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Platonic Sex》、饭岛爱
最初知道Miss饭是在周华健、李宗盛的《最近有点烦》里面的"我梦见和饭岛爱共进晚餐",当时就想这大概是中年男人的梦中偶像吧。了解仅限于此,至今还对不上号。晚上无事,想翻个电影看看,瞥见角落里的《Platonic Sex》,中文译作《柏拉图式的性爱》,据说是根据饭岛爱的自传改编的,也算是一点缅怀吧。
没有人生来就该去从事"第三产业"。影片女主人公真岛秀和交友不慎,被同学强奸之后不仅没有得到来自家庭的一点温暖,反而受到邻居的指责、母亲的责骂、父亲的责打,于是她离家出走,为了糊口,为了还债,她不得不出卖自己,坠入风尘,逐渐加入AV拍摄。这期间她认识了伊藤,一条错误的短信让两个人相识,继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讨论生活,终于在真岛在酒吧无意中认出做DJ的伊藤之后,两个人走到了一起。但很快,伊藤在商店里看到了真岛出演的av录像带,两个人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矛盾,争吵,分手。真岛为了伊藤放弃了色情业的工作,但伊藤对真岛的误解却并没有消失,痛苦之余真岛打掉了她腹中的孩子。影片的最后,真岛在回忆中重温曾经甜蜜的爱情,伊藤也一再想起往事,就在爱情即将回到真岛身边的时候,伊藤却因救一个小孩而在车祸中倒下,留下了给真岛的最后一条短信和自己录制的一张CD。
命运真是捉弄人,当伊藤终于领悟,要和真岛生下小孩平静度日时,真岛却刚刚堕了胎;最后两人都悔悟要重聚首的时候,伊藤却遭遇车祸,独留真岛一个人。看到此处,委实让人难过。看到结尾,我潸然泪下,这是我许久以来看过的为数不多的能触动心灵的电影。
就是这样的电影。导演处理的同样简单,没有过多的渲染,很多处使用插叙,但情节没有丝毫凌乱。在这样一部反映色情业的电影中,导演大胆的讨论生活的意义。真岛和伊藤之间的短信充满了对生活的疑惑: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一个人值多少钱?而真岛和疯癫的富商小市慢太郎之间的对话同样是关于生活的复杂命题:人生最痛苦的是什么?也许我们有时也会去想这些问题,但借一个妓女之口来说出这些话却明显更有力。当人们探讨生活的时候,再没有什么比从生活完全没有保障的人嘴里说出的话更有说服力。当人们讨论金钱和价值的时候,再没有什么比从用灵魂和身体换取金钱的人嘴里说出的话更有说服力。
影片里的爱情在最后时刻给了人极大的希望,但导演最终没有让两个相爱的人走到一起。也许这就是生活吧,没有太多的童话。最后一个镜头,真岛再一次走上楼顶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伊藤迟到的短信却将她从死亡边上拉了回来,当年伊藤没有能够及时发短信给姐姐,断送了姐姐年轻的生命,这一次伊藤虽然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短信挽救真岛,但毕竟还是帮助爱人活了下来。而对于真岛,当真爱终于到来的时候,却没能留住,虽然是人鬼殊途的结局,但两个孤独的灵魂,在互相慰籍中双双走出迷茫,也算是不完美中的完美。
影片中伊藤为真岛庆祝生日的短信使用了《From Silence》的钢琴曲,这也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背景音乐。尽管电影的色调略显暗淡,但音乐中却不缺少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尤其是影片的最后,伊藤为救小学生而不幸遭遇车祸,贯穿始终的就是这段充满希望的音乐,似乎暗示对于伊藤来说似乎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一次解放,一个新生的开始,伊藤的死也在这段音乐中更加惟美。
日本恋人之间的称呼相当的真挚,"亲爱的***"、"亲爱的爱人"等等。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日本人以信件往来以联络感情、寄送祝福。结尾伊藤临死前发给真岛的短信,读来让人感动:
"给我最珍爱的人:
生日快乐。认识你的日子,孤独让我高兴。即使我们再次相遇,一切可能还是一样:我们彼此伤害,我们会吵,哭和笑。但我仍然希望再一次牵你的手,没有你我不快乐,谢谢你给了我新生。" ――伊藤健一
影片应该是在东京和横滨拍摄的,场景历历在目,很熟悉,半个月前,我也在此海边漫步,那是多么温暖的冬天啊!
2008年12月29日星期一
#ifdef __cplusplus 倒底是什么意思?
时常在cpp的代码之中看到这样的代码: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一段代码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这样的代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__cplusplus是cpp中的自定义宏,那么定义了这个宏的话表示这是一段cpp的代码,也就是说,上面的代码的含义是:如果这是一段cpp的代码,那么加入extern "C"{和}处理其中的代码。
要明白为何使用extern "C",还得从cpp中对函数的重载处理开始说起。在c++中,为了支持重载机制,在编译生成的汇编码中,要对函数的名字进行一些处理,加入比如函数的返 回类型等等.而在C中,只是简单的函数名字而已,不会加入其他的信息.也就是说:C++和C对产生的函数名字的处理是不一样的.
比如下面的一段简单的函数,我们看看加入和不加入extern "C"产生的汇编代码都有哪些变化:
int f(void)
{
return 1;
}
在加入extern "C"的时候产生的汇编代码是:
.file "test.cxx"
.text
.align 2
.globl _f
.def _f; .scl 2; .type 32; .endef
_f:
pushl %ebp
movl %esp, %ebp
movl $1, %eax
popl %ebp
ret
但是不加入了extern "C"之后
.file "test.cxx"
.text
.align 2
.globl __Z1fv
.def __Z1fv; .scl 2; .type 32; .endef
__Z1fv:
pushl %ebp
movl %esp, %ebp
movl $1, %eax
popl %ebp
ret
两段汇编代码同样都是使用gcc -S命令产生的,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唯独是产生的函数名,一个是_f,一个是__Z1fv。
明白了加入与不加入extern "C"之后对函数名称产生的影响,我们继续我们的讨论:为什么需要使用extern "C"呢?C++之父在设计C++之时,考虑到当时已经存在了大量的C代码,为了支持原来的C代码和已经写好C库,需要在C++中尽可能的支持C,而 extern "C"就是其中的一个策略。
试想这样的情况:一个库文件已经用C写好了而且运行得很良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使用这个库文件,但是我们需要使用C++来写这个新的代码。如果 这个代码使用的是C++的方式链接这个C库文件的话,那么就会出现链接错误.我们来看一段代码:首先,我们使用C的处理方式来写一个函数,也就是说假设这 个函数当时是用C写成的:
//f1.c
extern "C"
{
void f1()
{
return;
}
}
编译命令是:gcc -c f1.c -o f1.o 产生了一个叫f1.o的库文件。再写一段代码调用这个f1函数:
// test.cxx
//这个extern表示f1函数在别的地方定义,这样可以通过
//编译,但是链接的时候还是需要
//链接上原来的库文件.
extern void f1();
int main()
{
f1();
return 0;
}
通过gcc -c test.cxx -o test.o 产生一个叫test.o的文件。然后,我们使用gcc test.o f1.o来链接两个文件,可是出错了,错误的提示是:
test.o(.text + 0x1f):test.cxx: undefine reference to 'f1()'
也就是说,在编译test.cxx的时候编译器是使用C++的方式来处理f1()函数的,但是实际上链接的库文件却是用C的方式来处理函数的,所以就会出现链接过不去的错误:因为链接器找不到函数。
因此,为了在C++代码中调用用C写成的库文件,就需要用extern "C"来告诉编译器:这是一个用C写成的库文件,请用C的方式来链接它们。
比如,现在我们有了一个C库文件,它的头文件是f.h,产生的lib文件是f.lib,那么我们如果要在C++中使用这个库文件,我们需要这样写:
extern "C"
{
#include "f.h"
}
回到上面的问题,如果要改正链接错误,我们需要这样子改写test.cxx:
extern "C"
{
extern void f1();
}
int main()
{
f1();
return 0;
}
重新编译并且链接就可以过去了.
总结
C和C++对函数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extern "C"是使C++能够调用C写作的库文件的一个手段,如果要对编译器提示使用C的方式来处理函数的话,那么就要使用extern "C"来说明。
2008年12月28日星期日
《货殖列传》-司马迁的生意观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自古以来,耳朵要听发烧音响和周杰伦邓丽君的歌,眼睛要看桂林山水丽江和章子怡刘德华,嘴巴要吃山珍海味还要唱卡拉OK,身体要安逸舒服(水疗按摩),无聊时候要上网玩游戏,钱多了就玩玩股票期货啦,这些爱好是天生就有的,虽然政府苦口婆心劝说节欲,大家还是不理你,高明的领导人就因循利导地利用大家的享乐心理来通过让大家开网吧水吧酒吧增加就业和顺便发展经济,差一点的就教育整顿、关停并转还要讲精神文明建设,最次的就是与民争利,比如政府自己开卡拉OK厅放爱国和革命歌曲、设立国营按摩社和网吧统一规范经营内容等等。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供应商提供原料,运输行业输送材料,工厂进行加工,贸易公司进行市场营销,这些不用政府规定和学校教育,大家就会去做,各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赚钱后又去购物消费。东西贵贱会互相转化,大家各就其位,认真工作,就像水不断往低处流,不召而自来,政府不用要求,民众就会拿东西出来买卖,这些是都是自然发生的。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古书上说农民不干活大家没有饭吃,工人不上班就没有人做事、服务,商人不做买卖你就买不到东西,物流公司关门就没货来,矿山林场因而就没有人开发了,饭店不开就只能在家里吃了,各行各业都是老百姓吃饭的来源啊。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所以说啊,家里有些存款就比较文明,吃穿不愁了就比较顾面子,有钱就有礼,无钱就无礼,高尚的人有钱了就会捐款做好事,一般老百姓有钱了至少照顾一下自己和亲戚朋友和员工。水深如洞庭湖就会有大鱼,我们也就有大鱼头吃,山林茂盛老虎豹子就去了,大城市繁荣,有地铁、悬浮列车和世界大港大机场了,富人就搬过去住了。富人得势就更不得了了,失势则原来的客人没有地方喝茶了就不高兴了。俗语说得好,百万富翁的子女不会轻易死掉的,这里那么多人,都是为钱来的,那里那么多人,也是为钱去的。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旱灾的时候就投资造船厂,水灾的时候投资汽车厂,这些都是聪明人干的。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股票房产涨得太高了就肯定要跌,跌得没有人要了就要涨。牛人是东西明明很贵了大家还抢着买的时候你跟丢垃圾一样就出掉收集多年深有感情的邮票股票房地产证和古董,东西便宜得没有人要的时候你象宝贝一样买到你家仓库和保险箱里面。花钱要象流水,当然是指花在做生意的钱。
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
陶朱公选择陶地是因为各国都来这里做生意,你选择深圳是因为这里离香港近,有水货,你如果选择上海是因为这里老外多,选择北京是官大官多,地方选对了就赶快买房买铺开店,找人来合作帮忙,抓住时机赚钱。
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白圭类的同志则一直看着股票曲线,别人不要了就买一些,别人要了就卖给他一些。开公司订盒饭都和员工一样吃6元一盒的,穿假名牌,听到有生意做就丢下饭盒赶快去签约。但是我的这一套生意经就如同毛泽东论革命,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到的,尽管看了我的书,但是不会随机应变、无法大胆拍板、不能大方给钱、对方太难缠不能顶住,也是没有用的。怪不得我成了生意人的祖师爷。
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总而言之,土地多而人少,鱼米不愁的自给自足的地方,老百姓饿不死,但也懒得出去打工经商,所以也出不了大富人。
是以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最深的道理来了:穷光蛋的时候就去打工,积了几万快就要动脑袋做买卖,几十万以上呢就要会抓住商机了。
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田农,掘业,而秦扬以盖一州。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博戏,恶业也,而桓发用富。行贾,丈夫贱行也,而雍乐成以饶。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浅方,张里击锺。此皆诚壹之所致。
赚小钱靠力气,赚大钱就要有点跟别人不一样的做法了。做快餐是辛苦命,但是面点王和麦当劳也做成了大事业;按脚业听起来没有面子,但是变成足道连锁有限公司就大不一样了;卖豆浆有点难为情,永和大王的老板却令人起敬。其实做得专一和管理规范,开连锁就不成问题。
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
这样看来,各行各业都可以发达,钱财上面没有刻谁的名字,高明的人能够积聚财富以钱生钱,不肖子孙则把祖宗的田产股票都花光了。上了富豪榜以后可以和布什克林顿吃饭,至少也可以和部长们称兄道弟一起唱歌,其实待遇和当官也好像差不多还多点自由,不是吗?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
谁都能成为大人物
格言:我们要做世上的盐。
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了不起的了。
亲爱的约翰:
在《马太福音》中记有一句圣言:“你们是世上的盐。”
这个比喻平凡而又发人深省。盐食之有味,又能洁物、防腐。基督想以此教诲他的门徒们应该肩负怎样的使命和发挥怎样的影响,他们到世上来就是要净化、美化他们所在的世界,他们要让这个世界免于腐败,并给予世人更新鲜、更健康的生活气息。
盐的首要责任是有盐味,盐的盐味象征着高尚、有力、真正虔诚的宗教生活。那么,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财富、原则和信仰到做什么呢?无疑,我们要做世上的盐,去积极地服务社会,使世人得福。这是我们每个也是最后一个社会责任。
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完全献身于周围世界和众人,专心致志于我们的给予艺术。我想没有比这个更伟大的了。
谈到伟大,我想起了一篇伟大的演讲词,那是我一生中不多见的伟大的演讲词。它告诉我,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了不起的了,这要看你为你的同胞和国家做了什么。
现在,我就把这篇伟大的演讲词抄录给你,希望它能对你大有裨益。
爱你的父亲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会晤一些大人物。尽管你们会说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大人物,大人物都出身在伦敦、旧金山、罗马或其他大城市,就是不会出自本地,他们都来自这个城市以外的地方,如果是这样,你们就大错特错了。事实是我们这里的大人物和其他城市一样多。在座的听众里面就有许多大人物,有男也有女。
现在,请允许我大胆放言,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大人物时,我们常常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我们总是认为大人物都有一间宽敞的办公室。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个世界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世人最伟大的人物。
那么,谁才是世界上的伟大人物呢?青年人或许会急于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告诉你们,大人物不一定就是在高楼大厦里设有办公室的人,人之所以伟大是在于他本身的价值,与他获得的职位无关,谁能说一个靠吃粮食才能生存的君王比一个辛勤耕作的农夫更伟大呢?不过,请不要责备那些位居某种公职便以为自己将成为大人物的年轻人。
现在,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你们有谁打算做个伟大的人物?
那个戴西部牛仔帽的小伙子,你说你总有一天要成为这人城市的大人物。真的吗?
你打算在什么时候实现这个心愿哪?
你说在发生另一场战争的时候,你会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从旗杆上扯下敌人的旗帜,你将在胸前挂满勋章,凯旋归国,担任政府褒奖给你的公职,你将成为大人物!
不,不会的!不会,年轻人,你这样做并不是真正的伟大,但我们不应该责备你的想法,你在上学时就受到这样的教导,那些担任官职的人都曾经英勇地参战。
我记得,美国的西班牙战争刚结束时,我们这个城市有过一次和平大游行。人们告诉我,流行队伍走上布洛大街时,有辆四轮马车在我家大门口停下来,坐在马车上的是霍普森先生,所有人都把帽子抛向天空,挥舞着手帕,大声地叫:“霍普森万岁!”如果我当时在场,也会这样叫喊,因为他应该获得这份伟大的荣誉。
但是,假设明天我到大学讲坛上问大家:“小伙子们,是谁击沉了梅里马克号?”如果他们回答:“是霍普森。”那么他们的回答是八分之七的谎言,因为击沉梅里马克号的总共有八个人,另外七个人因为职位的关系,一直暴露在西班牙人的炮火攻击之下,而霍普森先生身为指挥官,很可能置身于炮火之外。
我的朋友们,今晚在座的听众都是知识分子,但我敢说,你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说得出与霍普森先生在一起战斗的那七个人是谁。
我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教授历史呢?我们必须教导学生,不管一个人的职位多么低微,只要善尽职责,美国人民颁给他的荣耀,应该和颁给一个国王一样多。
一般人教导孩子的方式都是这样的,她的小儿子问:“妈妈,那栋高高的建筑物是什么?”
“那是格兰特将军的坟墓。”
“格兰特将军是什么人?”
“他是平定叛乱的人。”
历史怎么可以这么教授呢?各位想一想,如果我们只有一名格兰特将军,战争打得赢吗?哦,不会的。那么为什么要在哈德逊河上造一座坟墓哪?那不是因为格兰特将军本人是个伟大人物,坟墓之所以建在那里是因为他是代表人物,代表了二十万名为国损躯的英勇将士,而其中许多人和格兰特将军一样伟大。这就是那座美丽的坟墓耸立在哈德逊河岸边的真正原因。
我记得一件事,可以用来说明这种情况,这也是我今晚所能想到的惟一一个例子。这件事令我很惭愧,无法将其忘掉。我现在把眼睛闭上,回溯到1863年,我可以看到位于伯克郡山的老家,看到牛市上挤满了人,还有当地的教堂和市政厅也都挤满了人。
我听到乐队的演奏声,看到国旗在飞扬,手帕在迎风招展。我对当天的情景记忆犹新。人群是来迎接一连士兵的,而那连士兵也正在列队前来。他们在内战中服完一期兵役,又要再延长一期,现在正受到家乡父老的欢迎。我当时只是个年轻小伙,但我是那个连的连长。在那一天,我洋洋得意,像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只要一根细细的针,就可以将我扎破。我走在队伍前列,我比世上任何一个人都骄傲。
我们列队走入市政厅,他们安排我的士兵坐在大厅中央,我则在前排就坐,接着镇上的官员列队从拥挤的人群中走出来,他们走到台上,围成半圆形坐下,市长随后在那个半圆形的位子中央坐不来。他是个老人,头发灰白,以前从未担任过公职。他认为,既然他担任公职,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当他站起来的时候,他首先调整了一下他那副很有份量的眼镜,然后以无比威严的架势环视台下的民众。突然,他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接着这个好心的老人走向我,邀请我上台和那些镇上的官员坐在一起。
邀请我上台!在我从军之前,没有一个市府官员注意到我。我坐在台前,让我的佩剑垂在地板上。我双手抱胸,等待接受欢迎,觉得自己就像是拿破仑五世!骄傲总在毁灭与失败之前出现。
这时市长代表民众发表演说,欢迎我们这批凯旋归来的军人,他从口袋里拿出演讲稿,小心翼翼地在讲桌上摊开,然后又调整了一下眼镜。他先从讲坛后面退了几步,然后再走向前。他一定很用心地研究过演讲稿,因为他采取了演说家的姿态,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脚,右脚轻轻向前移,两肩往后缩,然后张开嘴,以四十五度的角度伸出手。
“各位亲爱的市民,”他开口说:“我们很高兴欢迎这些英勇参战的……不畏流血的……战士回到他们的故乡。我们尤其高兴,在今天看到跟我们在一起的,还有一位年轻的英雄(指的就是我)……这位年轻的英雄,在想像中,我们曾经看到他率领部队与敌人进行殊死搏击。我们看到他那把闪亮的佩剑……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他对着他的部队大叫,‘冲锋’。”
上帝呀!这位好心的老头子对战争一无所知。只要他懂一点战争,就会知道一个事实:步兵军官在危险关头跑到部属前面是极大的错误。我竟然拿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指挥刀,对部下大喊:冲锋!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你们想一想,我会跑到最前面,被前面的敌人和后面己方部队夹击吗?军官是不应该跑到那地方去的。在实际的战斗中,军官的位置就在士兵身后。因为是是参谋,所以当叛军从树林中冲出,从四面八方向我方攻来时,我总是要骑着马对我方军队一路叫喊:“军官退后!军官退后!”然后,每个军官都会退到战斗区后面,而且军阶愈高的人退得愈远。这不是因为他没有勇气,而是因为作战的规则就是这样。如果将军跑到前线,而且被打死了,这仗也就必输无疑,因为整个作战计划都在他的脑子里,他必须处在绝对安全的地方。
我居然会拿着“那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佩剑”。啊!那天坐在市政大厅的士兵当中,有人曾以死来保护我这名半大不小的军官,有人背着我横渡极深的河流。还有些人并不在场,因为他们为国捐躯了。讲演的人也曾提到他们,但他们并未受到注意。是的,真正为国捐躯的人却没有受到注意,我这个小男孩却被说成当时的英雄。
我为什么被当作英雄?很简单,因为那位演讲者也掉进同样愚蠢的陷阱。这个小男孩是军官,其他的人只是士兵。我从这里得到了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拥有某种官衔。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以些微的工具创下大业,以默默无闻的平民身份完成了人生目标。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个人只要能向大众提供宽敞的街道、舒适的住宅、优雅的学校、庄严的教堂、真诚的训诫、真心的幸福,只要他能得到当地居民的感谢,无论他到哪里,都是伟大的。但如果他不被当地居民所感谢,那么不管他到地球的哪个角落,都不会是个伟大的人物。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们是在有意义的行动中活着,而不是岁月;我们是在感觉中活着,而不是电话按键上的数字;我们是在思想中活着,而不是空气;我们应该在正确的目标下,以心脏的跳动来计算时间。
如果你忘记我今晚所说的话,请不要忘记我下面的话:思考最多、感觉最高贵、行为也最正当的人,生活也过得最充实!
让心灵之光照耀我们前进的路
格言:即使你要出卖心灵,也要卖给自己。
让我们学会既聪明又谦逊,既谦逊又聪明。
伟大的书籍就是伟大的智慧树,伟大的心灵之树。
(Let us then learn a wise humility , but at the same time a humble wisdom.)
August 1, 1914
亲爱的约翰:
就像我们身体上人食欲一样,我们也人精神上的食欲。但许多人却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总在使他们的心灵忍饥挨饿,也只在意外或偶然的情况下才充实它一下,却总忘不了满足他们脖颈以下的消费。
也许我的看法有些悲观,我们正处于无限制满足脖颈以下却在忽视脖颈以上需求的时代。事实上,你经常听到有人说:漏吃一顿午餐是件大事,却听不到:你最后一次满足心灵饥渴是在什么时候的声音,难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精神富足者吗?显然不是。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精神饥渴的人随处可见,那些生活在沮丧、消极、失败、忧郁中的人,他们都迫切需要精神的滋养和灵感的召唤,但他们几乎全都排斥再充实他们的心灵,任由心灵黯淡无光。
如果空虚的头脑能像空虚的肚子一样,要填满一些东西就能让主人满足的话,那该有多好。可惜,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反要接受心灵空虚的惩罚。
心灵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家园,我们是好是坏都取决于她的抚育。因为进入这个家园的每一件东西都有一种效用,都会有所创造,为你的未来做准备,或者会有所毁灭,降低你未来可能的生命成就。例如积极。
每一个达到高峰或快达高峰的一流人物都是积极的,他们所以积极,是因为他们定期地以良好、清洁、有力、积极的精神思想充实心灵。就像食物成为身体的营养一般,他们不忘每天的精神粮食。他们知道如果能充实颈部以上的部分,就永远不愁填饱颈部以下的部分,甚至不必忧愁老年的财务问题。
一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家,才不至于去流浪或沦为乞丐。首要的,即使你要出卖心灵,也要卖给自己。我们要接纳自己。我们必须清楚,人是以上帝自己的心意创造的,其地位仅次于天使。上帝不会设下有关年龄、教育、性别、胖瘦、肤色、高矮或其他任何表面上的限制,上帝也没有时间创造没用的人,更不会忽略每个人。其次我们要有积极的态度。
两年前,卡尔·荣格先生与我不期而遇时,这位心理学家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被洪水困住了,他只得爬到屋顶上避难。邻居中有人漂浮过来说道:“约翰,这次大水真是可怕,难道不是吗?”
约翰回答道:“不,它并不怎么坏。”
邻居有点吃惊,就反驳说:“你怎么说不怎么坏?你的鸡舍已经被冲走了。”
约翰说:“是的,我知道,但是六个月以前我已经开始养鸭了,现在它们都在附近游泳。每一件事情都还好。”
“但是,约翰,这次的水毁了你的庄稼,”邻居坚持说。
约翰回答说:“不,并不。我种的庄稼因为缺水而受损,就在上周,还有人告诉我,我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水,所以这下就解决了。”
那位悲观的邻居再次对满脸微笑的约翰说:“但是你看,约翰,大水还在上涨。就要涨到你的窗户上了。”
乐观的约翰笑得更开心了,说道:“我希望如此,这些窗户实在太脏,需要清洗一下。”
这听起来像个玩笑。但显然这是一种境界——决定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个纷繁复杂、顺逆起伏的世界。一旦达成这种境界,即使遇到消极的情况,我们也能使心灵自动的做出积极的反应。为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只有充实、洁净我们的心灵。
每个人都能改变或被改变。荣格先生说,只要改变一个人的词汇,就能建立他的收入、他的享受,并改善他的生活,乃至改变他的人生。例如“恨”字,要把它从你的字汇中除去,不要想它,而是以写、感觉与梦想“爱”字来代替它。显然,移去与取代的文字,几乎是永无止境的,但心灵却会在移取中变得更加纯净、积极。
我们的心灵是以供应她的事物而行动。我相信,放进心灵中的事物对我的未来非常重要。所以问题显然是:我们要怎样喂养我们的心灵——找什么时间去补充精神食粮。
你是否听到过伐木者的产量会下降,只因为他没有抽出时间来磨利他和斧头?我们花钱,以及很多时间,去修饰头脑的外表,刮胡须、理头发,我们有没有必要花同样的时间和金钱,来化妆头脑的内部呢?当然有,而且可以做到。
事实上,精神食粮随处可得,例如书籍。经由伟大的心灵撞击而写成的书籍,没有一本不是洗涤并充实我们心灵的食粮,它们早已一劳永逸地为后人指明了方向,而我们可以其中任意挑选我们想要的。伟大的书籍就伟大的智慧树,伟大的心灵之树,我们将在其中得以重塑。让我们学会既聪明又谦逊,既谦逊又聪明吧。
当然,我们不能读那些文字商人的书,他们的书有如瘟疫,散布无耻的邪念、讹误的消息和自负的愚蠢,他们的书只配捧在那些浅薄、庸俗的人的手里。我们需要的是能给我们带来行动的信心与力量,能够将我们的人生推到另一个新高度,和引导我们行善的书。例如《奋力向前》。
它昌一部激荡我们灵魂、激发我们生命热情的伟大著作,我相信美国人民都将因它的问世而受惠,并因此以最积极和方式运用自身的力量,抵达梦想的生命之境。我甚至相信,谁错过读它的机会,谁就很可能错过伟大的人生。我希望我的子孙都能去读这本书,它能为所有的人开启幸福快乐之门。
引领人们爬向高峰的动力,是一种定期滋润与强调而日趋旺盛的驱动力。那些拥有成功人生的人,无疑的都能体认到,高峰有很多空间,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供人坐下停留。他们了解,心灵像身体一样,必须定期给予营养才行,身体、心理与精神方面的营养,都要分别照顾到。
约翰,没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回家的路,除非我们不想回来。让心灵之光照耀我们前进的路。
爱你的父亲
将部属放在第一位
格言:始终把为我卖命的雇员摆在第一位。
一味索求而不愿付出,终会面临耗竭的一天。
给予人们应得的尊重,他们就能将潜能彻底发挥。
(Everyone has an invisible sign hanging from his neck saying: Make me feel important!)
