成为废纸----即使在雷曼兄弟倒掉后的今天看来,这种概率仍然极小。而他以如此优惠的条件给予对方的,则是他的信誉。这一"以德投资"的盈利模式,近一年中在他对高盛、通用电气、哈雷的投资中屡屡上演。
巴菲特当年投资可口可乐的事情,可谓街知巷闻。《滚雪球》的作者,却也没能讲明白一个基本的疑问:巴菲特对可口可乐觊觎已久,但几十年忍手不动,为何不早不晚,偏偏在1988年——他58岁之时出手?大家都在谈他对可口可乐的"选股",殊不知,此事的秘密在于"选时"。
范卫锋认为,巴公选择此时出手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大半个20世纪里,可口可乐一直控制在伍德拉夫家族手中。1985年3月7日,君临可口可乐数十年的伍德拉夫二世撒手人寰,此公年轻时纵横天下,但晚年固步自封,坐看百事可乐迎头赶上。频频更换接班人的老人统治,总是令每一个候选人对"变革"噤若寒蝉。
二、伍德拉夫二世归西之后,继承人终于敢于进行蓄谋已久的"革命"。虽然他们推出新口味的可口可乐,成为20世纪营销史上最有名的灾难。然而,可口可乐的品牌魅力在于:它有犯错误的机会。美国人对于"新可乐"的全民仇恨,反面印证了可口可乐品牌的半宗教色彩。
三、"新可乐"的灾难加上1987年股灾,市场先生给巴菲特报出了诱人价格。
四、1987年,可口可乐把它的大包袱:电影电视部门,合并为"哥伦比亚影片娱乐公司",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51%股份。(2年后余下的49%以15亿美元卖给了索尼,这是日本公司80年代泡沫期的经典冤大头式收购战)回归到只卖饮料的专注道路上,肯定合巴菲特的口味。
五、80年代末,冷战铁幕已经残破不堪,世界上无数没怎么喝过可口可乐的人口,如苏联东欧、穆斯林、中国等等,为这个老牌蓝筹公司,提供了成长型公司的天赐良机……
一言以蔽之,用格雷厄姆的价格,买费雪的股票。范卫锋再次建议读者,忘掉宏观经济、忘掉技术分析、忘掉阿尔法贝塔,记住这一句话,足矣。
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后,巴菲特的持股10年涨了14倍,可口可乐的动态市盈率达到了40倍。此时,巴菲特并没有大量抛售可口可乐股票,成为有些人声称要"永远持有伟大企业"的重要论据。
巴菲特真的没有"抛售"可口可乐股票吗?先不谈巴菲特后来在部分场合提及的后悔之话,在范卫锋看来,此时的"未抛售"也只说对了一半。巴菲特在90年代末的大手笔投资,如以220亿美元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的股权,1995年以23亿美元追涨GEICO保险公司,都是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份去换股。他原来对伯克希尔的股票视若珍宝,为何此时用它慷慨换股?
伯克希尔·哈撒韦,有点类似于巴菲特的一支封闭式基金,主要投资于可口可乐等股票。当他手中的可口可乐股票市盈率太高时,用伯克希尔的股票换购保险公司股权,相当于用可口可乐股票换了保险公司。本质上,此举相当于"卖出"了可口可乐,买入他认为便宜的保险公司。想想巴菲特大规模抛售可口可乐的市场效果,这种换股式减仓显然高明得多。2000年春天,巴菲特流年不利。可口可乐麻烦不断,两年前以高位可口可乐的股票换来的通用再保险,也频频出事,伯克希尔股价在他的"健康问题"传言下大跌,巴菲特甚至为此破天荒地回购股票。范卫锋认为,这实在是投资史上的大幽默:号称投资"傻瓜也能经营的公司"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被市场公认是只有靠天才巴菲特才能经营好的公司。
21世纪初,巴菲特在演讲中反思自己犯过几个最大的错误。第一个错误,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花了20年时间,试图重振奄奄一息的纺织厂。第二个错误,投资全美航空。第三个错误,年轻时购买了一个加油站。巴菲特估计,买加油站的那笔钱,用在别处可赚到的钱,相当于60亿美元。这三个属于"抓错的机会"。
当巴菲特谈到他投资生涯中最大的"无为之失"时,包括范卫锋在内的、2009年的所有读者应该都会被雷到。在8年前的这场演讲中,他说,没有购买房利美(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的股票,使他损失约50亿美元。这次他错过的大机会。在巴菲特作这场演讲的时候,房利美的股票应该在70多美元徘徊。如今,范卫锋写这篇《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滚雪球>札记》时,房利美的股价在0.7美元左右,正好还剩1%的市值,绝对出乎巴菲特当初的预料。看来这个泡沫的确很大,大到连巴菲特都亲口"认错"了。
2006年,巴菲特76岁生日那天,他与阿斯特丽德在家中低调结婚——终于给了人家一个名份。虽然他与苏珊分居N年,也过了N年实质上的一夫多妻生活,但是,始终没有离婚,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范卫锋觉得,任何一个人,如果选择离婚,终究属于人生智慧欠缺:当初的选择和后来的分手,至少(通常是两个)有一项是愚蠢的。所以,我把"永不离婚"作为人生信条。这个《我们原来所不知道的巴菲特
<滚雪球>札记》系列,居然以"永不离婚"四字结尾,显得有点滑稽。不过,范卫锋觉得,懂得"永不离婚"之理者,已懂得巴菲特滚雪球之大半真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