September 19, 1925
亲爱的约翰:
想像一下这样的场面:一位交响乐团的指挥,准备让买票进场的观众欣赏一场高水准的演出,但是他却转身去面向观众,留下音乐家们独自奋战、辛苦演奏,结果会怎么样?
是的!这注定是一场最糟糕的音乐会。因为指挥没把音乐家放在眼里,后者就会用消极怠惰来“感谢”他,并搞砸一切。
每个雇主就像是一位乐团的指挥,他做梦都想激励、调动起所有雇员的力量,使之尽可能多地做出贡献,帮助他演奏出赚钱的华丽乐章,让他赚到更多、更多的钱。然而,对许多雇主而言,这注定是一场难以实现的梦,因为他们就像那位愚蠢的指挥,忘了善待雇员,以致轻松地关闭了雇员们情愿付出的大门。
同他们一样,我期望所有的雇员都能像忠实的仆人那样,全心全意为我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我比他们聪明许多,我非但不会无视雇员的存在,反会认真看待他们,准确地说,在我的脑子里始终把为我卖命的雇员摆在第一位。
真心而言,我没有理由不善待那些用双手让我钱袋儿鼓起来的雇员,我没有理由不去感激他们为我做出的努力与牺牲,更何况我们这个世界本该就应充满温情。
我爱我的雇员,我从不高声斥责、侮辱谩骂他们,也不会像某些富人那样在他们面前盛气凌人、不可一世,我给予雇员的是温情、平等与宽容。所有这些合成一个词就叫尊重。尊重别人是满足我们道德感的需要,但我发现它还是激发雇员努力工作的有效工具,标准石油公司的每个雇员都为公司竭尽全力工作的事实让我坚信:给予人们应得的尊重,他们就能将潜能彻底发挥。
人性最基本的一面,就是渴望获得慷慨。我本人勤俭自持,却从没忘了要慷慨相助他人。记得那次经济大萧条时,我曾数次借债来帮助那些走投无路的朋友,让他们的工厂和家人平安度过了危机。而在我的记忆中我从无催债和逼债的记录,因为我知道心地宽容的价值。
至于对雇员,我同样慷慨、体恤,我不但发给他们比任何一家石油公司都要高的薪金,还让他们享受保证他们老有所终的退休金制度,我还给予他们每年约见老板要求为自己加薪的机会。我不否认付出慷慨的功利作用,但我更知道我的慷慨将换来雇员生活水准的提升,而这恰恰是我的职责之一,我希望每一个为我做事的人都因我而富有。
雇主就是雇员的守护神,雇员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我握有选择权,我可以选择忽略他们的需求,也可以选择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我喜欢选择后者。我总试图了解雇员需要什么,接着就想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不断询问他们两个问题:“你需要什么?”和“我可以帮上什么忙?”我随时都在旁边关心他们。对我来说,这个职务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我能对雇员提供一臂之力。
薪水和奖金相当诱人,然而对一些人来说,金钱并不能引发他们效命的动机,但给予重视却能达到这个目的。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渴望被认为有价值、受到重视、赢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幅无形的标志,上头写着:重视我!
我无法想像一个人在工作或在家庭中不被重视的痛苦,我的目的是要让每个人在工作时都能如沐春风。所以,我就像个要侦查出破案线索的侦探,不停地搜索每个雇员对他自己感到自豪的才能。当我了解他们认为自己最值得重视的才能后,我就会给予他们重任。一个善于激励雇员做出最大贡献的雇主,时刻不应忘记提,要让雇员看到追随或效忠你是有希望和前途的,而给予重视、委以重任其实也是能让雇员有动机在工作上打拼的关键。
做和善、温暖、体贴的雇主,可以使雇员精力充沛,士气高昂。但对雇员时常表示谢意,似乎也很有作用。没有一位雇员会记得五年前得到的奖金,但是有许多人对雇主的溢美之词,会永远铭记在心,我会不吝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没有一件事的影响力,比及时而直接的感谢来得更为深远。
我喜欢在部属桌上留一张便条纸,上头写着我的感谢词。对于我花一两分钟信手写来的感激之语,可能早已不复记忆。但是我的感激之意却会产生鼓舞人心的影响,经过多少年后,他们还都能记得我这个慈爱的领导者留给他们的温暖鼓励,并视其为一个珍贵的箴言。这就是一则简单的感谢声明,能够展现强大力量的另一个明证。
我绝对会认真看待我的部属,以及他们在工作或个人方面的问题。我了解每个人能付出的毕竟有限,因此当我尽力为部属解决问题的同时,相对地,他们就可以做出更多的贡献。
约翰,现在你已经是位领导者,你的成就来自于你的能力,也来自于雇员们能力的发挥,我相信你该知道怎么做。
爱你的父亲
财富是种责任
格言: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
只有傻瓜才会因为有钱而自命不凡。
绝不能经任何有私心的人一点点好处。
(With a good conscience our only sure reward, in hour of maximum danger, we do not shrink from this responsibility, we welcome it.)
November20, 1907
亲爱的约翰:
非常高兴,一场险些酿成国难的金融危机终于过去了!
现在,我想我们那位合众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先生,可以到路易斯安纳继续心安理得地打猎了,尽管他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令人吃惊的无能。当然,总统先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他用“担忧”支持了华尔街。上帝呀!我们纳税人真是瞎了眼,竟然把这么一位纽约混混儿送进了白宫。
坦率地说,一提到西奥多·罗斯福的名字,和他对标准石油公司所做的一切,就令我愤慨。他是我见到的最狭隘、最富有报复心的小人。是的,这个小人得逞了,用他手中的大权,成为了由他自己策动的一场不公平竞赛的胜者,让联邦法院开出了那张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额罚单,并下令解散我们的公司。看看这个卑鄙的人都对我们做了什么!
然而,我相信,他所谓的惩戒终归不会得逞,反倒会使他感到大为懊丧,因为我相信我们所有的公司不是垃圾我们有杰出的管理队伍、有充足的资金,我们可以抵御任何风险与打击,我们的财富将因它们健康的肌体滚滚而来。等着瞧吧!我们会有暗自窃喜的时候。
但是,我们的确受到了伤害,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西奥多指责我们是拥有巨富的恶人,那位法官大人侮辱我们是臭名昭著的窃贼,好像我们的财富是密谋掠夺来的。错!那些愚蠢的家伙毫不知悉大企业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他也不想知道。我们每一分钱都渗透着我们的智慧,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承重的汗水,我们事业大厦的基石由我们生命奠基。但他们不想听,却要像偏执狂一样,只相信他们自己低能的判断,带有侮辱性的贬低我们的经商才能,更无视是我们用最廉价、最优质的煤油照亮了美国的事实。
我知道,西奥多手中的长剑一定将挥舞到大有斩获为止,因为他拒绝了我们和解的建议。但我无所畏惧,因为我问心无愧,而最坏的结果只不过是他用他手中的强权拆散我们辉煌而快乐的大家庭而已,但快乐不会停止,辉煌也不会落地。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未来将证明这一切。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迫害,来自罗斯福政府的迫害。但是,我们不能感情用事,不能用愤怒压制良知,当危机来临时我们永远不能袖的旁观,那会让我们感到耻辱和良心不安,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因为我们是合众国的公民,我们有使国家和同胞免于灾难的职责。而作为富人,我知道,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我肩负着造福人类的使命。
这次金融危机席卷华尔街,处于恐慌之中的存款人排起长队要从银行取走存款,出现挤兑,一场将导致美国经济再次进入大萧条的危机来临的时候,我预感到国家已陷入双重危机:政府缺乏资金,民众缺乏信心。此时此刻,“钱袋先生”必须要为此做些什么,我打电话给斯通先生,请美联社引用我的话,告诉美国民众:我们的国家从不缺少信用,金融界的有识之士更以信用为生命,如果有必要,我情愿拿出一半的证券来帮助国家维持信用。请相信我,金融地震不会发生。
感谢上帝,危机已经过去,华尔街已经走出困境。
而我为这一刻的到来,做了我该做事情,就像《华尔街日报》评论的那样,“洛克菲勒先生用他和声音和巨额资金帮助了华尔街”。只是,有一点永远都不会让他们知道,在克服这次恐慌中,我是从自己钱袋里拿钱最多的人,这令我非常自豪。
当然,华尔街能成功度过此次信用危机,摩根先生可谓功勋卓著,他是这场战争不折不扣的指挥官,他将一群商界名士聚集起来共同应对了危机,用他不可替代的金融才能和果决的个性拯救了华尔街。所以我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他,华尔街的人应该感谢他,西奥多·罗斯福更应该感谢他,因为摩根替他做了他本该做却因无能而没有做的事。
如今,很多人,当然还有报纸,都对慷慨解囊的人们大加赞誉,但在我这里它一文不值。良心的平静才是惟一可靠的报酬,国难当头,我们本该当仁不让、勇于承担。我想那些真诚伸出援手的人们同我一样,我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力量、信仰与忠诚照耀我们的祖国。
但我并非没有可耻的记录。在四十六年前,当许许多多的美国青年听从祖国召唤,忠诚奔赴前线,为解放黑奴、维护联邦统一而战的时候,同样作为青年,我却以公司刚刚开业、我的家人要靠它活着为由,未去参战。
这似乎是一个让人心安理得的理由,但那时国家需要我的,需要我们流血。这件事一直让我的良心不安,直到十几年前那场经济危机的到来,我才得有救赎的机会。当时,联邦政府无力保证黄金储备,华盛顿转而向摩根先生求助,但摩根无能为力,是我拿出巨资助政府一臂之力才平息了那场金融恐慌。这让我非常高兴,比赚多少钱都令我高兴。
但我未将自己视为拯救者,更未自命不凡,只有傻瓜才会因为有钱而自命不凡,因为我是公民。我知道,我拥有巨大财富,我也因它而承担着巨大的公共责任,比拥有巨大财富更崇高的是,按照祖国的需要为祖国服务。
约翰,我们是有钱,但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该肆意花钱,我们的钱只用在给人类创造价值的地方,而绝不能给任何有私心的人一点点好处。当然,我们也绝不再给共和党人捐款助选,那个西奥多·罗斯福已经把我们害苦了。
名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如果没有她,即使肉体再美,也不应该认为美。
爱你的父亲
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径,就得拥有许多想法。
格言:我们要勇于在别无选择中,毅然杀出一条生路。
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径,就得拥有许多想法。
单纯操弄手段的计划者只配给策略性的思考者提鞋。
(Become a possibility Arian, always see them, for they’re always there.)
October 14, 1904
亲爱的约翰:
汉密尔顿医生又发福了,看来高尔夫运动无法抑制他的腰围向外扩张,他只能借助其他运动方式来减少脂肪了。不幸的是,能防止他增重的运动还没被发明,他很痛苦。不过,他倒总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用他脑子里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
今天,汉密尔顿医生用一个渔夫与垂钓者的故事,又娱乐了我们。或许是看到我们各个捧腹大笑,医生显得很得意,他笑着关我:“洛克菲勒先生,您是想做渔夫哪,还是想做垂钓者?”
我告诉他,如果我做了垂钓者,或许我就没有资格同诸位打高尔夫了,因为我靠有效的行为策略来创造商业利益,而垂钓者的行为方式不能保证我成功。
当然,没有一个垂钓者会愚蠢到只知丢下鱼饵而不事先思考、计划、决定:要钓哪种鱼,用什么样的饵料,需要将鱼线抛到哪里,而后才坐等大鱼上钩。就形式而言,他们没做错什么,但结果是否如愿却没人知道。
也许花上一段时间他们会钓到鱼,也许他们一条鱼都钓不到,而那条他们理想中的鱼,也许永远不会上钩。因为他们太执着于自己的方式,尽管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但他们的方式却限制了成功的可能——除了那条鱼线所及之处,他们捕鱼的范围等于零。但是,如果能像渔夫那样,张网捕鱼,就将扩大捕鱼范围,而丰富的鱼量会让他们有许多的选择机会,并最终捕获到他们想要的鱼。
我告诉汉密尔顿先生和我的球友们,我不是刻板固执、按部就班、以简单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垂钓者,我是能够创造多种选择、直至挑选出最能创造商业利益的鱼的渔夫。他们都笑了,说我泄露了赚钱的秘密。
约翰,不论你做什么,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径,就得拥有许多想法。在做出最完美的决定之前,我会致力于寻找具有创意与功效的各种可能性选择,考量多种可能性方案,并积极尝试各种选择,然后才将重点放在最好的选择上。
这就是我总能捕到我想要的大鱼的原因。当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我也会保持开放策略,顺应时势,不断地进行调整或修正我的计划;所以,即使计划进展并不顺利,我都不会惊慌失措,却总能沉着应对。
很多人都认为我有着非凡的能力,是一位充满效率与行动能力的领导者。如果真是这样,我想你也可以获得这样的赞誉,只是你需要克制找寻简单、单向解决方案的冲动,乐于尝试能达成目标的各种可能性办法,拥有在困难面前付诸行动的耐心、勇气和胆略,以及不达目的决不收手的执着精神。
单纯操弄手段的计划者只配给策略者提鞋。作为总裁,我只为部属设立清楚明确的方向或策略,但不会将自我局限于过分僵化的行动计划中。相反地,我会持续探索能够实现策略的各种可能性。
许多人都坚持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扎实的策略计划,而这项计划必须由具体、可衡量、可达成以及实际的行动目标作为后盾。我承认这样做很重要,但它有致命的缺陷。计划强调的是判断的标准与预设的成果,人们所采行的也是认为可达成目标的固定方法。由于这些方案依据的是预期能达成目标的已知方法,因此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其实已经局限了范围。
尽管在我们提笔拟定计划之际,该计划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但是局势在计划定稿之前情况可能已经转变了,也就是说,不仅市场的状况早已改变,客户改变,就连所能支持计划的资源也已改变。这也难怪这些成本高昂,又耗时费力的策略,仅有极少的部分能真正被执行。
要如何因应这种状况呢?不论我们是为公司或是单一部门拟定计划,我们都必须确认自己所拟定的是策略,而非手段。策略的本质是弹性的、长远的、多面向的、大格局的。它们强调的是如何成长或扩大利润这类的成果,而不是某个可衡量的目标。同时策略所提供的是一个大方向,而非达到成功的惟一方式。
要成为杰出的领导者,我们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位策略性的思考者,而不仅是手段的设计者。我们还得避免将自己局限于既定的文件流程中,我们的座右铭将是专注,但是具有弹性空间。我们着重于探索的过程,在每一天的分分秒秒中,我们都能开创有助于达成长远目标的可能方向。
我们不会固守三种、五种方式来达成远程目标,而是在无时无刻都能发掘获取利润的机会——不论是在与对手交谈,或与部属进行脑力激荡的会议中。
为了远离危机风暴,我们必须不断地拟定新的策略,同时调整旧有的计划。在因应每天商业环境改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依据情势的变化来修正长远的进程。这样在短期内我们不但能维持弹性的作风,同时从长期来看,我们对一个能符合最新经济环境的弹性理想目标,也有了清楚的概念。我们可将陈腐的策略计划束之高阁,并且精力充沛、满怀希望地在朝气蓬勃的环境中步调一致地向前迈进。
要做一名希望主义者。无论情况看起来或是实际上有多糟糕,请擦亮眼睛找出其中蕴含的无限希望——永远不要放弃寻找,因为希望永远存在。
我相信所有的领导者都负有提供希望的义务,而且不但要替自己,同时也要为雇员指引出一条康庄大道。回想一下生命中你感到最没有希望的那段时日,那很可能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或者相信自己没有任何其他选择,你被困住、被放弃、找不到出路。
克服绝望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持续创造出各种可能性以跨越障碍。简单地说,希望源自于相信有其他选择的存在。
杰出的领导者具备能够应付特定商业状况的腹案、创造新市场的机动计划、因应危机的锦囊妙计,以及为自己与员工发展事业的蓝图。当局势似乎跌到谷底而无可挽回时,他们就像骁勇善战的摔跤手一样,即使被对手压制在地难以脱身,他们也永远不会放弃能够翻身的任何机会。
凭借着他们的才能、灵活的身段,以及随机应变的智慧,他们巧妙地找到空隙并逃脱险境。他们在别无选择的劣势下,硬是杀出一条生路。
如果能在一开始就勇于发挥创意,就能够避免无止境的疲于奔命、挫折与痛苦。
事情看来已到了绝望的地步时,如果我们依然抱持着无穷的希望,我们就能超越我自己所设定的界线,且能提供给部属新的选择。所以,我们要勇于在别无选择中,毅然杀出一条生路
爱你的父亲
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
格言:不以自己的好恶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忠于自己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
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
(The most perfect human being is the one who most thoroughly addresses himself to the activity of his best powers.)
November17, 1912
亲爱的约翰:
你的来信非常令我兴奋,因为你读懂了我总能助我成就事业的做事哲学:做你喜欢做的事,而其他的事,就交由喜欢做这件事的人去做。
对我来说,做喜爱的事是一项不容质疑的定论。它时刻都会提醒我,要领导手下出色完成任务,决不可依赖某些管理技巧,而是要采用一种更为宏观、更有效能的领导方式。
具体而言,就是不让手下拘泥在刻板、制式的工作职务上,而是想办法利用每个人的长处并诱发他们将热情倾注在工作之中,来成就出绝佳的生产力。这就是我的致胜之道。
我在读书时就记得这样一句话:“最完美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擅长的活动的人。”后来,经我改造,将其变为我管理上的一个理念:最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那彻底投身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人。
我说过,每个人都有忠于自己的天性,都渴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他们实现忠诚自己的方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遗憾的是,很多管理者并不善待雇员忠于自己的诉求,结果事倍功半。
其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不将时间投入到你喜爱的事情上,你就绝不可能感到自我满足;如果你得不到自我满足,你就将失去生活的热情;如果你失去生活的热情,你就将失去生活的动力。指望一个失去工作动力的人去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就像指望一个停摆的闹钟去准确报时一样,可笑之极。
所以,我时刻不忘给予手下忠于自己的机会——燃烧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特别才干发挥到极致,而我自己从中收获的,恰恰是财富与成就。忠于自己就将使自己赢得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战役,谁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你要想成功利用手下的热情,你必须知道领导者的职责,不是要挖掘手下的弱点,而是要关注手下的优点与才干,并让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没有挑部属最脆弱的特质的习惯,却总要找寻他们最坚强的部分,让他们的才干充分展现在工作的挑战与需求上。例如,我重用阿奇博尔德先生。
与有些人不同,我不以自己的好恶为先选拔人才的标准,我用人并不会看他身上贴着什么标牌,我看中的是他在工作中展示出来的能力。我喜欢自己的喜好,但更喜欢效率。
阿奇博尔德绝非完美的人,他嗜酒如命,而我却是个禁酒主义者。但是,阿奇博尔德却有着非凡的领导才华和天赋,他头脑机敏、乐观幽默,而他出众的口才和大胆好斗的性格无疑更是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保证,所以在由对手变为合伙人之后,我一直对他兴趣浓厚,我不断委他以重任,直至提拔他接替我的职务。
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天才的领导者,他的职业生涯是那样特殊。如果他没有不好习惯的影响,他的成绩将更加耀人。
我的目的是要在每位手下身上找出我所重视的价值,而不是那些我所不乐见的缺点。我找出每个员工值得重视和部分,并致力于将员工的优点转化成出色的才能,而不会试图修正他们的缺点。所以,我总是拥有健全能力、乐意奉献的部属。
约翰,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现在你是一位管理者,你的成就依赖于你领导能力的发挥,依赖于你手下做事才能的发挥。你需要知道,你的手下可挑剔的地方不胜枚举,但是你要专注于发掘每个人潜在的优点,注意他们在每个细节上的杰出表现,以及他们为了将事情做得出色,而对完美主义近乎苛求的坚持。这是你领导力的优势所在。
一个人不能主宰一个集体。我不否认领导者的巨大作用,但就整体而言取胜靠的是集体。我所取得的任何荣誉所依靠的都是集体的力量,而绝非我个人。也只有众人都付出努力,才能相信并期待奇迹的出现。
祝你好运!我的儿子。
爱你的父亲
拒绝责难,拒绝推委
格言:责难是摧毁领导力的头号敌人。
自责是一种最阴险狡猾的责难陷阱。
自己越强大,别人的影响力就会越小。
(Action springs not from thought, but from a readiness for responsibility.)
July 24, 1910
亲爱的约翰:
如果我说一直不甘示弱、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第一富豪的安德鲁·卡内基先生来拜访我,并向我讨教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你会不会感到惊讶?事实上,那位伟大的铁匠就是这么做的。
两天前,卡内基先生来到我们的基奎特。或许是我笑容可掬的态度,和我们轻松的谈话气氛,熔化了卡内基先生钢铁般的自尊,让他放下架子问我:
“约翰,我知道,你领导着一群很能干的人。不过,我不认为他们的才干不可匹敌,但令我疑惑的是,他们似乎无坚不摧,总能轻松击败你们的竞争对手。我想知道,你施了什么魔法让他们有那种精神的,难道是金钱的力量?”
我告诉他,金钱的力量当然不可低估,但责任的力量更是巨大。有时,行动并非源于想法,而是源自揽起责任。标准石油公司的人都有负责精神,都知道“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做什么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我从不高谈阔论责任或义务,我只是通过我的领导方式来创造具有责任感的企业。
我以为这个话题到此就应该结束了,但我的回答显然挑动了卡内基先生的好奇心,他很认真地追问我:“约翰,那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干的吗?”
看着卡内基先生谦逊的神态,我无法拒绝,我必须如实相告。我告诉他,如果我们想要永续生存,那么我们的领导方式就意味着断然拒绝为了任何理由,去责难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件事。责难就如同一片沼泽,一旦失足跌落进去,你便失去了立足点和前进的方向,你会变得动弹不得,陷入憎恨和挫折的困境之中。结果只有一个:失去手下的尊重与支持。一旦落到这步田地,那你就好比是一个将王冠拱手让给他人的国王,无法再主宰一切。
我知道责难是摧毁领导力的头号敌人,我还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不管是谁都将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当问题出现时,我不会感到愤恨不满,我只是在想:怎么能让情势好转起来?采取什么行动可以补救或是修复我们的失误?积极地选择朝向更高的生产力和满意度前进。
当然,我不会放过我自己。当坏事降临在我们身上时,我会先停下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职责是什么?”回归原点,借着对自身角色进行完全坦诚的评估,可以避免空窥探他人做了什么,或是要求其他人改变什么,等等无意义的行为。事实上,只有将焦点专注在自己身上,我才能将无意中拱手让出的王冠重新收回。
但是,分析“我的职责是什么”并不意味着自责。自责是一种最阴险狡猾的责难陷阱,诸如“那真是一个愚蠢的错误!”等自我责难,只会使我陷入与其他任何责难相同的忿恨与不满的圈套之中。事实上,“我的职责是什么”是一种具有强大分析力和自我肯定的步骤,当我知道,真正的问题不是他们应该要做什么,而是我应该要做什么时,我不会自怨自艾,而只会让自己更强大。自己越强大,别人的影响力就会越小,看来这不是件坏事。
如果我能将每一个阻碍视为了解自己的一个机会,而非斤斤计较他人对我做了什么,那么我就能在领导危机的高墙外找到出路。
当然,我从不把自己视为救世主,也没有救世主的心态。我自问:我在哪些方面应为自己负责?也自问:在哪些方面,部属们要为我负责?领导者的工作不是全知全能、全权负责。如果我视自己为英勇的正义使者,准备去拯救这个世界,那就只会让自己陷入领导危机之中。我的责任中,很大一部分是让其他人也为自己该负的责任负责。如果一个雇员对于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都不在乎的话,我不相信这样的雇员能对出色完成工作有强烈的渴望,那他就应该离开,为别人去服务了。
感觉责任在肩的那种压力能让人不自觉的兴奋起来。没有一件事像个人的责任感一样,可以激发并强化做事的能力,而将重责大任托付部属,并让他了解我对他充分信任,无疑是对他最大的帮助。所以,我不会将部属必须并且能够负担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我不只光靠示范作用来营造公司负责的氛围与风气,我的部属都知道我的基本原则:在标准石油公司没有责难、没有藉口!这是我坚持的理念,每一个人都知道。我不会因为他们犯错而惩罚他们,但是我决不能容忍不负责任的行为存在。我们的信念就是要彻底奉行。我们的箴言是支持、鼓励和尊重将被全心接受与加倍颂扬。只会找藉口而不提供解决方式,在标准石油公司是无法容忍的。
我们很少犯任何错误,因为我的大门随时为部属敞开着,他们可以提出高见,或是纯粹的发牢骚,但是要用一个负责任的方式。这样的结果会让我们彼此信任,因为我们了解所有的事都需要摊在阳光下来讨论。
卡内基先生是位优秀的老学生,他没有让我浪费时间,他在我结束这个话题时说:“在抱怨声中,优秀的雇员也会变成乌合之众!”他真聪明。
约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推委真正责任的防御心理,以致推委责任的现象处处可见。但它贻害无穷。避免防御的方法就是开始倾听。
领导者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如何创造出一个能让人们觉得开诚布公会比隐藏实情来得舒适的环境。主动邀请其他人陈述他们的想法,用一些诸如“再多说一点”,或是“我真的想听听你的意见”的话语来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一般人所相信的刚好相反,在对话中,聆听者才是拥有权力的人,而非陈述者。
难以置信吧?想想看,陈述者的语调、焦点还有内容,事实上都取决于你倾听的方式。试想,和一个面露敌意且肢体呈现侵略性姿态的人,以及一个对你表示全神贯注的人说话时,两者之间的差异。当你单纯地聆听其他人说话时,你卸下了你的防卫。你会得到这些好处:你对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语言的背后隐含的议题,会有着更透彻的了解。你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而这些资讯可以改变你对整个事件来龙去脉的假设。你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整理思绪。
陈述者会感觉你重视他们的观点。最令人兴奋的是,当你专注地倾听之后,原来的陈述者也会更愿意聆听你的意见。
真实的倾听是不具任何防御性的。即使你不喜欢这个信息,你也应该倾听了解,而非立即做出回应。专注地倾听不太像是一种技巧,它比较像是一种态度。滑雪的人在遭遇障碍时的每一秒钟,都投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绝对不会分神去思考过一会儿他要对伙伴说什么。同样地,作为一名积极的倾听者,你贡献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给另外一个人,不会出现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的情况。如此一来,你去除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并敞开胸襟开创一段更有意义和更有效果的对话。
长久以来,我们塑造了生活也塑造了自己。这个过程将会持续下去,我们最终都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如“目的”决定你的方向,拒绝责难将筑出一条实现目标的大道。
爱你的父亲
做目的主义者
格言:忠诚是甘心效命的开始。
到达地狱的路,是由善意铺成的。
目的是我领导的依据,目的就是一切。
(A human can alter his life by altering his attitude, and if you think you can do it ,you’re right.)
May 11, 1902
亲爱的约翰:
你能走向标准石油的核心,是你的荣耀,也是我的荣耀。然而,你需要知道,当你在享受这个荣耀的时候,无疑的,你也要肩负起与之相伴的责任。否则,你就将有愧于这个荣耀,更会辜负众人对你的希望和信任。别忘了,你是标准石油公司的中坚,我们事业的最终成败,已与你息息相关,你当以更高的力量与牺牲标准来要求自己。
坦率地说,你要想在那个位置上干得出色,让大家认同你、敬佩你,你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现在,你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你自己是否能成功掌握这个角色。
每一位领导都是一位希望大使,是带领部属安度眼前无法避免的荆棘道路上的向导。但不被辜负却很难。作为领导者,无论是谁,都会面临诸多难题,譬如,堆积如山的工作,排山倒海般滚滚而来资讯,突然发生的变故,最高管理层、投资人和客户无止境的要求,难以调教的雇员,始终在变动的挑战,能让你疲于奔命,感到挫折、恐惧、焦虑和不知所措,以致破灭你要取得商业成就与个人成就的梦想。
但是,有时成为一个充满信心与活力的卓越领导者,比成为一个活力尽失、在挣扎无助中度日的领导者更容易,前提是他需要知道如何让部属甘心卖命。注意,是甘心,而不是被追。
作为标准石油公司的领袖,我既享有权威又享有愉悦,因为我知道,找到可以保证完成任务的人,就等于为我创造了时间,换句话说,这不仅会让我精力充沛,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怎么能为公司赚更多的钱。
这里面有一个态度问题,行动受态度驱使,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态度,也就决定了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至于结果,则很快就能见分晓。人可以经由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人生,如果你相信能够改变态度,你就能够改变。
聪明人总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态度。懂得领导艺术的人,总会自问:怎样的态度才能帮自己达到真正想要的结果?是鼓舞激励的态度?还是抱持同情的态度?他们永远不会选择冷淡或敌意的态度。
如果你把自己视为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专制君主,你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法王路易十六。就我而言,我从不专横跋扈、制造冲突,或者给予自身过大压力,反倒有给予部属信任、鼓舞士气、达成我所期望的商业成就的习惯,这个习惯会帮助我实现活用部属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要知道如何运用设定目的的力量。
我是一个目的主义者,我从不像有些人那样夸大目标的作用,却异常重视目的的功能。在我看来,目的是驱动我们潜能的关键,是主导一切的力量,它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激励我们制造达到目的的手段。明确、果断的目的,更会让我们专注于所选择的方向,并尽力达成目标。
我的经验告诉我,一个人所达成的任务,以及他最终的表现,与他的目的的本质与力量息息相关,而与他为了目标所做的事情几乎无关。想想看,没有一杆完成的高尔夫比赛,你需要一洞一洞打过去,你每打出一杆的目的就是离球洞越近越好,直到把它打进。
目的是我领导的依据,目的就是一切。我习惯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确立目的,而且每天我都要设定目的,无数的目的,譬如与合伙人谈话的目的,召集会议的目的,制定计划的目的,等等。我在做事之前也会先检视自己设定的目的。通常在我到达公司时,我已经成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所以,在我心里从未出现过诸如“我没有办法”、“我不管了”、“没有希望了”等具有吞噬性的声音。每一天确立的目的,已经抵消了这些失败的力量。
如果你无法主动确立自己的目的,你就会被动或不自觉地选择其他目的,结果很可能会让你失去掌控全局的能力,同时你也将受制于使你分心或搅乱你的人或事件。
这就像将一艘游艇自码头松开绳索,支忘记了启动马达一样。你将随波逐流,海风、水流或其他船只随时都会让你葬身海底。也许对岸有好事等着你,但是除非奇迹出现,否则你无法顺利到达对岸。确立目的就如同开启游艇的引擎,能驱动你朝向所选择的道路前进。目的可为人类的努力增添方向与力量。
但是,确立目的只是走到了成为目的主义者的中途,你还要走另一半路程,你需要毫无保留地向你的部属陈述你的目的——你个人的企图、动机与内心的战略计划。对于每一位需要了解我所要达成目的的人,我会向他们说明我的目的。在每次会谈、会议、报告中或事情开始阶段,我都会先表达出我的动机、想法、以及期望。
这样做的好处会让你感到惊讶。它不仅能使部属清楚你的目的,知晓正确的前进方向,最重要的是,当你勇于将目的开诚布公之后,你将收获情感上的忠诚。要知道忠诚是甘心效命的开始。
杰出的领导者都善于动用两种无形的力量:信任和尊重。当你诚实地说出你的目的时,你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因为我对你有足够的信任,所以我愿意向你表白。”它将开启让人信任你的大门,而在大门外,你拥抱的不仅是部属的能力,还有来自他们无价的忠诚——要凝聚力量来帮助你的忠诚。信赖别人并使别人也信赖我,是我一生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公开你的目的,更能避免无益的推论。如果你不告诉部属你的目的,你们就会花时间猜想臆测你的目的,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蛛丝马迹进行推测,而这些信息都很容易受到扭曲。只有不需要解读你的动机时,部属的士气与能力才有机会获得提升。所以,把部属当成“傻瓜”似乎更有利。
目的表明的力量是无可取代的,它所传达出的不仅是一项声明,同时也是领导者对于个人行为勇敢坚决的誓言。出自坚决意志与绝对韧性的目的,往往能够激励、鼓舞部属,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杰出的表现。
领导者的天职是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要依靠部属,如何把部属调动起来,完成他们的职责是领导者第一考虑的要事。我认为,亮出你的目的,热情地对待每个人,就能实现你所要的。
目的就如同钻石:如果要它有价值,它必须是真实的。不诚恳的目的表白只会坏事。如果一个人滥用目的的力量,他只会破坏彼此间的信任,并失去别人的信赖。这就是表达目的的风险。
约翰,到达地狱的路,是由善意铺成的。除非你已做好万全的准备,否则这句话很可能成真。
爱你的父亲
多接近积极成功的人
格言:明智的人绝不会为命运坐下来哀号。
说你办不到的人,都是无法成功的人。
你付不起贪小失大所累积的种种额外负担。
(Let me embrace thee, sour adversity, for wise men say it’s the wisest course.)
May 11, 1902
亲爱的约翰:
我想你已经觉察到了,你的某些思想和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因为你的那些朋友。我当然不反对你扩大社交圈,它可以增加你的生活情趣,扩展你的生活领域,甚或帮你找到知己或帮你实现人生理想的人。但有些人显然不值得你与他交往,比如,那些拘泥于卑微、琐碎的人。
从我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拒绝同两种人交往。
第一种人是那些完全投降、安于现状的人。他们深信自己条件不足,认为创造成就只是幸运儿的专利,他们没有这个福气。这种人愿守着一个很有保障却很平凡的职位,年复一年浑浑噩噩。他们也知道自己需要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才能继续发展与成长,但就因为有无数的阻力,使他们深信自己不适合做大事。
明智的人绝不会为命运坐下来哀号。但这种人只会哀叹命运不济,却从不欣赏自己,把自己看成是更有份量、更有价值的人,他们失去了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感觉,和自我鼓励的功能,反让消极占据了自己的内心。
第二种人是不能将挑战进行到底的人。他们曾经非常向往成就大事,也曾替自己的工作大做准备,制订计划。但是过去几十年或十几年后,随着工作阻力的慢慢增加,为更上层楼需要艰苦努力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这样下去实在不值得,因而放弃努力,变得自暴自弃。
他们会自我解嘲:“我们比一般人赚得多,生活也比一般人要好,干嘛不知足,还要冒险呢?”其实这种人已经有了恐惧感,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大家不认同,害怕发生意外,害怕失去已有的东西。他们并不满足,却已经投降。这种人有些很有才干,却因不敢重新冒险,才愿意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
这两种人身上有着共同的思想毒素,极易感染他人的思想毒素,那就是消极。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的个性与野心,目前的身分与地位,同与什么人交往有关。经常跟消极的人来往,他自己也会变得消极;跟小人物交往过密,就会产生许多卑微的习惯。反过来说,经常受到大人物的熏陶,自会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准;经常接触那些雄心万丈的成功人士,也会使他养成迈向成功所需要的野心与行动。
我喜欢同那些永远也不屈服的人做朋友。有个聪明人说得好:我要挑战令人厌恶的逆境,因为智者告诉我,那是通往成功最明智的方向。只是这种人少之又少。
这种人绝不让悲观来左右一切,绝不屈从各种阻力,更不相信自己只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获得成就。这种人都很乐观,因为他们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心愿。这种人很容易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能真正的享受人生,也真正了解生命的可贵与价值。他们都盼望每一个新的日子,以及跟别人之间的新接触,因为他们把这些看成是丰富人生的历练,因此热烈地接受。
我相信人人都希望列入其中,因为只有这些人才能成功,也只有这些人才真正做事,并且能得到他们期盼的结果。
不幸的是,消极的人随处可见,也使很多很多的人无法逃脱消极之墙的围困。
在我们的周围的人并非人人相同,有些消极保守,有些则积极进取。与我曾共事的人,有些人想混口饭吃,有些则胸怀大志,野心勃勃,想要有更好的表现,他们也了解,在成为大人物前,必须先做个好的追随者。
要有所成就就要避免落入各式各样的陷阱或圈套。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人自知不行,却硬要挡住你上进的路,阻止你更上层楼。有许多人因为力争上游,而被人嘲笑甚至被恐吓。还有些人非常嫉妒,看到你努力上进,力求表现,会想尽办法来作弄你,要你难堪。
我们不能阻止他人成为那些无聊的消极分子,却可以不被那些消极人士影响,降低我们的思想水准。你要让他们自然溜过,就像水鸭背后的水一样自然滑过。时时跟随思想积极前进的人,跟着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你确实能够做到这一点,只要你的思想正常,一定可以办到,而且你最好要这样做。
有些消极的人心肠很好,另外还有一些消极的人,自己不知上进,还起想把别人也拖下水,他们自己没有什么作为,所以想使别人也一事无成。记住,约翰,说你办不到的人,都是无法成功的人,亦即他个人的成就,顶多普普通通而已。因此这种人的意见,对你有害无益。
你要多加防范那些说你办不到的人,只能把他们的警告看成证明你一定办得到的挑战。你还要特别防范消极的人破坏你迈向成功的计划,这种人随处可见,他们似乎专门破坏别人的进步与努力。千万要小心,要多多注意那些消极的人,千万不要让他们破坏你的成功计划。不要让那些思想消极、度量狭窄的人妨碍你的进步。那些幸灾乐祸、喜欢嫉妒的人都想看你摔跤,不要给他们机会。
当你有任何困难时,明智的做法是找第一流的人物来帮你。如果向一个失败者请教,就跟请求庸医治疗绝症一样可笑。你的前途很重要,千万不要从长舌妇那里征求意见,因为这种人一辈子都没有出息。
你要重视你的环境。就像食物供应身体一样,精神活动也会滋润你的心理健康。要使你的环境为你的工作服务,而不是拖累你。不要让那些阻力,亦即专门扯你后腿的人使你萎靡不振。让环境帮助你成功的方法是:多接近积极成功的人,少同消极的人来往。
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得尽善尽美。你付不起贪小失大所累积的种种额外负担。
爱你的父亲
尾声只是开始
格言:最好是好的敌人。
首先发现对方弱点并狠命一击的人,常常是胜者。
大多数人会失败,不是因为犯错,而是因为没有全心投入。
(I believe it to be an invariable rule that competitors of genius are succeeded by warriors.)
August31, 1908
亲爱的约翰:
安德鲁·卡内基先生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我一直弄不明白,他为什么总喜欢在报纸上抛头露面,我猜想他准是患了恐惧遗忘症,惟恐人们忽视了他的存在。
但我还是比较欣赏这个常与我争风的家伙,因为他勤奋、雄心勃勃,像个不知疲倦的铁汉,总将向前视为他第一、第二、第三重要的事情;也许因此,当被问及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才会告诉记者说:尾声只是开始。
真难以置信,这个铁匠怎么会说出如此精辟的话。我相信这个仅由三个单词组成的短句,很快就会远播出去,或话卡内基先生也会因此得个商界哲学家的头衔。事实上他值得人们这样称道他,难道能将自己成功的一生浓缩成一个短句,不正是表现了这位商业巨人的非常智慧吗?
不过,卡内基先生只给出了一个成功者的成功公式,却没有给出其中的演算过程,看来这个家伙就是不能改变自私的本性,总怕别人窥见他成功的秘密。我倒想试着替铁匠解一解那个公式,但你不要外传;否则,他会因我泄密,在圣诞节时就不光送我威士忌了,他一定还会送来雪茄,他知道我滴酒不沾,更知道我是个禁烟主义者,这个有趣的家伙。
“尾声只是开始”,在我看来,铁匠是在试图表明成功是一个不断繁衍的过程,这就像一个多产的母牛,当它生下一个牛崽之后,马上又怀上了另一个牛崽,如此往复,生生不息。尾声是一段路程的最后一站,又是新梦的开始。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都是用一个个小的成功把自己堆砌上去的,他们用尾声欢庆梦想的实现,又用尾声欢送新梦上路,这是每一个创造了伟大成就的人的品质。
但是,如何开始新梦呢?卡内基先生“忘”了没说,而这恰恰是期望能否顺利冲到最后一站的关键,更是开始下一个新梦的关键。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从一开始你就要千方百计地掌握优势。我的经验告诉我,有三种策略能让我拥有优势。
第一个策略:一开始就要下决心,关注竞争状况和竞争者的资源。这点表示我要注意自己和别人都拥有什么,也表示要了解降低机会的基本面。从事新事业时,在了解整个状况之前,不应该采取初步行动,成功的第一步是了解达成目的所需要的资源在哪里,数量有多少。
从一开始,我就设法预测会出现什么机会,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会像狮子一样扑向它。而且我还知道,最好是好的敌人。很多人总喜欢追求最好的东西,而放弃好的东西。这样做不是聪明的策略,因为好总是胜过不好。而现实是,理想的机会很少送上门,却常常有很多不尽理想,但还算好的机会虽有不足之处,却绝对远胜过完全没有机会。
第二个策略:研究和检讨对手的情况,然后善用这种知识,来形成自己的优势。了解对手的优点、弱点、做事的风格和性格特点,总能让我在竞争中拥有优势。当然,我也要知道自己是谁。我用这个策略就曾经让那个“尾声只是开始”的发明者卡内基先生甘拜下风。
卡内基先生是当之无愧的钢铁巨人,挑战他就如同挑战死亡。但是他的弱点却能帮上对手的大忙,他固执己见,也许他钱包太鼓了,他总喜欢俯视、低估别人。他不把我放在眼里,愚蠢地认为石油行业才是我的舞台,而且他固执地认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去干采矿那一行,因为他认为矿石的价格太过低廉,而且矿石取之不尽。
所以,当我投资采矿业时,他几乎逢人就不忘讥讽我,说我对钢铁业一窍不通,是全美最失败的投资者。事实上,卡内基是个只能看到山腰却望不到山顶的人,他不知道价格是没有什么神圣的,重要的东西是价值,如果不能控制采矿业,他那些引以为豪的炼钢厂就只能移为一堆废铁。
在别人不把你高看为对手的时候,就是你为未来竞争赚得最大资本的时候,所以,从一开始,我便放心大胆地全面投资。冲动胜过慎重,很快这个高傲的铁匠就发现,那个“以最差投资者而闻名于世的人”控制了铁矿业,成为了全美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一举取得了支配地位,要与他分庭抗礼,他坐不住了,只能低声下气地向我求和。
在竞争中,首先发现对方弱点并狠命一击的人,常常是胜者。
第三个策略:你必须拥有正确的心态。从一开始,你必须下定决心,追求胜利,这表示你必须在道德的限制下,表现得积极无情,因为这种态度直接来自残忍无情的目标。
既然决心追求胜利,就必须全力以赴。也只有全力以赴才有辉煌的成就。在竞争开始时更应如此。说得好听一点,这是努力取得早期的优势,希望建立独占的地位,说得难听一点,付出努力等于让别人减少一个机会。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面勇猛,要有吞下鲸鱼的胆量。我相信,天才的竞争者总是由勇士来承担,这是千古不易的规律。
在《新约》哥林多前书里,使徒保罗说:“如今常在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在每一个新梦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追求胜利的决心。没有追求胜利的态度,关注竞争状况和了解对手没有什么作用。获得知识、保持控制力、评价竞争状况,正是让你建立信心,协助你达成追求胜利最高目标的东西。
看看那些失败的人,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人会失败,不是因为犯错,而是因为没有全心投入,企业也是一样。
约翰,别忘了卡内基先生那句即将广为传诵的名言,“尾声只是开始”,当然,还有我那三个策略。
哦,我不是在营救一个不需要营救的谋略家吧。
爱你的父亲
真诚地相信自己就有办法
格言: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只找到一种最好的方法。
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径,就是拥有许多想法。
最大的成功都是曾经那些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态度的人。
(The best way to have a good idea is to have lots of ideas.)
December 4, 1903
亲爱的约翰: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让罗杰斯担当重任,独当一面。事实上,我曾为此做过努力,但结果颇令我失望。我的用人原则是,被委以重任者是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的人。但罗杰斯显然不够格,因为他是个思考懒惰的人。
在我有心启用罗杰斯之前,我为考查过他,用一个问题。我说:“罗杰斯先生,你认为政府怎么做才能在三十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他听了显得很困惑,怀疑自己听错了,一阵沉默过后,他便开始反驳我:“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您的意思是要把那些杀人犯、强盗以及强奸犯全部释放吗?您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吗?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就别想得到安宁了。不管怎样,一定要有监狱。”
我希望把罗杰斯那颗铁板一块的脑袋砸开一道缝,我提醒他:“罗杰斯,你只说了不能废除的理由。现在,你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假设可以废除,我们该如何着手?”
“这太让我勉强了,洛克菲勒先生,我无法相信,我也很难找出废除它的方法。”这就是罗杰斯的办法——没有办法。
我想像不出,当给予他重任,当机会或危难来临的时候,他是否会动用他所有的才智去积极应对。我不信任罗杰斯,他只会将希望变成没有希望。
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是将任何事情做成的保证。这不需要有超人的智慧,重要的是要相信能把事情做成,要有这种信念。当我们相信某一件事不可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为我们找出各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当我们相信——真正的相信,某一件事确实可以做到,我们的大脑就会帮我们找出各种方法。
相信某一件事可以做成,就会为我们提供创造性的解决之道,将我们各种创造性的能力发挥出来。相反,不相信事情能够做成功,就等于关闭了我们创造性解决问题之道的心智,不但会阻碍发挥创造性的能力,同时还将破灭我们的理想。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是创造成就的根本,不过如此。
我厌恶我的手下人说“不可能”。“不可能”是失败的用语,一旦一个人被“那是不可能的”想法所支配,他就能生出一联串的想法证明他想得没错。罗杰斯就犯了这种错误,他是个传统的思考者,他的心灵都是麻木的,他的理由是:这已经实行一百年了,因此一定是个好办法,必须维持原样,又何必冒险去改变呢?而事实上往往只要用心去想办得到的原因,就可以达成。“普通人”总是憎恶进步。
人相信,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只找到一种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正如创造性的心灵那样多。没有任何事是在冰雪中生长的,如果我们让传统的想法冻结我们的心灵,新的创意就无由滋长。
传统的想法是创造性的计划的头号敌人。传统性的想法会冰冻我们的心灵,阻碍我们发展真正需要的创造性能力。罗杰斯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他应该乐于接受各种创意,要丢弃“不可行”、“办不到”、“没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的渣滓;他也要有实验精神,勇于到尝试新的东西,这样就将扩展他的能力,为他担负更大的责任做准备。同时,他也要主动前进,不要想:这通常是我做这件事的方式,所以在这里我也要用这种方法,而要想:有什么方法能比我们惯用的方法做得更好呢?
各种计划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完美,这意味着一切事物的改良可以无止境地进行。我深知这一点,所以我经常会再寻找一些更好和方法。我不会问自己:我能不能做得更好?我知道我一定办得到,所以我会问:我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径,就是拥有许多想法。我会不断地为自己和别人设定较高的标准,不断寻求增进效率的各种方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报酬,以较少的精力做更多的事情。因为我知道,最大的成功都是曾经那些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态度的人。
发展同我能做得更好的态度,需要培养,要每天想:我今天要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今天我该如何激励员工?我还能为公司提供哪些特殊的服务呢?我该如何使工作更有效率呢?这项练习很简单,但很管用。你可以试试看,我相信你会找到无数创造性的方法来赢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的心态决定我们的能力。我们认为我们能做多少我们就真的能做多少。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多,我们就能创造性地思考出各种方法。
拒绝新的挑战都是非常愚蠢的。我们要集中心思于怎样才可以做得更多。如此,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答案都会不期而至。例如,改善目前工作的计划,或者处理例行工作的捷径,或者删除无关紧要的琐事。换句话说,那些使我们做得更多的方法多半都在这时候出现。
约翰,你可以跟罗杰斯谈谈,我希望他能有所改变,到那时候他也许就有好日子过了。
爱你的父亲
赚钱不会让你破产, 让每一分钱都带来效益。
格言:每一分钱都要让它物有所值。
没有想好最后一步,就永远不要迈出第一步。
创造力、自发精神和信念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
(I have never looked upon ease and happiness as ends in themselves,I call the ideal of a pigsty.)
June21,1914
亲爱的约翰:
查尔斯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让我很难过。作为上帝忠实的子民,查尔斯先生一直是位非常善良的富人,他乐善好施,不断用自己辛勤赚到的钱去救助那些处于贫困噩梦中的同胞。我相信上帝会在天堂笑迎他,因为他的仁爱和无私。
与真挚的灵魂相伴,是天赐的福气。我能有像查尔斯先生这样的合伙人,是我一生的荣幸。当然,查尔斯先生谨小慎微的性格常常导致他与我龃龉不断,但这丝毫不会夺走我对他的尊重。失去对高尚人的尊重,就是在剥夺自己做人的尊严。
当年,公司最高管理层有共进午餐的习惯,每到吃饭的时候,尽管我是公司第一人,我都会把象征公司核心的座位留给他,以示我对他正直人品的敬意。是的,这不足为道,高尚的道德本该受到褒奖。而就一个整体而言,虽然这只是很小很小的细节,但这样一个细节可能影响到整个公司,影响到公司的成绩。
事实上,标准石油公司的合伙人都是正直的人,我们个个知晓彼此尊重、信任、团结一心对合作有多么可贵和重要,我们努力使之变成现实。所以,即使出现分歧,我们只会直言不讳、就事论事,从不勾心斗角、搬弄事非。我相信,在这种纯洁的氛围中,即使有人心术不正,他也会把心术不正的恶习留在家里。
但这只是标准石油公司强大到令对手敬畏的原因之一,而视精诚协作为我们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这方面,查尔斯先生身体力行,堪为表率。
作为公司的引领者,我在一次董事会上曾真诚倡议:“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共享荣辱,我们坚强的手掌托起的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所以,我建议大家,请不要说我应该做什么,要说我们应该做什么。千万别忘了,我们是合作伙伴,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我们大家的利益。”
我的发言感染了查尔斯先生,他第一个回应我:“先生们,我听懂了,约翰的意思是说,比起‘我’来说,‘我们’更重要,我们是一家人!没错!是应该说我们!”
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我们伟大的未来,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忠于“我们”。别忘了,人人自私,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忠于自己,“我”是每个人心中的宗教。当“我们”取代“我”的时候,它所焕发出的力量将难以估量。我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我首先经营人了,所有的人。
我与查尔斯先生有着共同的信仰,我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我喜欢查尔斯先生最喜欢的一句格言:“珍惜时间和金钱。”我一直以为这是一则凝聚着伟大智慧的箴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喜欢它,却难以将其变成自己思想信念和价值信条,并永远溶入自己的血液中。
是的,无论一个人积储了多么丰富的妙语箴言,也无论他的见解有多高,假使不能利用每一个确实的机会去行动,其性格终不能受到良好的影响。失去美好的意图,终是一无所获。
几乎人人都知道,能否构筑幸福生活,能否实现成功,都与如何利用时间有关。然而,在很多人那里,时间是他们的敌人,他们消磨它,抹煞它;但如果谁偷走他们的时间,他们又会大发雷霆,因为时间毕竟是金钱,重要的时间还是生命。遗憾的是,他们就是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
事实上,这没有哥伦布先生发现美洲那么难,重要的是我们要计划每一天,乃至每一刻,并知道该思考什么,该如何采取行动。计划是我们顺应每天情况而生活的依据,它能显示什么是可行的。而要制订完美的计划,首先要确认自己想要什么;还有,每项计划都要有措施,并要监督成果。能讨诸行动、有成果的计划才是有价值的计划。当然,创造力、自发精神和信念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并突破计划的限制,所以,不要自囿于计划之中。
每一刻都是关键,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生命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有下决心的策略。决心不易下得太快,遇到重要问题时,如果没有想好最后一步,就永远不要迈出第一步,要相信总有时间思考问题,也总有时间付诸行动,要有促进计划成熟的耐心。但一旦做出决定,就要像斗士那样,忠实地去执行。
赚钱不会让你破产,是查尔斯先生的致富圣经。在一次午餐会上,查尔斯先生公开了他的赚钱哲学,那天他用一种演讲家般的激情,激励了我们每个人,他告诉我们大家:世界上有两种人永远不会富有:
第一种是及时行乐者,我们喜欢过光鲜亮丽的日子,像苍蝇盯臭肉那样,对奢侈品兴趣昂然,他们挥霍无度,竭尽所能要拥有精美的华服、昂贵的汽车、豪华的住宅,以及价格不菲的艺术品。这种生活的确迷人,但它缺乏理性,及时行乐者缺乏这样的警惕:他们是在寻找增加负债的方法,他们会成为可怜的车奴、房奴,而一旦破产,他们就完了!
第二种人,喜欢存钱的人,把钱存在银行里当然保险,但它跟把钱冷冻起来没什么两样,要知道靠利息不能发财。
但是,有一种人会成为富人,比如在座的诸位,我们不寻找花钱的方法,我们寻找、培养和管理各种投资的方法,因为我们知道财富是可以拿来孳生更多的钱财,我们会把钱拿来投资,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我们还要知道,让每一分钱都能带来效益!这正如约翰一贯的经商原则——每一分钱都要让它物有所值!
查尔斯先生的演讲博得了热烈掌声,我被他燃烧起来,鼓掌时太过用力,以致饭后还觉得两个手掌在隐隐作痛。
如今,再也听不到那种掌声了,也没有鼓那种掌的机会。但“珍惜时间和金钱”一直与我相伴。我没有理由浪费生命,浪费生命就等于糟蹋自己,世界上没有比糟蹋自己更大的悲剧了。我也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因为我称其为猪的理想。
爱你的父亲
你怎么思想将会决定你怎么行动,你怎么行动将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
格言:我们思想的大小决定我们成就的大小。
态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满了黄金,然而这条道路却只是一条单行道。
(Optimism is a belief that life will be,in the long run,more good that bad,that even when bad things happen,the good will eventually outbalance them.)
July19, 1897
亲爱的约翰:
沉浸在热烈、真挚的爱戴之中,真是美妙极了。今天,芝加哥大学的学生让我体味到了这种美妙的感受。姑且将其视为对我创建这所学府的回报吧,不过,这的确让我喜出望外。
真心而言,在我决定投资创建这所大学之前,我从未奢望在那里受到圣人般的礼遇,我的初衷只是想为将我们最优秀的文化传给青年一代做些什么,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和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做些什么。现在看来,我的目的达到了,这是我一生中最明智的投资。
芝加哥大学的青年人非常可爱,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都有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动机。他们当中几个一脸稚气的男生跑向我说,我是他们的榜样,真诚地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些建议。我接受了他们的请求,我忠告那些未来的洛克菲勒:
成功不是以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学历或家庭背景来衡量,而是以他思想的“大小”来决定。我们思想的大小决定我们成就的大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要看重自己,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自贬,千万不要廉价出卖自己。你们比你们想像中的还要伟大,所以,要将你们的思想扩大到你们真实的程度,绝不要看轻自己。
这时掌声突然响起,我显然被它彻底俘虏了,以致得意忘形,管不往我的舌头,我继续说:
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释为仅仅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评估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失与无能。认识自己的缺失很好,可借此谋求改进。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就会陷入混乱,使自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而对那些渴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来说,现实却很残酷,因为别人对他的看法,与他对自己的看法相同。我们都会受到那种“我们自以为是怎样”的待遇。那些自以为比别人差一截的人,不管他实际上的能力到底怎样,一定会是比别人差一截的人,这是因为思想本身能调节并控制各种行动的缘故。
如果一个人自己觉得比不上别人,他就会表现出“真”的比不上别人的各种行动;而且这种感觉无法掩饰或隐瞒。那些自以为“不很重要”的人,就真的会成为“不很重要”的人。
在另一方面,那些相信自己具有“承担重责大任的能力”的人,就真的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所以,如果你们想就重要人物,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承认“我确实很重要”,而且要真正的这么觉得,别人才会跟着这么想。
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样一个推理原则:你怎么思想将会决定你怎么行动,你怎么行动将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就像你们自己的成功计划一样,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其实很简单。为得到他人的尊重,你们必须首先觉得自己确实值得人敬重,而且你们越敬重自己,别人也会越敬重你们。
请你们想一想:你们会不会敬重那些在破旧街道游荡的人呢?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那些无赖汉根本不看重自己,他们只会让自卑感腐蚀他们的心灵而自甘堕落。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就是他人格的核心,你们自己认为是怎么样的人,你们就真的会成为怎么样的人。
每一个人,无论他身居何处,无论他默默无闻或身世显赫,无论他文明或野蛮,也无论他年轻或年老,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强烈欲望。请仔细想一想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邻居、你自己、你的老师,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有谁没有希望自己很有分量的强烈需求?全都有,这种需求是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却将这个本可以实现的目标,永远地变成了无法实现的黄粱美梦呢?在我看来是态度使然。态度是我们每个人思想和精神因素的物化,它决定着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说,态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会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我承认,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选择我们的态度。一旦你们选择了看重自己的态度,那些“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个无名小卒,我算老几,我一文不值”,等等贬低自己、消磨意志、蜕化信心和自暴自弃的懦夫的想法就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复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积极改变,信心的增强,以“我能!而且我会!”的心态面对一切。
小伙子们!如果你们中间有谁曾自己骗自己,请就此停止,因为那些不觉得自己重要的人,都是自暴自弃的普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自贬,要先选出自己的各种资产——优点。要问你自己:“我有哪些优点?”在分析自己的优点时,不能太客气。
你们要专注自己的长处,告诉自己我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要有远见,看到未来的发展性,而不单看现况,对自己要有远大的期望。要随时记住这个问题:“重要人物会不会这么做呢?”这样就会使你们渐渐变成更成功的大人物。
孩子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满了黄金,然而这条道路却只是一条单行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一种乐观的态度。乐观常被哲学家称为“希望”。首先让我来告诉你们,这是对乐观的曲解!所谓乐观是一种信念,那就是相信生活终究是乐多苦少,相信即使不如人愿的事屡屡发生,好事终将占得上风。
约翰,你知道吗?在我短短十几分钟的即兴演进中,我竟获得了八次掌声。遗憾的是过多的掌声太干扰了我的思路,我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让掌声赶跑了,那就是提高思考能力,会帮助他们提高各种行动的水准,使他们因而更大有作为。但我还是很高兴,我的舌头居然有那么大的魅力。
爱你的父亲
要有合作精神 --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三十八封信之第二十三封
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谊远胜过建立在友谊上的生意。
往上爬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The essence of life is struggle and competition. Struggle and competition are stimulating.)
May16,1901
亲爱的约翰:
你与摩根先生的手终于握到了一起,这是美国经济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握手,我相信后人一定会慷慨记住这一伟大时刻,因为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它标志着“一艘由华尔街大亨和石油大亨共同打造的超级战舰已经出航,它将势不可挡,永不沉没”。
约翰,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是合作的力量。
合作,在那些妄自尊大的人眼里,它或许是件软弱或可耻的事情,但在我看来,合作永远是聪明的选择,前提是只要对我有利。现在,我很想让你知道这样的事实:
假如说不是上帝成就了我今天的伟业,我很愿意将其归功于三大力量的支持:第一支力量来自于按规则行事,它能让企业得以永续经营;第二支力量来自于残酷无情的竞争,它会让每次的竞争更趋于完美;第三支力量则来自于合作,它可以让我在合作中取得利益、捞得好处。
而我之所以能跑在竞争者的前面,就在于我擅长走捷径——与人合作。在我创造财富之旅的每一站,你都能看到合作的站牌。因为从我踏上社会那一天起我就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存在竞争,谁都不可能孤军奋战,除非他想自寻死路,聪明的人会与他人包括竞争对手形成合作关系,假借他人之力使自己存在下去或强大起来。
当然,我可以做出一个很可能会成为现实的假设,如果我们不与摩根先生牵手,我们双方就很可能会拼个两败俱伤,而我们的对手卡内基先生则会从中渔利,让人在钢铁行业始终一枝独秀的态势继续下去。但现在,卡内基先生一定要捶胸顿足了,想想看,谁会在对手蚕食自己领地的时候还能泰然自若呢?除非他是躺在坟墓里的死人。
合作可以压制对手或让对手出局,达到让自己向目标阔步迈进的目的,换句话说,合作并不见得是追求胜利。遗憾的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了解其中的奥妙。
但是,合作并不等同于友谊、爱情和婚姻,合作的目的不是去捞取情感,而是要捞到利益和好处。我们应该知道,成功有赖于他人的支持与合作,我们理想与我们自己之间有一道鸿沟,要想跨越这道鸿沟。必须依靠别人的支持与合作。
当然,我永远不会拒绝与生意伙伴建立友谊,我相信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谊远胜过建立在友谊上的生意。例如我与亨利·弗拉格勒先生的合作。亨利是我永远的知己,最好的助手;我与他结盟,他让我得到的不只是投资,更多的是智慧和心灵上的支持。亨利同我一样,从不自满且雄心勃勃,成为石油行业的主人是他的梦想。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们开始合作时的情景,那时候除去吃饭和睡觉,我们几乎形影不离,我们现上班、下班,一同思考,一同制定计划,相互激励、彼此坚定决心。那段时间,就如同欢度蜜月一样,永远是让我感到愉快的记忆。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亲如兄弟,这份情感给多少钱我都不卖。这也是我一直让你叫他亨利叔叔而不要叫他亨利先生的原因。
我从不尝试去买卖友谊,因为友谊不是能用金钱买来的。友谊的背后需要真情的支持。我与亨利之所以有不悔的合作和永远的友谊,不仅仅在于我们是追逐利益的共谋者,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严于律己的人,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别人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别人而且从现在做起的价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我的行为准则,又是我对合作所保有的明智态度。所以,我从不以财势欺凌处于弱势的对手,我情愿与他们促膝谈心,也不愿意摆出盛气凌人的姿态去压服他们,否则,我可以会毁了我们之间的合作,让目标停止在中途。
当然,遇到傲慢无礼的人,我也有总忘不了要羞辱他一番的时候,例如我就曾教训过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老板范德比尔特先生。
范德比尔特出身贵族,在南北战争中立过战功,享有将军头衔,但他把战场上得到的荣誉当作了他生活中不可一世的资本,并自以为把持着运输大权,就可以把我们当成打短工的。
有一次,亨利找到他要谈运输的事情,可谁知道这个傲慢的家伙竟然说:“年轻人,你要与我谈?你的军阶似乎低了些!亨利从未受到过这样的侮辱,但在那一刻良好的教养帮了他,他没有失态,但回到办公室,他那个漂亮的笔筒却遭了殃,被他摔了个粉身碎骨。
我赶快安慰他:“亨利,忘了那狗尿说了什么,我一定为你讨回尊严。”后来范德比尔特急着要与我们做生意,请我们到他那里去谈判,我派人告诉他:“可以,但你要到我们办公室来谈。”结果,这位习惯了别人巴结、讨好他的将军,只能屈尊来见比他小四十多岁的年轻人,同时还要屈从两个年轻人提出的条件。我想,在那一刻,范德比尔特将军一定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往上爬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我厌恶以粗暴的态度对待人,更知道耐心、温和对待下属和同事的价值——有利于实现目标。我知道用钱可以买到人才,却不会买到人心,但如果在付钱的时候又送上一份尊重,我就会让他们为我忠心地服务。这就是我能建立起高效管理队伍的成功所在。
但我不希望因此产生错误的判断,认为合作就是做好人。不!合作不是做好人的问题,而是好处和利益的问题。没有任何结盟是永远持久的,合作只是一种获利战术。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战术将随之改变,否则,你就输了。现实很严厉,你必须更严厉,但是,显然也要当个好人。
约翰,生命的本质就是斗争和竞争,它们激动人心。但是,当它们发展为冲突时,就往往具有毁灭性和破坏性,而适时的合作则可化解它们。
爱你的父亲
越是认为自己行,你就会变得越高明,积极的心态会创造成功。
格言:越是认为自己行,你就会变得越高明。
当涉及金钱的时候,绝对不要先提金额。
在做生意时,你绝对不能想把钱赚得一干二净,要留一点钱给别人赚。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can be changed by man’s endeavor,and that this endeavor can lead to something new and better.)
February27,1901
亲爱的约翰:
今晚我会晤了调解人亨利·弗里克先生,我告诉他:“正像我的儿子告诉摩根先生的那样,我并不急于卖掉联合矿业公司。但又像你所猜测的一样,我从来不阻止建立任何有价值的企业。但是,我坚决反对买主居高临下,定下企图将我们排斥在外的价格,我宁可血战到底也不会做这样的生意。”我请弗里克先生转告摩根先生,他想错了。
约翰,看来你还得同摩根先生继续打交道,尽管你讨厌那个家伙。所以,我想给你一些建议,让那个不可一世的家伙知道什么是我行我素的恶果。
儿子,很多人都犯有同样一个错误,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不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譬如经营石油、地产,做钢铁生意,还是做总裁、做雇员,都是在从事一个行业,那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谈判更是如此,与你开战的不是那桩生意,而是人!
所以,真实了解自己、了解对手,是保证你在决胜中取得大胜的前提。你需要知道,准备是游戏心理的一部分,你必须知己知彼。如果你要拥有实质性的优势,你必须知道:
第一, 整体环境:市场状况如何,景气状况如何。
第二, 你的资源:你有哪些优势(优点)和弱势(弱点),你有哪些资本。
第三, 对手的资源:对手的资产状况如何,他的优势、劣势在哪里。在任何竞争中,谋划大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了解对手的优势。
第四, 你的目标和态度:太阳神阿波罗的座右铭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人贵自知。”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有什么目标,实现目标的决心有多坚决,认为自己像个赢家还是怀疑自己,在精神与态度上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约翰,你要记住我的一句话:越是认为自己行,你就会变得越高明,积极的心态会创造成功。
第五, 对手的目标和态度:要尽量判断对手的目标,同样重要的是,要设法深入对手的内心,了解他的想法的感觉。
毫无疑问,最后这一条——预测和了解对手——是最难实现的利用的,但你要去力争实现。那些伟大的军事将领大多有一个习惯,他们总是尽力了解对手的性格和习惯,以此来判断对手可能做出的选择和行动方向。在所有的竞争活动中,能够了解对手和竞争者也总是很有功效,因为这样你就可以预测对手的动向。主动、预期性的措施几乎总比被动反应有效,且更有力量,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就是这个道理。
在有些时候,你竞争对手可能是你熟知的人,那你就要多利用这个优势。如果你了解他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或许你自己最好也要小心一点;如果你觉得他总是很冲动,或许这是在暗示你,要大刀阔斧,否则你就可能被他逼上绝路。
但是,你不必与对手熟识,才能了解他们,只要你能明察秋毫,在谈判桌上你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善于谈判的人应该要能观察一切。你甚至不必等到开始走出第一步,才开始了解对手。
我们说的话可能会透露或掩饰自己的心意,但我们的选择几乎总是会泄露自己内心的秘密——想法,每个人所做的第一个选择,也是泄露真相的第一个动作。在谈判中你必须了解自己在说什么,如果你真的能掌控一切,就应该能够掌控自己所说的话,为自己带来好处。
同样的,你必须随时保持警惕,以便收到对手发出的信息,如果是这样,你就可以持续掌控明确的优势,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可能丧失另一个机会。你需要知道,在一场竞争激烈的谈判中失败,意味着下次赢得谈判的机会将会降低。
做交易的秘诀在于,你要知道不能交易什么和可以交易什么。摩根先生视我们为墙角里的残渣,要清扫出去,但我们必须留在地板上。这是不能谈判的。同时,他还必须给出一个好价钱。但你也要知道,在做生意时,你绝对不能想把钱赚得一干二净,要留一点给别人赚。
约翰,你知道,我们愿意做这笔交易,是因为我们认为这笔交易对我们有利,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你不要受制于这种明来而狭隘的观点。
有太多的“聪明人”认为牌子的目的不是要交易,而是要捡便宜,希望用最低的价格买到东西。这次摩根一方给出的价格比实际价值低过百万。如果他只想做这种交易,表示他会因此失掉这次他登上美国钢铁行业霸主地位的机会。交易的真谛是交换价值,用别人想要的东西来换取你想要的东西。
要完成一笔好交易,最好的方法是强调其价值。而很多人会犯强调价格、而非价值的错误,常说什么:“这的确很便宜,再也找不到这么低的价格了。”不错,没有谁愿意出高价,但在最低价之外,人们更希望得到最高的价值。
约翰,在你与摩根先生谈判中,当涉及金钱的时候,你绝对不要先提金额,要提供他宝贵的价值,强调他从你这里能够买到什么。
我相信,人经过努力可以改变世界,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祝你好运!
爱你的父亲
大胆筹划,小心实施。
格言:风险越高,收益越大。
你拥有的东西越多,力量就越大。
想获胜必须了解冒险的价值,而且必须有自己创造运气的远见。
(Our lives begin to end the day we become silent about things that matter.)
November2, 1936
亲爱的约翰:
明天,也许等不到明天,就有一个人要过上富人生活了。报上说他叫大卫·莫里斯,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财政总监、费城商业王子罗伯特·莫里斯先生同姓,他刚刚在赌场上交了好运,赢了一大堆钱,还说他是一位赌场上的高手,同时登出了这位赌徒的一句人生格言:好奇才能发现机会,冒险才能利用机会。
你知道,我对嗜赌的人一向不以为然,但对这位先生却不能不刮目相看,我甚至相信,以他这等近于哲学家般的智慧和头脑,如能投身商界,他或许会成为一个职业上的成功者——一个优秀的赌徒了。
我做如此带有欣赏性的假设,并不是说优秀的赌徒就会成为优秀的商人,事实上,我厌恶那些把商场视为赌场的人,但我不拒绝冒险精神,因为我懂得一个法则: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而驰骋商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活提供给他的最伟大的历险活动。
我的人生轨迹就是一趟丰富的冒险旅程,如果让我找出哪一次冒险对我最具决定性、最关乎我的未来,那莫过于打入石油工业了。
在投资石油工业前,我们的本行——农产品代销正做得有声有色,继续下去我完全有望成为大中间商。但这一切让那位安德鲁斯先生改变了,他是照明方面的专家,他告诉我:“约翰,煤油燃烧时发出的光亮比任何照明油都亮,它必将取代其他的照明油。想想吧,约翰,那将是多么大的市场,如果我们的双脚能踩进去,那将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啊!”
我拥有的东西越多,力量就越大。机会来了,放走它不仅仅是金钱,而是在削弱你在致富竞技场上的力量。我告诉安德鲁斯:我干!我们投资四千块钱,对我们来说那可是一笔大钱,好大一笔钱呐,做起了炼油生意。钱投下去,我就不去考虑失败,尽管那个时候石油在造就许多百万富翁的同时,它也在使更多人沦为穷光蛋。
我一头扎进炼油业,苦心经营,不到一年,炼油为我们赢得了超过农产品的利润,成为了公司第一大生意。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是胆量,是冒险精神,为我开通了一条新的生财管道。
当时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像石油业那样能一夜暴富,这样的前景大大刺激了我赚大钱的欲望,更让我看到了盼望已久的大展宏图的机会。我告诫自己:“你一定要紧紧抓住它,它可以把你带到梦想之境。”
但我随后大举扩张石油业的经营战略,令我的合伙人克拉克先生大为恼怒。克拉克是一个无知、自负、软弱、缺乏胆略的人,他害怕失败,主张采取审慎的经营策略,这与我的经营观念完全背离。在我眼里,金钱像粪便一样,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但如果你要把它藏起来,它就会臭不可闻。克拉克不是一个好商人,他不知道金钱的真正价值。
当我们对重要的事情漠然以对时,我们的人生也就走到了穷途末路。克拉克已经成了我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我必须踢开他——和他分手。这是一个重要时刻。
想获胜必须了解冒险的价值,而且必须有自己创造运气的远见。对我来说,与克拉克先生分手无疑是一场冒险,在我决定豁出一切大举进入石油业之前,我必须确信石油不会消失。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石油是一朵盛开的昙花,难以持久。我当然希望油源不会枯竭,而一旦没有了油源,那些投资将一文不值,我的下场可能连赌场上的赌徒都不如。但我收到的信息让我乐观,油源不会消失。是说分手的时候了。
在向克拉克先生摊牌前,我先在私下把安德鲁斯先生拉了过来,我跟他说:“我们要走运了,有一笔大钱在等着我们,那可是一笔大钱呐。我要终止与克拉克兄弟的合作,如果我买下他们的股份,你愿意和我一起干吗?”安德鲁斯没有让我失望。几天后,我又拉到几家支持我的银行。
那年二月,在经过一系列准备之后,我向克拉克先生提出分手,尽管他很不情愿,但我去意已决。最后,我们大家商定把公司拍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
直到今天,一想起那次拍卖现场的情景,就让我激动不已,那就感觉就像在赌场上赌钱一样,让人惊心动魄,全神贯注。那是一场豪赌,我押上去的是金钱,赌出来的却是人生。
公司从五百元开拍,但很快就攀升到几千元,而后又慢慢爬到五万元,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我对炼油厂的预估价值。但竞拍价格一直在上涨,开始突破六万,又一步一步飙到七万。这时我开始恐惧,我担心自己是否能买下这个公司——一个由我亲手缔造的企业,是否出得起那么多钱。但我很快镇静下来,我闪电般地告诫自己:“不要畏惧,既然下了决心,就要勇往直前!”竞争对手报价七万两千元,我毫不迟疑,报价七万两千五百元。这时,克拉克先生站起来,大喊:“我不再加了,约翰,它归你了!”
亲爱的约翰,那是决定我一生的时刻,我感受到它超乎寻常的意义。
当然,我为与克拉克先生分手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把代理公司的一半股份和七万两千五百元都给了克拉克。但我赢得的却是自由和光辉的未来。我成了自己的主人,自己的雇主,从此不再担心那些目光短浅的平庸之辈挡我的路。
在我21岁时,我就拥有了科利佛兰最大的炼油厂,已经跻身于世界最大炼油商之列,今天想来,这个每天能吃掉五百桶原油的家伙,无异于是我走向石油霸主之路、征服石油王国的利器。感谢那场竞拍,它是我获得人生成功的开始。
几乎可以确定,安全第一不能让我们致富,要想获得报酬,总是要接受随之而来的必要的风险。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没有维持现状这回事,不进则退,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相位,谨慎并非完美的成功之道。不管我们做什么,乃至我们的人生,我们都必须在冒险与谨慎之间做出选择。而有些时候,靠冒险获胜的机会要比谨慎大得多。
商人都是利润与财富的追逐者,要靠创造资源和取得他人的资源,甚至逼迫他人让出资源而使自己富有,所以,冒险是商人征战商场不可或缺的手段。
如果你想知道既冒险而又不招致失败的技巧,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大胆筹划,小心实施。
爱你的父亲
就要做第一
格言:财富与目标成正比。
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
对我来说,第二名跟最后一名没有什么两样。
(We must march toward this goal ,painfully but resolutely,certain in advance of our failings on long a road.)
March 15, 1931
亲爱的约翰:
“没有野心的人不会成就大事。”这是我那位汽车大王朋友,亨利·福特先生,昨天来看我时向我吐露的成功秘密。
我非常敬佩这个来自密西根的富豪,他是一个执着而又坚毅的家伙。他几乎与我有着同样的经历,做过农活儿,当过学徒,与人合伙开办过工厂,通过奋斗最终成为了这个时代全美最富有的人之一。
在我看来,福特先生是一个新时代的缔造者,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能像他那样,完全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看看大街上往来穿梭的汽车,你就知道我绝非在恭维他,他使汽车由奢侈品变为了几乎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必需品。而他创造的奇迹也把他变成了亿万富翁。当然,他也让我的钱袋鼓起了很多。
人活着就得有目标或野心,否则,他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与丧气的海滩。福特先生的野心超过了他的身高,他要缔造一个人人都能享用汽车的世界。这似乎难以想像,但他成功了,他成了全球小汽车市场的主人,并为福特公司赚得了惊人的利润,用这个家伙的话说,“那不是在制造汽车,那简直是在印刷钞票”。我不难想像,既腰缠万贯,又享有“汽车大王”的盛誉,福特是怎样一个好心情。
福特创造的成就,证明了我的一个人生信条:财富与目标成正比。如果你胸怀大志、目标高远,你的财富之山就将垒向云霄,如果你只想得过且过,那你就只有做末流鼠辈的份儿了,甚至一事无成,即使财富离你近在咫尺,你只会获得很少的一点点而已。在福特成功之前,有很多汽车制造商都比他有实力得多,但他们当中破产的人也很多。
人被创造出来是有目的的,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这是我一生的心得。
我似乎从不缺少野心,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要成为最富有的人,就一直是我冲动着的抱负与梦想。这对一个穷小子来说,好像有些过大。但我认为目标必须伟大才行,因为想要有成就,必须有刺激,伟大的目标能使你发挥全部的力量,也才会有刺激。失去刺激,也就等于没有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你向前。不要做小计划,因为它不能激励心灵,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
当然,成为伟大的机会并不像湍急的尼加拉瓜大瀑布那样倾斜而下,而是慢慢的一次一滴。伟大与接近伟大之间的差异就是领悟到,如果你期望伟大,你必须每天朝着目标努力。
但对于一个穷小子而言,如何才能将这个伟大的梦想变成可触摸的现实呢?难道去靠努力为别人工作来实现它吗?这是个愚蠢的主意。
我相信为自己勤奋会致富,但不相信努力为别人工作就一定成功。在我住进百万富翁大街前,我就发现,在我身边,很多穷人都是工作最努力的人。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不管雇员努力与否,替老板工作而变得富有的人少之又少。替老板工作所得的薪金,只能在合理预期的情况下让雇员活下去,尽管雇员可能会赚到不少钱,但变得富有却很难。
我一直视“努力工作定会致富”为谎言,从不把为别人工作当作积累可观财富和上策,相反,我非常笃信为自己工作才能富有。我采取的一切行动都忠于我的伟大梦想和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不断达成的各个目标。
在我离开学校、寻找工作的时候,我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要到一流的公司去,要成为一流的职员。因为一流的公司会给我一流的历练,塑造我一流的能力,让我长到一流的见识,还会让我赚到一笔丰厚的薪金——那是开创我未来事业的资本,而这一切无疑是我通往成功之路的最坚实的基石。
当然,在大公司做事,能让我以大公司的方式思考问题,这点很重要。所以,我仰慕大公司,我要去的是高知名度企业。
这注定要让我吃些苦头。我先到了一家银行,很不走运,被拒绝了;我又去了一家铁路公司,结果仍是悻悻而归,当时的天气似乎也要跟我作对,酷热难耐。但我不顾一切,继续不停地寻找。那段日子,寻找工作成了我惟一的职业,每天早上八点,尽我所能地把自己打扮一番,就离开住地开始新一轮的预约面试。一连几个星期,我把列入名单的公司跑了一遍,结果仍一无所获。
这看起来很糟,不是吗?但没人能阻止你前进的道路,阻碍你前进最大的人就是你自己,你是惟一永久能做下去的人。我告诫自己:如果你不想让别人偷走你的梦想,那你就在被挫折击倒后立即站起来。我没有沮丧、气馁,连续的挫折反而更坚定了我的决心。我又径直从头开始,一家一家的跑,有几家公司甚至让我跑了两三次。
上帝终未将我抛弃,这场不屈不挠的求职之旅终于在6个星期后的一个下午结束了,1855年9月26日,我被休伊特-塔特尔公司雇佣。
这一天似乎决定了我未来的一切。直到今天,每当我问起自己,要是没有得到那份工作会怎么样时,我常常会浑身颤抖不停。因为我知道那份工作都给我还来了什么,失去它我又将如何。所以,我一生都把9月26日当作“重生日”来庆祝,对这一天抱有的情感远胜过我的生日。
写到这儿,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人在功能上就像是一部脚踏车,除非你向上、向前朝着目标移动,否则你就会摇晃跌倒。三年后我带着超越常人的能力与自信,离开了休伊特-塔特尔公司,与克拉克先生合伙创办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开始了为自己工作的历史。
愚蠢的努力工作很可能在百般辛苦之后仍一无所获,但是,如果将替老板努力工作视为铸就有朝一日为自己效劳的阶梯,那无疑就是创造财富的开始。给自己当老板的感觉真是棒极了,简直无以言表。当然,我不能总沉浸在年方18岁就跻身贸易代理商行列的得意之中,我告诫自己:“你的前程就系于一天天过去的日子,你的人生终点是全美首富,你距离那里还很远很远,你要继续为自己努力。”
做最富有的人,是我努力的依据和鞭策自己的力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一直是追求卓越的信徒,我最常激励自己的一句话就是:对我来说,第二名跟最后一名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你理解了它,你就会认为,我以无可争辩的王者身份统治了石油工业不足为奇。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但我更多的是生活在目标的达成之中。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成为第一,这也是我设法定出并努力遵守的人生规划,我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和行动,都忠于我的人生目标、人生规则。
上帝赋予我们聪明的头脑和坚强的肌肉,不是让我们成为失败者,而是让我们成为伟大的赢家的。二十年有的今天,联邦法院解散了我们那个欢乐的大家庭,但每当想起我创造的成就,我就兴奋不已。
伟大的人生就是征服卓越的过程,我们必须向这个目标前进,不怕痛苦,态度坚决,准备在漫长的道路上跌跤。
爱你的父亲
财富是勤奋的副产品
格言:我们的财富是对我们勤奋的嘉奖。
勤奋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
财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
(Let us go forward ,firm in our faith ,steadfast in out purpose ;but sustained by our confidence in the will of God.)
January 25, 1907
亲爱的约翰: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在你的信中有两句话很是让我欣赏,一句是“你要不是赢家你就是在自暴自弃”,一句是“勤奋出贵族”。这两句话是我不折不扣的人生座右铭,如果不自谦的话,我愿意说,它正是我人生的缩影。
那些不怀好意的报纸,在谈到我创造的巨额财富时,常比喻我是一架很有天赋的赚钱机器,其实他们对我几乎一无所知,更对历史缺乏洞见。
作为移民,满怀希望和勤奋努力是我们的天性。而我尚在孩童时期,母亲就将节俭、自立、勤奋、守信和不懈的创业精神等美德植入了我的骨髓。我真诚地笃信这些美德,将其视为伟大的成功信条,直到今天,在我的血液中依然流淌着这些伟大的信念。而所有的这一切结成了我向上攀爬的阶梯,将我送上了财富之山的顶端。
当然,那场改变美国人民命运与生活的战争,让我获益非浅,真诚地说,它将我造就成了令商界啧啧称奇而又望而生畏的商业巨人。是的,南北战争给予了民众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它把我提前变成了富人,为我在战后掀起的抢夺机会的竞技场上获胜,提供了资本支持,以至后来才能财源滚滚。
但是,机会如同时间一样是平等的,为什么我能抓住机会成为巨富,而很多人却与机会擦肩而过、不得不与贫困为伍呢?难道真的像诋毁我的人所说,是因为我贪得无厌吗?
不!是勤奋!机会只留给勤奋的人!自我年少时,我就笃信一条成功法则:财富是意外之物,是勤奋工作的副产品。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来自于勤奋的思考与勤奋的行动,实现财富梦想也依然如此。
我极为推崇“勤奋出贵族”这句话,它是让我永生敬意的箴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我们立足的北美还是在遥远的东方,那些享有地位、尊严、荣耀和财富的贵族,都有一颗永不停息的心,都有一双坚强有力的臂膀,在他们身上都凸显毅力也顽强意志的光芒。而正是这样的品质或称财富,让他们成就了事业,赢得了尊崇,成为了顶天立地的人物。
约翰,在这个无限变幻的世界中,没有永远的贵族,也没有永远的穷人。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样,在我小的时候,我穿的是破衣烂衫,家境贫寒到要靠好心人来接济。但今天我已拥有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已将巨额财富注入到慈善事业之中。如同万种盛衰起伏变幻如同沧海桑田,生生不息。出身卑贱和家境贫寒的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执着的追求和智慧,同样能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成为一人新贵族。
一切尊贵和荣誉都必须靠自己的创造去获取,这样的尊贵和荣誉才能长久。但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富家子弟处在一种一种不进则退的情况之下。不幸的是,他们中的很多都缺乏进取精神,却好逸恶劳,挥霍无度,以至有很多人虽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却不免费在贫困中死去。
所以,你要教导你的孩子,要想在与人生风浪的博击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赢得社会的尊敬,高歌人生,只能凭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要让他们知道,荣誉的桂冠只会戴在那些勇于探索者的头上;告诉他们,勤奋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他们是勤奋的最大受益者。
我自孩提时代就坚信,没有辛勤的耕耘就不会有丰硕的确良收获,作为贫民之子,除去靠勤奋获得成功、赢得财富与尊严,别无他策。上学时,我不是一个教就会的学生,但我不甘人后,所以我只能勤恳地准备功课,并能持之以恒。在我十岁时我就知道要尽我所能地多干活,砍柴、挤奶、打水、耕种,我什么都干,而且从不惜力。正是农村艰苦而辛劳的岁月,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能够承受日后创业的艰辛;也让我变得更加坚忍不拔,产塑造了我坚强的自信心。
我知道,我之所以在以后身陷逆境时总能泰然处之,包括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我自小建立的自信心。
勤奋能修炼人的品质,更能培养人的能力。我受雇于休伊特-塔特尔公司时,我就获得了具备非同一般的能力和出众的年轻簿记员的名声。在那段日子里,我可谓是终日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当时我的雇主就对我说,你一定会成功,以你这非凡的毅力。尽管我不明白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干一件事,我决不会失败。
今天,我尽管已年近七十,但我依然搏杀于商海之中,因为我知道,结束生命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做。人人都有权力选择把退休当作开始或结束。那种无所事事的生活态度会使人中毒。我始终将退休视为再次出发,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奋斗,因为我知道生命的真谛。
约翰,我今天的显赫地位,巨额财富不过是我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劳动和创造换来的。我原本是普普通通的常人,原本没有头上的桂冠,但我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耕耘,孜孜以求,终于功成名就。我的名誉不是虚名,是血汗浇铸的王冠,些许浅薄的嫉恨和无知的浅薄,都是对我的不公平。
我们的财富是对我们勤奋的嘉奖。让我们坚定信念,认定目标,凭着对上帝意志的信心,继续努力吧,我的儿子。
爱你的父亲
透视巴菲特式投资心理(转)
巴菲特法则是沃伦?巴菲特42年成功投资生涯一直秉持的不二法则,核心精髓包括价值投资、边际安全原则、集中投资组合、长期持有股权等,秉持巴菲特法则的投资者如凯恩斯(Keynesian)、芒格(Monger)等都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考虑到美国股市在过去20年增长10倍的大牛市背景下,仍然有90%的投资者未能盈利的严峻事实,长期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历史证明巴菲特法则是投资界的黄金法则。
然而,尽管巴菲特法则为广大投资界人士所熟知,但成功应用巴菲特法则获得成功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其原因到底何在?
巴菲特法则执行的最大难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与超越,二是对投资价值判断的专业性。前者涉及人类心理的奥秘,后者涉及对股票背后商业运营的洞察力(将另文论述)。任何投资市场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在推动,因而对他们心理的研究是洞察投资市场的独特视角。
直觉判断与四大错觉思维
“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
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人类的直觉,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心灵活动有其自身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人类的思维、记忆、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和自动的。我们的所知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
直觉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基因优化的结果,是人类反应及处理问题时的心理捷径。股市中恐惧、贪婪、乐观、悲观等情绪均是无意识的自动的直觉反映,是人类的本性。为什么人们会疯狂地追涨(贪婪)、杀跌(恐惧)?为什么股市不断重演非理性繁荣与非理性萧条的循环?就是因为直觉和本性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直觉判断一方面节省了人类的心智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带来了错觉思维。由于直觉存在敏感性、即时性、既定模式反应等特征,直觉在进行判断与决策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事后聪明偏见、过度敏感效应、信念固着现象、过度自信倾向等错误思维,这在股市投资决策中充分反映了出来。
1.事后聪明偏见
所谓事后聪明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事后诸葛亮”就是指这一现象。人们往往会忽视事后理解的天然优势,而进一步贬低事前决策的复杂性与难度。事后聪明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错觉思维使人们倾向于高估自身的能力,而低估他人的能力。
巴菲特在投资中尽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对伯克夏?哈撒韦的投资(当年主要以纺织业为主)给了巴菲特非常大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他被迫将持续亏损的纺织业务关闭。这形成了巴菲特非常重要的投资准则,即投资于保持一贯经营原则的公司,避开陷入困境的公司。不要高估自己,指望自己比该公司的经营者做得更好,能够扭亏为盈。“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巴菲特承认,“但是我们学会了如何避开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2.过度敏感效应
过度敏感效应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高估与夸大刚刚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因素,而低估影响整体系统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作出错误判断,并对此作出过度的行为反应。敏感能使人们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加快对此的反应速度,但也会加大反应的幅度,使反应过分。
以美国“9·11”事件为例。“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毁纽约世贸双塔的情景极大刺激了美国公众的神经,于是人们大大高估了航空旅行的危险性,倾向于选择其他旅行方式,美国航空业随之进入大萧条期。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即使考虑到“9·11”事件的航空灾难,航空旅行也是所有旅行方式中最安全的,其事故率是火车旅行的三分之一。过度敏感效应在股票市场投资中反映得淋漓尽致,在股市上涨时,人们往往过分乐观,倾向于相信大牛市是永无尽头的,于是过分推高了股票价格;而股市下跌时,人们往往过分悲观,倾向于相信大熊市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过分打压了股票的价格。巴菲特认为正是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使得股票价格围绕其价值进行过分的波动,为投资带来机会。他认为好的投资者应当利用这一现象,在别人贪婪时恐惧(1969年当巴菲特发现股票市场中人们已经陷入疯狂时果断抛售了所有股票,并解散了投资基金),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1973、1974年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进入熊市后,巴菲特又逢低分批建仓成功抄底)。巴菲特认为,“股票市场下跌在某种情况下不是坏事,投资机会正是从投资退潮中显露出来。”
3.信念固着现象
信念固着现象是指人们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人们的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出现时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越是极力想证明自己的理论与解释是正确的,就越是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封闭。
信念固着现象是股票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股票投资者往往倾向于预测股市的涨跌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各类证券分析机构也通过预测股价波动获取收益。然而,人们往往会落入信念固着的思维陷阱,在满仓时忽视下跌信号的出现,而在空仓时忽视上涨因素的累积。巴菲特看透了这一思维误区,主张理解投资与投机差异,认为应理性投资而不应非理性投机。应当说,这就是巴菲特法则的思想精髓——价值投资。
凯恩斯、格雷厄姆及巴菲特都曾解释过投资与投机的差异。凯恩斯认为:“投资是预测资产未来收益的活动,而投机是预测市场心理的活动。”对格雷厄姆来说,“投资操作就是基于透彻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能获得满意的回报。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巴菲特相信:“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所关注的就是资产——在我们这里是指公司——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你是投机者,你主要预测独立于公司的价格变化。”以上述标准来看,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一个投机气氛浓厚的市场。
4.过度自信倾向
过度自信倾向是指人们在对过去知识进行判断中存在智力自负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对目前知识的评价和未来行为的预测。尽管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出过错,但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相当乐观。造成过度自信倾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倾向于在他们完全正确的时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从而认为这只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与他们的能力缺陷无关。过度自信倾向几乎影响了每一个人,约翰逊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尼克?里森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百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可以说过度自信倾向是人类理性决策的最大敌人,这一倾向还容易使人们产生控制错觉,就如赌徒,一旦赢了就归因于自己的赌技与预见力,一旦输了就认为“差一点就成了,或偶然倒霉”。而从理性角度来看,进行赌博与购买彩票从概率上来说是一场必输的游戏,然而还是有无数赌徒与彩民由于控制错觉而沉迷于此。
真正摆脱过度自信倾向,超越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人都坚信自己能够判断出大盘的涨跌趋势,并通过“逢低买入与逢高卖出”来获取收益,自己的收益将远远超出大盘指数的涨幅。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统计90%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投资收益落后于大盘指数的增长,尽管这一统计数据是如此明显的证据,人们还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成为那部分10%的投资者,而拒绝接受傻瓜似的股指基金组合,认为这是对自我智力的羞辱。巴菲特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为大盘是无法预测的,能够把握的是对股票背后公司价值的评价与未来收益的预测,因此他从不期望于通过预测大盘来获益。
此外,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在伯克夏?哈撒韦公司1998年年会上他说:“我很敬佩安迪?格罗夫和比尔?盖茨,而且希望把这种敬佩通过资金支持他们转化成行动。但是说到微软与英特尔,我不知道十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且我也不喜欢玩那种对方占优势的游戏。我花所有的时间考虑技术,但我仍然可能是分析这个行业的第100、第1000甚至第10000个聪明的人。确实有人能分析这个行业,但是我不行。”
从众与群体极化
他不仅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独立思考,还在被投资公司中重用抵制行业惯性的经营者
从众是指人们受他人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与信念。旅鼠行动是经典的从众案例,这种生长在北极的小动物每当种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集体跳海,自杀身亡。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从众研究试验中,人类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从众倾向。
从众可以引发群体极化效应,即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可以强化群体成员最初的观点与信念。群体极化效应的产生原因有两条,一是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与信念的一致,以获取群体对他的认可及团体归属感;二是群体成员在对需要决策的事件拿不准的时候,模仿与顺从他人的行为与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从众与群体极化效应在人类的投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出来。人们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陷入贪婪的疯狂而拼命追涨时,很少有投资者能冷静而理智地抵制购买的诱惑;而当大多数投资者都陷入恐惧之中而拼命杀跌时,也很少有投资者能抵制抛售的冲动。这种从众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然而,明智的投资决策往往是“预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决策,大家都看中的热点板块的投资价值通常已经提前透支了,而聪明的投资者一般会不断观察与跟踪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当它的股价下跌到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时(被大多数投资者忽视),就会果断吃进。很显然,这样做不仅需要专业的价值评估水平,更需要抵制从众压力的坚定意志与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气。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经教导他要从股市的情感漩涡中拔出来,要发现大多数投资者的不理智行为,他们购买股票不是基于逻辑,而是基于情感。如果你在正确的判断基础上获得符合逻辑的结论,那么不要因别人与你的意见不一致而放弃,“你的正确或错误都不会是因为别人和你不一致,你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你的数据与逻辑推理正确。”巴菲特遵循了老师的教导,他不仅在投资决策中坚持独立思考,还在被投资公司中重用抵制行业惯性的经营者,并将抵制行业惯性作为他所归纳的12条最重要的投资准则之一。在对Notre Dame商学院的学生发表演讲时,他归纳了37家投资银行的失败原因:“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结局呢?我来告诉你们,那就是愚蠢的模仿同行的行为。”
根据合理的数据与逻辑得出的理性判断,从不为他人的观点所动;他只投资于自己搞得懂的产业与公司,在公司调研上亲力亲为,从不借助他人的判断。他将投资活动比喻为打 棒球,他认为投资比打棒球容易,打棒球是没有选择地击打投过来的每一个球,而投资只需要选择击打那些最有把握击中的球就可以了,合适的球没投过来之前你只需要躺着休息就可以了。可以说,巴菲特是少数有理性与勇气爬出虚假信息洞穴获得理性光明的人。
信息洞穴与事实真相
他从不阅读华尔街的所谓权威证券分析,也不热衷到处收集影响股市的小道消息
国外一些研究 伊拉克问题的专家指出,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出身平民,精明能干,通过奋斗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但他作出了两次关键性的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次是入侵科威特,这是基于美国不会武力干预的判断;第二次是在核武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这是基于对自身武装力量的过高估计。为什么像萨达姆这样精明的人会犯这种错误呢?专家分析,萨达姆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洞穴人,他所接触到的信息都被伊拉克高级官员所垄断,而这些官员往往或是依据自身利益来歪曲、加工与屏蔽信息,或是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以此保住官位。于是萨达姆呆在虚假信息的洞穴中,看不清洞穴外的事实真相,作出基于错误信息的错误判断与决策也就理所当然了。
投资者是典型的信息洞穴人,投资市场上活跃着交易所、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公募与私募基金、证券公司、普通股民、投资咨询机构、媒体、银行、律师及审计事务所等主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每个个体都处于食物链的某一个环节,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时常有意识或下意识地发布、制造、夸大、歪曲信息。由于信息发布者“裁剪”信息的内容,不少人被虚假或片面信息所操纵,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典型的事例是上市公司高管与庄家相互勾结,配合庄家对股价的操纵而制作财务数据、发布虚假消息,最终受损的是普通散户。此外,普通投资者对庞杂信息的识别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更容易受到愚弄。例如前一阶段我国拟发行1.55万亿特别国债的紧缩效应就被高估,而我国今年上半年看似不高的CPI指数(3.2个百分点)使普通投资者低估了通胀的可能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CPI指数的构成比例不合理所致。
巴菲特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从不阅读华尔街的所谓权威证券分析,也不热衷到处收集影响股市的小道消息,同样不天天紧张地盯着盘面的变化,这使得他的投资工作非常轻松,他有时甚至在家中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一边工作,美国股市上世纪80年代末崩盘的那一天他甚至无暇关注股市。巴菲特只相信自己
如何应对人性的弱点
在可能的情况下延迟投资决策的时间,避免一切冲动情形下的决策行动,应当是保持理性与明智的有效方法
客观地说,直觉、从众等人类本性并不是绝对的缺点,我们的主观体验是构成人性的材料,它是人类对艺术和音乐、友谊与爱情、神秘性与宗教体验的感受源泉。但必须承认,上述人类本性会造成错觉思维、错误判断和错误行为,这一现象在投资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巴菲特法则的核心并不是他所创立的12条投资法则,任何所谓投资真经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灵,只有其背后的真正原则与规律才会永恒,巴菲特在投资活动中对人性心理弱点的克服与利用正是这种永恒的法则与逻辑。人性之所以被称为人性,就是因其源自于自身并难以克服,但仍然有应对之道,人们可以从态度、反思、试错与时间四个维度来修炼自己,克服人性弱点,获取满意的投资收益。
首先,正确的态度是克服心理弱点的基础。
我们应当正视与承认人类具有局限性这一事实,这种对人类能力的自谦与怀疑是科学与宗教的核心所在。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对此有精彩的论述,“科学同样包括直觉和严格检验的相互影响。从错觉中寻找现实需要开放的好奇心与冷静的头脑。以下观点被证明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在投资活动中树立这一态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保持中庸避免极端。如果不能保持好奇与开放的心态,就不能最大限度获取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也就不能及早发现环境的转变与新的规律的形成,也就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投资机会;而如果不能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信息,就容易受到他人的蒙蔽与操纵,从而陷入无数的投资陷阱。
其次,反思是克服心理弱点的方法。
正如苏格拉底的旷世名言所说:“不加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反思与总结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提升投资活动与投资决策成功率的重要方法。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认识到,“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情,在做任何投资决策之前,不要先入为主与过分自信,务必从反对这一投资决策的角度进行思考,试着提出反对的道理与理由,或是咨询其他投资人的意见,尤其重视反对者的意见,这种反思与多重思考会极大地完善、丰富与修正你的投资决策,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
再次,试错是克服心理弱点的手段。
人类是有限理性的,而投资市场是错综复杂与不断变化的,人们不可能穷尽投资决策所需的一切信息与规律,因此有效检验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手段就是试错,对可能的投资方法与对象进行尝试性投资,将投资手段与方法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对试错的批评可能在于两点,一是认为试错的代价过于高昂,二是投资的时效性,当发现投资机会时该机会已丧失。对第一种批评的对策是将降低试错筹码,当确认投资决策有效时再进行大笔投资;对第二种批评的对策是试错检验对象的选择,不是具体的投资对象(如具体的股票),而是投资的规律与哲学的检验(如高科技股票的投资规律)。
最后,掌握投资决策时间是克服心理弱点的补充。
人类的心理本性具有极强的时间敏感性,在理性与感性的斗争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性往往由强变弱,理性往往由弱变强。人类大多数的错误都是出现在一时冲动的情形下,人们常常会在一时冲动下做了某种行为,事后又追悔莫及。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事情刚刚发生之时,会夸大导致事情发生的因素,而忽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造成思维偏见与决策失误。这在人类投资活动中也很常见,大涨与大跌都会在发生之时极大地刺激人们的神经,调动人们的情绪,使人们产生买入与卖出的冲动,而冲动情况下作出的投资决策往往是不明智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延迟投资决策的时间,避免一切冲动情形下的决策行动,应当是保持理性与明智的有效方法.
做傻的聪明人
格言:没有不幸经历的人,反而不幸。
把一头猪好好夸奖一番,它都能爬到树上去。
自己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The leaders who offer high sentiments always win in the end ,and get more out of their followers)
October 9,1890
亲爱的约翰:
明天,我要回老家科利佛兰处理一些我们家族自己的事情。我希望在此期间,你能代我打理一些事务。但我提醒你,如果你遇到某些棘手或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你要多向盖兹先生请教和咨询。
盖兹先生是我最得力的助手,他忠实真诚、直言不讳、尽职尽责,而且精明干练,总能帮我做出明智的抉择,我非常信任他,我相信他一定会对你大有帮助,前提是你要尊重他。
儿子,我知道你是布朗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你在经济学与社会学方便的知识可谓优秀。但是,你应该清楚,知识原本是空的,除非把知识会付诸行动,否则什么事都不会发生。而且,教科书上知识,几乎都是那些皓首穷经的知识匠人在象牙塔里编撰出来的,它难以帮你解决实际问题。
我希望你能去除对知识、学问的依赖心理,这是你走上人生坦途的关键。
你需要知道,学问本身并不怎么样,学问必须加以活用,才能发挥作用,要成为能够活用学问的人,你必须首先成为具有实行能力的人。
那么实行能力从哪里来呢?在我看来它就潜藏在吃苦之中。我的经验告诉我,走过艰难之路——布满艰辛、不幸、失败和困难的道路,不仅会铸就我们坚强的性格,我们赖以成就大事的实行能力亦将应运而生。在苦难中向上下班攀爬的人,知道什么叫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方法、手段,让自己得救。处心积虑地去吃苦,是我笃信的成功信条之一。
也许你全讥讽我,认为没有比想苦吃再傻的了。不!没有不幸体验的人,反而不幸。很多事情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些实现了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梦想的人们,有谁不是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吃苦所得到的,是将你的事业大厦建立在坚实的地面上,而不是流沙里。人要有远见,只有长时间的吃苦,才有长时间的收获。
我相信你已经发现了,自你到我身边工作以来,我并没有给予你重担去挑。但这并不表明我怀疑你的能力,我只是希望你善于做小事而已。
做好小事是做成大事的基石,如果你从一开始就高高在上,就无法体贴部属的心情,也就不能真正地活用别人;在这个世界上要活下去、要创造成就,你必须借助于人力,即别人力量,但你必须从做小事开始,才会了解当部属的心情,等你有一天走上更高的职位,你就知道如何让他们贡献出全部的工作热情了。
儿子,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聪明:一种是活用自己的聪明人,例如艺术家、学者、演员;一种是活用别人的聪明人,例如经营者、领导者。后一种人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抓住人心的能力。但很多领导者都是聪明的傻瓜,他们以为要抓住人心,就得依据由上而下的指挥方式。在我看来,这非但不能得到领导力,反而会降低很多。要知道,每个人对自己受到轻视都非常敏感,被看矮一截会丧失干劲。这样的领导者只会使部属无能化。
一头猪好好被夸奖一番,它就能爬到树上去。善于驱使别人的经营者、领导者或大有作为的人,一向宽宏大量,他们懂得高看别人和赞美他人的艺术。这意味着他们要有感情的付出。而付出深厚的感情的领导者最终必赢得胜利,并获得部属更多敬重。
没有知识的人终无大用,但有知识的人很可能成为知识的奴隶。每个人都需要知道,一切的知识都会转化为先入为主的观念,结果是形成一边倒的保守心理,认为“我懂”、“我了解”、“社会本来就是这样”。有了“懂”的感觉,就会缺乏想要知道的兴趣,没有兴趣就将丧失前进的动力,等待他的也只剩下百无聊赖了。这就是因为不懂才成功的道理。
但是,受自尊心、荣誉感的支配,很多有知识的人对“不懂”总是难以启齿,好像向别人请教,表示自己不懂,是见不得人的事,甚至把无知当罪恶。这是自作聪明,这种人永远都不会理解那句伟大的格言——每一次说不懂的机会,都会成为我们人生的转折点。
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如果把聪明视为可以捞到好处的标准,那我显然不是一个傻瓜。
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晰记得一次装傻的情景,当时我正为如何筹借到一万五千块钱大从轻脑筋,走在大街上我都在苦思冥想这个问题。说来有意思,正当我满脑子闪动着借钱、借钱的念头时,有位银行家拦住了我的去路,他在马车上低声问我:“你想不想用五万块钱,洛克菲勒先生?”我交了好运吗?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在那一瞬间我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急切,我看了看对方的脸,慢条斯理地告诉他:“是这样……你能给我二十四小时考虑一下吗?”结果,我以最有利于我的条件与他达成了借款合同。
装傻带给你的好处很多很多。装傻的含义,是摆低姿态,变得谦虚,换句话说,就是瞒住你的聪明。越是聪明的人越有装傻的必要,因为就像那句格言所说的——越是成熟的稻子,越垂下稻穗。
儿子,有了爱好,然后才能做到轻巧。现在,就开始热爱装傻吧!
我料想得到,在我离开的日子里,让你独挡一面对你而言绝非易事,但这没有什么。“让我等等再说”,是我在经商中始终奉行的格言。我做事总有一个习惯,在做决定之前,我总会冷静地思考、判断,但我一旦做出决定,就将义无反顾地执行到底。我相信你也能行。
爱你的父亲
2008年12月26日星期五
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智慧
其次,要学会尊重你所遇见的每个人。常言道,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都是为了博得你所重视的人对你的尊敬。每当我们感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就会对那个人特别重视。假如有人尊敬我们,我们就会认为那个人比较优秀,比较有判断力,比较有内涵,而且个性也比较好。一个人的骄傲、尊严、自我肯定,大部分都来自受到别人的尊敬程度。你越在意别人的意见,别人对你的尊敬程度就越会影响你的行为。
再次,不要轻易批评和指责对方,而是应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每当你听到别人提起竞争者的名字时,只要微笑地说:“那是一个很不错的公司(人)。”如果你听到你的竞争者在批评你,你也可以一笑置之。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而这种做法也能使你结交到更智慧的人。而每当你羡慕一个人的成就、特质、财产时,就会提高他的自我肯定,让他更得意。只要你的羡慕、赞同、感谢都是发自内心,别人就会因此而得到正面的肯定的影响。他们对你产生好感的程度,会相当于你让他们对自己及生活的满意度。
最后,一定不要轻易和对方发生争吵,争吵是一种最不明智和智慧的做法。不管对方说什么,你只要点头、微笑就可以了。很多人喜欢和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的人打交道,他们不喜欢和爱抬杠的人相处。甚至对方真的错了,他们依然不喜欢你把他的问题揪出来。把眼光放在建立关系上面,以建立关系的利益来考虑,你就会智慧很多。
表现出对对方的重视就要集中注意力听对方说话,这是对对方的最大恭维,这种做法会使对方感觉自己很有价值,很重要。社交中,永远要明确:你的任务是成为一个人际关系高手,成为一个人际关系专家。你的任务是去成为一个在行业中最好、最有人缘的人。
很多人不管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都希望对方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要求,这或许是人的基本心理特点吧。而很多时候强制性的要求会使对方感觉到反感,而此时只需要用微笑表现出自己的温和友善就可以了。结交智慧型人脉需要的是你自己首先要智慧,比如每当你称赞并同意他人所做的任何事,他就会感到快乐会变得更有精神。他的心跳会加快,会觉得自己很棒。当你在每个场合都竭力找机会对他人表示赞扬及同意的时候,你就会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的人物。对于所有帮助过你的人,你都要懂得感谢他们,尤其要向那些会让你期望的好事连连不断发生的人,表达感谢之意。
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格言: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
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
(Too many people overvalue what they are not and undervalue what they are.)
February12,1909
亲爱的约翰:
今天是伟大的一日!
今天,合众国上下怀着一种特有的感念之情,来纪念那颗伟大而又罕有的灵魂——无愧于上帝与人类的先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先生。我相信林肯受之无愧。
在我真实的记忆中,没有谁能比林肯更伟大。他编织了一段合众国成功而又令人动容的历史,他用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勇气以及宽厚仁爱之心,使四百万最卑下的黑奴获得解放,同时击碎了二千七百万另一肤色的合众国公民灵魂上的枷锁,结束了因种族仇恨而使灵魂堕落、扭曲和狭隘的罪恶历史。他避免了国家被毁灭的灾难,将一切不同语言、宗教、肤色和种族组合成为一个崭新的国家。合众国因他获得了自由,因他而幸运地踏上了正直公平的康庄大道。
林肯是上世纪最伟大的英雄,今天,在他百年诞辰之际,举国上下追思他为合众国所做的一切,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然而,当我们重现并感激他的光辉伟业之时,我们更应汲取并光大其人生所具有的特殊教益——执着的决心与勇气。我想我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效法他,让他从不放弃的精神光照美国。
在我心中,林肯永远是不被困难吓倒、不屈不挠的化身。他生下来就一贫如洗,曾被赶出家园。他第一次经商就失败了,第二次经商败得更惨,以致用去十几年的时间他才还清了债务。他的从政之路同样坎坷,他第一次竞选州议员就遭失败,并丢掉了工作。幸运的是,他第二次竞选成功了。但接下来是丧失亲人的痛苦的竞选州参议员发言人的失败在等待着他。然而他依然没有灰心,在以后竞选中他曾六度失败,但每次失败过后他仍是力争上游,直至当选美国总统。
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像林肯那样百折不回。每次竞选失败过后,林肯都会激励自己:“这不过是滑了一跤而已,并不是死了爬不起来了。”这些词汇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更是林肯终于享有盛名的利器。
林肯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功成名就是一连串的奋斗。那些伟大的人物,几乎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他们每个人都险些宣布投降,但是他们因为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辉煌的成果。例如伟大的希腊演说家德莫森,他因为口吃,而生性害臊羞怯。他父亲死后给他留下一块土地,希望他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当时希腊的法律规定,他必须在声明拥有土地之权之前,先在公开的辩论中赢得所有权。很不幸,因为口吃加上害羞使他惨败,结果丧失了那块土地。但他没有被击倒,而是发愤努力战胜自己,结果他创造了人类空前未有的演讲高潮。历史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财产的人,但几个世纪以来,整个欧洲都记得一个伟大的名字——德莫森。
有太多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他们所拥有的,以至丧失了成为胜利者的机会。这是个悲剧。
林肯的一生就是化挫折为胜利的伟大见证。没有不经失败的幸运儿,重要的是不要因失败而变成一位懦夫。如果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仍然不达目的,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汲取教训,力求在接下来的努力中表现得更好就行了。
坦率地说,我无心与林肯总统比较,但我有他些许的精神,我痛恨生意失败、失去金钱,但是真正使我关心的是,我害怕在以后的生意中,会太谨慎而变成懦夫。如果真是那样,那我的损失就更大了。
对一般人而言,失败很难使他们坚持下去,而成功则容易继续下去。但在林肯那里这是个例外,他会利用种种挫折志失败,来驱使他更上一层楼。因为他有钢铁般的毅力。他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无法在天鹅绒上磨利剃刀。”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利。
当我们继续迈向高峰时,我们必须记住:每一级阶梯都供我们踩足够的时间,然后再踏上更高一层,它不是供我们休息之用。我们在途中不免疲倦与灰心,但就像一个拳击手所说的,你要再战一回合才能得胜。碰到困难时,我们要再战一回合。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无限的潜能,除非我们知道它在哪里,并坚持用它,否则毫无价值。
伟大的机会不假外求,然而,我们得努力工作才能把握它。俗语说:“打铁趁热。”的确不错。毅力与努力都重要。每一个“不”的回答都使我们愈来愈接近“是”的回答。“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这句话并非口头禅,我们努力工作发挥技巧屯才能时,成功的一天终会到来。
今天,我们在感激、赞美林肯总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要用他一生的事迹来激励自己。即使这样做了,我们顶天立地的一天仍未到来,我们依然是个大赢家。因为我们已经有了知识,也懂得面对人生,那是更大的成功。
爱你的父亲
永不退缩的林肯
林肯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然而面对这些,他并没有放弃,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工作也丢了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1865年,56岁,内战结束,随后被枪杀在剧场
“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了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说。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的话。
生下来就一无所有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他曾经绝望至极,但从没有放弃人生这场跳高比赛。
《宅地法》(1852年5月20日颁布)
使公有土地上实际移殖者获得土地的法案。应制定,凡身为家长者,或已达21岁的年龄并为合众国公民者,或决定依照合众国入籍法的规定填写志愿入籍声明书,同时从没有持械反抗过合众国政府,支援或教唆合众国的敌人者,应从1863年元月1日起有权登记1/4平方英里或以下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上述之人可提出一优先购买的申请,申请之时即可以每英亩一美元二角五分或更低的价格优先购买土地;或应在测量之后,按照公有土地法定的再分割办法登记坐落在一块的80英亩或以下的此种尚未分配给私人占有的公有土地,那是每英亩二美元五角;应规定,凡占有土地或居住该地者,根据本法案的规定,可另行登记邻近于其原有土地的土地,连其原来所有的土地及占有土地在内,总数不得超过160英亩。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宣言规定,凡参加叛乱诸州和地区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1月1日──编者)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林肯也经常开玩笑。
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有把握地答:“答一道难题吧。”“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鸡生的。”老师又问:“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林肯微笑着说。
当上总统后,由于是鞋匠的儿子,受人侮辱。他的一个手下在纸条上写了“笨蛋”传给林肯。林肯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幽默地说:“我们这里只写正文,不记名。而这个人只写了名字,没写正文。”
一次,林肯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扬手让车停下来,对司机说:“能不能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当然可以,”司机说,“可我怎样将大衣交还给你呢?”林肯回答说:“哦,这很简单,我打算裹在大衣里头。”司机被他的幽默所折服,笑着让他上了车。
林肯当过律师。有一次出庭,对方律师把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讲得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替被告辩护,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两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再脱下外衣放在桌上,又再喝水,再穿衣,这样反反复复了五六次,法庭上的听众笑得前俯后仰。林肯一言不发,在笑声过后才开始他的辩护演说。
林肯的脸较长,不好看。一次,他和斯蒂芬·道格拉斯辩论,道格拉斯讥讽他是两面派,林肯答道:“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我还会戴这副难看的面孔吗?”
有一次,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国外交官向他走来说:“总统先生,您竟擦自己的皮鞋?”“是的,”林肯诧异地反问,“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
有人认为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不够强硬,对他说:“你为什么要让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消灭他们才对。”“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
又有一次,一个妇人来找林肯,她理直气壮地说:“总统先生,你一定要给我儿子一个上校的职位。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因为我的祖父曾参加过雷新顿战役,我的叔父在布拉敦斯堡是惟一没有逃跑的人,而我的父亲又参加过纳奥林斯之战,我丈夫是在曼特莱战死的,所以……”林肯回答说:“夫人,你们一家三代为国服务,对国家的贡献实在够多了,我深表敬意。现在你能不能给别人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那妇人无话可说,只好悄悄走了。
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
Socket程序之平台差异:windows vs linux
windows下winsock.h或winsock2.h
linux下netinet/in.h(大部分都在这儿),unistd.h(close函数在这儿),sys/socket.h(在in.h里已经包含了,可以省了)
2)初始化
windows下需要用WSAStartup启动Ws2_32.lib,并且要用#pragma comment(lib,"Ws2_32")来告知编译器链接该lib。
linux下不需要
3)关闭socket
windows下closesocket(...)
linux下close(...)
4)类型
windows下SOCKET
linux下int(我喜欢用long,这样保证是4byte,因为-1我总喜欢写成0xFFFF)
5)获取错误码
windows下getlasterror()/WSAGetLastError()
linux下,未能成功执行的socket操作会返回-1;如果包含了errno.h,就会设置errno变量
6)设置非阻塞
windows下ioctlsocket()
linux下fcntl(),需要头文件fcntl.h
7)send函数最后一个参数
windows下一般设置为0
linux下最好设置为MSG_NOSIGNAL,如果不设置,在发送出错后有可能会导致程序退出
8)毫秒级时间获取
windows下GetTickCount()
linux下gettimeofday()
9)多线程
windows下包含process.h,使用_beginthread和_endthread
linux下包含pthread.h,使用pthread_create和pthread_exit
10)用IP定义一个地址(sockaddr_in的结构的区别)
windows下addr_var.sin_addr.S_un.S_addr
linux下addr_var.sin_addr.s_addr
而且Winsock里最后那个32bit的S_addr也有几个以联合(Union)的形式与它共享内存空间的成员变量(便于以其他方式赋值),而Linux的Socket没有这个联合,就是一个32bit的s_addr。遇到那种得到了是4个char的IP的形式(比如127一个,0一个,0一个和1一个共四个char),WinSock可以直接用4个S_b来赋值到S_addr里,而在Linux下,可以用边向左移位(一下8bit,共四下)边相加的方法赋值。
11)异常处理
linux下当连接断开,还发数据的时候,不仅send()的返回值会有反映,而且还会像系统发送一个异常消息,如果不作处理,系统会出BrokePipe,程序会退出。为此,send()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可以设MSG_NOSIGNAL,禁止send()函数向系统发送异常消息。
2008年12月23日星期二
巴菲特警言
If something can't go on forever, it will end.
(70%在纽约证交所的股票永远消失了,这也是中国的未来。这句话是他从物理学变通过来的, "不永远运动的,就会停止".价值投资每年的全美60人聚会,包括大家一起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为价值投资相信,知识是不可以用专业分割的。中国的大学,最擅长培养会微积分的高分低能人士。这种人缺乏从A直接跳到Z的能力。缺乏从物理/数学/文学/艺术跳到股票的能力. 微软和IBM的第一轮面试,考你"北京有多少个百万富豪",就是为了消灭这些"什么都会,就是不会思考的人",这种人回答是"我不知道", 这种人也不会爱艺术。)
1988年年报 时间是杰出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
(是的,有的股票现在在3000点呢,讨论上证是多么的无聊,甚至可以列入幼稚)
1989年年报 当发现自己处在洞穴中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挖掘。
1990年年报 在错误的道路上,奔跑也没有用。
(插一句,奔跑也没有用,大喊大叫也没有用)
1993年年报 可口可乐在1890年时整个公司大约值2000美元今天它的市值为500亿美元。如某个人在1890年时买该公司股票时,有人可能会对他说:"我们将会有两次世界大战,会有1907年的大崩盘。是不是最好等一等?"我们不能犯这个错误。
1994年年会 几乎在任何领域,专业人员取得的成就明显地高于门外汉。但在金钱的管理上往往并非如此。
(呵呵, 你们天天看到失败的专业人士)
1994年12月6日投资的基本思想是:把股票当作企业来看待,利用市场波动来取得优势,寻找安全的余地。这是本.格雷厄姆教导我们的……百年以后,这仍将是投资的基石.
( 是的,波动在BS模型里是风险,在价值投资却是优势。你能3折买赤湾,这难道会风险更大吗?)
1994年12月6日如果你一生中找到三个杰出的企业,你就会变得非常富裕。
(同意, 继续努力中)
1996年年会 1986年我的最大的成就就是没有做任何蠢事。诀窍是当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时,就什么也不做。
(对,永远呆在市场上是错的,空仓比止损境界高多了)
广泛引用购买股票很简单。你要做的事情是按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如该企业管理层诚实可靠、有能力,那么你就永远持有这些股票。
(注意,他说的是永远)
1990年8月6日 近年来,我的投资重点已经转移。我们不想以最便宜的价格买最糟糕的家具,我们要的是按合理的价格买最好的家具。
(好股就一个字:贵)
投资并非一个智商为160的人就一定能击败智商为130的人的游戏。
(看第一句的评论,中国从来就培养只会数学的白痴)
" 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向导。
(这是投机和投资的一个明显区别,投机的往往说自己"对市场有敬畏之心",而投资人士把Mr.Market"市场先生"当成神经质的家伙,被他引导,只会一起疯。所以,我们利用"市场先生", 我们无视噪音。)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反向就是价值的源泉,但是反向不代表你是价值投资)
从短期来看,股市是一个投票机;而从长期来看,股市是一个称重机。
(老师的话)
价格是你所付出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
(上大学的学费,是价格,大学教育是价值。价格和价值是不等的。
我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我以前很爱技术指标, 就是精确的错误.)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家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买股票不是买个代码)
于每一笔投资,你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你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
2008年12月22日星期一
Linux下Opera中文输入问题及中文字体设置解决方案
1.请用 Qt4 版本 Opera,或 Qt3 版本 Opera
2.执行 sudo sed -i '2aexport QT_IM_MODULE=xim' /usr/bin/opera
以上方法 只能 在屏幕左下角 显示 输入框 ,不能 跟随光标 移动。(暂时的解决方案)
2. Linux下Opera字体设置
在Linux下使用Opera浏览中文页面时经常会发生字体混乱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一行中文中大部分都是宋体但是有时会蹦出来几个楷体字而且字号偏小显示模糊。
这一问题的产生和Opera的字体调用机制有关,解决起来也不难。Linux下Opera的字体配置文件是目录/usr/share/opera/ini下的font.ini文件,用VI编辑器打开该文件,找到“Know fonts that solves specific problems”项,修改包含“chinese-s good try-first”的条目如下family:WenQuanYi Bitmap Song=chinese-s good try-first,如果使用微软的SimSun字体(最好不要用,牵扯版权问题)相应的将WenQuanYi Bitmap Song替换为SimSun即可。 而后将上下的japanese和korean条目注释掉。完成上述修改后,重启Opera即可。
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转帖】我的FPGA学习历程
FPGA,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开始的茫然,到后来的疯狂看书,设计开发板,调电路,练习各种FPGA实例,到最后能独立完成项目,一路走来,感受颇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顺便介绍下自己的一点经验所得,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废话不说了,下面进入正题,学习FPGA我主要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①、Verilog语言的学习,熟悉Verilog语言的各种语法。
②、FPGA的学习,熟悉QuartusII软件的各种功能,各种逻辑算法设计,接口模块(RS232,LCD,VGA,SPI,I2c等)的设计,时序分析,硬件优化等,自己开始设计简单的FPGA板子。
③、NiosII的学习,熟悉NiosII的开发流程,熟悉开发软件(SOPC,NiosII IDE),了解NiosII的基本结构,设计NiosII开发板,编写NiosII C语言程序,调试板子各模块功能。
先来说说第一个阶段,现在主要的硬件描述语言有VHDL,Verilog两种,在本科时老师一般教VHDL,不过现在
Verilog用的人越来越多,其更容易上手(与C语言语法比较类似),也更灵活,现在的IC设计基本都用Verilog。像systemC,systemVerilog之类的应该还在萌芽阶段,以后可能会有较大发展。鉴于以上原因我选择了Verilog作为我学习的硬件描述语言。
其实有C语言的基础,学起Verilog的语言很简单,关键要有并行的概念,所有的module,assign,always都是并行的,这一点与软件语言有明显不同。这里推荐几本评价比较好的学习Verilog的书籍:
①、《verilog 数字系统设计教程》,这本书对于入门是一本很好的书,通俗易懂,让人很快上手,它里面的例子也不错。但本书对于资源优化方面的编程没有多少涉及到。
②、《设计与验证Verilog HDL》,这本书虽然比较薄,但是相当精辟,讲解的也很深入,很多概念看了这本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呵呵。
学习Verilog其实不用看很多书,基本的语法部分大家都一样,关键是要自己会灵活应用,多做练习。
Verilog语言学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可以编点东西,希望自己编的程序在板子上运行看看结果,下面就介绍我学习的第二个阶段。
刚开始我拿了实验室一块CPLD的开发板做练习,熟悉QuartusII的各种功能,比如IP的调用,各种约束设置,时序分析,Logiclock设计方法等,不过做到后面发现CPLD的资源不太够(没有内嵌的RAM、不能用SignalTapII,LE太少等),而实验室没有FPGA开发板,所以就萌生了自己做FPGA开发板的意图,刚好Cadence我也学的差不多了,就花了几天时间主要研究了FPGA配置电路的设计,在板子上做了Jtag和AS下载口,在做了几个用户按键和LED,其他的口全部引出作为IO口,电路比较简单,板子焊好后一调就通了(心里那个爽啊...)。我选的FPGA是cycloneII系列的EP2C5,资源比以前的FPGA多了好几倍,还有PLL,内嵌的RAM,可以试试SignalTapII,用内嵌的逻辑分析仪测试引脚波形,对于FPGA的调试,逻辑分析仪是至关重要的。利用这块板子我完成了项目中的几个主要功能:RS232通信,指令译码,配置DDS,AD数据高速缓存,电子开关状态设置等,在实践中学习起来真的比平时快很多,用到什么学什么动力更大。这个时候我主要看的数据有这几本感觉比较好:
①、《Altera FPGA/CPLD 设计(基础篇)》:讲解一些基本的FPGA设计技术,以及QuartusII中各个工具的用法(IP,RTL,SignalProbe,SignalTapII,Timing Closure Floorplan,chip Editor等),对于入门非常好。
②、《Altera FPGA/CPLD 设计(高级篇)》:讲解了一些高级工具的应用,LogicLock,时序约束很分析,设计优化,也讲述了一些硬件编程的思想,作为提高用。
③、《FPGA设计指南--器件,工具和流程》:这本书看了他的目录忍不住就买了,这本书讲述了FPGA设计的各个方面,虽然每个方面都是点到为止,但能让你有个整体的概念,了解FPGA的所有设计功能,了解FPGA开发的整个流程。
④、在这里也推荐几个学习FPGA比较好的论坛
http://www.edacn.net/bbs
http://www.eetop.cn/
⑤、其实最好的学习网站莫过于Altera的官方网站www.altera.com,不过很多人一看到英语就不想看,其实上面的英文很简单,很多时候不敢看是因为对自己没信心或心静不下来看。不过官方网站上资料很多,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资料安排的有点乱,不方便查找,以后有时间我列个资料的链接目录,整理一下,方便大家查找。
到这里,自己最FPGA的学习有一段时间了,练习了很多实例,自己也编写了不少程序,也有了一些项目经验,算是对FPGA有些了解了。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FPGA不仅可以做逻辑设计,算法设计等,还能做嵌入式开发,altera先后开发了Nios,NiosII两款FPGA的嵌入式软核,并有配套的软件,刚开始看到这些我真是心中突然豁然开朗,学习真的是无止境,又一个全新的领域摆在我面前,我决定学习NiosII,要学就要学最好。
刚开始入门是很痛苦的,嵌入式设计需要从硬件到驱动到软件全部熟悉,硬件系统问题还不是很大(以前做过单片机,DSP等MCU),处理器的架构心里还有点数,对于驱动和软件工程,刚开始学习真的很头痛。NiosII应该还算比较新的内容(应该是2004年出的),国内的书籍不算很多,网上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零碎,所以我就开始将Altera网站上这方面的资料系统的看一边,这里推荐几本网站上的handbook:
①、Embedded Design Handbook
②、Nios II Processor Reference Handbook
③、Nios II Software Developer's Handbook
④、Quartus II Handbook, Volume 4: SOPC Builder
⑤、Quartus II Handbook, Volume 5: Embedded Peripherals
看完这些handbook,总算基本明白整个架构,软硬件设计方法,驱动的编写等,感觉自己可以编一些嵌入式的程序了,不过虽然前面做的那块ep2c5的板子支持NiosII系统,不过对于嵌入式设计来说还是显得单薄了一点,没有SDRAM,Flash这两个比较基本的模块,Ep2C5内嵌的RAM太小,程序写不大,而且每次总要绞尽脑汁优化程序代码大小,很多时候优化了后函数功能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初学者,也不利于调试。所以到这里我有产生了自己做一块Nios开发板的想法(直接买比较贵,自己做便宜,而且还能锻炼自己,一举两得),通过借鉴其他开发板,选择自己开发板上需要包含什么模块,确定各个模块使用什么芯片,阅读各个芯片的datasheet,画出原理图并做出PCB图,这块板子我选的是Ep2c8Q208,比上一块资源又将近多了一倍,板子上还有以下模块:SDRAM,Flash,EPCS4,RS232,USB,VGA,PS2,AD,DA,LCD等,满足了一般开发板的配置要求。板子回来以后调试了四五天,(flash工作了,LCD显示了,RS232通了,USB通了,AD,DA工作了,SDRAM正常了...),真是每天都有惊喜,每个模块都编写了NiosII软件测试程序,调试硬件的时候对软件的运行也更熟悉了。在这次调试的过程中真的学到了很多,为此专门写了好几页调试笔记,下次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硬件平台有了,NiosII也了解的差不多了,终于可以自己编写一些规模大一点的程序了。
以后的路还很长,不过也有很多惊喜在等着我们......
2008年12月15日星期一
TI DSP/BIOS线程比较
| 硬件中断 | 软件中断 | 任务 |
触发 | 外部异步事件 | SWI函数 | TSK模块,动态调度抢占 |
优先级 | 最高 | 高 | 次高 |
主要特征 | 200Khz左右,应对硬件信号进行响应,时间要求苛刻,步骤简单,处理快速,非阻塞程序 | 100ms以上事件,除非被更高级别中断抢占,会一直执行至完毕 | 拥有多任务间通信和同步手段,一个任务可以挂起等待某一资源的有效 |
堆栈使用 | 使用系统栈 | 使用系统栈 | 每个任务具有自己大运行时栈,用于保存局部变量和调用嵌套函数 |
优点 | 响应快,应对关键任务 | 时间要求不苛刻,减少了中断禁止时间,中断函数相对独立 | 时间要求不苛刻,减少了中断禁止时间,中断函数要求复杂,更有效利用共享数据 |
其他注解 | CLK函数,每个定时器中断末尾执行 | PRD函数,定时器中断或其他事件多次计数后执行 | 拥有队列,信号灯,邮箱等机制用于任务间同步和通信 |
TI的DSP的动态加载
动态加载说到底就是预先进行了重新位, 里面所有的跳转和调用语句都是按照运行位置进行编译的, 而不是按照load位置. 这样, 我们可以将程序放在任何地方,甚至硬盘里面, 到时候需要的时候, 只要加载到固定的位置即可.因此, 可以建立一种类似于传统的OS. 只是有很多限制.
这一点和传统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 传统的操作系统加载的文件一般都有重定位表, 在加载的时候,需要将这个重定位表中每一项所对应的位置地方的偏移量(一般都是绝对偏移)等按照当前实际位置进行修改;对于具有export 函数功能的文件, 可能需要建立一个表格, 甚至修改系统的函数入口地址映射表, 这样别的文件才能找到当前加载的函数.
动态加载有三种方法: 在CCS2.2之后,一般采用cmd文件中定义union和group的方法来建立各个动态加载项的run位置和load位置,以及各自大小. 这种方式需要我们采用DMA的方式进行手动将需要的程序段加载到运行区域. 而在ccs3.0里面,提出了一种更简洁的建立这个run和load位置的方法, 并且提供相应的传输函数. 这些都很类似.
有一点值得指出: 在函数中使用的时候, 必须定义成指针的形式, 否则将找不到定义的符号.
DM642的中断处理
2.当非NMI中断的发生的时候,自动清楚GIE,保存到PGIE中,退出采用B IRP,会自动恢复GIE
3.中断的能够发生位置:Single Assignment vs. Multiple Assignment:只有在single assignment才能发生中断
另外:TI DSP的printf问题
1. printf可能会打破互斥的功能,导致互斥失败。
DSP中的EDMA
1、EDMA得请求源
三个,EDMA Channel 64个通道,对应64个同步事件;
HPI,PCI,EMAC master port;
L2 Cache controller/QDMA;
2、EDMA 得请求过程
TR---->TC---->地址产生器;
3、优先级
在DM642中,EDMA可以设置4种优先级,在EDMA传输控制器里面有四个优先级队列对应着这4个优先级,Q0~Q3,优先级依次递减,队列最长放16个申请,每个申请源对应得长度可以配置.但是任何一个队列的满,将会导致整个EDMA的提交处于STALL状态。从EDMA的队列来看,任何时候,总是优先服务高优先级的队列中请求,但是另外一方面,每一个队列中的传输请求(TR)总是串行服务的,因此,如果想两个EDMA交错进行,必须保证它们位于不同的队列之中,或者采用ATCC来进行触发。
有HPI的EDMA传输请求(burst最长为8个WORD),有L2和QDMA的请求(QDMA是通过L1D的write buffer 提交的,因此,不小心控制,可能会导致整个CPU 处于STALL状态),还有就是EDMA控制器提交的:在复杂系统中,例如有AUDIO,VIDEO,HPI,video decoder,以及QDMA,因此,从理论上看,最好的设置是L2的提交为urgent,而audio 设置为high,HPI设置为medium(缺省),video decoder/QDMA设置为low,那么视频必须设置为high或者urgent ,否则视频显示将出现莫明的小块,甚至横条。这种原因有多方面:例如将代码放在片外,HPI的请求导致的EDMA传输请求。如果将VIDEO设置低于HIGH,将导致video得不到service,而出现underflow的问题。
4、挂起
当任何一个EDMA申请源得搬移请求对应得队列满得时候该申请源的所有请求都被挂起,直到那个导致挂起的请求进入队列;
5、系统的EDMA优先级分配
四个队列是并行工作的,所以要合理分配优先级提高吞吐率----优先级的合理分配;
尽量将大数据量的搬移分配为低优先级,数据量少而实时要求高的放高优先级;
将大数据量的搬移拆分成几个小数据量的搬移;
6、EDMA的使用
打开--配置--事件触发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为前途抵押
格言:借钱是为了创造好运。
不论是要赢得财富,还是要赢得人生,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的不是输了我会怎样,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应该做什么。
(We are continually faced by greater opportunities brilliantly disguised as insoluble problems)
April 18,1899
亲爱的约翰:
我能够理解,为什么你用借我的钱去股市闯荡总让你感觉有些不安。因为你想赢,却又怕在那个冒险的世界里输,而输掉的钱不是你的,是借来的,还得支付利息。
这种输不起的感受,在我创业之初,乃至较有成就之后,似乎一直都在统治着我,以致每次借款前,我都会在谨慎与冒险之间徘徊,苦苦挣扎,甚至夜不能眠,躺在床上就开始算计如何偿还欠款。
常有人说,冒险的人经常失败。但白痴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我恐惧失败过后,我总能打起精神,决定去再次借钱。事实上,为了进步我没有其他道路可寻,我不得不去银行贷款。
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经常是巧妙化解棘手问题的大好良机。借钱不是件坏事,它不会让你破产,只要你不把它看成像救生圈一样,只在危机的时候使用,而把它看成是一种有力的工具,你就可以用它来开创机会。否则,你就会掉入恐惧失败的泥潭,让恐惧束缚住你本可大展鸿图的双臂,而终无大成。
我所熟知或认识的富翁中间,只靠自己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挣钱发达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是因借钱而发财,这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一块钱的买卖远远比不上一百块钱的买卖赚得多。
不论是要赢得财富,还是要赢得人生,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的不是输了我会怎样,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应该做什么。
借钱是为了创造好运。如果抵押一块土地就能借得足够的现金,让我独占一块更大的地方,那么我会毫不迟疑地抓住这个机会。在科利佛兰时,我为扩张实力、夺得科利佛兰炼油界头把交椅地位,我曾多次欠下巨债,甚至不惜把我的企业抵押给银行,结果是我成功了,我创造了令人震惊的成就。
儿子,人生就是不断抵押的过程,为前途我们抵押青春,为幸福我们抵押生命。因为如果你不敢逼近底线,你就输了。为成功我们抵押冒险不值得吗?
谈到抵押,我想告诉你,在我从银行家手里接过巨款时,我抵押出去的不光是我的企业,还有我的诚实。我视合同、契约为神圣的东西,我严格遵守合同,从不拖欠债务。我对投资人、银行家、客户,包括竞争对手,从不忘以诚相待,在同他们讨论问题时我都坚持讲真话,从不捏造或含糊其辞,我坚信谎言在阳光下就会显形。
付出诚实的回报是巨大的,在我没有走出科利佛兰前,那些了解我品行的银行家们,曾一次次把我从难以摆脱的危机中拯救出来。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的一个炼油厂突然失火,损失惨重。由于保险公司迟迟不能赔付保险金,而我又急需一笔钱重建瓦砾中的企业,我只得向银行追加贷款。现在一想起那天银行贷款的情景就让我激动不已。本来在那些缺乏远见的银行家眼里,炼油业早已是高风险行业,向这个行业提供资金不亚于是在赌博,再加上我的炼油厂刚刚被毁于一炬,所以有些银行董事对我追加贷款犹豫不决,不肯立即放贷。
就在这时,你们中的一个善良的人,斯蒂尔曼先生,让一名职员提来他自己的保险箱,向着其他几位董事大手一挥说:"听我说,先生们,洛克菲勒先生和他的合伙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如果他们想借更多的钱,我恳请诸位要毫不犹豫地借给他们。如果你希望更保险一些,这是就有,想拿多少就拿多少。"我用诚实征服了银行家。
儿子,诚实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因为我支付诚实,所以我赢得了银行家乃至更多人的信任,也因为它度过一道道难关,踏上了快速的成功之路。
今天,我无须再求助于任何一家银行,我就是我自己的银行,但我永远都在感激那些曾鼎力帮助过我的银行家们。
你的未来可能是管理企业,你需要知道,经营企业的目的是要赚钱。扩大企业能够赚钱,但是把企业拿出去抵押也是管理和运用金钱的重要事项。如果你只注重一种功能,而忽视另一种功能,就会招致失败;在最糟糕的情形下,可能会造成财务崩溃,在较好的情形下,也许会错失很多机会。
管理和运用金钱跟决心赚钱不同,需要有不同的信念。要管理和运用金钱,你必须乐于亲自动手、亲自管理数字,不能只是空谈管理和策略。上帝表现在细节之中。如果你忽视发这些细节,或是超脱细节,把这种"杂事"授权给别人去做,就等于至少忽视了你事业经营的一半重要责任。细节永远不应该妨碍热情,成功的做法是你要记住两点:一个是战术,另一个是战略。
儿子,你正朝着赢得一场伟大人生的位置前进,这是你一直以来的目标,你需要勇敢,再勇敢。
爱你的父亲
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格言: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你利用了机会,就是在剥夺别人的机会,保证自己。
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的路。
(An optimist sees an opportunity in every calamity, a pessimist sees a calamity in every opportunity.)
November 19, 1899
亲爱的约翰:
你近来的情绪过于低落了,这很是让我难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还在为那笔让你赔进一百万的投资感到耻辱和羞愧。以至终日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其实,这大可不必,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更不会在你的脑门上贴上无能者的标签。
快乐起来,我的儿子。你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没有顺遂的人生;相反,却要时刻与失败比邻而居。也许正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无奈的失败,追求卓越才变得魅力十足,让人竞相追逐,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即便如此,失败还是要来。
我们的命运也依然如是。只是与有些人不同,我把失败当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上苦涩,吐出来的却是精神。
在我信誓旦旦跨入商界,跪下来恳祈上帝保佑我们新开办的公司之时,一场灾难性的风暴便袭击了我们。当时我们签订了一笔合同,要购进一大批豆子,准备大赚一把,但没有想到一场突然"来访"的霜冻击碎了我们的美梦,到手的豆子毁了一半,而且有失德行的供货商还在里面掺加了沙土和细小的豆叶、豆秸。这注定是一笔要做砸了的生意。但我知道,我不能沮丧,更不能沉浸在失败之中,否则,我就会离我的目标、梦想越来越远。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不可能维持现状,如果静止不动,就是退步,但要前进,必须乐于做决定和冒险。那笔生意失败之后,我再次向我的父亲借债,尽管不很不情愿这么做。而且,为使自己在经营上胜人一筹,我告诉我的合伙人克拉克先生,我们必须宣传自己,通过报纸广告让我们的潜在客户知道,我们能够提供大笔的预付款,并能提前供应大量的农产品。
结果,胆识加勤奋拯救了我们,那一年我们非但没有受"豆子事件"的影响,反而让我们赚到了一笔可观的纯利。
人人都厌恶失败,然而,一旦避免失败变成你做事的动机,你就走上了怠惰无力之路。这非常可怕,甚至是种灾难。因为这预示着人可能要丧失原本可能有的机会。
儿子,机会是稀少的东西,人们因机会而发迹、富有,看看那些穷人你就知道,他们不是无能的蠢材,他们也不是不努力,他们是苦于没有机会。你需要知道,我们生活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之中,在这里你不是吃人就是补被别人吃掉,逃避风险几乎就是保证破产;而你利用了机会,就是在剥夺别人的机会,保证着自己。
害怕失败就不敢冒险,不敢冒险就会错失眼前的机会。所以,我的儿子,为了避免丧失机会、保住竞争的资格,我们支付失败与挫折是值得的!
失败是走上更高地位的开始。我可以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踩着失败的螺旋阶梯升上来的,是在失败中崛起的。我是一个聪明的"失败者",我知道向失败学习,从失败的经验中汲取成功的因子,用自己不曾想到的手段,去开创新事业。所以我想说,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
我的座右铭是:人始终要保持活力、永远坚强、坚毅,不论遭遇怎样的失败与挫折,这是我惟一能做的事情。我自己能够理解,我做什么才会让自己感到快乐,什么东西值得自己为之效命。根本的期望,就像清洁工手中的扫把,将扫尽你成功之路上的所有垃圾。儿子,你自己根本的期望在哪里?只要你不丢掉它,成功必将到来。
乐观的人在苦难中会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中会看到苦难。儿子,记住我深信不已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之道。
当然,失败有它的杀伤力,它可以让人萎靡、颓废,丧失斗志和意志力。重要的是你将失败看作什么。天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先生,在用电灯照亮摩根先生的办公室前,共做了一万多次实验,在他那里,失败是成功的试验田。
十年前,《纽约太阳报》一位年轻记者采访了他,那位少经世事的年轻人问他:"爱迪生先生,您目前的发明曾经失败过一万次,您对些有什么看法?"爱迪生对失败一词很不受用,他以长者口吻跟那位记者说:"年轻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所以我告诉你一个对你未来很有帮助的启示,我没有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明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永远如此巨大。
儿子,你要宣布精神破产,你就会输掉一切。你需要知道,人的事业就如同浪潮,如果你踩到浪头,功名随之而来;而一旦错失,则终其一生都将受困于浅滩与悲哀。失败是一种学习经历,你可让它变成墓碑,也可以让它变成踏脚石。
没有挑战就没有成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停下脚步,战胜自己,你就是最大的胜者!
我对你很有信心。
爱你的父亲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韩毓海 :重新开眼看日本
近代以来,日本出于种种目的,总是将中国摆在显微镜下反复研究解剖,日积月累,把我们琢磨得日渐深入透彻��而其"长处"尤其表现在善于"从中国的内部(乱)出发了解中国"。但相对而言,中国对于日本的琢磨和了解,还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古人常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而中国经常吃日本的亏,恰恰就是由于对于日本研究了解不够所致。因此,重新认识日本,重新开眼看日本,或者说大一点��建立我们自己的日本观,的确乃今日中国当务之急。
如何建立当代中国的日本观?那首先就必须像孙行者钻到铁扇公主的肚皮里一样,从对象的内部去了解、认识它,在这一点上,我们恰恰不能指望日本人。因为当我们说日本右翼不肯正视、反省其历史的阴暗的时候,我们自己其实也对日本的历史特别是其中哪些是"阴暗面"不甚了了。于是,日本的"不反省历史"与我们的"不了解日本历史"相遇,而构成了难以克服的死结。这种死结也只有通过中国对于日本的"内在研究"才能得到逐步解决。而这些所谓"内部研究"的课题包括:从日本历史上看,它自身内部的基本矛盾何在?这种矛盾如何铸造了日本的传统?今天的日本社会内部又面临着何种基本矛盾?这些矛盾的基本走向和可能性的后果怎样?��我认为只有这样互相"摸底"式的研究,才真正有利于我们判断形势。
沿着这一思路来看日本问题,我觉得我们就能比较好的认识到:一,从历史上看,正是因为日本内部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与中国完全不同,才使得接受了不少中国文化的日本,必然的走上了与中国南辕北辙的道路。二,我们因此也可以说:日本自近代以来之所以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实首先乃是为缓解和转嫁其内部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使然。即对外侵略,也首先是由于其国内问题所决定、促发的。三,所谓外因不过是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其实也就是说:今天的日本如何处理和应对其内部的社会经济矛盾,实际上从根本上决定了中日关系的走向,中日之间问题的说到底,关键还是要看日本朋友们自我控制和治理内部危机的能力如何。
一, 日本古代的军事贵族封建制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以为常的认为:古代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模仿照搬了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甚至一度得出了古代日本与中国"同文同种"的结论。��然而,这实际上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甚至是些有害而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空话。
例如我们说:日本制度文明起源于"大化改新"引进大唐制度文明,这说法或许大致上还算"靠谱",但是,如果进一步说大唐文明在日本源远流长,甚至说日本比中土更好的保存了大唐文明,这恐怕就近乎是无稽之谈了。
因为事实上是,唐朝的制度文明在日本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而且就很快被扑灭并崩溃了。在漫长的日本古代,统治日本的,主要乃是特殊的"幕府-大名-武士"联合执政的军事贵族制度,这种封建军阀统治的制度形式,其实是日本的独创。如果说类似,古代日本最多有些类似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和三国演义时代的情况。所以,若非要强调影响的话,那么也许应该说大唐文明在东瀛不过昙花一现,日本的制度就迅速"退回"到了中国隋唐之前的"乱世",而且绵延千年,直到明治维新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冲击诱导下,日本才形成了近代融君主立宪与军国主义合一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从日本自身的历史来看,日本辉煌而短暂的引进中国大唐制度的时期,其实到了"奈良时代"(时间上大致与中国的唐代相仿)就大致上终结了。而奈良时代主要从中土大唐引进的是两个东西:一是天皇治下、以太政大臣为宰相的"紫微中台"儒教文官官僚制度,并颁布了"大宝律令";另外一个其实就是佛教的传入和隆盛。但是,这两个引进的东西一开始在日本社会内部就严重"水土不服",陷入到剧烈的互相冲突、尖锐斗争。其实也正是它们之间的冲突,才导致了日本历史上的"奈良盛世"的瓦解。
公元764年许,日本的女天皇醇仁因不满太政大臣藤原氏的政策,转而任用她十分宠爱的道镜禅师担任太政大臣,主理国政,藤原氏皇亲贵族集团随即被镇压,这一事件从而开启了日本历史上佛教干政的局面。
奈良时代的终结其实就是与这种贵族官僚-佛教僧侣之间的剧烈冲突有关。而随后的"平安朝时代"(时间相当于中国的唐宋之间),日本的政治中心之所以要从奈良迁都于京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摆脱佛教僧侣对于奈良政权的控制。这就是为什么��"平安朝时代"是以原来被和尚们镇压的藤原氏皇亲贵族复辟,及皇亲对于政治的控制达到高潮为标志的。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日本平安朝时代藤原家族的摄政,其实就是典型的"外戚专政"��也就是说藤原氏相当于汉之霍光与王莽,但是,这里还是有根本上不同的一点:中国历史上少数的外戚干政,如王莽和霍光的统治非常短暂,很快被推翻,而藤原家族的统治却长达一个多世纪,而且这种外戚专权还被充分地"制度化"了,这就指藤原家族创立的"摄关家"制度。根据这种特殊的制度:天皇由藤原家族生育、教养,天皇的舅舅、义父、外祖父都是藤原家族的家长��例如:其中藤原道长一人就将这三个角色集于一身,这位外戚贵族大权独揽,他一个人"摄政"就长达52年之久。
"摄关家"制度自然导致了天皇与外戚的冲突,而恰恰又是天皇与外戚的长期尖锐冲突,最终才使得军事贵族集团崛起和寺院势力复活,它最终瓦解了奈良和平安朝时代确立的、类似于中国的"文官制度"��而日本历史的主角:军事贵族集团��这个时候终于"浮出了历史地表"。
平安朝后期,天皇与外戚为了巩固自身,都力图借助军事贵族的力量在权力博弈中取胜,而双方冲突的结果却是:天皇和外戚在长期的冲突中两败俱伤,而被双方拉拢、利用的军事贵族集团却在冲突中得利、脱颖而出。平安朝后期,以太政大臣和"摄关家"面目出现的文官官僚制度被军事贵族集团所摧毁,而天皇随后被彻底虚位,��实际上等于被软禁于京都,而日本的政权从此被一个极其强大的政治势力所垄断,这就是平安朝后期"军事贵族集团"崛起的历史根源。
随着这一势力的崛起,日本的政治中心(首都)再次由京都迁到了廉仓。而"廉仓时代",其实才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朝代,因为它的确立,标志着真正具有日本特色的政治制度:"幕府制度"的开始。
那么,什么是幕府制度呢?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廉仓幕府源赖家族(源氏),其实最类似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但是又非常的不同。源氏创立的幕府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它是由中央军事贵族集团"幕府",地方军事贵族集团"守护"(后来的"大名")以及"守护家臣"("武士"),这三股势力构成的"三足鼎立"的相对平衡的统治结构��虽然幕府制度后来不断有所变化,但这却就是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的日本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结构。它也就是今天日本人一般所理解的"日本古代制度"的最一般形式。
由于最早的幕府制度很像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我猜想这大约就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看《三国志》的原因之一,不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三国演义"的时代无论如何都是"乱世",曹操这个白脸基本上代表着中国历史的"逆流",而对于日本而言,幕府却简直就是人间正道和正史,是最正常健康的社会形态。
由于制度史开始较晚,所以日本不知尧舜、无论秦汉、只晓得魏晋,乃是非常自然的。与其说大唐制度影响了日本,倒不如说"曹操"才是日本古代政治的偶像��从日本的角度看,曹操就是创造了历史的英雄。��而白脸曹操们代替尧舜成了创造历史的圣人,这种理解历史的方式对中国人而言可能就是匪夷所思的。
由此可见,由于中日古代史很早就分道扬镳了,所以对于历史的不同理解,其实从遥远的古代就已经铸成了。
廉仓时代其实也是日本与中土关系的一个转折。由于蒙古入主中原,所以廉仓幕府断绝了与中土的关系,并成功地在海上借助"神风"的力量,抵抗了无坚不摧的蒙古铁骑。击败蒙古极大地增加了新兴的幕府制度的合法性,也使得日本是"神国"的童话从此得以流行。只是��当蒙古的威胁不在的时候,日本内部中央幕府、地方大名、武士三者之间的矛盾却尖锐地展开了。而三个军阀一台戏,幕府-大名-武士这三股军阀势力之间的这台"武戏",长演不衰,从此主导了日本的政治历史舞台。
1333年许,掌握军权的地方军阀(大名)足利尊氏奉幕府之命讨伐"天皇叛乱"(当时的醍醐天皇妄图"复位"惨遭失败,被幕府流放到歧隐小岛,而他却如拿破仑一般成功从岛上逃脱),在讨伐天皇的半路上,足利尊将军效法北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突然调转矛头,对廉仓幕府反戈一击,杀回廉仓,摧毁了廉仓幕府,进而在京都挟制天皇,建立了由地方大名主导的第二任幕府制度:"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时代是日本政治上的乱世,但却是文化经济上的"盛世"。一方面,围绕着后醍醐天皇的名义上的任命,日本南北两个朝廷同时存在,并分别声称具有唯一的政治合法性,日本此时分裂为"南北朝",进入到所谓的"战国时代";不过另一方面,虽然这个时代政治上一塌糊涂,地方势力猖獗,因而在日本被称为"下克上"的时代,但城市和商人阶层却与地方势力同时发达起来。随着日本与中国明朝关系的恢复,中国的货币"永乐钱"传入日本,日本从此进入了货币经济时代,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组织"座"(如今东京的"银座"即根源于此)和贸易场所"市",也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兴盛。乱世的风气往往是奢靡(如中国之六朝),而作为"乱世的哲学与美学"��室町幕府的统治阶级以禅宗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足利尊家族作为文化爱好者,推动了能乐、和歌和绘画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造园方面成就卓著��著名的京都金阁寺和银阁寺,也都出自这个时代的禅宗和尚之手。
室町幕府的附庸风雅助长了社会上层的奢靡之风,室町后期的大肆兴建银阁寺,更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导致了内战加剧和四处造反。在战乱中,京都首先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而战乱的最终结果依然是,三个主要的地方军阀("守护"):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通过战争统一了日本,建立了由武士为主体的第三代幕府政权,这一次才最终使得日本从中世纪的战乱中得以走出。这个幕府政权以两个盛产武士的地区为标志,被称为"安土-桃山时代"。
如果说廉仓时代是中央幕府独大的政权,室町时代是地方大名的政权,那么安土桃山时代则是以武士为统治基础的政权。作为受家臣(武士)支持的政权,安土桃山时代是"武士"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的时代。其主要标志就是:武士道的形成以及成为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在这个时代,武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有他固定的据所��城堡。而武士同时还有他特定的生活方式。例如:城堡里的武士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并完成自我修养��这就是茶室和"茶道"��作为日本特殊的武士意识形态的起源和武士生活方式的象征,日本的"茶道"就是这样产生的。
武士特定的生活方式中,除了以茶道修身的方式以外,还格外强调"忠"的培养,不过,忠的思想虽然与儒教有关,但是这里的"忠"只是对于"主人"的忠,换句话说,儒教的诸范畴在日本既不能如茶道、禅宗那样仪式化,也不能如佛教与神道结合而普遍化��这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大不同。从这个角度说,今天的学者一般地认为历史上的日本属于"儒教文明圈"��这样的的说法其实同样大可怀疑。
到此我们可以初步对中国古代制度和日本作一个比较:隋代以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主体主要是文官官僚制度,而日本古代社会的政治主体却主要是以幕府为标志的军事贵族集团,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古代中国与日本在社会性质、结构根本上的不同。与之相对应: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社会矛盾,主要是在皇权-士大夫官僚-农民的基本结构中展开的,而日本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却是在"幕府"中央与地方"大名"及其家臣("武士")之间展开的。同时,相对于古代中国的皇帝而言,日本的"天皇"自平安朝时代(794-1185,相当于北宋时代)就完全被架空,成为被抛弃在京都,尸位素餐的纯粹摆设,而日本庶民(农民)被称为"秽多"��地位则远比中国的农民低下。总之,中国古代之所以长期创造出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是由于社会的长期稳定,而社会的稳定则与隋以来的社会制度的先进性密切相关。这一点与日本古代社会军事贵族支配的战乱频仍非常不同。
尽管日本的历史并不长,但是,正像时刻处在地震、台风、火山和海啸的颠簸中的特定地理位置一样��日本的千年史也是一部急遽动荡的历史。
观察古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其实也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制度,尤其是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核心作用。因为历史上日本虽然多次派遣使臣到中国,所谓中国文明深刻影响了日本,甚至将其纳入汉字文化圈��然而,一个更为基本的事实却是:古代中国制度的基石��皇权与文官官僚制度联合治理的政治结构��却从未在日本真正形成过。特别是,中国古代制度的核心"科举制度",也从来没有在日本确立、成功引进过。而离开了科举制度来臆测中国与日本古代社会的相同或者相似,我认为几乎就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而这个问题中其实蕴涵着中日古代制度的重要分野。
1980年代以来,一些中国学者从一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目的论"出发,认为唐以来的中华帝国模式就是简单的皇权"大一统",它彻底终结了封建制度,从而使得中国社会不能按照西欧和日本的方式,��或者说是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利地从"军事封建制度"过度到"资本主义",因此,军事封建制度或者以地方分裂为特征的军事贵族制度(藩镇制度)在中国的"早夭",恰恰是导致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难产"的根本原因。
这些思考的弱点却是:往往着重于"一根筋"式的推理,推理远大于对于事实的描述和梳理。特别是:当不加反思地将地中海和日本岛国的中世纪制度作为人间的"唯一正道"(其中蕴涵着地中海、日本式的城邦军事贵族制度产生资本主义,此乃社会历史规律的先定判断),或者当着无视人类社会制度的多样性,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多种历史条件、其偶然性和多样的可能性的时候��因此,无论其思考多么真诚努力,当以"古代中国人为什么不是日本人或者地中海人"为思考的出发点时,这种"一根筋"的苦苦追问本身,也许注定是徒劳和没有答案的。
而与某些当代中国学者类似��近代以来,日本许多学者其实也在天真或者装天真地追问:中国为什么不是日本?这种追问最后导致了一种日本式的盲目自大的独断论,根据这样的独断,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唐宋之外的其他中国王朝,都不是、或不能代表"中国",而只有岛国日本才代表中国和亚洲文明精髓��恰恰是这种"天真的追问",在昭和时代终于发展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1920年代,当面对着日本国内"中国为什么不是日本"的天真问题的时候,日本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小林秀雄在其名著《样样的意匠》中曾经这样写到:"正如马克思说过的:'每个人所能够面对的唯一问题,其实只是他自己的问题'。��其实这也就是他的'宿命'。而马克思和巴尔扎克��两个人不过是各自拥有不同的宿命而已。"
小林秀雄进一步解释说:人抱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可能成了科学家、也可能当了兵,还可能作了小说家,但是,每个人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他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正如云制造了雨,雨又制造了云彩一样,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我所谓宿命,也就是这种辨证的循环。"
中国人与日本人,尽管看起来有点相似,而实际上,自古以来,其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却有着天壤之别。而他们则分别是自己历史、文化和制度的产物。历史的幽灵或者"宿命",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现实中的关系和交往方式��而只有当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一点、并把它当作思考和行动的前提的时候,我们才能考虑去了解对方。因为盲目的"求同"��无论是从"中国的标准"出发还是从"日本的标准"来要求,给现实带来的只能是灾难和进一步的误解。
二, 从"明治维新"到"昭和维新"
1840年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1868年"明治维新"的"成功",划出了近代中国与日本截然相反的形象:一面是经济落后又不思进取的中国,一面是主动向西洋开放,致力于发展现代经济和政治的开明的日本。��这实际上已经成为现代世界中国和日本"认识"的不证自明的前提,我们今天各种关于中国和日本的想象,基本上是以这个前提为基础的。
不过,此类叙述却完全是想当然的、非历史的。
首先��根据当代杰出的经济学家麦迪逊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的统计,1830年中国经济的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不但是日本从来不能和不敢想象的,它也超过了现在美国经济占世界25%的水平,说白了这是至今无可匹敌的经济总量的世界纪录。
但是,1840年中国却被经济总量不及自身九分之一的英国打败了。��而且更为可悲的是,当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割地赔款之后,大清的经济总量依然还是日本的7倍。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当然不是什么"穷了、落后了几千年",日本更不是特别勤劳特别富裕、人种优秀的"神国"。真正的事实恰恰相反:是中国富了、先进了几千年,形势只是在最近不到100年的区间才突然急转直下,中国由巨富而挨打遭抢,由挨抢被打才堕入贫困,而日本则是在赤手空拳的封建军阀率领下,突然一夜暴富��而这就是19世纪到20世纪大体的历史真相。
实际上,一般而言,所谓杀富济贫乃历史规律,这一句其实胜过冠冕堂皇的千言万语。当然,值得抢的都是富人,像阿Q吃饱了撑的抢王胡的虱子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其实是很少发生的。今天有人说21世纪才是中国的世纪,其实按照麦迪逊的说法,那还不如说19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难道这还不是咱们的"世纪"吗?那时的中国恐怕是真富。��只是,如今国人虽说与祖宗一样各个勤劳,人人都想致富,但是却很少去想富了以后咋办��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向来是致富比较有办法,致富之后能想到的也不过就是腐败而已,至于说到明火执仗、杀人越货��这恐怕就一直不是中国的长项。而这恰恰是中国倒霉的一个真正重要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说,19世纪偏偏就不是你中国的世纪。因为19世纪开始了杀富济贫的现代历史,说白了也就是明火执仗的"明抢"的历史,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今天的中国还是把致富当作唯一的目标,把腐败当作人生之至乐,那么21世纪必然还不是中国的世纪。
19世纪开始的互相抢劫,首先就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抢,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明抢��19世纪世界上主流的意识形态就叫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而当时世界上谁最富又最缺民族主义呢?非常不幸的是��那恰好就是咱们中国。
所以,大清不是简单的缺少财富和经济落后,恰恰相反,大清不是不富,而是不强。而强抢同音��即大清因为太富,而缺乏抢的动力。在乾隆之后,天下承平日久,人间一派腐败景象。富与腐败的腐也是同音��本来有些"抢的光荣传统"的满蒙骑士,也大都腐败、退化为闺房里的雄鸟了。
而19世纪初欧洲最穷而又最不老实的(老百姓所谓滚刀肉)一个,就是英国了。除了裤子和菜刀它一无所有,英国是在欧洲是抢不到东西的王胡,所以才不得不到亚洲去抢。结果首先被英国绑了票的是陷入内乱的印度,��印度是英国由赤贫到小康的第一张馅饼。然后,正如贡德 弗兰克所指出的:英国又通过免费的北美白银,通过与中国的贸易,才勉强从世界经济列车的末流乘客,混进了二等车箱。
至于亚洲的日本,当时不但绝不是什么阔主儿,套用小平同志的话,那才真是"穷了几千年了"。以至于在"最大的强盗英吉利和法兰西"(这是雨果的话)眼里,日本不过就是个不入流的阿Q王胡,而真正有钱的赵太爷在它的西边��那就是中国。所以19世纪历史的实情是:西方列强不是不想抢日本,而是它根本就不值得当时的列强如对待中国那样兴师动众去抢��"值得一抢"这当然是需要资格的,何况现代意义上的一国抢一国,比传统的绑票等"恐怖活动"那要费事的多。
而这是西方列强对待中国和日本的态度完全不同的原因所在,也是日本得以在历史的夹缝里成功实行明治维新的外在根据。与对中国的穷凶极恶相比,1862年英国对于当时的江户幕府,就表现得格外仁慈:它允许江户幕府将开港贸易的时间推迟到1868年,随后俄、法、荷兰立即跟进,也一致同意日本延迟开埠直到1868年。而这里的所谓"仁慈"其实不过是顺水人情��说白了无非是列强们对一头皮包骨头的瘦猪兴趣不高。最明确的事实是,近代日本不但没有像大清一般与英国在海上陆路大打出手,而且更没有被八个最大的强盗联合打劫的经历��它最多不过是被列强口头上吓唬了一下而已。
在明抢即公理的近代世界上,日本的真正幸运,其实就在于它始终不是"被抢"的主要目标和对象,日本近代之所以能够实行明治维新,并随后具备了跟着列强去抢劫的资格,也不是因为日本特别善于见贤思齐,而是由于列强的纵容、利用和照应��说不好听就是"蔑视"(据说现代日本的"恩公"麦克阿瑟下课,老麦离开日本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这个国家的普遍智商相当于12岁")。在他们眼里:资源十分贫乏的日本,可抢性几乎等于零蛋,与其去兴师动众抢它,还不如让它去帮助拎包袱更符合代价-收益原则。
因此,为什么日本成功进行了维新,而中国的维新却反复失败呢?这个问题当然不能从人种上找原因,因为这首先是两者在列强环伺的19世界的处境完全不同,所谓"西方冲击",这在日本与中国也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实际上,列强并没有真正在武力上打击日本,甚至二战之前外国军队从来没有开进过日本本土(尽管列强不是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还是毛泽东说得:自近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西方为师,但是我们一直困惑的是:老师为什么总是打学生呢?于是,在先进的中国人中,困惑才发展为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觉悟"。
从所谓"内因"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向来被称为是推翻和废除幕府制度的社会大革命,标志着日本传统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但是,这样的说法虽然表面看起来有点道理,其实却更多的掩盖了明治维新的实质。��因为首先,所有的社会制度,实际上都不可能被连根拔除,所谓"根本改变"因此其实都是说说而已。明治维新当然是以"倒幕"为旗帜,但是实际上,维新所形成的明治政府,其实还是更像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幕府",只不过是"幕府"头目换成了天皇,"大名"或守护换成了维新派人士,而"武士"换成了现代日本军队罢了。
所以真正准确的说法其实是: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传统的"幕府制度,向"现代幕府制度"的转化。��至于它还叫不叫"幕府",那某种程度上是个语言或者翻译问题,其实并不是关键和实质。
19世纪60年代,西方的冲击使得日本原有的幕府制度陷入了危机,聪明圆滑的最后一任江户幕府,由于力图协调国内外的矛盾和冲击,但却更为深刻地陷入了这些矛盾之中。一方面,江户幕府垄断了与英国的贸易,并从中渔利,而另一方面,它又鼓励地方大名反抗洋夷,以此在洋人、大名、武士和天皇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事实上江户幕府却恰恰被自己的自作聪明推向了灭亡。
首先,江户幕府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经营才能和驾驭经济的能力,��与在对英贸易中赚尽了便宜的中国"广州公行"完全不同(后者生意上的成功,最后迫使英国不得不采用鸦片加大炮来开路),江户幕府却完全没有做生意的才能,它垄断的对英贸易的成绩颇不理想,而贸易的逆差,则极大地威胁了日本经济,加剧了本来就不富裕的日本社会的贫困,尤其是严重损害了下层武士的生活,从而使得日益贫困的武士成为强烈的排外主义者和反幕府的根本力量。
其次,江户幕府鼓励地方大名拥地自保,对抗洋人,这就不得不放权给地方大名,从而导致了萨摩和长州等地方大名势力的膨胀,弱化了幕府的控制力量。实际上,大名的领地随之迅速成为倒幕运动的策源地。
第三,1860年代,洋人们甚至也开始对江户幕府的的反复无常的两面派作风日益不耐烦,即开始怀疑它是否是个可以打交道的对象。而对于日益丧失生活利益的武士来说,幕府就是出卖日本利益的叛徒,根本不足以代表日本。��江户幕府陷入了合法性的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由谁来代表日本",才成为社会危机的突破口。
在推翻-幕府的倒幕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处于日本边缘的两个大名��萨摩(今鹿儿岛)藩和长州(今山口县)藩,因为他们有钱有势有地盘。但是,最早提出彻底废除幕府制度,而以天皇制度取而代之的,并不是地方大名,而是下层武士。推翻幕府有利于大名、武士双方的地位提升,所以凭这一点他们就足以联合起来。当讨幕派的下层武士聚积在天皇在京都的住所,要求"王政复古"的时候,长州和萨摩藩加入到倒幕运动中来,协助推翻了江户幕府,将天皇从京都迎到江户,改江户为东京,开始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而这时距天皇被虚位为生不如死的京都木偶,时光已长达千年了。
但是,这一次,明治天皇却汲取了历朝历代被当作冷猪肉挂起来的深刻而惨痛的历史教训,而且,他已经准备好了反过来挟制军事贵族集团和武士的强有力的武器。不用说��这当然就是西方列强。于是,天皇复位之后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即承认了江户幕府不敢承认的不平等条约,响亮地喊出了"西化"的口号,以换取西方列强对天皇制度的强有力的支持。正像他的孙子昭和天皇在二战后积极主动地将冲绳送给美军当军事基地,以换取美国保护他的皇位一样��天皇通过死心塌地地当世界霸权的走狗,以保住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地位,这一伎俩,其实才是明治天皇超越了历代天皇的最伟大发明。
这实际上也就是近代日本天皇制的实质。
所以,天皇在明治维新之后选择"两藩"而不是为其复位立下汗马功劳的武士作为合作伙伴是必然的。"两藩"(萨摩、长州)作为军事贵族集团,他们对于西洋的"船坚炮利"和近代军事制度,有着军人的天然敏感和震惊。��何况,"强权即公理",这本来就是日本历史上所有军事贵族集团的根本价值观念。即只要他比我强,就应该跟着他当奴才,只要你比我弱,那就应该骑在你头上。这就是为什么,两藩积极地支持了天皇柔软身段,向列强屈服的行为,而当不识时务的下层武士发现他们原来是被天皇欺骗了,再次发动起义的时候,他们却立即遭到了天皇和两藩严酷的镇压。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治制度的主要制订者都来自鹿儿岛(萨摩藩)与山口县(长州藩),即来自两藩及其子弟。一般而言,政府政策的制定者如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主要来自长州藩,而经济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如松方正义、西园寺公望等主要来自萨摩藩。阶级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所谓"日本维新之父"和"启蒙先驱"所制订的一切现代化方案中,无不渗透着深刻的以强凌弱、强权即公理的思想��从"脱亚论"到"征韩论",从"富国强兵","八荒一御"无不如此。这一切都表明,所谓明治维新的"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披着西洋和现代化外衣的、日本固有的"军事贵族意识形态"的再表述罢了。
于是,正是在明治政府西方列强的宽大、纵容和利用下,在一个改头换面的军事贵族集团的指挥下,日本在短短的时间内,以军事暴力的手段吞并了朝鲜、中国台湾,发动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挤入世界列强,顺利地跟上了"明抢"的世界潮流。��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基于一个基本的事实:所谓"强权即公理"其实是整个19世纪的世界潮流,而彻头彻尾的以强凌弱则是这个"乱世"的基本法则��而这一点,恰恰与日本历史上幕府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构想没有什么根本的矛盾。
但是,明治维新在"现代化"和"富强"的意义上,却长期地被充分美化了,以至于它从日本的现代史中被孤立地脱离出来,而受到不加分析的讴歌。而且这绝不仅仅是说日本右派乃至日本在美化自己的历史,而是说:在所谓"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主导下,整个19世纪以来的残暴的历史从来没有被反思过。在这个意义上,美化和拒绝反思日本近代历史的,当然一直就包括某些自诩为"精英"的中国人。特别,中国的1980年代,"明治维新"被视为现代化改革的样板,而被某些"新权威主义论"者吹得神乎其神。��这种"美化近代日本历史"的内容,其实早已经被写入了中国的教科书。篡改、歪曲和美化日本历史的,从来不仅仅是日本右翼,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精英"们。
但是,如果不是根本上出于无知,那么,所谓"现代化精英"们就是在有意掩盖了一个事实:1930年代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动员方式就叫做:"昭和维新"。而所谓"昭和维新",不但其基本原则和信念,而且其整个发动过程,完全是刻意遵循和继承了"明治维新"的一套说法和作法,昭和维新(侵华战争和"大东亚战争")就是明治维新道路的自然延续和必然继承。而只有重新叙述所谓"昭和维新"与"明治维新"之间的继承关系,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近代以来日本的所谓"维新"究竟是什么。
1927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大崩盘,使得世界资本主义秩序陷入危机,而随着1927-1930年美国爆发的严重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中的"新兴力量"的日本,陷入了内部的严峻动荡。由于世界市场对于日本纺织品、棉花和制造业需求的严重萎缩,以及日本当局为了迅速工业化而实行的压低粮价政策,盘剥农村,所以危机到来的时候,日本政府面临着城市失业和农村贫困的双重压力,即当日本经济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之际,1930年代的日本则同时陷入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社会。
而面对这一混乱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局面,当时的浜口雄幸政府的政治表现,非常类似于1860年代的江户幕府。针对国内危机,政府采取了矛盾而暧昧的政策:即一方面大幅度削减军事预算和政府开支,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危机时代共产主义思潮的兴起,则颁布了《治安维持法》,压制社会民主运动。��而恰恰是浜口这一左右不讨好的处理社会经济危机的不祥方案,反过来极大地加剧了社会危机,浜口的命运也与最后一代幕府将军相同:那就是他的政策导致的反乱将他本人的性命也陪了进去。
首先,大幅度削减军事预算和政府开支,激化了政府与军队的矛盾。1930年,由于浜口内阁接受了"伦敦海军会议"要求日本将军舰控制在一定数量的决议,不但加剧了生活陷入贫困的农村出身的下层军人对政府的敌视,而且更进一步触怒了对削减军事预算大为不满的上层军人集团,结果,浜口本人被极右翼的下层军官刺杀。随后,1931年9月18日,日本陆军绕过软弱无力的内阁,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国际联盟随即谴责并要求日本立即撤军,日本的回答则是宣布退出国联和国际社会的一切准则。��像历史多次出现过的几乎一模一样,1930年代日本军人集团非常容易地绕开并推翻了国内的文官官僚制度,导致了现代日本政治的全面危机。
也正像日本历史上历次"改朝换代"都是由下层武士发动的一样��这次政治危机的导火线依然是下层军官。由于出身农村的下层军人的家庭在30年代经济危机中成为牺牲品,使得他们对于政府的不满达到高潮。而由于日本的共产主义运动固有的缺点,特别是以福本和夫为代表的日本共产党天然具有严重脱离下层劳动群众的精英倾向,所以,即使是日本共产党也不可能为当时的日本局势和世界局势提供有力的分析,更不能为下层民众提供理论与语言,从而使得民族主义成为迷漫日本全社会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情势下,愤怒的下层军人就只能为武士道精神和民族主义所驱动,并更加狂暴。
正像明治维新起源于武士与政府的冲突一样,类似的政治危机同样呼唤出一个新的、更加野心勃勃的军事贵族集团。1936年下层军官针对文官政府的2?26兵变,同样再次把一个危险的军人集团推向了前台��其代表人物就是近卫文麻吕(这里要造字:上麻下吕)。像明治维新首先镇压了武士反乱,然后立即再把国内的矛盾引向外部,通过对外掠夺来解决国内危机一样,近卫内阁一方面迅速平息了下层军人的骚乱,另一方面,则毫不掩饰地提出、呼唤出一个幽灵:"明治维新"的幽灵。近卫政府以一个鲜明的旗号开始了它的新政��这就是"昭和维新",在这个旗号下开始了所谓"大东亚战争"。
作为侵略战争动员令的"昭和维新",在此后的历史叙述中被故意的遮掩起来,其实就是为了割断它与"明治维新"的这种必然联系,其实也就是为了掩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合法性,实际上就是"明治维新"。
在近卫内阁的统治下,日本通过大幅度增加军事开支和增加军事订货的方式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将法西斯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1937年,近卫内阁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联盟形成。1941年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沿着这条道路,日本以不可抑制的速度走向灾难。
三, 从"平成不况"到"小泉新政"
历史问题为什么在日本竟然是如此敏感?今天的日本将向何处去?这是包括日本有识之士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严重关切的问题。而中日关系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一步?日本社会为什么会走向右翼化?日本右翼为什么要拼命美化历史(还不仅仅是侵略的历史)?这则是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所在,也是我们上述讨论最终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
首先,从历史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当局和麦克阿瑟本人,出于反共意识形态立场,为了阻止日本国内由工人和共产党所倡导的民主改革运动的发展,保留了天皇制度,赦免、并且重用了包括岸信介等在内的高级战犯,同时也基本上全盘任用了所有旧官僚和旧军人,日本的右翼势力逃脱了战争责任,对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司法追究,这是今天日本右翼长期存在并掌权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
第二个原因是,正如明治天皇通过向世界霸权妥协的方式以换取自己权力的巩固一样,昭和天皇则通过出卖冲绳和《日美安保条约》,将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以换取了自己战后地位的合法性。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在美国的支持下,1950年成立了日本警察预备队��即自卫队的前身。于是,日本社会深刻的军事化结构和战争机器在战后不但没有被解体,而且还被美国迅速的重新武装起来。今天,日本已经是世界上国防开支第二位的军事大国��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历史上具有强大的军事传统和深厚的军人执政经验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自不待言。
第三个原因就是:日本自民党自1955年以来长达40余年的一党政治,在当代日本陷入困境,而为了重新寻找自己的政治合法性,该党在1990年代越来越鲜明地选择右翼民族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因此最简要地谈日本当前的政治状况,其实就应该从今天自民党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重整运动"说起。
1993年对于日本社会政治而言,乃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自1955年起一直统治日本政治的自民党下台,日本突然结束了一党独裁的政治(也就是所谓的55体制),而日本需要一个怎样的政治体制,政治和统治的合法性究竟是什么,一下子成为困扰整个日本社会的问题。
而就是在这一年,日本社会党在民主党、共产党等其他党派的支持下执政,开始了日本当代政治史上一个特殊的"革新时代"��细川内阁时代。这个时代力图对于日本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和检讨,以建立面向世界和未来的、真正的民主制度。
而"细川革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就是日本首次向世界承认了慰安妇的问题。(这一问题随后与当时的南斯拉夫塞族的战争强暴罪一起,被提交联合国和国际法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发表报告,要求日本必须就慰安妇问题进行书面的谢罪,并对相关罪犯进行可能的处罚。)同时在日本国内,慰安妇的问题首次进入日本的教材��与一般的战争文件不同,这一次,日本当年的战争机器之残暴性,从女性活生生的身体被污辱和虐杀的角度呈现在日本民众面前,这是战后近50年,日本军国主义的暴力机器首次被掀开冰山一角,从而给长期对这一历史缺乏知识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对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的揭露终于有了活生生的实例,所以对于日本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存在问题的反思和批判,才有可能真正的进行与开展。
但是,恰恰是这种面向未来、面向民主制度建设的对于历史的反省,给自民党造成了巨大的危机,因为自民党执政40余年,不但一直掩盖着战争问题,更不用说慰安妇的问题,而且从来没有以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承认过日本历史上的政治-社会制度方面存在什么根本性的问题��相反,他们一直宣传的是:日本自古以来文化最为优秀,日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日本从来就是世界第一。以这种虚幻的神话和欺骗来掩盖现实问题,迷惑日本人民��特别是下层人民。
而自民党这次终于明白:它要重新执政,不但必须搞掉细川内阁,清除其影响,��虽然这个内阁是真正民选的,勇于正视历史与现实,勇于开拓未来的日本新时代的制度,因而在国际上的声誉比较好,但是必须搞掉它。��而且绝对不能承认日本历史上的社会制度存在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和缺陷。
于是,自民党如同当年那些精明强干的幕府统治者一样积极行动起来,其短期行动首先是抓住了细川的贪污问题,迫使其下台。而一个是长期的战略即成立了自民党的"历史研究会"��正是后一个问题带出了后来的"教科书问题"。
细川内阁倒台后,羽田内阁随后也倒台,1995年村山富士内阁的上台,其实应该是当代日本政治的转折点。实际上,村山政权是个矛盾的联合体,它总是令人想起昭和时代左右不讨好的浜口内阁。由于它只能联合其他党派才能执政,所以村山时代注定是个非常暧昧的时代,而作为一个过度的时代��它非常类似于昭和前期日本政治由民主化到右翼化的过度。我们所谓暧昧的日本,面目不清的日本,就是从这个时代得到的印象。
村山上台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战败50周年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应对战败50周年的纪念活动?众所周知,村山富士正式表示了道歉和反省��这就是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村山富士原则表态",但是,这种道歉恰恰就是那种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道歉,因为它根本没有跟日本历史上导致了侵略战争的政治体制挂钩。而所谓"表态",更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声言力图从现实出发进行政治改革,以避免那种体制重演的表态。��它不但没有"正视历史",关键是没有任何"面向日本未来"的建设性内容。
实际上,所谓的"村山表态",不但从"细川革新"的立场上大步后退,而且人们总是忽略了,村山政权本身是个矛盾的政权,是矛盾的政治联合体,它必然是有两种声音的。人们重视村山表态的同时,总是忘了其他阁员的表态��而村山当时的所谓表态,其实是日本和自民党的右翼基本上能够想到的,所以当时他们就开始作长期的舆论准备,而所谓《大东亚战争的总结》就是那个时候编辑出来的。
像村山富士政权是个矛盾体一样,当代的日本国内的政界和知识分子也分成了两块,一派是推动当代日本政治的民主改革的,由于他们认识到当代日本政治某种程度上是旧体制的延续,所以主张对历史上的旧统治进行反省与批判。而另一派则是拒绝政治改革的,他们同样认为当代的政治体制是历史体制的延续,所以才所谓坚决抵制对于历史的任何反省、批判甚至研究。��只要这种研究不是美化。
所以,所谓日本"历史的问题",核心其实也就是当代问题,说到底就是当代的日本是否要进行面向未来的民主制度改革的问题。��对这一点,我们必须牢记在心。"正视历史"的出发点,其实乃是如何"面向未来"。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所谓的"历史问题"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扯皮。
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际社会,特别是周边国家开始对暧昧的日本感到把握不住了:日本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日本为什么总是出尔反尔呢?日本可以信赖吗?日本为什么总是有两种声音呢?��而同时日本的老百姓却也开始困惑:我们到底要道歉多少次邻居才满意呢?��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老百姓(更不用说所谓"有识之士"),人们必须牢记的恰恰是:问题根本不在于口头上的道歉乃至道歉的次数,问题的唯一实质在于:当代的日本政治体制是否存在问题��而这种体制是否与历史上的军国主义体制有所联系,以及有怎样的联系��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因为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一定会出军国主义。
因此,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认识到:美化日本政治史��特别是明治以来的政治史��这乃是阻挡当代日本政治民主化改革的最有力的武器,而这一点也是当代日本右翼意识形态的根本战略所在。
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自民党就自觉地把历史问题当作自己的意识形态,当作自己重新执政的武器来自觉的使用。其中比较著名的,例如安倍晋三,以及最近因为称东京审判为"非法"而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川��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人都是非常有背景的,日本政坛往往是世家,他们就是这样的世家子弟。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是乙级战犯,本来是必须审判的,但是由于当时麦克阿瑟的保护,岸信介却当了日本战后的首相。安倍的父亲娶的就是这个岸信介的女儿,所以说是世家出身。这种三代政客,其家族本身就跟"历史"本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否认侵略历史、维护日本历史的"纯洁性"对于他们自己,当然是有切身利益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家族令人们不禁想起日本历史上那些野心勃勃,掌握政治幕府和大名世家��而这一点人们当然很少注意到。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正像过去那些掌握政权的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特定的意识形态一样,自民党1996年重新上台后,"历史问题"就一直成为他们的意识形态,成为他们的武器,1996年,自民党启动了所谓"教科书工程",由于自民党掌握着中小学的资源,于是他们就从中小学下手��所谓教科书的问题不是偶然的。
我们还必须看到:自民党背后的主要支持力量是财阀,所以一编教科书,大企业都给钱支持,而他们则利用权力清理老师,谁敢讲慰安妇的问题,就开除谁,谁敢不让学生唱君之代,不向国旗敬礼,就炒鱿鱼。
至于财阀的支持,则更是采用了非常特殊的形式��那就是抓住媒体,将宣传作成商品来卖。民族主义的"商品化"��这个也是当前日本右翼的主要特征。这样一来,右翼思潮和民族主义变得非常"时髦化"、乃至卡通化、商品化,这里最典型的就是漫画家小林善纪。��而这又是个非常特殊的日本现象。商品化的包装当然更容易动员起下层民众的草根民粹主义。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日本四大证券之一的山一证券倒闭,这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经济危机可以说是波及日本全社会,��这就是所谓日本自1990年代以来陷入的"平成不况"(即"平成时代"开始的经济不景气)。随着失业的加剧,生活的困难,日本老百姓开始迷恋于媒体和小道消息。他们感到自己是受害者,于是开始被右派媒体的产品所吸引。如同大正时代后期一样,由于日本人(包括那些下层贫困的日本人)一直被告诫自己是"日本第一",日本的经济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们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们反而更容易抱定了虚幻的"过去",迷信般地以"过去的我们是最好的"信念作为心理支柱��令人惊诧的是:1927年经济危机的情况彷佛再次浮现在人们眼前��于是,对于绝大多数日本老百姓来说,最好不要有改革。如果要有任何改革,那也也最好是使得大家回到"过去的日本"。
其实,1990年代的阪神大地震和奥母真理教事件,这一系列灾变都使得日本人变得充满前途的不安定感��日本的前途究竟在哪里?我们每天辛辛苦苦为什么?于是,不但"日本可以说不"听起来几乎是大快人心,"怀旧"和美化过去,则成为迷漫全社会的情绪。而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右派的意识形态以"怀旧"和维护日本历史的纯洁性的面目出现,很容易成社会失落的填充物,而日本社会开始向右转,所谓"平成不况"的经济衰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小泉政权就是在日本经济非常低迷、社会情绪充满危机的时候上台的,日本老百姓把他看作一个偶像,但是,却不是一个向前看,带领人民清算历史,面向未来的偶像,而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公开宣称带领大家回到"过去"的的催眠术士。有些危险的是��在他之后的石原慎太郎们则可能更糟,对于日本某些老百姓,石原则可能是如同当年的近卫内阁一样的偶像��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是个害死人又不偿命的东西。
这些强硬的、有冒险的色彩的野心勃勃的人物,也许暗自认为历史上日本穷兵黩武、到处打砸抢的时代才是辉煌的时代,所以,他们当然也有自己的偶像��2001年8月13日,小泉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如今正在准备第五次参拜。在小泉政府的主导下,日本派自卫队参加了伊拉克战争,目前正在致力于对日本和平宪法进行修改。
这一切的举措都仿佛表明: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日本今天的政治,如果搞不好,或许就是其千年动荡的延续而已。
而作为一个对日本老百姓怀有真诚情感的外国人,当写下这些粗浅的介绍文字的时候,我想起的是鲁迅的话:为了中国的改革和未来起见,只有那些怀抱真诚之心批评我们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同样,对当下的日本来说,那些日益宣传日本第一,日本才是世界上最富裕民主的国度,历史已经在"神国终结"��诸如此类形形色色的"哈日族",则是中国和日本老百姓的共同敌人,而他们的思维与日本右翼,其实也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
一百年前全社会、至少是精英群体,具有一种建立优良治理秩序的强烈的共同意愿。对于文化创新、社会自治、制度创新,……社会各界都相当认真且富有热情……
这种公共情怀正是今天的精英严重匮乏的。面对文化的庸俗化、社会的原子化趋势与显著的制度缺陷,精英群体推动变革的意愿、知识与能力明显不足。在传统断裂之后,官员、学者、商人当然不知道士大夫精神为何物,制度的约束又过于严厉,精英群体普遍抱有搭便车心理。